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

搜索文档
日本货币政策仍面临不确定性
经济日报· 2025-09-28 21:50
从通胀水平看,今年8月,日本去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7%,低于上月 的3.1%,自去年11月以来涨幅首次降至3%以下,这与日本政府实施夏季电费和燃气费补贴有关。但食 品价格上涨仍是拉动日本物价上涨的最主要原因。然而有分析人士认为,食品价格上涨是供给侧的临时 性因素所导致的,如大米价格上涨、日元贬值导致进口食品价格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今年下半年 起日本物价涨势将趋于放缓,这也给日本央行加息进程带来了不确定因素。 当前,日本政局处于动荡阶段,伴随现任日本首相、自民党总裁宣布辞职并不再参选,自民党新任总裁 将在高市早苗、小泉进次郎等5人间产生。然而,由于自民党领导下的执政联盟在参众两院均为少数 派,日本首相并非已是其囊中之物,有观点认为,为了在首相选举中获得在野党的支持,确保首相宝座 不会旁落,新任自民党总裁将以货币财政等领域的政策合作为重要"诱饵"与在野党谈合作,在此背景 下,日本央行的政策独立性将遭受考验。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货币政策会议上,有关维持政策利率不变的决定并非全票通过,有两名委员提出 了将利率上调至0.75%的提案,理由是"物价稳定目标"已 ...
全球的央行彻底分裂了
搜狐财经· 2025-09-20 13:15
央行不再有统一剧本,每个国家都在应对自己的困局。 日本怕日元再贬,美国担忧经济失速,英国卡在通胀的僵局里,加拿大则要直面资源需求放缓…… 这个星期全球整个市场很刺激。 所有人都目睹了一场历史性的政策分化:日本央行小改不断,首次明确释放"缩表"信号,还要出售其持有的基金等资产;而加拿大央行 则率先降息;美联储也终于启动年内首次降息;英国央行那边却仍坚持鹰派立场、选择不动。 一系列几乎矛盾的决策,标志着全球央行从此告别同步行动的时代,正式进入"各顾各"的碎片化新阶段。 根据公告,日本央行继续将政策利率保持在0.5%左右,同时抛出重磅消息:未来将择机在市场上出售其持有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ETF)及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等资产。 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在记者会上透露,目前计划每年出售约3300亿日元的ETF及50亿日元的REIT,不过具体出售时机将视市场情况而定。 看起来似乎迈出了收紧政策的一步,实际上,它更像是一个被市场逼到墙角之后的无可奈何。 维持利率不变确实是在我所预期之内的。 我觉得惊讶的地方,是要在未来逐步出售持有的资产。 这被很多人解读为货币政策转向的"鹰派"举动,但我却觉得更多是一种被动的防御。 ...
日本央行维持利率不变,将出售资产缩减宽松规模
搜狐财经· 2025-09-19 11:25
新冠疫情期间,为应对疫情对日本经济及市场造成的严重冲击,日本央行通过扩大资产购买计划等手段 持续加大货币政策宽松力度。去年3月,日本央行宣布结束负利率政策、开启首次加息,停止购买ETF 及REIT,此后一直在寻找时机出售持有的资产。 来源:新华社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在记者会上表示,日本央行目前计划每年出售账面金额约3300亿日元的ETF及账 面金额约50亿日元的REIT,具体出售时机待定。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报道,账面金额3300亿日元的ETF目前市场价值约6200亿日元。截至今年3月 底,日本央行持有的ETF账面价值总计37万亿日元,市价约70万亿日元。 日本央行19日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维持现行利率水平不变,未来将择机出售其持有 的金融资产,缩减宽松规模,推动货币政策正常化。 公告显示,日本央行继续将政策利率保持在0.5%左右。此外,央行未来将择机在市场上出售其持有的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及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等资产。 作者: 刘春燕 ...
