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旅行箱
icon
搜索文档
废弃PC水桶要“变身”了?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02:18
聚碳酸酯材料循环技术 - 聚碳酸酯材料使用寿命超50年 但实际应用中存在提前退役现象 建立从原料到回收的全链条绿色体系成为行业绿色转型重要路径[1] - 以娃哈哈集团为例 每年约有数百万个PC水桶退役 采用食品级PC材料 传统回收方式因技术限制难以实现高值化利用[1] - 公司开发材料循环技术 打造"无限循环"发展模式 使废弃PC水桶可转化为文创和日用产品[1] 技术核心优势 - 集成废弃水桶标准化高效回收智能系统与超纯净加工工艺 解决杂质与异物对产品性能和环保风险的影响[2] - 拥有废弃水桶高值化产品分级与金字塔阶梯结构设计技术 解决循环再生抗老化和分子断链等技术难点[2] - 建立智能自动化低碳示范产线及全闭环循环利用技术 解决设备不足和产业效率低等发展问题[2] 再生材料应用 - 再生PC材料具备耐低温、强韧性和高抗冲击等特性 已成功应用于背包、旅行箱、护目镜及电子产品外壳等产品[3] - 再生材料符合FDA 21 CFR 177.1580标准 保持食品级PC标准 PCR含量达100% 产品减少碳排放92.3%[3] - 建立从回收到消费者的全生命周期闭环产业价值链 实现废弃物向新价值链起点的转化[3] 数字化管理平台 - 构建全回收零碳数字消费平台 为再生PC产品赋予碳码身份 记录碳积分和碳信用等关键信息[4] - 通过实物链与数据链融合全价值产业链 实现全生命周期追溯管理 解决产业链断点问题[4] - 探索PC材料循环利用与ESG及商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新范式 持续推进行业绿色转型[4]
经济聚焦丨山城怀化何以成功打造国际陆港
人民日报· 2025-07-30 05:12
怀化国际陆港发展概况 - 2024年怀化对东盟贸易同比增长28.9%,外贸进出口增速连续3年居湖南省第一 [1] - 2022-2024年怀化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额年均增长87.23% [1] - 2024年上半年怀化国际陆港班列发运601列,同比增长31% [1] - 前5个月怀化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8%,生产型企业实现外贸"破零"8家、"倍增"16家 [1] 陆港区位优势与物流效率 - 怀化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被赋予"东盟货运集结中心"定位 [3] - 中老班列运输使小农机从湖南到老挝时间从25天缩短至5天 [4] - 40尺集装箱运输成本从3.2万元降至1.7万元 [4] - "散改集"铁铁跨境运输使西北化工产品到越南时效提升50%,成本降低30% [5] 临港产业爆发式增长 - 会同县箱包产业从零起步,两年内形成37家企业集群,年产值超17亿元 [6] - 上海纽恩特实业在怀化投资5亿元建设年产600万只箱包项目 [7] - 怀化箱包产业链聚集172家企业,2024年上半年出口额达2.6亿元(同比增长80.2%) [7] - 竹制车厢底板出口单价达万元/吨,2024年出口额超2000万元 [8] 基础设施与政策创新 - 多式联运中心配备3条铁路专用线和2台智能龙门吊,年吞吐量达10万标箱 [10] - 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使企业退税周期缩短5-10天 [9][10] - 长沙海关推出10项措施促进多式联运无缝衔接 [10] - 国际陆港法务区整合法律、金融调解等外向型经济服务功能 [11] 未来发展规划 - 目标2026年实现班列开行1000列、吞吐量1000万吨、总产值1000亿元的"三个1000"目标 [8] - 构建"5+10"现代化产业体系,冲刺千亿元级临港产业规模 [8] - 建设冷链物流中心和数字通道填补服务空白 [11]
山城怀化何以成功打造国际陆港
搜狐财经· 2025-07-30 00:11
