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

搜索文档
东方证券对德尔股份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问询函的回复解读:爱卓智能业绩增长与可持续性剖析
新浪财经· 2025-09-22 13:58
核心观点 - 爱卓智能业绩增长显著 收入从2023年2163293万元增长至2024年3646233万元 增长率6895%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6542% 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2] - 汽车内饰行业向好 内饰成本占比从2012年约12%提升至2020年后20%以上 中国汽车出口量从2020年1002万辆增至2024年5859万辆 [3] - 已定点项目支撑业绩 2025-2027年已定点项目收入分别为33943万元 35372万元 30342万元 占预测总收入比例高 [4] - 新定点和潜在项目拓展空间 近期取得新老客户新项目 满产年合计预计销量约103万套 与比亚迪高端车型技术交流进一步打开业务增长空间 [5] - 业绩预测具有合理性 基于已定点项目 预计取得项目及历史数据 结合车型销量和单价预测 2025年1-6月实际经营情况良好 超过收益法预测情况 [5]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终端配套车型销量增长是关键 红旗H5 2024年销量149万辆 带动配套产品收入增加 [2] - 部分项目份额增长 红旗HS5项目2025年1-6月全面配套各类车型 收入规模较大 [2] - 新项目量产爬坡 瑞虎8 瑞虎7等项目2024年开始量产并顺利爬坡 红旗HS5等项目2025年1-6月开始量产并爬坡 [2] - 年降机制影响小 年降比例一般在3%-5%左右 主要车型年降幅度小 未对单价和收入造成重大影响 [2] - 主要客户订单放量 江苏常熟汽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主要客户订单放量 [2] 行业趋势与格局 - 消费升级与技术变革 汽车消费向个性化 智能化发展 [3] - 自主品牌及新势力崛起 带动国产内饰厂商发展 [3] - 整车厂降本和快速迭代诉求提升 国内内饰厂商凭借成本和响应速度优势有望扩大份额 [3] - 行业集中度低 除延锋 佛吉亚等头部企业外 多数企业规模较小 [3] 公司竞争优势 - 品牌客户优势 与一汽 小鹏等众多知名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 [3] - 技术工艺优势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拥有数十项知识产权 成熟运用多种覆膜 包覆工艺 具备独立模具设计能力 [3] - 区位优势 总部位于上海 生产基地位于江苏常州和安徽安庆 交通便利 产业配套完善 [3] - 管理优势 拥有优秀管理 研发和销售团队 销售和管理费用率显著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3] - 快速响应优势 能快速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工艺推荐和方案 模具设计开发时间缩短 [3] 项目储备与业绩预测 - 已定点项目具有较强业务可持续性 部分预计取得项目确定性较高 [4] - 覆膜件主要配套一汽 奇瑞 预计收入可观 [4] - 成本预测考虑产能利用率 良品率 采购规模效益等因素 材料成本占比预计下降合理 [5] - 费用预测销售费用率与收入增长趋势匹配 且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具有合理性 [5]
德尔股份回复深交所问询:爱卓智能业绩增长与财务情况解析
新浪财经· 2025-09-22 13:36
核心观点 - 阜新德尔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对深交所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显示 爱卓智能科技业绩增长显著且具备可持续性 成本费用结构合理 评估预测审慎 支持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申请 [1][2][3][4][5] 收入表现与增长驱动 - 爱卓智能营业收入从2163293万元增长至3646233万元 增长率分别为993%和6895%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9090%和6542% 均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2] - 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江苏常熟汽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主要客户订单放量 以及红旗H5、瑞虎9等车型项目业务规模增长 [2] -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超985% 主要产品包括覆膜件和包覆件 终端客户车型销量增长和公司份额提升推动收入提升 年降机制对单价影响较小 [2] 行业趋势与竞争优势 - 汽车内饰行业发展趋势向好 自主品牌崛起和消费升级带来机遇 公司具备品牌及客户、技术与工艺、产业集群区位等优势 [2] - 已定点项目和新定点项目充沛 潜在交流项目将增厚业务储备 同行业可比公司业绩总体增长与公司变动趋势一致 [2] - 2025年1-6月经营情况良好 超过收益法预测 未来收入增长具备可持续性 [2] 成本结构分析 - 主要原材料外采部件和覆膜片采购均价下降 原因包括车型产品收入结构变化导致采购结构变化 以及采购规模效益使部分原材料价格下降 [3] - 前五大供应商存在客户指定情况 无需下游客户资质认证 且均具备相应资质 [3] - 