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光伏
icon
搜索文档
中金:成交较快上行后的短线调整,无碍中期趋势
中金点睛· 2025-09-04 23:42
市场表现与波动 - 9月4日上证指数下跌1.25%,沪深300指数下跌2.12%,创业板指和科创50分别下跌4.25%和6.08%,近3000家上市公司下跌 [2] - 当日成交额2.58万亿元,与前一交易日基本持平,行业层面商贸零售、美容护理和银行表现较好,通信、电子和有色金属表现较弱 [2] - 8月25日A股成交额迅速放大至3.17万亿元,随后多个交易日保持在3万亿元左右,周度日均换手率提升至5%以上 [3] 成交与换手率分析 - 换手率升至5%以上时,指数后期往往出现调整,历史案例如2019年4月、2020年7月和2024年10月,调整期持续1-3个月 [3] - 成交较快上涨往往意味着投资者风险偏好快速提升,行情短期显现脆弱性,阶段获利了结压力增加 [3] - 因成交较快上涨带来的调整一般不改变中期趋势,调整后指数多呈现震荡上行走势且超越前期高点 [4] 估值与全球比较 - 调整后沪深300指数PE(TTM)不足14倍,处于过去20年历史分位数63%左右 [4] - 当前标普500指数PE为28.4倍,日经225指数为19.2倍,印度SENSEX30指数为22.8倍,英国富时100指数为19.8倍,A股估值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处于中等偏低位置 [4] - 年初至今上证指数上涨12%,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处于中游水平,低于同期港股表现(恒生国企指数上涨23%) [4] 盈利增长预期 - 上半年A股盈利增长3%左右,与一季度基本持平,下半年盈利增速有望在基数效应及成本端影响下高于上半年 [5] - 2025年A股全年盈利预期为3.5%,其中非金融盈利增长预计超8% [5] 政策环境与市场信心 - 稳增长政策及资本市场建设方向继续助力维稳投资者信心,后续关注海外美国降息节奏及国内重要政策时点 [5] - 结合当前内外部环境及市场位置,此次指数调整时间及幅度有望弱于历史典型阶段,下行风险有限 [5] 配置建议与风格特征 - 成长风格显现扩散(由科技成长扩散至创新药、高端制造、军工、新能源等领域)及轮动特征(强势板块交替),后市这种特征有望延续 [6] - 红利风格在市场调整期间有相对表现,但高股息领域在今年或仍为阶段性、结构性表现 [6]
TCL科技2025半年报发布:营收856亿元,净利润增长89.3%
凤凰网· 2025-08-29 14:43
核心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56亿元 同比增长6.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8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89.3% [1] - 经营现金流273亿元 同比增长115.9% 显示强劲现金创造能力 [1] 半导体显示业务 - TCL华星营业收入504.3亿元 同比增长14.4% [1] - TCL华星净利润43.2亿元 同比增长74% [1] - 归属TCL科技股东净利润26.3亿元 同比增加51% [1] 产品市场地位 - LCD大尺寸产品市场占有率达24% 较去年同期提升4个百分点 [1] - 柔性OLED手机出货量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四 [2] - 折叠屏产品市场出货量稳居全球前三 [2] 技术领域进展 - OLED业务产品销量同比提升8.7% [2] - 穿戴设备产品已实现规模化量产 [2] - 中小尺寸产品竞争力快速提升 显示器/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手机屏幕产品销量全面增长 [1] 战略并购整合 - 完成对LGD广州面板与模组厂收购整合 重新命名为t11项目 [2] - 完成对深圳华星半导体G11产线t6、t7项目21.53%股权收购 [2] - 收购项目自二季度起对经营业绩贡献逐步提升 [2] 多元化业务表现 - 半导体硅片业务中环领先营收27.4亿元 同比增加38.2% [2] - 新能源光伏业务TCL中环营收98.7亿元 正通过多项措施应对行业周期性挑战 [2] - 代工业务茂佳科技营收103.9亿元 同比增长16% TV代工销量保持全球第一 [2] 行业发展趋势 - 显示面板行业正在走出周期性低谷 [3] - 公司通过技术升级/产能整合/战略收购在行业复苏中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3] - OLED等新兴显示技术领域布局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
广东坐稳第一经济大省 惠州成关键
36氪· 2025-08-08 02:14
