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油观澜号

搜索文档
海洋经济发展形势喜人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02:15
海洋经济规模 - 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 2024年比"十三五"末增长34% [1] - 海洋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7.8% 成为国民经济稳增长重要力量 [1] 产业结构发展 - 拥有全部15个主要海洋产业 规模大且发展势头良好 [1] - 海洋原油增量占国内原油增量比重超过70% 成为增储上产主力 [1] 技术创新成果 - 建成全球首座10万吨级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 [1] - "海油观澜号"浮式风电等重大装备相继建成投入使用 [1] 国际合作布局 - 与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蓝色经济合作协议 [1] - 建立30多个区域或双多边合作中心 [1] - 实施100余项"小而美"务实合作项目 [1]
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巨大!
券商中国· 2025-09-10 11:00
自然资源家底厚实化 - 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 较2020年增加2800万亩 黑龙江等5省区耕地超1亿亩[3] - 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处 战略性矿产勘查开发获重大突破[3] - 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超35% 海洋生产总值达10.5万亿元 较2020年增2.7万亿元[3] - 林地/草地/湿地/沙化土地面积分别达42.53亿亩/39.12亿亩/8.34亿亩/25.09亿亩[4] - 森林覆盖率25.09% 较2020年提升2个百分点 森林蓄积量209.88亿立方米[4] - 水资源总量3.11万亿立方米 其中地下水资源8679.2亿立方米[3] 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较"十三五"末增长34% 占GDP比重达7.8%[5] - 海洋原油增量占国内原油增量70%以上 海空装备市场份额超全球50%[5] - 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超290万吨/日 海运量及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球1/3[5] - 海洋药物自主研发品类占全球已上市28% 海洋旅游产业增加值1.6万亿元[5] - 建成全球首座10万吨级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 首艘万米钻探船"梦想号"入列[6] - 海运出口额达27.5万亿元 深远海养殖装备"深蓝一号"等交付使用[7][8] 找矿战略突破成果 - 累计投入4500亿元 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和19个大型气田[9] - 鄂尔多斯盆地新增煤层气地质储量超3000亿方 接近过去10年总和[9] - 甘肃泾川/黑龙江嘉荫探获特大型铀矿 夯实5大铀矿基地资源基础[9] - 山西孝义铝土矿/山东胶东金矿/辽宁鞍本铁矿等老基地新增可观储量[10] - 辽宁大东沟金矿资源量近1500吨 有望建成世界级金矿基地[10] - 发现横跨4省区2800公里"亚洲锂腰带" 突破卤水提锂/云母提锂关键技术[10] - 实现氦气从天然气中提取的技术突破 国内产能可满足核心需求[10]
中国海上风电“杀疯”,欧美项目集体黄了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9-01 00:05
全球海上风电格局变化 - 中国海上风电装机量占全球主导地位 2024年全球每新增4台海上风机就有近3台安装于中国[2] - 欧美日海上风电项目因成本攀升与政治阻力陷入停滞 美国暂停新项目审批 日本三菱退出三个项目 德国拍卖出现零报价[4][5] - 中国"海油观澜号"浮式风机实现技术突破 采用双机头设计和蛛网式钢缆固定 运行功率全球领先[2] 中国海上风电竞争优势 - 度电成本优势显著 中国海上风电度电成本中位数不足英国市场的50%[16] - 形成全产业链支撑体系 具备融资便利 供应链整合 政策支持与技术迭代四大优势[6] - 通过规模化生产实现降本 2021年底取消全国性电价补贴后 行业通过扩大项目规模和提升单机容量降低电价[16] 中国企业国际化进展 - 头部制造商加速海外布局 金风科技和明阳智能直接对标维斯塔斯 