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综采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双展联动 900余家企业亮相榆林共话能源转型未来
中国经济网· 2025-09-16 05:23
近日,第十九届榆林国际煤炭暨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博览会、第三届西部氢能博览会在陕西省榆林市开 幕。本届展会以"高端能化、低碳发展、氢启未来"为主题,设置高端能化企业、区域协同发展、智能数 字、氢能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国际区、先进能化装备6个展区,展示面积约9万平方米,首次实现"双展 联动",吸引了来自国内外900余家知名企业参展。 (001286)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主力军",创新平台加速布局,产业配套不断完善,发展潜力持续释 放。榆林坚持"转化先行、链式布局、集群发展",积极布局现代煤化工产业,加快构建煤制烯烃、煤制 乙二醇、煤制乙醇等多条产业链,聚力推动煤炭由燃料向原料、材料转变,大宗基础化工产能超过1700 万吨,全球全国首台套技术装备达到28个,产业附加值与竞争力不断提升。榆林市委书记张胜利表示, 榆林将坚定不移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依托大院大所和高校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 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国家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和科教融合基地、研发中试基地、大型工 业化示范基地,以科技之光点亮能源革命新征程。 作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能源行业盛会,本届展会参展企业数量与展览面积均创 ...
第十九届榆林国际煤博会、第三届西部氢能博览会隆重开幕
环球网· 2025-09-15 02:25
展会概况 - 第十九届榆林国际煤炭暨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博览会与第三届西部氢能博览会于2025年9月13日在榆林会展中心开幕 主题为"高端能化 低碳发展 氢启未来" 聚焦能源产业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1] - 展会总面积9万平方米 设置六大展区 包括高端能化企业展区 区域协同发展展区 智能数字展区 氢能全产业链展区 绿色低碳国际展区和先进能化装备展区 [4] - 吸引900多家企业参展 包括国家能源集团 中海油集团 中国中煤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及华为 西门子等国际知名企业 [4][7][8] 参展企业 - 能源央企和国企集中亮相 包括华能集团 华电集团 大唐集团 山东能源集团 陕煤集团 延长石油等大型能源企业 [7] - 装备制造企业参展规模显著 涵盖中煤科工上海院 山东矿机集团 林州重机等煤炭装备企业及天玛智控 云鼎科技等智能装备供应商 [7] - 国际企业积极参与 包括美国空气产品 法国液化空气 德国西门子等国际能源技术企业展示最新成果 [8] 技术展示 - 企业展示智能化开采技术 包括智能综采系统 无人矿卡解决方案 AI大模型应用等创新产品 [10] - 清洁能源技术成果突出 涵盖新型煤气化技术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工业互联网平台等绿色低碳解决方案 [10] - 氢能全产业链技术集中呈现 包括高性能燃料电池 大容量电解槽等核心技术装备 [10][11] 氢能专题 - 首次实现"双展联动" 设立1万平方米氢能全产业链展区 覆盖制氢 储运 加注到燃料电池及终端应用完整链条 [11] - 陕西氢能产业 远景能源 宝钛集团 质子汽车等龙头企业展示氢能创新成果 推动氢能与传统能源协同发展 [11] - 举办氢能产业链创新合作交流 陕西氢能产业链工作推进会 氢能产融对接等多项专题活动 促进政产学研用金多方合作 [11] 论坛活动 - 策划"1+2+8+N"系列高端论坛 涵盖煤化工产业创新 陕西煤炭产业链国际合作 煤矿智能化发展等热点领域 [12][13] - 发布《碳中和目标下的煤化工新质生产力》《中国及西北地区氢能产业发展趋势》等智库报告 提供行业趋势指引 [13] - 举办2025首届无人驾驶矿卡工程应用大会 企业媒体榆林行等专项活动 推动技术应用与产业资源对接 [13] 平台价值 - 通过能源产业招商引资对接会 政企圆桌会等机制 实现政府与企业高效对接 加速新质生产力落地 [14] - 煤矿产销对接会 企企供需匹配会等活动促进产业链协同 推动智能化开采 氢能应用等新兴领域合作 [14] - 展会成为陕甘宁蒙晋能源化工领域最具影响力行业盛会 推动能源产业向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迈进 [14]
【新华解读】千亿市场加速释放 智慧矿山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
新华财经· 2025-05-18 15:11
智能矿山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智慧矿山市场规模年均增速超10%,预计2025年达670亿元,2035年突破1200亿元 [1] - 行业智能化变革由政策刚性需求、下游行业回暖和技术投入分化三大驱动力推动 [1] 政策驱动与区域发展 - 国家政策要求2026年前大型非煤矿山基本实现整体智能化,煤矿智能化产能占比不低于60% [2] - 智能矿山政策形成"中央统筹-部委细化-地方落实"三级推进机制 [2] - 内蒙古已建成智能化煤矿174处,占生产煤矿的56%,山西计划2025年前所有大型矿井实现智能化 [2] - 山西、内蒙古等传统能源大省领跑建设,河南、新疆等中西部省份加速追赶 [3] 行业景气度与资金投入 - 2023年原煤产量47.1亿吨,同比增长3.4%,行业回暖为智能化改造提供资金保障 [4] - 龙头企业2022-2024年智能化投入占营收比重明显提升 [4] - 2024年机械设备招投标占比40%,矿山配套服务占29% [4] - 大型矿山倾向系统性改造,中小矿山聚焦关键环节自动化升级 [4] - 山西、内蒙古2023-2025年Q1智慧矿山招投标累计分别达24341项和8468项 [4] 技术投入与结构特征 - 当前投入重点为信息基础设施(25.2%)、智能综采系统(17.9%)和智能掘进系统(17.8%) [5] - 云网融合技术进入实用化初期,自动驾驶技术在露天矿山场景达准成熟水平 [5] - 透明地质保障、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仍处于爬坡阶段 [6] - 头部企业探索"软硬协同"深度整合,中小矿山倾向采购标准化硬件设备 [6] - 智慧矿山项目中标金额分布:100万以下占41.3%,100-500万占30.6%,500万以上占28.1% [6]
山西半数以上的煤炭产能实现智能化开采——井下值班,“智慧大脑”来帮忙
人民日报· 2025-04-27 02:35
煤矿智能化建设进展 - 马兰矿和屯兰矿共建成16个智能综采工作面 [3] - 山西省50%以上的煤炭产能实现智能化开采 [3] - 智能综采系统作为远程终端可进行"记忆割煤",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并提高采煤效率 [1] 智能化技术应用场景 - AI预警平台实时监测设备运行和人员操作行为,及时推送报警信息 [2] - 智能巡检机器人内置数据采集分析摄像头、拾音器和红外热视摄像头,可检查输送机运行情况并自动报警 [2] - 液压支架配备红外传感器实现远程自动拉移,避免伤人事故 [2] 生产效率提升 - 马兰矿生产时间由18小时缩短为12小时,生产效率提高40%以上 [2] - 工作面人员从十几人减少到8人,日产量保持不变 [2] - 智能技术解放劳动力,取消夜班生产 [2] 技术发展趋势 - 煤岩识别技术和井下定位系统持续升级 [3] - 行业向无人化开采方向发展 [3] - 智能技术弥补人工巡查盲区,减轻劳动强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