核心观点 - 湖南怀化通过建设国际陆港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 推动外贸高速增长和临港产业集聚发展 实现从"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型 [1][7][8] 外贸表现 - 2024年对东盟贸易同比增长28.9% 外贸进出口增速连续3年居湖南省第一 [1] - 2022-2024年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额年均增长87.23% [1] - 2024年上半年班列发运601列 同比增长31% [1] - 前5个月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8% 生产型企业实现外贸"破零"8家、"倍增"16家 [1] 物流优势 - 中老铁路班列运输时效从25天缩短至5天 [4] - 40尺集装箱运输费用从3.2万元降至1.7万元 [4] - 西北至越南铁铁跨境运输时效提高50% 成本降低30% [4] - 西部陆海新通道70%货物经怀化运抵东盟 [7] 产业集聚 - 会同县箱包产业两年内集聚企业37家 规上企业12家 年产值超17亿元 [6] - 箱包产业链聚集企业172家 生产总值突破40亿元 [7] - 2024年上半年箱包出口额2.6亿元 同比增长80.2% [7] - 竹制车厢底板产品获国际汽车企业认证 2024年出口额超2000万元 [8] 基础设施 - 多式联运中心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 配备3条铁路专用线和2台智能龙门吊 [10] - 年吞吐量达10万标箱 调度大楼面积3万多平方米 [10] - 正在建设会同港铁路专用线实现"公转铁"衔接 [7] 政策支持 - 实施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 退税周期缩短5-10天 [9] - 长沙海关推出10项措施促进多式联运无缝衔接 [10] - 建设国际陆港法务区聚集多种法律服务机构 [10] - 目标2026年实现班列1000列以上 吞吐量1000万吨以上 总产值1000亿元以上 [8]
山城怀化何以成功打造国际陆港(经济聚焦)
人民日报· 2025-07-29 22:42
核心观点 - 湖南怀化通过建设国际陆港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 推动外贸高速增长和临港产业集聚发展 实现从"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型 [1][7][8] 外贸表现 - 2024年对东盟贸易同比增长28.9% 外贸进出口增速连续3年居湖南省第一 [1] - 2022-2024年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额年均增长87.23% [1] - 2025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8% 生产型企业实现外贸"破零"8家、"倍增"16家 [1] - 2025年上半年班列发运601列 同比增长31% [1] 物流优势 - 中老班列运输时效从传统海运25天缩短至最快5天 [4] - 40尺集装箱运输费用从3.2万元降至1.7万元 [4] - "散改集"铁铁跨境运输较传统铁海模式提高时效50% 降低物流成本30% [4] - 西部陆海新通道70%货物经怀化运抵东盟国家 [6] 产业集聚 - 会同县箱包产业两年内集聚企业37家(规上企业12家) 年产值超17亿元 [6] - 全市聚集箱包链上企业172家 生产总值突破40亿元 [7] - 2025年上半年箱包出口额2.6亿元 同比增长80.2% [7] - 竹制车厢底板产品获国际汽车企业供应链认证 2024年出口额超2000万元 [8] 基础设施 - 多式联运中心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 配备3条铁路专用线和2台智能龙门吊 [10] - 年吞吐量达10万标箱 调度大楼面积3万多平方米 [10] - 正在修建会同港至园区铁路专用线 实现货物就近"公转铁" [6] 政策创新 - 实施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 退税周期缩短5-10天 [9] - 长沙海关推出10项措施促进多式联运无缝衔接 [10] - 建设国际陆港法务区 聚集金融纠纷调解等法务业态 [10] - 通过国际认证使企业享受欧盟等市场关税优惠 [8] 发展目标 - 力争2026年实现班列开行1000列以上 货物吞吐量1000万吨以上 总产值1000亿元以上 [8] - 构建"5+10"现代化产业体系 助推临港产业向千亿元级冲刺 [8] - 建设冷链物流中心 融入数字西部陆海新通道 [10]
深度对接国家战略推动港产城一体化发展 山城怀化何以成功打造国际陆港(经济聚焦)
人民日报· 2025-07-29 21:55
