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装备

搜索文档
江苏占据六席!工信部新一批“国字号”产业集群公示
扬子晚报网· 2025-09-28 06:47
扬子晚报网9月27日讯(记者 徐兢)我9月27日,记者从江苏省工信厅获悉,在前不久工信部公示的2025年度(第四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中, 又有来自江苏的6个产业集群成功入选。 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定位于县域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中小企业高 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南京市溧水区数控机床功能部件、常州市武进区工业协作机器人、苏州市吴江区仿真纤维材料、如东县海上风电装备、盐城市亭湖区烟气处理环保装备、 泰兴市低碳烯烃延伸功能性材料等7个产业集群成功入选。 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是指定位在县级区划范围内,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主导产业聚焦、优势特色突出、资源要素汇聚、协作网络 高效、治理服务完善,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 26 |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数控机床功能部件产业集群 | | --- | --- | | 27 |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工业协作机器人产业集群 | | 28 |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仿真纤维材料产业集群 | | 29 | 江苏省如东县海上风电装备产业集群 | | 30 |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烟气处 ...
润邦股份:公司拥有自己的码头和船台
证券日报网· 2025-09-26 09:44
业务布局 - 公司海洋工程装备业务涵盖海工船舶和海上风电装备 [1] - 公司拥有自有码头和船台设施以支持产能调整 [1] - 正积极推进市场拓展工作以响应市场需求 [1] 产能管理 - 根据市场变化自主调整海风基础桩及海工船舶产能 [1] - 通过码头和船台设施实现灵活产能配置 [1]
润邦股份(002483) - 002483润邦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
2025-09-26 02:02
船舶与海工装备业务 - 已承接多艘海工及化学品船舶订单 来自德国、新加坡、拉美等地区 [3] - 正在积极洽谈海洋工程船舶、特种运输船舶等热点项目订单 [3] - 具备年产船舶不少于10艘的产能 且产能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3] - 拥有自有码头和船台 可自主调整海风基础桩及海工船舶产能 [4] - 海洋经济业务是未来主要业绩增长点之一 涵盖海工船舶、海上风电装备等 [5] 智能化与技术创新 - 积极融入人工智能技术 推动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提升 [4] - 集装箱港口起重机、移动式港口起重机等产品已实现智能化研发应用 [4] - 已获得多个港口码头自动化设备订单及设备升级改造订单 [4] - 将持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提升高端装备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4] 产能扩张与基地建设 - 正在通州湾投建装备制造基地项目 扩充海洋工程装备、物料起重装备产能 [4] - 基地将拓展高端装备市场占有率 形成新业绩增长点 [4] - 根据市场拓展情况合理安排通州湾基地产能布局 [4] 国际市场布局 - 2024年度外销占比达80.44% [4] - 在东南亚、南亚、中东、欧洲、澳洲、拉丁美洲、非洲等地设有销售服务网点 [5] - 发展中国家市场机会巨大 公司有信心持续拓展国际化业务 [5] 海洋经济战略 - 自2011年起布局海洋经济领域 涵盖海工船舶、海上风电等业务 [5] - 积极响应国家"深海科技"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5] - 将持续加大投入提升竞争力 助力海洋经济产业发展 [5]
“短板”破万亿 沿海大省再踩油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14:53
这是江苏连续第二年举行高规格会议,部署沿海地区发展。放眼全国,海洋经济正迎来新一轮风口。 2024年,全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8%。今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 展。 作为全国排名第二的经济大省,江苏海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独特,但一直以来,海洋经济略显"跛脚"。 2024年,江苏海洋经济总量刚刚突破"万亿"目标,比预计时间晚了4年。对比其他省份,江苏海洋经济生产总值也落后于广东、山东、福建、浙江、上海, 仅排在全国第六。 如今,江苏正力图扭转这样的尴尬。"全省都是沿海,沿海更要向海。"今年是《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收官之年,江苏推进沿海高质量 发展,也到了必须提速的时候。 短板与增量 从自然条件看,江苏拥有海域面积3.7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954公里,沿海滩涂等海洋资源禀赋独特。 但多年来,江苏一直面临"靠海不吃海、靠海难吃海"的尴尬,海洋经济成了这个经济大省的一大短板。 江苏沿海地区包括南通、盐城、连云港三市,占全省近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和近四分之一的人口。根据2021年底国务院批复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2 ...
