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燃料

搜索文档
航运公司共识:航运减排的全球框架非常必要
搜狐财经· 2025-09-22 15:41
伦敦航运周期间Capital Link的会议上,一场题为"Fleet Renewal & Fuels – A Reality Check"的圆桌对话中,来自马士基(Maersk)、星散货(Star Bulk)、 地中海航运(MSC)、华光海运(Wah Kwong)以及罗夏信律师事务所(Stephenson Harwood)的多位行业代表,围绕船队更新、替代燃料及未来监管框 架展开了激烈讨论。 | 航运减排的全球框架:必要却充满不确定 主持人首先抛出了核心问题:下一个国际监管框架是否足以推动行业的实质性变革? 马士基公共与监管事务主管Sanne Henriksen明确指出,这一框架虽不完美,但作为方向性的"里程碑",能够为行业提供多年来苦苦等待的全球指引,有望 加速能源转型。 地中海航运高级副总裁Marie-Caroline Laurent进一步补充,统一的碳定价与认证体系是船东投资的重要前提。她强调,欧洲在实施EU ETS时已经展现了经 验与教训,仅靠法规远远不够,还需结合能源、基础设施和可再生计划才能落地。 但星散航运总裁Hamish Norton则表达了担忧。他直言,新规过于复杂,合规难度极高,部分船东或 ...
当全球最大造船国遇上全球第一船级社:航运业绿色转型如何提速?
第一财经· 2025-08-21 08:18
国际海事新规与行业影响 - 国际海事组织《防污公约》附则VI修订案于2024年8月1日生效 实施史上最严碳排放规则[1] - 新规要求航运企业采用新技术并实施新实践做法以满足减排要求[3] - 碳税机制成为船东投资新技术与提升能效的重要驱动力[3] 中国造船业全球地位 - 中国造船业2025年上半年三大指标全球占比:造船完工量51.7% 新接订单量68.3% 手持订单量64.9%[4] - 中国占据全球造船市场份额超过50% 在超大型集装箱船、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等领域成为优质供应商[12] - 中国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建造船厂从五年前1家增至当前6家[12] 绿色燃料转型挑战 - 全球船队中约92%仍使用传统燃料 绿色燃料船队规模有限[5] - 转型速度受基础设施、生产成本、安全风险及船员技能等多因素制约[5] - 中国在提供氨燃料、甲醇等多元新型燃料方案方面发挥关键作用[11] 减排技术方案 - 短期减排措施包括降速航行、航线优化及风力辅助推进系统[5] - 双燃料发动机设计允许船舶灵活切换替代燃料[5] - 数字化监测与人工智能分析有效提升船舶运营效率并降低能耗[8] 中挪经贸与技术合作 - 2024年中挪双边贸易额101.8亿美元 同比增长31.7%[3] - 挪威船级社中国业务占全球28% 过去5年在华业务量与营收翻倍 员工数从800增至1200余人[4] - 双方联合成立"未来船舶联合研究中心" 并在上海设立全球首个人工智能研究中心[9] 船舶安全与回收监管 - 老旧船舶安全事故发生率更高 且易导致环境污染[6] - 《香港国际拆船公约》于2024年6月生效 对拆船流程实施严格规定[6] - 船东需确保拆船操作符合环保与安全标准[6] 行业转型系统性挑战 - 绿色燃料供应链地域分布不均衡制约可获得性[6] - 监管政策不确定性影响法规实施效果[6] - 海员职业吸引力下降 人才短缺成为行业长期挑战[6]
全球首艘!首航成功
证券时报· 2025-06-29 02:03
