Workflow
点钻葫芦
icon
搜索文档
一年赚近200万,老铺黄金让黄牛赚翻了
投中网· 2025-09-12 06:49
核心观点 - 老铺黄金通过奢侈品化战略和差异化定价实现爆发式增长 但面临提价争议 黄牛扰乱和市场质疑等挑战 [5][6][9][14][17][19][24]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141.8亿元 同比增长249% 营业收入123.5亿元 同比增长251% 经调整净利润23.5亿元 同比增长291% [5] - 毛利率38.1% 净利率19% 市值从68亿港元升至1258亿港元 累计涨幅超18倍 [5] - 单店销售额4.59亿元 超越卡地亚和LV的3.5-4亿元 同店收入增长率约200.8% [6][21] 商业模式 - 采用"一口价"定价模式 将古法黄金奢侈品化 客群与LV Hermes Cartier等国际大牌重合率高达77.3% [6][9] - 线下收入107.4亿元 占比86.9% 线上收入16.2亿元 同比增长313% 618期间天猫旗舰店成交额突破10亿元 [10] - 依赖VIP用户社交媒体自发分享 小红书话题浏览量达6.8亿次 销售费用14.6亿元 同比增长174% 低于收入增速 [10] - 研发费用2451万元 占收入0.2% 强调智力投入而非资本支出 [10][11] 产品与定价 - 爆款产品定价1-3万元 例如金刚杵吊坠小号8.8g售价10700元 点钻葫芦吊坠小号7.3g售价12520元 [15] - 一年进行2-3次调价 8月25日提价10-12% 本轮调价比上一次涨15-20% [7][18] - 黄金纯度990 低于行业标准的999 门店不提供回收服务 [20] 渠道扩张 - 总自营店铺41家 上半年新开5家 入驻国内十大头部商业中心中9家 上海恒隆广场新店10月开业 [20][21] - 在新加坡开设首家海外店 计划将80%配股融资用于内地门店拓展和优化 [21] 市场争议 - 黄牛代购普遍折扣8.5-8.65折 转售消费者8.9-9.2折 利润空间3-4% 有团队年流水5000万元 利润150-200万元 [17] - 上市不足一年启动26.98亿港元配股融资 同时派发中期股息每股9.59元 派息率72-73% [7][21] - 解禁后股价从1108港元跌至670港元 截至9月11日报728港元 [23] 行业背景 - 国际现货黄金突破3670美元 年内涨幅超40% 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收盘价764.43元/克 较年初上涨24.5% [5][11] - 中国金银珠宝零售销售1948亿元 同比上升11.3% 18-24岁消费者金饰拥有率从2019年37%升至62% [5][14]
拿捏中产贵妇,老铺黄金比奢侈品还猛
36氪· 2025-09-11 03:21
核心观点 - 老铺黄金通过奢侈品化战略实现爆发式增长 半年收入123.5亿元同比增长249% 利润22.7亿元增长285.8% 显著超越爱马仕8%的增速 [1][12] - 公司成功将黄金产品赋予文化溢价 采用古法工艺+东方叙事+奢侈品运营模式 毛利率达40% 远超传统黄金企业4.5%-8.68%的水平 [4][5][11] - 核心客群与五大奢侈品牌用户重合率高达77.3% 显示中产消费群体对中国奢侈品牌的认可度提升 [2][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123.5亿元 同比增长249% [1] - 期内利润22.7亿元 同比增长285.8% [1] - 平均店效达4.59亿元 在16个城市设41家自营门店 [11] - 会员数量48万人 复购率60% 贡献68%营收 [11] - 境外收入同比增长455.2% 源于新加坡首店开业 [12] 商业模式创新 - 转变黄金传统销售模式 90%产品采用万元级以上"一口价"定价 摆脱按克计价模式 [10] - 实施饥饿营销策略 通过"每日限购""会员专属抢购"强化稀缺性 [10] - 采用逆周期调价策略 金价下跌时仍维持涨价 确保商品永不降价 [10] - 选址高端商场(北京SKP/万象城/太古汇)对标国际奢侈品牌 [11] 产品战略 - 主打"文化黄金"概念 以明代凤冠霞帔坠子、清代逸公壶等历史文物为设计原型 [7][8] - 重点运用古法工艺 包括镂空/花丝/镶嵌/烧蓝等非遗技艺 [10] - 代表性产品越王宝剑从2017年37万元涨至100万元以上 [8] - 产品融入神秘玄学元素 如金刚杵寓意击破魔障 葫芦象征福禄双收 [10] 研发与供应链 - 2024年底研发团队仅20人 [15] - 2024年研发投入1920万元 2025年上半年增至2451万元 [15] - 约40%产品依赖外包生产 导致出现"掉钻""变形"等质量问题 [15] 市场竞争 - 古法金市场已成红海 周大福推出"传承系列" 周大生有"国家宝藏"系列 [15] - 东方图案设计(花丝/龙凤/祥云)缺乏独家性 易被水贝等供应商平替 [15] - 二级市场回收价按克重计算 与普通黄金无异 未能维持奢侈品溢价 [12][13] - 二手市场支撑不足 可能影响一手市场客群稳定性 [13] 海外扩张 - 2025年6月在新加坡开设首家海外门店 [12] - 提出"世界的老铺黄金"战略目标 推动文化溢价输出海外 [12]