日本央行维持利率不变 将出售资产缩减宽松规模
搜狐财经· 2025-09-19 10:40
新华社东京9月19日电(记者刘春燕)日本央行19日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维持现行 利率水平不变,未来将择机出售其持有的金融资产,缩减宽松规模,推动货币政策正常化。 公告显示,日本央行继续将政策利率保持在0.5%左右。此外,央行未来将择机在市场上出售其持有的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及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等资产。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在记者会上表示,日本央行目前计划每年出售账面金额约3300亿日元的ETF及账 面金额约50亿日元的REIT,具体出售时机待定。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报道,账面金额3300亿日元的ETF目前市场价值约6200亿日元。截至今年3月 底,日本央行持有的ETF账面价值总计37万亿日元,市价约70万亿日元。 新冠疫情期间,为应对疫情对日本经济及市场造成的严重冲击,日本央行通过扩大资产购买计划等手段 持续加大货币政策宽松力度。去年3月,日本央行宣布结束负利率政策、开启首次加息,停止购买ETF 及REIT,此后一直在寻找时机出售持有的资产。(完) ...
日本央行维持利率不变 将出售资产缩减宽松规模
新华网· 2025-09-19 10:31
新华社东京9月19日电(记者刘春燕)日本央行19日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维持 现行利率水平不变,未来将择机出售其持有的金融资产,缩减宽松规模,推动货币政策正常化。 【纠错】 【责任编辑:邱丽芳】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在记者会上表示,日本央行目前计划每年出售账面金额约3300亿日元的ETF 及账面金额约50亿日元的REIT,具体出售时机待定。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报道,账面金额3300亿日元的ETF目前市场价值约6200亿日元。截至今年 3月底,日本央行持有的ETF账面价值总计37万亿日元,市价约70万亿日元。 新冠疫情期间,为应对疫情对日本经济及市场造成的严重冲击,日本央行通过扩大资产购买计划等 手段持续加大货币政策宽松力度。去年3月,日本央行宣布结束负利率政策、开启首次加息,停止购买 ETF及REIT,此后一直在寻找时机出售持有的资产。 公告显示,日本央行继续将政策利率保持在0.5%左右。此外,央行未来将择机在市场上出售其持 有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及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等资产。 ...
中国电商巨头京东旗下公司拟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预计估值超70亿~
搜狐财经· 2025-08-29 09:55
京东产发REIT设立计划 - 京东产发联合合众集团与高瓴资本支持的EZA Hill 在新加坡设立规模超12亿美元(约71.5亿人民币)的物流REIT [3] - REIT基础资产涵盖亚太地区高标准物流园区、智能仓储基地和产业园区等稀缺优质不动产 [3] - 计划2023年10月前完成设立 最早2024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 [3] 物流资产收购动态 - 京东产发联合合众集团与EZA Hill以3.06亿新元(约17亿人民币)收购凯德腾飞房地产信托旗下四处物流资产 [5] - 2022年10月以3.5亿新元收购ESR-Logos REIT总建筑面积190万平方英尺物流资产 包括Pioneer工业园等5大仓储设施 [11] - 新收购的新加坡工业地产拟纳入REIT资产组合 [5] 东南亚物流网络扩张 - 京东产发已在全球8个国家投资超40个物流项目 重点覆盖东南亚、欧洲、东亚及中东市场 [9] - 2023年上半年在马来西亚和越南新增3座自营海外仓 开通2条中国直飞东南亚空运航线 [13] - 快递服务覆盖东南亚7国 在核心区域实现"最快次日达"的跨境履约能力 [15] 战略布局意义 - REIT设立推动资产轻量化运营并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7] - 通过REIT持续收购东南亚工业和物流资产 强化亚太地区供应链基础设施 [7] - 物流网络覆盖马来西亚、新加坡等6国核心区域 提供B2B/B2C仓储及高端供应链解决方案 [15]
港股资讯|港交所交易规则大升级!8月4日生效,拟上市企业迎新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8-13 06:40