“威海造”船舶加速挺进深蓝
大众日报· 2025-09-05 02:41
行业整体表现 - 威海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规上企业达60家 产品涵盖15大类40多个品种 在高端客滚船、远洋渔船、豪华游艇领域具竞争优势[1] - 骨干企业手持订单394万载重吨 同比增长45% 生产工期普遍排至2028年后[1] - 2025年上半年行业实现营收143.6亿元 利润9.03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6.4%和24.4%[1] 龙头企业运营数据 - 黄海造船交付62000吨多用途重吊船"聚福"轮 为10艘系列船舶之一 年内累计交付大型船舶20余艘[1] - 黄海造船手持订单110余艘 合同金额突破200亿元 生产计划排至2028年末 产值同比增长25%以上[1] - 招商工业威海船厂在高端客滚船细分市场订单份额全球领先 已交付5座小型海工平台[1][2][3] 区域集群发展 - 形成皂埠湾、俚岛湾、石岛湾三大聚集区 培育3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包括经区船舶及海工装备制造、荣成市船舶修造及海工装备、乳山市风电装备[2] - 经区船舶及海工装备产业园进驻企业32家 2024年产值69.39亿元 预计2025年突破100亿元[2] - 乳山风电装备引进明阳智能、远景能源等龙头企业 形成完整产业链条 跻身全省三大风电装备制造基地[3] 技术突破与市场地位 - 黄海造船成为我国唯一具有自主设计批量建造高端远洋渔船能力的企业 建成山东省首艘南极磷虾捕捞加工一体船[2] - 山东未来机器人成为国内民企唯一能研发生产深海作业级机器人的企业 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2] - 威海双丰物探研发新型海洋勘探水听器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智真海洋科技水下机器人应用于近海科考与生态监测[3] 产业升级举措 - 累计培育省级及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9家 专精特新企业32家[2] - 推动产品向中高端迈进 涵盖特种船舶、远洋渔船、海工装备、高档游艇等领域[2] - 拓展海上风电装备领域形成整机、塔桩、海缆等全产业链 突破传统船舶制造单一格局[3]
威海|“威海造”船舶加速挺进深蓝
大众日报· 2025-09-05 01:04
公司业绩表现 - 黄海造船交付62000吨多用途重吊船"聚福"轮 为10艘系列船舶之一[2] - 黄海造船今年已交付各类大型船舶20余艘 产值同比增长25%以上[2] - 公司手持各类船舶订单110余艘 合同金额突破200亿元 生产计划排至2028年末[2] 行业订单与产能 - 骨干企业手持订单394万载重吨 同比增长45%[2] - 生产工期普遍排到2028年以后[2]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3.6亿元 利润9.03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6.4%和24.4%[2] 产业集群建设 - 威海打造皂埠湾、俚岛湾、石岛湾三大聚集区[3] - 培育3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 包括经区船舶及海工装备制造、荣成市船舶修造及海工装备、乳山市风电装备[3] - 经区船舶及海工装备产业园进驻企业32家 2024年完成产值69.39亿元 预计今年突破100亿元[3] 产品结构与竞争优势 - 产品涵盖15大类40多个品种 在高端客滚船、远洋渔船、豪华游艇等领域具明显竞争优势[2] - 招商工业威海船厂订单份额全球领先 被认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3] - 黄海造船建成省内首艘南极磷虾捕捞加工一体船 是我国唯一具有自主设计批量建造高端远洋渔船能力的企业[3] 技术创新与市场地位 - 累计培育省级及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9家 专精特新企业达32家[3] - 山东未来机器人成为国内民企中唯一能够研发生产深海作业级机器人的企业 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3] - 威海双丰物探设备研发的新型海洋勘探水听器打破国外技术封锁[4] 多元化发展布局 - 乳山成功引进明阳智能、远景能源等龙头企业 跻身全省三大风电装备制造基地[4] - 产品涵盖整机、塔桩、海缆等大部件及变压器、冷却器等关键零部件 形成完整产业链条[4] - 招商工业威海船厂已交付5座小型海工平台 成功进军小型海工装备市场[4]
润邦股份8月29日获融资买入810.78万元,融资余额1.6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02:18
股价与融资融券数据 - 8月29日公司股价下跌0.15% 成交额9053.11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810.78万元 融资偿还1155.35万元 融资净卖出344.57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64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2.76% 低于近一年40%分位水平 [1] - 融券余量为0股 融券余额0元 超过近一年60%分位水平 [1] 股东结构与持股变化 - 截至7月31日股东户数3.11万户 较上期减少0.93% [2] - 人均流通股28453股 较上期增加0.94%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297.91万股 较上期增加473.27万股 位列第三大流通股东 [3] - 招商量化精选股票发起式A和汇添富成长焦点混合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31.36亿元 同比减少0.42%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63亿元 同比减少6.11% [2] 分红与股东回报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00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4.02亿元 [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江苏润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江苏省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 [1] - 成立于2003年9月25日 于2010年9月29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包括高端装备业务(物料搬运装备、海上风电装备、船舶配套装备)和环保业务(危废医废处理、污泥处理处置) [1]