核心观点 - 湖南怀化通过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外贸进出口高速增长,2024年对东盟贸易同比增长28.9%,外贸进出口增速连续3年居湖南省第一 [1] - 怀化国际陆港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2022年至2024年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额年均增长87.23% [1] - 2024年上半年怀化国际陆港班列发运601列,同比增长31%,前5个月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8% [1] 陆港连接山海的区位优势 - 怀化国际陆港通过铁海联运和陆路口岸直通东南亚,时效和成本优势显著,中老班列运输时间从25天缩短至5天,40尺集装箱费用从3.2万元降至1.7万元 [4] - 2024年6月怀化国际陆港与宁夏公司合作,将2500吨化工产品运往越南,运输时效提高50%,物流成本降低30% [4] - 怀化被赋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门户城市"和省内唯一东盟货运集结中心的新定位 [3] 临港产业发展 - 怀化会同县箱包产业从零起步,两年内聚集37家企业,年产值超17亿元,2024年上半年出口额达2.6亿元,同比增长80.2% [6][7] - 上海纽恩特实业在怀化投资5亿元建设年产600万只箱包项目,并持续追加投资 [6] - 怀化竹产业通过国际认证,竹制车厢底板出口价达近万元/吨,2024年出口额超2000万元 [8] 产业升级与目标 - 怀化构建"5+10"现代化产业体系,目标到2026年实现港区班列开行1000列以上、货物吞吐量1000万吨以上、总产值1000亿元以上 [8] - 怀化国际陆港多式联运中心即将投入使用,配备3条铁路专用线和2台智能龙门吊,年吞吐量达10万标箱 [10] - 怀化通过建设冷链物流中心、法务区等举措填补外向型经济服务空白 [10] 政策与制度创新 - 怀化实施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企业发车即可退税,退税周期缩短5-10天 [9] - 长沙海关推出10项措施促进多式联运无缝衔接,深化通关监管协作 [10] - 怀化国际陆港通过"量价互保""直装直提"等政策降低企业综合成本 [9]
开润股份董事钟治国减持1.00万股,成交均价21.00元
金融界· 2025-07-18 01:10
公司高管减持情况 - 董事兼副总经理钟治国于2025年7月16日通过竞价交易减持1万股,成交均价21元,变动金额21万元,减持后持股164万股 [1][3] - 钟治国在2025年6月连续减持4次,累计减持25万股,成交均价介于21.3-22.09元,变动总金额达540.88万元 [3] - 高管高晓敏于2025年7月16日减持2.56万股,成交均价21.25元,变动金额54.4万元,减持后持股413.3万股 [3] - 高晓敏在2023年6-7月期间累计减持61.32万股,成交均价16.3-16.49元,变动总金额达1002.38万元 [3] 主营业务结构 - 2024年公司包袋收入22.02亿元,占总收入51.92%,为核心业务板块 [2] - 服装收入11.62亿元,占比27.4%,为第二大收入来源 [2] - 旅行箱收入8.22亿元,占比19.38%,其他业务收入5517.6万元,占比1.3% [2] 公司基本信息 - 最新总市值为49.18亿元 [4] - 主营业务涵盖箱包制造与销售、服装服饰研发零售、模具销售、信息技术服务等多元化领域 [1] - 高管钟治国拥有华东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历,曾任职于深圳瑞安箱包、上海劲达皮具等同行企业 [1]
2025箱包品类选品参考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7-09 04:46
