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座椅面套
icon
搜索文档
旷达科技即将易主,株洲市国资委将成新实控人
新浪财经· 2025-09-05 15:37
公司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沈介良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株洲启创转让4.12亿股股份 占总股本28% 转让价格5.39元/股 总价款22.2亿元[1] - 转让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株洲启创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株洲市国资委 沈介良持股比例从46.63%降至18.63%[1][3] - 原实控人签署表决权放弃协议及不谋求控制权承诺函 确保控制权平稳过渡[1]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交通工具内饰材料及座椅面套 汽车内饰业务收入占比达92.73% 同时涉足光伏投资运营和射频滤波器业务[2] - 2024年实现营收20.98亿元 归母净利润1.64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66亿元同比增长7.09% 归母净利润7677.39万元同比增长7.01%[2] - 截至2025年6月末应收账款达10.7亿元 是同期归母净利润的13.93倍[3] 股东背景与交易影响 - 沈介良现年72岁 为江苏常州市明星企业家 2019年以23亿元身家位列胡润百富榜第1601位 2023年因年龄原因辞去董事长职务[3] - 公司表示新控股股东具备国有及产业背景 将为上市公司业务发展赋能 优化管理和资源配置 增强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2] - 以停牌前8月29日5.7元/股收盘价计算 沈介良剩余持股对应市值约15.62亿元[3]
60页深度 | 乘用车座椅行业专题:打造多样交互场景,受益于产品升级和进口替代的优质赛道【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2-25 12:43
汽车座椅行业核心观点 - 汽车座椅行业正从基础安全件向具备消费属性的交互件转型,差异化配置成为车企核心获客逻辑 [3] - 座椅单车价值从4000元向8000-10000元升级,国内市场空间预计从1119亿元增长至2028年超1800亿元 [3][16][103] - 行业升级围绕"安全性、舒适性、轻量化和智能化"四大方向展开,存在高端配置下沉与创新产品上车两条路径 [5][63][73] 行业升级路径 - **配置下沉路径**:30万元以下车型加速将加热/通风/按摩等舒适性配置从选配转为标配,并从前排延伸至中后排 [5][77][83] - **高端创新路径**:30万元以上车型推出零重力座椅、二排旋转座椅等创新产品,带动生活空间变革 [24][86][93] - 典型案例:哈弗H6增加4向主驾调节+前排通风标配,Model 3将前排通风从选配升级为标配 [81][82] 行业竞争格局 - 高壁垒行业:需主机厂认证+总成制造+设计控本能力,CR5达78% [7][130] - 外资主导:安道拓/李尔各占25%份额,弗吉亚占11%,日系企业服务本土客户为主 [7][130] - 国产替代机遇:自主品牌市占率从2020年34%升至2024年61%,带动继峰/天成自控等本土供应商突破 [45][54][142] 技术发展趋势 - **安全性**:集成Pre-Crash快速回复、头套气囊等新技术应对零重力座椅安全挑战 [65] - **轻量化**:高强度钢减重20-30%,镁铝合金/碳纤维材料应用提升 [70][170] - **智能化**:极氪009头枕音响、唐群生理侦测等交互功能升级 [98][153] 细分零部件市场 - **座椅骨架**:占成本15-20%,单车价值从300-400元升至1600-3000元,上海沿浦等国内企业突破 [159][165][175] - **调角器**:中航精机国内市占率18%,外资主导高端市场 [189][196] - **面套**:真皮材料加速渗透至25万元车型,旷达科技等供应商受益 [199][200] 未来创新方向 - 智能驾驶推动座椅向"第三空间"转型,实现睡眠/会议/娱乐等多场景应用 [148][149] - 丰田纺织/延锋等提出可自由调整布局的模块化座椅方案 [153] - 极氪MIX等车型已实现前排180°旋转创造1.5㎡娱乐空间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