港股市场交易机制改革 - 港交所实施证券市场最小价格变动单位调整 10至20港元证券最低变动单位从0 02港元降至0 01港元 降幅50% 20至50港元证券从0 05港元降至0 02港元 降幅60% [2] - 调整适用于股票 REIT和股本权证 不包含ETF 期权 债券及结构性产品 [2] - 改革分两阶段实施 明年将覆盖0 5至10港元证券 最小变动单位再降50% [3] 市场影响分析 - 缩小报价单位可降低交易成本 提升订单成交效率 使价格更贴近股票实际价值 [2][3] - 普通投资者受益于订单匹配更容易 减少即时成交溢价 [4] - 依赖微小价差套利的"爬格仔"投资者可能离场 这类交易约占港股成交量10% 撤离或导致市场深度减弱 [5][6][7] 券商系统与市场动态 - 多数券商系统无需重大调整 当前支持三位小数报价 [8] - 8月港股聚焦中报行情 业绩披露高峰在月末 恒生指数当日涨0 42% [8][10] 行业盈利预期 - 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中报盈利增速预期达12 3% 新能源汽车 半导体及消费电子盈利预期显著上修 [11] - 新能源汽车与半导体业绩预期分歧大 隐含高弹性 消费电子因景气确定性突出成为稳健选择 [12] - 港股估值处于合理范畴 形成"内资与外资共振式宽松"格局 [12]
最高60%!适用10至50港元股票和衍生品 港股交易最低报价即将下调
第一财经· 2025-07-31 03:30
港交所最小报价单位调整 - 港交所自8月4日起分阶段调整证券市场最小价格变动单位 首阶段涉及10至50港元区间证券及相关产品[1][2] - 10至20港元证券最低报价单位从0.02港元降至0.01港元(下调50%) 20至50港元证券从0.05港元降至0.02港元(下调60%)[1][2][5] - 第二阶段将调整0.5至10港元证券 最低报价单位从0.01港元降至0.005港元(下调50%)[2][5] 市场流动性背景 - 2025年上半年港股日均成交额达2402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1104亿港元增长118%[1][3] - 此次调整是2023年成立促进股票市场流动性专责小组后的系列举措之一 包括恶劣天气维持交易等安排[1][3] 预期积极影响 - 缩小价差可降低交易成本 使订单更易在预期价格内成交 提升价格发现效率[1][4] - 高频交易冲击成本降低 有利于量化资金参与 可能吸引新量化机构入场[1][4] - 配合股份交收费用结构调整 小额交易成本大幅下降 进一步提升市场活跃度[4] 技术实施与系统支持 - 部分券商认为订单数量增加可能导致延迟套利风险 对模型校准产生挑战[7] - 另有机构表示现有系统支持三位小数报价 无需额外开发即可适应新规[7] 潜在市场结构变化 - 依赖微小价差套利的"爬格仔"投资者可能因利润空间压缩而退出市场[1][7] - 此类投资者约占市场10%份额 其撤离可能短期影响市场深度[7]
下调!港交所最新宣布!
券商中国· 2025-07-29 05:51
香港交易所最小价格变动单位调整 - 第一阶段调整于8月4日生效,涉及10-20港元区间证券最低上落价位从0.02港元下调至0.01港元,20-50港元区间从0.05港元下调至0.02港元 [1][2][4][5] - 第二阶段调整预计2026年年中实施,0.5-10港元区间最低上落价位将下调50% [3][7][8] - 调整覆盖股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股本权证等证券品种 [2][4] - 举例说明:25.05港元股价的报价变动单位从±0.05港元缩窄至±0.02港元 [5] 政策影响与目标 - 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订单成交效率,优化价格发现功能 [3][6] - 提升香港市场国际竞争力,配合港交所近年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流动性的改革方向 [3][10] - 港交所已完成6月21日市场演习,8月2日安排非强制性系统测试 [9] 结算周期改革计划 - 拟将1992年沿用至今的T+2结算周期缩短为T+1,2025年9月前征求意见 [11][13] - 全球趋势显示:2027年底88%股票市场将采用T+1/T+0结算,美国2024年5月已转T+1,欧洲计划2027年10月实施 [12][13] - 香港现货市场2025年上半年上市公司超2600家,日均成交额2402亿港元 [13] - 结算周期缩短可降低市场风险,减少结算保证金,提升资本效率 [15] 互联互通背景 - 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参与规模较2014年增长110倍,当前内地实行T+1结算 [13] - 香港结算同时具备支持T+2(本地市场)和T+1(沪深股通北向)的运作经验 [13] - 需平衡国际投资者跨时区操作需求与全球结算周期协调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