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茶

搜索文档
粤桂黔协作共绘产业共荣新图景 2025年河池市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举行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8 12:36
转自:新华财经 (图为活动现场的舞龙表演) "粤桂黔"产销对接大会围绕"供销"两端,为企业搭平台、建渠道,为市场谋发展、添活力,打造粤桂黔农业"朋友圈",通过设置河池"农鲜特集"、圳品展 区、黔南州特色展区、非遗手作体验区等,以农特产品为媒共庆丰收成果,以区域协作为纽带共绘乡村振兴新篇章。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副州长吴学俊表示,河池与黔南,渊源深厚、情缘相通,今年2月双方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旅游一体化、基础设施互 联、产业协同发展等方面的合作再上新台阶。 金秋时节,稻浪翻滚,瓜果飘香,河池大地铺展五彩丰收画卷。9月28日,2025年河池市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丝路金秋·锦绣河池"丰收嘉年华活动在广西 河池市宜州区举行。 本次活动主题是"粤桂共育桑蚕丰 金秋织就致富路",设置了启动仪式、"粤桂黔"产销对接大会、宜州蚕桑产业供销大集、丰收市集长桌宴、网红博主现场 体验、丰收农趣比赛、农民文艺展演活动等环节,以蚕桑为媒,以直播为桥,汇聚河池丰饶物产,展现蚕桑产业魅力,助力优质农产品"云端"出山。 深化全链条合作,助推优质农产品融入大湾区 河池是我国首个地级"世界长寿市",拥有"中国蚕桑之乡""中国香猪之乡 ...
走近石泉池河养蚕故事 外国记者感叹中国乡村振兴新进程
环球网· 2025-09-19 13:22
一枚1984年出土于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的汉代鎏金铜蚕,曾静静地诉说着千年前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如今,池河镇这个西北第一蚕桑大镇,正通过 数字技术与传统蚕桑产业的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路径。 在明星村集约化养蚕室,记者们看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智慧养蚕",物联网环境监测系统、石墨烯变频地暖、超声波加湿、空气质量传感检测等先进技术被 广泛应用。 这枚曾经见证古丝绸之路辉煌的鎏金铜蚕,正在见证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9月18日,2025"走读中国"国际媒体交流项目记者团抵达石泉县,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格鲁吉亚等11个国家的12位外媒记 者与国内主流媒体记者组成联合采访团,走进石泉县明星村及相关蚕桑产业园区,实地探访传统产业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新图景,感受到中国乡村振兴的 强劲脉动。 石泉县池河镇明星村是本地产业升级的典型代表。全村面积11.6平方公里,人口3426人。近年来,明星村紧扣农旅融合、文旅融合、三产融合的发展思路, 把蚕桑、养殖和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驱动的乡村振兴之路。 眼下的明星村,已建成西北规模最大的蚕桑产业园区 ...
