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缩短结算周期
icon
搜索文档
港交所陈翊庭:目前排队申请IPO的企业高达230家 年底将就调整每手股数咨询市场
智通财经· 2025-08-20 11:29
港股24小时交易与结算周期调整 - 公司对港股24小时交易无既定立场 需广泛征询公众意见并分析流程压力与风险[1] - 现行交易流程出现问题有数小时修复余地 但24小时交易无修复空间[1] - 全球88%股市交易预计2027年底前转用T+1结算周期 香港不能与国际市场脱轨[2] - 公司自7月起就缩短结算周期邀请业界讨论 重点处理最佳方案[2] 港股交易单位优化与新股表现 - 港股现每手交易单位多达40种 大幅收窄至1种需大量研究优化[2] - 公司将于年底就调整每手交易单位咨询市场 需与托管银行及市场参与者达成共识[1][2] - 科企专线自5月推出后完成超50宗上市申请 融资额近170亿美元[1] - 目前排队申请IPO企业达230家 香港仍是内地企业首选国际融资市场[1] 2025年上半年业绩与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140.76亿港元 同比上升33%[2] - 股东应占溢利85.19亿港元 同比上升39% 创同期新高[2] - 中期股息每股6.00港元以现金派付[2] - 现货市场、衍生产品市场及沪深港通成交量均创半年新高[3] - 平均每日成交金额2402亿港元 同比增长118%[3] - 期货及期权产品平均每日成交合约超170万张 同比上升11%[3] 新股市场动态与融资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新股集资总额1094亿港元 同比上升716%[3] - 上半年共44家上市公司 集资额居全球首位[3] - 宁德时代在香港上市集资410亿港元 为2021年2月以来香港最大规模新股[3] - 保密上市申请协助敏感发展阶段企业 不影响企业透明度[1]
港交所(00388)陈翊庭:目前排队申请IPO的企业高达230家 年底将就调整每手股数咨询市场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11:24
港股24小时交易与结算周期调整 - 公司对港股24小时交易无既定立场 需广泛征询公众意见并分析流程压力与风险[1] - 现行交易流程若出现问题有数小时修复时间 但24小时交易无修复余地[1] - 全球88%股市交易预计2027年底前转用T+1结算周期 香港不能与国际市场脱轨[2] - 公司自7月起就缩短结算周期邀请业界讨论 将重点处理最佳方案[2] 港股交易单位与新股市场表现 - 现时每手交易单位有40种 大幅收窄至1种需大量研究优化[2] - 公司将于年底就调整港股每手交易单位咨询市场 需与托管银行及市场参与者达成共识[1][2] - 科企专线自5月推出后完成超50宗上市申请 融资额近170亿美元[1] - 目前排队申请IPO企业达230家 香港仍是内地企业首选国际融资市场[1] 2025年上半年财务与市场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140.76亿港元 同比上升33%[2] - 股东应占溢利85.19亿港元 同比上升39% 创同期新高[2] - 董事会宣派中期股息每股6.00港元现金[2] - 现货市场、衍生产品市场及沪深港通成交量均创半年新高 日均成交金额2402亿港元同比增118%[3] 新股市场与产品交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新股集资总额1094亿港元 同比上升716% 居全球首位[3] - 期内迎来44家上市公司 期货及期权产品日均成交合约超170万张同比增11%[3] - 宁德时代5月在香港上市集资410亿港元 为2021年2月以来香港最大规模新股[3] - 保密上市申请目的为协助敏感发展阶段企业 不影响企业透明度[1]
下调!港交所最新宣布!
券商中国· 2025-07-29 05:51
香港交易所最小价格变动单位调整 - 第一阶段调整于8月4日生效,涉及10-20港元区间证券最低上落价位从0.02港元下调至0.01港元,20-50港元区间从0.05港元下调至0.02港元 [1][2][4][5] - 第二阶段调整预计2026年年中实施,0.5-10港元区间最低上落价位将下调50% [3][7][8] - 调整覆盖股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股本权证等证券品种 [2][4] - 举例说明:25.05港元股价的报价变动单位从±0.05港元缩窄至±0.02港元 [5] 政策影响与目标 - 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订单成交效率,优化价格发现功能 [3][6] - 提升香港市场国际竞争力,配合港交所近年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流动性的改革方向 [3][10] - 港交所已完成6月21日市场演习,8月2日安排非强制性系统测试 [9] 结算周期改革计划 - 拟将1992年沿用至今的T+2结算周期缩短为T+1,2025年9月前征求意见 [11][13] - 全球趋势显示:2027年底88%股票市场将采用T+1/T+0结算,美国2024年5月已转T+1,欧洲计划2027年10月实施 [12][13] - 香港现货市场2025年上半年上市公司超2600家,日均成交额2402亿港元 [13] - 结算周期缩短可降低市场风险,减少结算保证金,提升资本效率 [15] 互联互通背景 - 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参与规模较2014年增长110倍,当前内地实行T+1结算 [13] - 香港结算同时具备支持T+2(本地市场)和T+1(沪深股通北向)的运作经验 [13] - 需平衡国际投资者跨时区操作需求与全球结算周期协调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