七夕临近金饰热销,“保值”成消费者首要考量
搜狐财经· 2025-08-25 22:57
黄金消费市场热度 - 七夕临近叠加金价回落推动黄金消费市场热度提升 [1] - 北京菜百首饰金饰价格为988元/克并推出满减活动吸引顾客 [3] - 老铺黄金参与商场七夕活动每满1000元减50元并计划调价引发抢购 [3] 消费者购买行为特征 - 消费者购买黄金首饰主要考虑保值属性和年轻化设计款式 [3] - 古法黄金手镯 手串及点钻工艺挂坠项链等款式尤为畅销 [3] - 部分消费者选择纯金手镯因克价较低且保值性优于点钻首饰 [3] 金价走势表现 - 现货黄金价格今年屡创新高 4月22日伦敦金现货价格达3500美元/盎司 [4] - 8月以来伦敦金现货价格在3281美元/盎司至3410美元/盎司区间波动 [4] - 有消费者反映金饰价格从1月800元/克涨至当前超1000元/克 [4] 黄金价格前景预期 - 短期受美联储政策预期调整影响 金价震荡上行概率较高 [5] - 中长期在全球流动性宽松及地缘风险背景下预计延续波动走高态势 [5] - 全球央行黄金配置意愿较强 为金价提供长期支撑 [5]
七夕临近金饰热销 “保值”成消费者首要考量
证券日报· 2025-08-24 15:56
黄金消费市场表现 - 七夕节临近叠加金价小幅回落 各大门店推出优惠活动点燃黄金消费市场 [1] - 北京菜百首饰店内金饰柜台前人头攒动 古法黄金手镯、手串及点钻工艺挂坠项链等款式尤为畅销 [1] - 北京SKP老铺黄金柜台前大排长龙 近期经常出现排队场景 [1] 消费者购买行为 - 消费者选择黄金首饰因款式年轻化有设计感且黄金本身比较保值 [1] - 消费者趁品牌参与商场七夕活动购买 老铺黄金推出每满1000元减50元活动 [2] - 消费者购入纯金手镯因参加满减活动后克价相对点钻首饰低且更加保值 [2] 金价走势 - 菜百首饰当日金饰挂牌价格为988元/克 近期价格较为平稳 [1] - 消费者反映今年1月份周大福金手链价格约800元/克 当前金饰克价已超过1000元 [2] - 8月份伦敦金现货价格在3281美元/盎司至3410美元/盎司区间波动 [2] 国际金价展望 - 短期黄金价格受美联储政策预期调整影响较大 震荡上行概率较高 [3] - 中长期在全球流动性宽松、地缘风险博弈加剧及全球央行加大购金背景下 黄金将延续波动走高态势 [3] - 政策不确定性及地缘政治风险使市场避险需求持续存在 为金价提供长期支撑 [3]
涨价倒计时! 老铺黄金“抢购潮”为何消失了?| 贵圈
新浪科技· 2025-08-22 00:22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23.54亿元 同比增长251% [2][11] - 净利润22.68亿元 同比增长285.8% [2][11] - 经调整净利润23.5亿元 同比增长291% [2][11] - 单店平均销售业绩达4.59亿元 领先国内外所有珠宝品牌 [12] - 截至上半年末在16个城市开设41家自营门店 全部位于29家知名商业中心 [12] 产品定价策略 - 宣布8月25日进行产品提价调整 涨幅预计5%-12% [2][4] - 6个月前曾调价一次 涨幅5%-12% [2] - 调价后预计毛利率会有一定上升 [15] - 频繁涨价策略被行业专家视为强化奢侈品稀缺感的有效手段 [15] 市场竞争态势 - 香港本土珠宝巨头(周大福/周生生/六福珠宝)推出与公司相似款式产品 [6][7] - 竞争对手采取折扣优惠策略 相似款式价格低数千元 [9][11] - 竞争对手直指公司产品成色问题 称其含金量仅AU990(99%)而竞争对手可达AU9999(99.99%) [3][11] - 公司董事长称"在高档市场模仿我们等于找死" [2][15] 门店运营情况 - 香港门店客流量大幅减少 平均排队时间10-20分钟 [2][6] - 八成消费者为内地游客 [6] - 提价公告发布后客流量较平日有所增长 周末仍需排队 [6] - 部分热门款式已开始断货 [4] 股价表现与资本动态 - 股价曾突破1100港元 成为港股史上第十只"千元股" 年内涨幅超20倍 [12] - 7月9日起从1080港元高点持续下跌 7月23日盘中低见765港元 较高点跌超30% [12] - 6月28日有6905.07万股股份解禁 占总股本39.99% 涉及12位股东 [13] - 发布业绩后股价一度涨超10% 但次日大跌8% 收盘跌3.96%至751港元 [13] 行业专家观点 - 手工古法黄金品类竞争从蓝海转向红海 [15] - 价格战预计2026年初现端倪 资源争夺白热化 [15] - 品牌需稳固行业前三地位否则需评估退出或转型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