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管理系统

搜索文档
科力远储能系统加快出货 助推独立储能电站落地
证券日报网· 2025-09-04 04:24
公司业务进展 - 河北保定先进储能系统生产基地自投产以来稼动率快速提升 储能系统产品面向多个储能电站实现批量出货[1] - 保定基地由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多家成员单位共同打造 集合科力远和中创新航等企业的优势产品技术和工艺[1] - 基地规划产能10GWh 可为独立储能电站和零碳园区等场景提供高品质储能系统产品[1] 产能与项目交付 - 2025年6月实现首期2GWh生产线投产[1] - 已为山东罗庄0.2GWh和山东诸城0.2GWh独立储能电站提供产品 即将交付河北博野0.2GWh项目订单[1] - 内蒙古鄂尔多斯1.2GWh 山东诸城0.2GWh 山东罗庄0.2GWh项目有序推进 河北博野0.2GWh项目即将开工[1] 项目储备与建设规划 - 已开发储备河北山东内蒙古广东等省自治区共8个优质独立储能电站项目[2] - 预计2025年全年完成开工建设储能电站规模不低于4GWh 主要集中在下半年释放[2] 技术合作模式 - 保定基地采用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协同模式 储能系统和智慧管理系统由合作伙伴提供[2] - 生产过程由科力远凭借智能制造能力赋能 打造安全高智能化和模块化产品优势 确保高效率交付[2] 行业发展趋势 - 储能系统作为保障能源稳定供应和促进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的核心装备 正迎来高速增长景气周期[2] - 产业链核心企业采取创新联合体模式整合多个企业技术优势 可为储能产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2]
汇中股份净利润同比涨超102% 海外收入暴增1920%成“新引擎”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2:0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51.67% [2] - 归母净利润4155.80万元,同比增长102.72%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3633.52万元,同比增长122.31% [2] - 基本每股收益0.21元,同比增加103.60% [2] 海外业务 - 海外业务营业收入7359.64万元,较上年同期激增1920.58% [3] - 海外业务毛利率提升至49.79%,同比增加11.08个百分点 [3] - 在澳大利亚设立子公司并与意大利Almaviva Bluebit达成独家战略合作 [3] - 通过高端产品定位和服务体系完善推动海外增长 [3] 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1808.14万元,同比增长19.11% [5] - 新增专利授权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项 [5] - 累计拥有有效专利132项 [5] - 硬件端推进技术迭代和海外适配性提升 [6] - 软件端深耕AI大模型驱动的智慧水务系统 [6] - SaaS平台服务供水、热力用户1080个,较去年增长0.9% [6] 产品与战略 - 发布"HUInside"子品牌并完成产线级设备输出项目 [4] - 围绕产品功耗、功能及适用范围进行升级 [4] - 通过PDCA模型提升智能制造质量、效率和成本控制 [7] - 完成注塑车间生产整备和技术输出产线调试 [7] 行业环境 - 国内市场财政压力与政策利好并存,需求整体偏弱 [2] - 行业集中度提升,价格竞争白热化 [2] - 房地产关联细分市场低迷 [2]
营商环境“荆”彩新篇 | 湖北构筑创新生态新高地,科技企业乘着东风加快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5-27 04:50
公司概况 - 湖北麦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7月,总部及全国研发中心位于荆门市,2024年6月建成华中智慧农业小镇 [1] - 公司融合传统农业与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提供一站式数智化农业解决方案 [1] - 已与全国300多家农业基地合作,服务客户超260万人次 [1] - 现有正式员工140人,其中双一流/985/211高校硕士博士占比80%,研发人员占比超60% [3] 技术创新与资质 - 获得6项发明专利和28项软件著作权 [3] - 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瞪羚企业、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多项资质 [3] - 与中国科学院等7个国家级专家团队建立合作 [3] - 建成十万级洁净植物工厂和智能温室等智慧农业示范基地 [5] 业务成果 - 智慧管理系统使漳河柑橘增产20%,实现单季销售2000万元,带动200余户农户增收 [5] - 带动形成智慧农业产业集群,2023年新区落实配套资金2000万元,孵化15家会员单位,创造400余个就业岗位 [5] - 培养"新农人"200余名,共建650人专家库 [5] 政策支持 - 受益于湖北省"春晓行动"和荆门市"双招双引"政策,获得办公场地优惠、人才公寓等支持 [3] - 作为荆门市首批"知识价值信用贷款"企业获授信,省市财政提供80%风险补偿 [3] - 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共建"智慧农业技术联合实验室" [5] 行业政策环境 - 湖北省出台《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计划》《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 [6] - 启动"71020"高校学科创新体系建设和"十百千万"人才行动 [6] - 新认定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8家、众创空间29家,完成20个重点产业创新图谱编制 [6]
AI数智化转型:硬核制造张开双翼
广州日报· 2025-04-27 19:05
制造业智能化变革 - 制造业正经历深刻智能化变革,涵盖智能座舱、数字服饰设计、汽车工厂数字化升级及芯片良率提升等领域[1]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广州加速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和先导区[1] - 广州传统优势产业凭借工业制造背景积极拥抱AI数智化转型,实现从"制造"向"智造"跃迁[1] 生产端AI应用 - 赛力斯智慧超级工厂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生产,年产45万辆整车,AI系统可模拟2000多个生产变量缩短设备停机时间[2] - AI机器人实现微米级冲压件精度控制,提升整车品质和安全性[2] - 智慧管理系统作为工厂"数字心脏和大脑"实现全流程自主调度,支持"黑灯生产"[2] - 广电计量构建数据驱动体系使企业计划准确率提升78%,生产周期缩短32%[3] - AI+大数据服务芯片制造,建立数智化良率分析技术使芯片良率提升3%~5%[4] 设计端AI创新 - 广汽集团采用AI大模型开发智能座舱系统,可感知用户情绪并做出辅助决策[7] - 广汽发布12款车规级芯片建立完整汽车芯片矩阵,覆盖电源管理、底盘等应用场景[7] - 致景科技智能设计系统使服装上新效率提升10倍,月上新量从5000款增至5万款[8] - AI设计系统使成衣设计生产交付时间缩短50%,单日设计款式理论上无上限[8] - 希音搭建柔性供应链体系实现工厂效率提升和库存减少[8] 纺织行业转型 - "小单快反"模式使卖家可实现50~100件小批量生产[9] - 传统时尚行业订单周期长导致库存积压问题[9] - 希音通过整合现有面料减少新材依赖,最大限度降低浪费[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