千里跃进大别山丨桑蚕进工厂,振兴新“丝”路
央广网· 2025-09-02 09:01
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 - 工厂化养蚕采用智能控制系统精准调控温度、湿度和光照 实现全年可循环养殖 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桑叶养蚕受气候季节影响的问题[2][4] - 人工饲料由桑叶粉、豆粕、玉米等成分构成 经过蒸煮后安全性高且营养均衡 使小蚕成活率和大蚕健康水平显著提升[2] - 工厂化养殖相比传统方式提高10%-20%产茧量 蚕茧质量显著优化 5A率达到90%以上[2] 经济效益与产能提升 - 中畈村蚕桑产业链产值约1500万元 养蚕工厂2024年为村集体增加18万元纯收入[4] - 工厂饲养节约60%养殖空间 通过蚕盘叠养和机械投喂提高集约化程度[4] - 饲料养蚕在一龄至三龄期节省75%人工投入 大幅降低蚕农劳动强度[5] 合作模式与农户增收 - 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模式 向150余户蚕农分6批次提供2000张优质蚕苗[6] - 带动户均额外增收6000元 合作大户年营收可达30多万元[6] - "适龄转桑"模式将四龄后大蚕转交农户饲养 十余天即可完成结茧[6] 产业规模与多元化发展 - 槎水镇桑园总面积达1.2万亩 全年蚕种7500余张 总产茧300吨 总产值约2100万元[6] - 开发桑芽菜、桑葚干、桑叶茶、桑枝木耳等系列产品 形成四季产业布局[7] - 规划发展蚕桑研学、农事体验和文化节等农文旅活动 延伸产业链价值[7]
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丨桑蚕进工厂,振兴新“丝”路
央广网· 2025-08-27 07:57
核心观点 - 安徽省潜山市槎水镇中畈村通过工厂化养蚕模式实现传统蚕桑产业升级 显著提升产茧量、蚕茧质量和经济效益 并带动农户增收和产业链延伸 [1][3][4][5][8][10][12] 产业模式创新 - 全龄饲料养蚕工厂实现智能化全年可循环养殖 采用人工饲料替代传统桑叶喂养 解决气候季节限制问题 [3][5][7] - 人工饲料由桑叶粉、豆粕、玉米等构成 经蒸煮后营养均衡 提高小蚕成活率和大蚕健康水平 [3] - 工厂采用半自动化设计降低投资成本 蒸煮、投喂环节使用人力 初始投入衔接资金450万元 [5] 经济效益数据 - 工厂化养蚕比传统方式提高10%-20%产茧量 蚕茧5A率达90%以上 [4] - 2024年养蚕工厂为村集体增加18万元纯收入 全村蚕桑产业链产值约1500万元 [5] - 工厂每年向150余户蚕农分6批次提供2000张优质蚕苗 带动户均额外增收6000元 [8] - 合作大户古田家庭农场通过工厂合作年营收达30余万元 [10] 技术优势 - 工厂饲养节约60%养殖空间 采用蚕盘叠养和机械投喂提升集约化程度 [7] - 人工饲料喂养缩短饲养周期 消除季节限制 一龄至三龄期节省75%人工 [7] - 恒温车间智能调控温度、湿度、含氧量 确保养殖环境稳定 [3] 产业链延伸 - 形成"适龄转桑"(前三龄饲料+四龄后桑叶)和"全龄饲料"两种养殖模式 [8] - 开发桑芽菜、桑葚干、桑叶茶、桑枝木耳、桑黄菌等深加工产品 [12] - 槎水镇桑园总面积1.2万亩 全年蚕种7500余张 总产茧300吨 总产值约2100万元 [10] - 计划发展蚕桑研学、农事体验、文化节等农文旅融合项目 [12]
补短板、拓市场、促投资:四川借链博会深化合作
中国新闻网· 2025-07-19 05:34
链博会平台价值 - 链博会为企业弥补供应链短板、破解痛点搭建高效平台,促进上下游企业对接[2] - 平台拓宽企业海外市场通道,成都纵横股份产品已进入全球40多个国家[2] - 为中小企业提供与行业巨头平等对话机会,四川尚好茶业借此对接华润饮料、百胜餐饮[4] - 促成投资合作,四川签约项目总金额逾25亿元,包括大洋物流1000万美元大宗商品供应链项目[5] 参展企业动态 机器人及智能装备 - 四川天链机器人寻求电池能量密度突破方案,与芯片、传感器等供应商洽谈,获国外采购意向[1][2] - 成都纵横股份推出续航3小时纯电旗舰机型,吸引海外客商洽谈[2] 智能汽车与电子 - 成都易控智联展示智能网联化成果,需根据海外通信协议定制开发系统,拓展越南、俄罗斯市场[2] 清洁能源与装备 - 东方电气集团展示50兆瓦燃气轮机、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等全球领先产品,寻求供应链合作[4] 