氨燃料船舶技术突破 - 全球首艘纯氨燃料内燃机动力示范船舶"氨晖号"首航成功,标志着氨燃料在船舶领域的工业化应用取得重大突破 [2] - 氨燃料具有高能量密度、不含碳元素、燃烧后仅产生水和氮气的特性,被视为航运脱碳的"潜力股" [2] - 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50年氨将占航运能源需求的45% [2] - "氨晖号"由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与深圳海旭新能源联合研发,搭载200kW高速气体内燃发电机组和双桨推进系统,满载50吨,航速10节 [2] 核心技术研发成果 - 研发团队攻克纯氨燃料等离子点火技术、持续燃烧技术、氨气高效催化裂解产氢技术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 [3] - 自主研制纯氨燃料燃烧器、多型号氨气高效催化裂解产氢装置等系统装备 [3] - 试验实现纯氨燃料稳定充分燃烧、二氧化碳近零排放和氮氧化物有效控制 [3] - 技术未来可推广应用到海洋运输、陆上交通、工业和生活锅炉以及固体燃料电池等领域 [3] 行业发展前景 - 纯氨动力示范船成功运行对构建清洁低碳水上交通能源体系具有里程碑意义 [3] - 兆瓦级纯氨内燃机发电机组将扩大应用范围,在"双碳"战略背景下意义重大 [3] - 日本、挪威等国多家航运公司已投入氨动力船舶研发 [2]
全球首艘纯氨燃料内燃机动力示范船舶首航成功
新华社· 2025-06-28 04:43
氨燃料船舶技术突破 - 全球首艘纯氨燃料内燃机动力示范船舶"氨晖号"在合肥巢湖水域首航成功,标志着氨燃料在船舶领域的工业化应用取得重大突破 [1] - 氨燃料具有高能量密度、不含碳元素、燃烧后仅产生水和氮气的特性,被视为航运脱碳的"潜力股" [1] - 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50年氨将占航运能源需求的45% [1] - "氨晖号"由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与深圳海旭新能源联合研发,搭载200kW发电机组和2台100kW推进电机,满载50吨,额定航速10节 [1] 核心技术研发成果 - 研发团队攻克纯氨燃料等离子点火技术、持续燃烧技术、氨气高效催化裂解产氢技术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 [2] - 自主研制纯氨燃料燃烧器、多型号氨气高效催化裂解产氢装置等系统装备 [2] - 试验实现纯氨燃料稳定充分燃烧、二氧化碳近零排放和氮氧化物有效控制 [2] - 验证氨氢融合燃料可推广应用到海洋运输、陆上交通、工业锅炉及固体燃料电池等领域 [2] 行业发展意义 - 纯氨动力示范船成功运行对构建清洁低碳的水上交通能源体系具有里程碑意义 [2] - 未来纯氨内燃机发电机组若达到兆瓦级将大幅扩展应用范围 [2] - 日本、挪威等国多家航运公司已投入氨动力船舶研发 [1] - 氨燃料应用仍面临点火难、燃烧不稳定等技术挑战 [1]
甲醇燃料成船东首选
中国化工报· 2025-04-21 02:19
氨燃料与甲醇燃料的减排潜力比较 - 氨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排放 具有显著减排潜力 [2] - 甲醇燃料使用20%绿色甲醇与80%传统甲醇混合可实现31%二氧化碳减排 [3] 船用替代燃料的市场需求预测 - 2030年甲醇将成为首选船用替代燃料 需求量达31万桶/日 [2] - 2030年氨燃料需求量为6万桶/日 远低于甲醇 [2] - 2050年氨需求预计达240万桶/日 大幅超越甲醇的90万桶/日 [2] 氨燃料推广面临的安全挑战 - 氨燃料在浓度低至300ppm时可能致命 需要配备额外安全系统 [2] - 需对船员进行专门培训 并配备特殊压缩和冷藏处理设施 [2] - 高毒性及专用处理设施要求成为海运行业推广主要障碍 [2] 甲醇燃料的应用优势 - 甲醇燃料可在常温下处理 仅需对现有基础设施进行小幅改造 [3] - 目前全球已有120多个港口开始应用甲醇燃料 [3] - 甲醇燃料处理要求相对简单 船东更倾向于选择甲醇 [2] 燃料价格对比 - 2月新加坡100%可持续甲醇价格为1954.65美元/吨 [2] - 同期远东地区绿色氨价格为1954.97美元/吨 [2] - 新加坡交付的低硫燃料油平均价格为560.25美元/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