电商平台箱包品类消费趋势 - 2023-2024年Shopee平台箱包品类呈现品牌驱动下的细分市场爆发,消费者对品质与品牌的偏好持续提升 [1] - 女包市场中品牌类产品增速显著超越整体市场,托特包和斜挎包品牌GMV增速均突破60% [2] - 男包市场以功能型品类为主导,书包、腰&胸包和电脑包整体增速达10%-20%,品牌类电脑包增速高达40%-50% [3][4] - 旅行箱及相关品类受益于旅游复苏,品牌行李箱GMV增速达70%-80%,旅行配件品牌增速为30%-40% [5] 女包市场细分表现 - 托特包整体GMV年同比增速15%-20%,斜挎包增速5%-10%,手拿包、钱包等品类增速仅0%-5% [2] - 品牌女包各子类目增速均大幅领先:托特包/斜挎包>60%,手拿包50%-60%,钱包30%-40%,书包5%-10% [2][13] - 东南亚市场中,泰国(TW)、越南(VN)女包增速较快,印尼(ID)、菲律宾(PH)、泰国(TH)品牌GMV体量较大 [10][11] - 斜挎包为女包最大子类目,品牌卖家驱动大盘增长,品牌GMV年增速达20%-30% [12][13] 男包市场细分表现 - 功能型品类主导增长:书包整体增速15%-20%,腰&胸包和电脑包增速10%-15%,钱包/斜挎包增速0%-5% [3][17] - 品牌男包增速全面超越大盘:电脑包40%-50%,书包30%-40%,腰&胸包/斜挎包25%-30%,钱包15%-20% [4][17] - 印尼(ID)、菲律宾(PH)、泰国(TH)为男包主要市场,泰国(TH)、新加坡(SG)品牌增速最快 [14][15] - 书包为男包最大子类目,品牌GMV占比显著,年增速达30%-40% [16][17] 旅行箱及相关品类表现 - 旅行包和旅行配件整体增速15%-20%,品牌行李箱增速70%-80%,旅行配件品牌增速30%-40% [5][21] - 印尼(ID)、菲律宾(PH)、巴西(BR)、泰国(TH)为体量大且增速快的市场,越南(VN)、泰国(TH)品牌增速领先 [18][19] - 行李箱为最大子类目且完全由品牌驱动,品牌GMV占比达70%-80% [20][21] 季节性消费特征 - 春节(1月):东南亚站点偏好红色系/生肖主题包袋,开学季推动书包/电脑包需求 [22] - 情人节(2月)和母亲节(5月):精致小钱包和女士斜挎包为热门礼品 [22] - 斋月(3月)和开学季(5-7月):宴会手拿包、书包/电脑包需求周期性增长 [22] 行业整体趋势 - 箱包消费向"品牌化+细分化"升级,消费者注重功能适配、设计风格与品牌价值 [6] - 女包侧重颜值与实用并存,男包强调功能与品质,旅行箱包追求专业体验 [6] - 品牌需深耕细分品类与产品细节,消费者将箱包视为生活方式载体 [6]
开润股份: 安徽开润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09:31
评级结果 - 主体信用等级维持A+,评级展望稳定 [1] - "开润转债"信用等级维持A+ [1] 业务发展 - 通过收购上海嘉乐延伸代工制造业务至纺织服装及面料生产领域,业务多元化提升 [1][7] - 箱包产能利用率提升,2024年旅行箱产能143万件/年,产量324万件 [8] - 服装自产产能2024年达3001万件/年,但产能利用率较低需关注爬坡情况 [8][7] - 客户集中度高,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57.69%,但客户优质包括Nike、迪卡侬等 [9]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42.4亿元,同比增长36.56% [10][12] - 营业毛利率22.86%,同比下降1.49个百分点 [10][12] - 净利润4.0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10][12] - EBITDA 5.44亿元,利息保障倍数9.09倍 [10][12] - 总债务15.14亿元,短期债务占比92.28% [10][12] 行业环境 - 2024年全球箱包市场规模1610亿美元,中国占近1/4 [5] - 预计2025年全球箱包市场规模达1702亿美元,同比增长6.1% [5] - 服装行业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产量204.62亿件,同比增长4.22% [6] - 行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激烈 [5][6] 债券情况 - "开润转债"余额2.22亿元,2025年12月26日到期 [4][16] - 转股价格29.31元/股,近期股价持续低于转股价 [16] - 募集资金已使用2亿元,主要用于滁州软包与服装制造项目 [17]
游客行李箱变身“跨国贸易新载体”
消费日报网· 2025-05-20 02:44