中船防务公布中期业绩 归母净利约5.26亿元 同比增长258.46%
智通财经· 2025-08-28 10:17
财务业绩 - 营业收入101.73亿元,同比增长16.5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6亿元,同比增长258.46% [1] - 基本每股收益0.3724元,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0元 [1] - 净利润增长主要源于生产过程管理优化导致产品毛利增加,以及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大幅提升 [1] 经营动态 - 经营接单金额154.98亿元,同比增长64.6%,完成年度计划的88.8% [1] - 新承接6型32艘造船订单,包括集装箱船、特种船、气体船等船型 [1] - "鸿鹄"系列支线集装箱船在全球细分市场保持领先地位,产品谱系从4300TEU扩展至9200TEU [1] 订单储备 - 手持订单合同总价约680亿元 [2] - 在手造船订单合同总价约650亿元,涵盖140艘船舶和1座海工装备,合计466.4万载重吨 [2] - 非造船产品订单约30亿元,包括海上风电装备和船舶修理业务 [2] 战略发展 - 公司聚焦海洋防务产业建设,加强新质新域作战力量发展 [1] - 通过强化自主研发和市场需求导向的接单策略提升装备供给能力 [1]
泰胜风能(300129):海风增长强劲 盈利短期承压
新浪财经· 2025-08-25 10:3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22.99亿元同比增长38.83% 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下降8.08% 扣非净利润1.16亿元同比下降3.51% [1] - 25Q2单季营收15.04亿元同比增长50.56%环比增长89.15% 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下降1.23%环比增长64.01% 扣非净利润0.73亿元同比增长5.9%环比增长68.17% [1] - 25Q2毛利率12.32%同比下降7.5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62个百分点 净利率4.92%同比下降2.5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75个百分点 [4] 业务结构分析 - 陆上风电装备业务营收18.82亿元同比增长25.61%占比81.9% 毛利率12.72%同比下降7.14个百分点 [2] - 海上风电装备业务营收3.63亿元同比增长226.21%占比15.8% 毛利率9.29%同比上升6.03个百分点 [2] - 国内营收14.53亿元同比增长89.52%占比63.23%毛利率9.24% 海外营收8.45亿元同比下降4.91%占比36.77%毛利率18.96% [3] 订单与产能状况 - 在执行及待执行订单总额54.75亿元同比增长29.19% 其中陆塔订单41.73亿元同比增长27.11% 海风订单12.77亿元同比增长59.1% [2] - 国内订单41.79亿元同比增长33.27% 国外订单12.96亿元同比增长17.59% [3] - 扬州基地爬产顺利 泰胜蓝岛基地预计2025年内完成技改 已取得多个海外大客户供应商认证资质 [3] 新兴业务布局 - 风力发电业务营收0.12亿元同比下降29.38%毛利率7.1%同比下降40.22个百分点 [3] - 通过子公司泰胜航天切入商业航天赛道 与整箭制造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涉及火箭箭体结构/贮箱产品/发射回收设施等研发制造 [3] 未来展望 - 维持全年70万吨出货量指引 下半年风电开工提速 出货量有望持续提升 [2] - 塔筒价格整体上升叠加外销占比提升 毛利率有望改善 [2] - 海外低碳要求技改将支撑获取高毛利订单 [3]
泰胜风能2025上半年营收22.99亿元 风电及海工装备业绩亮眼
全景网· 2025-08-22 02:50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99亿元,同比增长38.83% [1] -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亿元 [1] - 陆上风电装备类产品(含混凝土塔筒)实现收入18.82亿元,同比增长25.61% [1] - 混凝土塔筒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44亿元,同比增长259.06% [1] - 海上风电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63亿元,同比增长226.21% [1] - 风电及海工装备制造业务总体营业收入同比上升39.49% [1] 业务进展 - 陆上风电装备类产品收入增长显著,混凝土塔筒表现尤为突出 [1] - 海上风电业务逐步回暖,成为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力 [1] - 公司风电及海工装备制造业务总产量目标为钢塔70万吨,混凝土塔筒250套 [1] - 截至报告期末已完成钢塔经营目标约46%,混凝土塔经营目标约42% [1] 零碳业务 - 全力保障河南嵩县50MW分散式风电项目发电运营 [2] - 推动广西、新疆、黑龙江、内蒙古、陕西等地区风电场建设项目 [2] - 扬州泰胜新能源有限公司4.27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已完成并网 [2] 战略布局 - 与国内整箭制造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切入商业航天战略新兴行业赛道 [2] - 合作领域包括火箭箭体结构、贮箱产品、火箭发射及回收设施等研发设计制造 [2] - 通过子公司泰胜航天布局新型技术和应用,发挥与现有业务协同效应 [2] - 公司将通过投资驱动和资源驱动增强发展动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