广东与江苏经济竞争格局 - 广东与江苏GDP差距进一步缩小 [1] - 江苏采用"群狼模式"与"多核驱动"发展策略 拥有5个万亿级城市且徐州达9500亿元 另有3个7000亿级城市 [2] - 广东仅有4个万亿级城市(广深佛莞) 第五城惠州仅6000亿元 出现明显断层 [2] 惠州经济发展态势 - 2025年上半年GDP达2910.06亿元 名义增速10%居全省首位 实际增速5.1% [5][7][8] - 工业总产值突破1.5万亿元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 高于全省4%和全国6.4%的增速 [3][9][10] - 三大主导产业表现突出:电子行业增15.7% 生命健康制造业增13.6% 石化能源新材料行业增5.4% [10] 企业竞争力与产业结构 - 4家民企入选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TCL科技(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 TCL实业(终端产品) 亿纬锂能(锂电池) 德赛西威(智能汽车配套) [11] - 形成5G及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电池等优势产业 规模居全省第三 [12] 人口与市场潜力 - 常住人口611.68万人 但实际管理人口近900万 实时人口接近1000万 [3][15] - 过去十年常住人口净增135万 2024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1.18万户 引进人才12.6万人 [15] - 进出口总额1979.88亿元增6.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8.65亿元增5.5% 均高于全省水平 [13] 投资与房地产挑战 - 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7.9% 其中制造业投资降9.3% 房地产开发投资降26.9% [14] - 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31.6% 临深片区出现供大于求的结构性问题 [14]
科技人才争夺战加剧 TCL扩招2500人 增加全球化岗位
南方都市报· 2025-07-26 03:22
TCL校园招聘与全球化战略 - 公司2025年度校园招聘应届毕业生总数超过2500人,同比增长26.8% [1] - 新入职应届毕业生中硕博学历占比45.17%(同比+53.8%),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占比59.52%(同比+56%) [1] - 技术研发类岗位占比68.8%,聚焦材料学、电子信息工程等方向以支持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业务 [2] - 全球化岗位海外院校毕业生招聘量同比增加24.6%,涉及海外营销、供应链本地化等方向 [1][2] 全球化战略实施与成效 - 公司计划在北美、拉美等五大区域建立完整经营能力的实体,目标"海外再造五个TCL" [2] - 拉美市场验证战略成效:TCL+SEMP双品牌以23.9%市占率位居巴西电视销量第一 [2] - 本土化运营措施包括与巴西SEMP合资建厂、签约本土球星及赞助体育IP [2] - 公司战略从"产品出海"转向"产业落地",强调海外研发、生产及供应链本土化能力 [3] 科技行业AI人才竞争态势 - 行业面临AI人才荒:91.3%企业存在缺口,中国2030年缺口或达400万 [4] - 海外巨头争夺激烈:微软从谷歌挖角24人,Meta CEO亲自招募谷歌研究员 [4] - 国内企业跟进:荣耀启动"全球百万雄鹰计划",五年投入100亿美元构建AI生态 [5] - 头部企业高薪抢人:AI岗位平均月薪达46518元,小米以千万元年薪招募顶尖人才 [4][6] 企业AI战略布局 - 荣耀新设AIOS、AI硬件等一级部门,全球招募多层次AI人才 [5] - 阿里、字节跳动等在全球范围争夺AI工程师,初创公司核心团队成挖角目标 [6] - AI人才储备成为决定企业未来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6]
“期待在东盟—中国—海合会合作框架下迎接更广阔机遇”——访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31 10:38
区域多边合作 - 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是区域多边合作的重大突破,三方总人口和经济总量均占全球约四分之一,市场联通将催生巨大发展空间和规模效应 [1] - 三方协作机制为企业提供更广阔联通平台、市场红利与发展机遇,东盟与海合会在劳动力、制造能力与能源资源方面互补,中国拥有广阔市场和完整产业体系 [1] - 公司期待推动区域产业链更高水平融合,共同应对供应链重构、绿色转型与技术变革等挑战 [1] 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 - 中国—东盟自贸区3 0版谈判全面完成,涵盖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供应链互联互通等新增章节,区域合作进入深水区 [2] - 东盟经济增长快、政策开放、市场潜力大,是全球供应链重构的重要承接地,中国企业从"走出去"转向"深耕本地、互利共赢"阶段 [2] - 公司通过加强本土制造能力建设和产业链延伸,提升竞争力并为当地创造就业与税收 [2] 公司全球化布局 - 公司通过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和新能源光伏三大核心产业布局全球,拥有46个研发中心、38个制造基地,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在东南亚地区,公司在印度尼西亚、越南投资设厂,2023年在马来西亚设立分公司,将东南亚视为重要制造基地 [2][3] - 公司积极引进中国工业制造能力到东南亚,提升当地智能制造与数字化水平,并带动国内优质供应商进驻,实现更深层本土化运营 [3] 多边合作下的可持续发展 - 公司秉持开放包容、长期主义态度,融入当地社会并建立信任关系,通过跨文化交流寻求最大共识 [3] - 公司在越南等地组织员工家庭活动、参与社区公益,通过点滴举措建立相互理解和信任,实现深度联通 [3] - 公司计划以中国—东盟合作经验为基础,向海合会国家延伸更多协作机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