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手机

搜索文档
转转C2B2C要战略突围,二手市场双雄对决,双寡头时代正式开启!
搜狐财经· 2025-09-24 12:12
转转的选择,本质上是把"信任"这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当成了一种可以被标准化、流程化生产出来的工 业品。他们的逻辑很简单粗暴:既然个人信用靠不住,那就用一套工业流程,把所有不可控的变量全部 替换掉。 为此,他们斥巨资在深圳、成都和青岛建起了三大智能化质检中心。你可以把这些地方想象成一座 座"信任铸造厂"。超过2500名专业的质检工程师,就是厂里的技术工人。 任何一件商品,尤其是每年在国内产生超过4亿部、市场存量高达20亿部的废旧手机,一旦进入这个体 系,就要走上一条包含多达367道工序的"生产线"。 经过这番脱胎换骨的改造,原本"一物一况"的非标品,就变成了一件附有"一机一验"详细质检报告的准 标准化产品。信息被彻底透明化,信任感也就随之被"生产"了出来。 光有产品还不行,还得有配套的交付网络。转转在全国超过300个城市铺设的上千家线下品牌门店,以 及一支覆盖超1300个区县、近3000人的上门回收工程师团队,就构成了这张"信任输送网"。 9月22日,转转集团CEO黄炜用一封公开信,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逐步关停平台的C2C"自由市场"业 务。这个决策,彻底宣告了二手电商两条截然不同的"基建"蓝图,从此分道扬镳,再 ...
“伙伴计划”开启 汇聚多方力量升级废旧手机循环利用产业链
中国经济网· 2025-07-22 02:21
国家战略与政策支持 - 资源循环利用已纳入国家战略体系统筹推进,"伙伴计划"旨在加强废旧手机循环利用产业协同、畅通产业链条[1] - "伙伴计划"将通过产业协同、政策研究、标准引领三大核心行动破解行业发展瓶颈[1] -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发布《废旧手机规范高效循环利用联合倡议》、团体标准框架和第一批四项团体标准目录[5] 行业规模与挑战 - 我国"十四五"期间面临60亿部闲置手机带来的资源安全与"双碳"挑战[1] - 中国二手消费电子市场潜力达1.4万亿元,但行业标准化缺失成为痛点[3] - 每年数亿台废旧手机带来环境挑战,需构建闭环循环体系[4] 企业实践与技术创新 -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电子电器公司构建全国性回收网络,成为业内首家具备手机自主回收、拆解、熔炼一体化能力的企业[1] - 华为通过材料革新、工艺减碳等四大行动减少环境影响,已让近百万台终端焕发新生[2] - 联想创新打造电子产品回收碳普惠平台,形成从回收到碳积分消费的闭环服务[2] - 转转集团每交易一部二手手机可减少25公斤碳排放,通过AI构建全链条履约信任体系[3] - 同城帮推出免费AI智能验机技术,通过自动化监测等三大创新破解行业发展困境[3] - 伟翔环保通过创新拆解工艺等三大技术突破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与降碳减排[4] 产业链协同发展 - "伙伴计划"联合20家单位,包括通信运营商、手机品牌、二手平台等,旨在加强产业协同[5] - 中国移动将持续投入资源,发挥用户与渠道优势推动循环经济标准优化[1] - 华为推动行业标准建设,规范二手机回收检测流程[2] - 联想发挥"链主"作用,带动产业链共建可持续未来[2] - 同城帮联合手机品牌与销售平台推动标准化质检[3]
北京亦庄绿色低碳专场活动探秘电子垃圾“新生之旅”
北京青年报· 2025-06-16 04:02
电子垃圾回收行业 - 废旧家电如废电视机、废电脑、废空调、废洗衣机等"四机一脑"通过拆解可精准分类为铜、铁、铝、塑料等多种材料,并输送至下游专业企业作为优质原材料投入再生产 [2] - 拆解后的材料经过下游企业精深加工后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类小型电器产品,形成从"废弃"到"新生"的完整闭环 [2] - 电子垃圾回收拆解过程生动诠释了循环经济和绿色低碳发展的环保理念 [2] 环保科普与工业旅游 - 华新绿源电子垃圾环保体验馆作为北京市工业旅游示范点,通过沉浸式工业科技旅游展示电子废弃物"变废为宝"的过程 [1] - 体验馆设有"生态印象 环保征程""服务社会 保护环境""美丽中国 你我同行"等多个展厅区域,结合红外线感应垃圾分类游戏和触摸式电子屏展示废冰箱拆解全流程 [1] - "老电器之家"展区陈列140余台老式电器如"燕舞"牌收音机、黑白电视机、寻呼机等,引发参观者怀旧情怀 [2] - 活动现场设置"拆手机"互动游戏,参与者将废旧手机拆解为扬声器、摄像头、线路板等6大类材料进行分类回收 [2] 文旅融合与城市发展 - 北京经开区通过"科技馆之城"活动串联工业科技旅游特色场景,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 [3] - 活动兼具科技感与体验感,旨在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并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 [3]
废旧手机有望从碎片化回收转向集约化处置
经济日报· 2025-04-21 08:27
废旧手机中含有金、银等贵金属,回收再利用具有很高潜在价值。不过,废旧手机数量虽然庞大,但参 与回收的比例却不高。数据显示,在我国平均每年产生的6亿部至7亿部废旧手机中,回收处理量仅为2 亿部至3亿部。由于回收手机通常面临较大折旧成本,很多人把已经"卖不上价"的手机直接锁进抽屉。 更重要的是,手机与个人隐私信息密切相关,即便旧手机已恢复出厂设置,但仍可以通过数据恢复软件 获取聊天记录、支付信息等敏感数据。出于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的考虑,不少人宁愿选择将旧手机 封存也不参与回收。 作为各大应用场景的重要终端,手机在休闲娱乐、即时通信、智能控制等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 色。功能越来越多,迭代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就是越来越高的闲置量和报废量。据行业数据测 算,"十四五"时期,我国手机闲置总量或将达到60亿部,闲置和废弃手机的数量仍然还在增加。 过去,废旧手机的回收行为具有碎片化特征,消费者大多选择二手平台转让闲置。近年来,旧手机流通 的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程度逐步提高,但数据泄露隐患、定价机制不透明、分级评定体系尚不完 善、售后保障不够充分等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问题,成为废旧手机回收和流通环节中需要解决的痛点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