与通领科技相比 外采部件占比高 因总成产品占比相对较高、光板产品占比相对较低 [3] 产能与费用匹配 - 产能变化与用水量、用电量变化匹配 2024年度用电量增幅略低于产量增幅 2025年1-6月两者较为匹配 用水主要集中在水循环冷却系统 与产量无线性配比关系 [3] - 覆膜件单位成本2024年度下降 2025年1-6月有所上升 包覆件单位成本2024年度及2025年1-6月相较2023年度有所上升 受产能利用率提高及安庆工厂投产影响 [3] - 销售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因新客户新项目开发模式成熟 销售人员精简 销售员工平均工资略高于所在地区平均水平 [3] 评估预测基础 - 收益法评估对主要配套车型的预计整车销量、单价、数量等进行详细预测 预测依据包括已定点项目和预计取得项目 预测销量及实现情况良好 具有可实现性及合理性 [4] - 除一汽、奇瑞的配套覆膜件外 其他覆膜件产品预测依据及测算过程一致 包覆件对应的新车型已取得合作协议和订单 研发和生产进度顺利 [4] 收入与成本预测 - 预测收入先降后升 因2024年相关车型实际销量高于预测销量 2025年预测收入基于审慎性未按实际销量增长情况的增长率预测 [4] - 预测期材料成本占比下降具有合理性 随着业务规模增长和良品率提升 材料成本占比预计逐步下降并达到稳定水平 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具有可比性 [4] 费用与利润率预测 - 预测销售费用率持续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与收入增长趋势匹配 公司与主要客户合作良好持续取得新项目 同行业可比公司产品结构更复杂导致销售费用率较高 [4] - 公司具有技术、客户资源、快速响应、成本管控等优势 预测利润率高于报告期水平和同行业平均水平具有合理性 [5] - 毛利率水平较报告期小幅攀升 但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综合毛利率及内饰件产品毛利率 预测具有审慎性及合理性 [5]
坤泰股份(001260) - 坤泰股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9 08:10
公司业务与产品 - 专注于汽车内饰件材料及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核心业务涵盖汽车内饰件全产业链 [2] - 主要产品包括汽车簇绒地毯(应用于中高端燃油车及新能源车型,单价较高)和针刺地毯(应用于中低端燃油车及新能源车型) [2][3] - 产品应用部位包括汽车主地毯、行李箱主地毯、行李箱左右侧、行李箱盖板,以及作为内外饰件表面包覆材料(如衣帽架、座椅靠背、外轮罩) [3] 客户与市场布局 - 合作品牌包括宝马、奥迪、奔驰、沃尔沃、红旗、蔚来、理想、小鹏等 [2] - 海外市场通过美国、新加坡、墨西哥、摩洛哥子公司拓展 [2] - 墨西哥生产基地已实现小批量量产,正推进全面量产 [3] - 计划在摩洛哥投建生产基地,投资总额不超过1亿元人民币,主要面向欧洲汽车地毯市场 [3] 财务与投资状况 - 摩洛哥投资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无较大资金压力 [3] - 公司资产负债率较低且银行授信额度充足 [3]
中国汽车内饰2供3,集资3410万港元
格隆汇APP· 2025-09-10 16:37
供股方案 - 公司按现有2股股份供3股基准进行供股 每股供股价0 13港元 集资最多3410万港元 [1] - 供股价较收市价0 185港元折让29 73% [1] - 供股所得净额3200万港元 [1] 资金用途 - 约95 31%或3050万港元用于为中国生产线购置物业 厂房及机器 [1] - 约4 69%或150万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 [1]
中国汽车内饰拟“2供3”基准进行供股 净筹约3200万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0 14:41
供股方案 - 公司建议按每持有2股现有股份获发3股供股股份的基准进行供股 [1] - 认购价为每股供股股份0.13港元 [1] - 计划发行2.63亿股供股股份(假设已发行股份数目无变动) [1] 融资规模 - 供股筹集所得款项总额最多约3410万港元 [1] - 扣除必要成本及开支后估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200万港元 [1] 参与资格 - 供股仅供合资格股东参与 [1] - 不会向不合资格股东提呈供股方案 [1]
天瑞汽车内饰股东将股票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转入富途证券国际香港 转仓市值9695.69万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08 02:46
股东持股变动 - 股东将9695.69万港元市值股票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转入富途证券国际香港 持股占比25.25% [1] - H&C Group Holding Limited减持4.92亿股 每股均价0.1682港元 总金额约8279.61万港元 [1] - 减持后H&C Group Holding Limited最新持股数目为5.6亿股 持股比例降至28% [1]
天瑞汽车内饰(06162)股东将股票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转入富途证券国际香港 转仓市值9695.69万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08 00:34