半导体与高端制造 - 中科九微展示半导体真空部件,获多地政府投资邀约,产品应用于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5] 产业创新案例 - 四川尚好茶业将桑叶转化为创新食材,开发冻干桑芽菜及桑葚饮料,突破传统应用场景[4] - 大洋物流依托中欧班列构建大宗商品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强化成都东盟-欧洲枢纽地位[5] 技术突破与产品亮点 - 成都纵横股份纯电机型续航突破3小时,满足长航时巡检需求[2] - 东方电气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获评"十大国之重器"[4]
2025年中国桑叶行业发展全景分析研判:行业正向高附加值产品方向发展,市场潜力持续释放,前景广阔[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3 01:47
桑叶行业定义及分类 - 桑叶是桑科植物桑的叶子,具有药食两用价值,中医用于治疗消渴症(糖尿病)[2] - 桑叶产品分为初级加工(鲜桑叶、干桑叶)和深加工(桑叶茶、提取物、桑叶粉、功能性食品)[2] 桑叶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全国桑园面积1065.3万亩,同比减少51.6万亩,江苏、陕西、云南减幅达21.96%、18.26%、12.3%[4] - 国有农场桑园面积约1千公顷,与2023年持平[6] - 主要产区包括北京安定镇(266.67公顷桑田)、山东(省庄镇年产5000kg桑叶)、广西(18.6万公顷生态桑)[8] - 四川南充建成2000公顷茶桑基地,嘉陵区桑产业生物科技园年加工产能达10条生产线[8] 桑叶行业产业链 - 上游:桑树种植、采收与初加工[9] - 中游:桑叶加工与产品开发[9] - 下游:畜牧饲料、茶叶、医药、食品及保健品应用[9] 桑叶行业竞争格局 - 主要企业包括烟台九顶原乡(100亩基地+3条生产线)、新疆金桑湾(5000亩沙漠桑园)、山西晋桑农业(1500亩桑园)[11][13] - 洛阳阡陌桑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2.3万亩种植面积,开发桑芽菜等产品[13] - 四川尚好茶业拥有2000公顷茶桑基地,生产桑叶茶、桑饮料等[13] 桑叶行业发展趋势 - 高附加值产品方向(精准提取物、特医食品)成为发展重点[14] - 市场潜力持续释放,尤其在保健食品领域前景广阔[14]
【汉中】略阳徐家坪:用勤劳双手建设美丽家园
陕西日报· 2025-05-11 22:59
旅游业发展 - 徐家坪镇依托宝成铁路历史文化和嘉陵江古栈道等资源,建设了宝成铁路纪念馆等旅游景点,形成集观光、休闲、康养、研学、农事体验于一体的景区 [2] - 2024年徐家坪景区接待游客约49万人次,带动5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 [2] - 景区正在筹备创建国家4A级景区,计划开发蚕桑文化研习、重走红军路、农事体验等多条精品研学路线 [2] - 景区已成为略阳县返乡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培育经营主体十几家,返乡创业青年增多 [2] 农业与农旅融合 - 徐家坪镇以桑园、樱桃园、枇杷园、薯香园、梯田生态园、核桃园"六园"为支撑,发展农产品种植、采摘、加工、体验、消费于一体的农旅融合模式 [3] - 周家坝村以果蔬种植为特色主导产业,新建红薯加工生产线并引入电商企业,带动30余名群众人均增收超过1万元 [6] - 预计2024年周家坝村村集体经济收益达25万元 [6] 蚕桑产业升级 - 徐家坪社区引进陕西福瑞源实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村集体+家庭农场+农户"模式发展蚕桑产业 [4] - 公司建设600平方米产品加工车间,引进桑叶茶、桑果酒生产线2条,2023年生产桑叶茶、蒲公英茶10余吨,桑果酒50余吨 [5] - 2023年蚕桑综合产值达3200万元以上 [5] 区域协同发展 - 徐家坪镇以徐家坪社区上坪组为核心,辐射带动朱儿坝村、周家坝村、街口村、明水坝村实现"1+4"组团式发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