西门子歌美飒和通用电气等国际巨头[12] - 海外产能供应持续提升 明阳智能阳江基地15%产能供应海外 预计2024年底海外占比接近翻倍[18] - 欧洲市场突破缓慢 目前仅意大利塔兰托项目采用中国风机 德国项目因审查受阻[23] 技术发展与地理挑战 - 超大型风机应对资源枯竭 随着优质近岸选址减少 开发商向远海推进 单机容量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0%[16][23] - 复杂地质条件推动技术创新 广东沿海海床为软黏土加坚硬岩层 钻孔难度大促使使用更大容量风机[23] - 浮式风机技术取得突破 "海油观澜号"采用三个亮黄色系泊点与海床连接 代表工程极限突破[2] 市场扩张障碍 - 海外信任门槛较高 欧洲开发商 保险公司和金融机构对中国风机运行记录认知有限[23] - 规模壁垒限制海外扩张 风机高度达埃菲尔铁塔级别 组装工序需靠近安装地点 增加海外布局难度[18] - 需建立长期服务承诺 欧洲市场要求提供25-30年运维服务保障 并通过本地化团队深化合作[26]
中国海油中期业绩交流会:坚持回馈股东 时刻为低油价做好准备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06:45
公司战略与业绩表现 - 公司倡导穿越牛熊的生存战略 不依赖高油价 不追求投机 致力于打造抗风险能力强的百年老店[1] - 上半年布伦特原油均价同比跌幅15.1%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2.8%[2] - 桶油主要成本为26.94美元/桶油当量 较去年同期27.75美元下降2.9%[2] - 通过精益管理和综合生产提高运营效率 坚持低成本发展战略[2][3] 股东回报与股息政策 - 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73港元 股息支付率达45.51% 较去年同期40.3%提升5.21个百分点[2] - 制定未来三年股息支付政策 无论油价波动均保持回馈股东的一致性[2] - 拥有充裕现金流 可在低油价周期把握并购机会寻求海外优质资源[3] 新能源业务发展 - 计划2025年获取500-1000万千瓦时新能源资源 目前已完成目标获取[4] - 海上风电项目"海油观澜号"平稳运行 福建粤东 海南项目持续推进[4] - 陆丰油田群清洁能源电力供给改造示范项目已开工 预计明年投用[4] - 通过自有陆岸终端建设分布式光伏 重点解决自用电需求降低外部用电[4] - 新能源发展坚持效益优先原则 侧重与油气业务融合 实现绿色转型与经济效益双赢[4] 天然气业务战略 - 上半年天然气产量同比大幅增长12.0% 国内外产量均超历史最优水平[5] - 产量增长主要得益于"深海一号"二期和渤中19-6等项目产能释放[5] - 天然气具有稳产周期长 采收率高和作业成本低的特点[5] - 国内销售以长协合同为主 价格相对稳定 提供持续现金流[5] - 未来几年国际市场天然气价格预计略有下降[5] - 适度提升天然气产量比例 但不削弱原油业务发展重点[6]
绿色能源转型加速,明阳集团探索风电多元化应用新模式
金投网· 2025-06-11 07:31
明阳集团在2025海陵岛国际风能大会的展示 - 公司作为海上风电领军企业受邀出席大会 展示深远海风电技术 装备创新及全产业链布局的突破性成果 [1] - 公司董事长指出阳江是广东海上风电发祥地 已实现海上风电 深远海漂浮式风电 海上风电制氢 风渔融合等颠覆性技术创新 [1] - 公司未来将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 打造全生命周期更优服务和更具竞争力度电成本产品 [1] 公司与央企合作及深远海风电潜力 - 公司与华能 三峡 中广核 国家电投 华润电力等央企围绕漂浮式海洋能源岛 绿电氢氨醇场景应用等创新进行深入交流 [2] - 全球海上风电开发潜力达710亿千瓦 深远海占比70% 但开发率不足0.5% [2] - 中国深远海可开发面积67万平方公里 年平均风速9米/秒以上 技术可开发量是近海的3至4倍 [2] 深远海风电技术创新与突破 - 公司通过新型材料 工业化制造施工 漂浮式风机系统等创新突破深远海大容量漂浮式风机岛核心技术 [3] - 结合智能AI技术 风机智能监测系统 气象风功率预测系统等智慧化应用推动深远海风电降本增效 [3] - 公司在漂浮式风电技术领域实现系列突破 包括国内首台漂浮式风机"三峡引领号" 全球最大双转子漂浮式平台"明阳天成号"等 [3] 政策背景下的海上风电发展策略 - 公司把握新能源发展内在规律 通过技术创新拓展资源开发边界 提升资源转换效率 降低绿能度电成本 [4] - 政策推动风电产业进入精细化管理阶段 要求整机商提升智能化设计寻优技术 开发定制化机型 提高低风速发电能力 [4] - 电力市场改革背景下 整机商需提升功率预测能力 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解决方案 创新商业模式如绿电交易 碳资产开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