股东持股变动 - 天瑞汽车内饰股东于9月5日将9695.69万港元市值股票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转入富途证券国际香港 该部分持股占比25.25% [1] - H&C Group Holding Limited于9月3日减持天瑞汽车内饰4.92亿股 每股均价0.1682港元 总金额约8279.61万港元 [1] - H&C Group Holding Limited减持后持股数量降至5.6亿股 持股比例降至28% [1]
旷达科技,控股股东、实控人将发生变更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05 16:10
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沈介良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株洲启创一号产业投资合伙企业转让4.12亿股股份 占公司总股本28% [1][3][5] - 股份转让价格为5.39元/股 交易总价款为22.2亿元 [1][5] - 转让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株洲启创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株洲市国资委 [1][3][5] 表决权安排 - 沈介良及其一致行动人放弃剩余3.27亿股股份对应的表决权 占公司总股本22.21% [3][5] - 表决权放弃自交割日起无条件不可撤销执行 [3][5] - 同步签署不谋求控制权承诺函 [3][5] 交易进展 - 交易尚需国资监管机构批准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经营者集中审查 [3][6] - 需取得深交所合规性确认及中登公司股份过户登记 [3][6] - 公司股票将于9月8日开市复牌 [1] 业务经营 -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内饰材料及光伏电站投资运营 [8] - 通过投资芯投微进入射频前端滤波器领域 [8]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66亿元 同比增长7.09% [8] - 归母净利润7677.39万元 同比增长7.01% [8] - 毛利率24.08% 同比提升1.54个百分点 [8] 战略发展 - 新能源汽车内饰领域需求持续增长 [8] - 公司推进技术创新和精益生产以提升运营效率 [8] - 不再扩建光伏电站 专注提升现有电站运营效率 [9] - 新控制人将提供产业资源支持 优化公司管理和资源配置 [6]
旷达科技即将易主,株洲市国资委将成新实控人
新浪财经· 2025-09-05 15:37
公司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沈介良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株洲启创转让4.12亿股股份 占总股本28% 转让价格5.39元/股 总价款22.2亿元[1] - 转让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株洲启创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株洲市国资委 沈介良持股比例从46.63%降至18.63%[1][3] - 原实控人签署表决权放弃协议及不谋求控制权承诺函 确保控制权平稳过渡[1]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交通工具内饰材料及座椅面套 汽车内饰业务收入占比达92.73% 同时涉足光伏投资运营和射频滤波器业务[2] - 2024年实现营收20.98亿元 归母净利润1.64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66亿元同比增长7.09% 归母净利润7677.39万元同比增长7.01%[2] - 截至2025年6月末应收账款达10.7亿元 是同期归母净利润的13.93倍[3] 股东背景与交易影响 - 沈介良现年72岁 为江苏常州市明星企业家 2019年以23亿元身家位列胡润百富榜第1601位 2023年因年龄原因辞去董事长职务[3] - 公司表示新控股股东具备国有及产业背景 将为上市公司业务发展赋能 优化管理和资源配置 增强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2] - 以停牌前8月29日5.7元/股收盘价计算 沈介良剩余持股对应市值约15.62亿元[3]
作价约22亿元!旷达科技将易主 株洲市国资委拟成实控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15:18
控制权变更 - 实际控制人沈介良以5.39元/股价格转让4.12亿股公司股份(占总股本28%)予株洲启创 交易总价款22.20亿元 [1] - 沈介良及其一致行动人放弃剩余3.27亿股股份(占总股本22.21%)表决权 导致公司控制权全面转移 [3] -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变更为株洲启创 实际控制人变为株洲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1][3] 业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0.66亿元同比增长7.09% 净利润0.77亿元同比增长7.01% [5] - 光伏发电业务收入7747.66万元同比下降18.65% 毛利率43.52%同比下滑8.65个百分点 [5] - 汽车内饰件业务收入9.89亿元同比增长9.81% 毛利率22.56%同比提升3.15个百分点 [5] 战略动态 - 滤波器业务合营公司芯投微正进行小批量生产 重点推进良率提升及客户拓展 [5] - 股票自9月1日起停牌 将于2025年9月8日复牌 [3] - 交易需经国资监管机构批准、经营者集中审查及交易所合规性确认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