反向代购现象兴起 - 国际旅客通过"反向代购"将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玩具、家居等商品带回本国市场转售或自用,成为中外民间贸易新形式 [1] - TikTok上"ChinaTravel"话题播放量接近10亿次,衍生出的"ChinaShopping"现象在中国发酵 [2] - 外国游客常购买行李箱作为"移动仓库",并在中国市场大量采购商品 [2][4] 热门商品类别 - 旅游特色商品如印章、字画、冰箱贴以及高差价产品如筋膜枪、数据线、翻译耳机、充电宝等受外国游客青睐 [4] - 非遗手工茶器客单价在5000元至1万元不等,主要吸引东南亚及欧洲有饮茶文化的消费者 [4] - 快充数据线、小家电等产品因中外价差大成为采购热点,例如美国售价十几美元的数据线在中国仅售十几元人民币 [5] 中国制造升级 - 玩具行业质量提升明显,设计、材质及细节处理如榫卯契合度和拼插丝滑度均有改进 [7] - 水晶手串行业通过原创设计和个性化组合提升产品竞争力,获得东南亚市场认可 [8] - "反向代购"反映国际市场对中国制造质价比与创新力的双重认可,标志中国供应链从"跟跑"到"并跑"的质变 [9] 行业影响 - "反向代购"为中国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展现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的跃迁 [9] - 外国游客的采购行为正在改写全球消费版图,中国制造通过民间贸易更接地气地连接世界 [9]
【开润股份(300577.SZ)】24年业绩高增,箱包+服装双轮驱动、海外产能布局优势期待凸显——24年年报及25年一季报点评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28 09:0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4亿元,同比增长36.6%,归母净利润3.8亿元,同比增长229.5%,扣非归母净利润2.9亿元,同比增长109.7% [4]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35.6%,归母净利润8536万元,同比增长20.1%,扣非归母净利润8334万元,同比增长6.6% [4] - 2024年EPS为1.59元,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91元(含税),全年两次分红合计派息率为21% [4] - 24年下半年收入增幅提升明显,24Q3/Q4收入分别同比增长64.4%/47.9%,主要由于上海嘉乐自24年7月开始并表贡献 [4] 业务结构分析 - 2024年2B业务收入35.3亿元,占比83%,同比增长44.6%,其中上海嘉乐24年下半年贡献营业收入8.5亿元、净利润2786万元,净利率3.3% [5] - 2024年2C业务收入6.6亿元,占比16%,同比增长5.1% [5] - 分品类看,旅行箱、包袋、服装、其他收入占比分别为19%/52%/27%/1%,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1.6%/16.7%/146.2%/-22.8%,服装收入大增主要因嘉乐并表 [5] - 分地区看,国内、国外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24%/76%,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0.1%/42.9% [6] 财务指标变化 - 2024年毛利率同比下降1.5PCT至22.9%,主要因毛利率更低的上海嘉乐并表影响 [7] - 分品类毛利率:旅行箱26.7%(+1.8PCT)、包袋30.4%(+1.3PCT)、服装6.6%(+1.2PCT) [7] - 2024年期间费用率14.5%,同比下降1.4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5.3%/6.0%/2.3%/1.0% [7] - 24年末存货同比增加76%至8.7亿元,应收账款同比增加77.6%至10.5亿元,主要因嘉乐并表 [7] - 2024年经营净现金流同比减少47.2%至2.3亿元,25Q1同比增加80.5%至675万元 [7] 未来发展展望 - 并表上海嘉乐后2B业务品类拓宽,25年随着嘉乐全年并表及原有2B业务稳健增长,预计收入端增速仍较高 [8] - 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影响有限,24年美国市场收入占比约15%且主要由印尼产能生产,采用FOB模式交易 [8] - 公司箱包产能中境外占比71%、服装产能中境外占比80%(主要在印尼、印度等),全球化产能布局优势明显 [8] - 行业集中度可能进一步向头部制造商集中,公司将受益于规模效应和全球化产能布局能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