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深港高铁

搜索文档
“狂飙”七年的广深港高铁 从区域生活圈开进全国大版图
中国新闻网· 2025-09-27 23:22
"狂飙"七年的广深港高铁 从区域生活圈开进全国大版图 中新网深圳9月27日电(记者 刘越)工作日下午的香港西九龙站候车大厅,人流依旧络绎不绝。 拖着行李箱的旅客们熟练通过安检,快步走向站台。车厢里,家住香港九龙区的何女士低头核对着车票 ——从香港西九龙到深圳北,再换乘前往广东清远,已成为她一年五六次探亲的固定路线。 广深港高铁开通7年来,彻底重塑了香港与内地的人员往来模式。候车大厅的电子屏幕上,北京、重 庆、武汉、桂林等目的地车次信息不断滚动。从奔"粤"到奔"全国",这不仅是屏幕上的站点更替,更是 广深港高铁从"区域性辐射"向"全国性联通"跨越的生动写照。 "双城生活"成常态 客流活力持续迸发 对于广深港高铁的高效便捷,常往返粤港两地的旅客感受尤为深刻。何女士每年要回广东清远探亲,她 坦言:"以前坐大巴,不堵车都要5个多小时,节假日经常堵车。最严重的一次,我被堵了13个小时。现 在肯定首选高铁,方便多了,早上出发,两个小时就能到清远。" 如今,香港西九龙站至深圳北站最快仅需18分钟,让"随时出发"成为可能。而从广州南站出发,17分钟 可达东莞,29分钟抵深圳,49分钟直达香港,1小时内能通达粤港澳大湾区所有城 ...
今年以来广深港高铁运送跨境旅客超2287万人次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18:31
深圳市口岸办陆路口岸处四级调研员陈艳向中新社记者透露,西九龙站已联通内地共96个高铁站点,便 利内地和香港旅客往来。国庆期间,预计西九龙站口岸将迎客流高峰,届时将增开13对列车,满足跨境 旅客出行需求。(完)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关键组成部分,广深港高铁彻底重塑了粤港澳三地的时空格局,香港 西九龙站至深圳北站最快仅需18分钟。得益于西九龙站口岸"一地两检"通关模式、高铁一站直达的便利 优势,高铁成为广大外籍旅客进入中国内地的热门选择。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广深港高铁运送跨境旅 客单日客流超10万人次的高峰日达66天。 目前,西九龙站口岸入出境外籍旅客总量位居全国陆路口岸第一。今年以来,深圳边检总站西九龙边检 站累计查验入出境外国旅客超90万人次,同比增长32.8%,其中享受免签政策入境的外国人超19万人 次,较去年增长102.7%。 中新社深圳9月25日电(记者刘文文)记者从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25日,广深港高铁 今年累计运送跨境旅客已达2287.2万人次,同比增长16.3%。双向高频的人员流动态势,展现了大湾区 融合发展的强劲活力。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
今年来广深港高铁跨境旅客往来近2300万人次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11:38
今年来广深港高铁跨境旅客往来近2300万人次 中新网深圳9月25日电 记者从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2025年9月25日,广深港高铁今 年累计运送跨境客流已达2287.2万人次,同比增长16.3%,双向高频的要素流动态势,生动诠释着大湾 区融合发展的强劲活力。 在候车体验优化上,细节之处尽显温情。深圳北站、福田站设置免费充电设施,解决旅客电子设备续航 难题;配备先进的空气净化与新风系统,为旅客营造清新舒适的候车环境;专门设置母婴室、儿童活动 区,为携带婴幼儿的家庭提供便利;针对老年旅客、儿童、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并安 排专人全程帮扶。此外,深圳北站东广场设立货币兑换窗口,破解跨境旅客"最后一站"的兑换难题; 12306APP支持跨境列车实时信息查询、在线改签等功能,让出行规划更灵活。 随着广深港高铁服务的持续升级、功能的不断完善,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联系将更加紧密, 旅客的出行体验将进一步提升,持续为大湾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熊思怡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关键组成部分,广深港高铁彻底重塑了粤港澳三地的时 ...
广深港高铁全线开通满7年 跨境客流突破1亿人次
新浪财经· 2025-09-25 01:16
从国铁广州局了解到,广深港高铁全线开通满7年,跨境旅客超1亿人次,便捷的出行为湾区融合发展提 供了新动力。(央视) ...
国铁广州局暑运期间发送旅客1.26亿人次创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11:48
铁路客运量表现 - 国铁广州局暑运期间发送旅客1.26亿人次 同比增加157.8万人次 增长1.3% 创历史新高 [1] - 日均发送旅客203.3万人次 同比增加2.6万人次 增长1.3% [1] - 8月9日单日发送旅客242.7万人次 创暑运单日客流最高纪录 [1] 客流结构特征 - 客流呈现多元融合、高峰迭起、高铁主导特征 涵盖探亲、旅游、商务、学生等多类需求 [1] - 暑运初期客流由周边城市向区域中心汇聚 7月中下旬旅游客流攀升 8月中下旬学生返程流与探亲商务客流叠加 [1] - 高铁发送旅客达1.05亿人次 广深港高铁发送跨境旅客606.8万人次 同比增长17.1% [1] 运力保障措施 - 采用"一日一图"运输策略 通过增开临时列车、动车组重联、新线开通等方式保障运力 [2] - 累计开行旅客列车19万列 同比增长4.6% 增开临时列车5877列 覆盖长沙-深圳等热门方向 [2] - 开通长沙至重庆东高铁 最快3小时53分直达 深圳北至重庆东夜间动卧较普速列车节省11小时 [2] 新线路运营效果 - 渝厦高铁渝黔段开通后 重庆方向累计发送旅客142.5万人次 [2] - 新线路激活沿线旅游、餐饮、住宿等消费场景 促进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2] 特色服务创新 - 开行银发、红色研学、书香等50余趟特色主题列车 覆盖乌鲁木齐、北京等热门方向 [2] - 累计服务旅客4万人次 "高铁+文旅"融合模式获得市场认可 [2]
今年暑运广深港高铁跨境客流同比增幅16.7%
中国新闻网· 2025-09-01 07:48
跨境客流表现 - 广深港高铁跨境客流达612.4万人次,同比增幅16.7% [1] - 香港发往深圳地区旅客占其发往内地总客流的48.7%,深圳地区发往香港旅客占内地赴港总客流的49% [1] - "双城通勤族"占比三成,跨境旅游、商务往来、家庭探亲构成主要需求 [1] 深圳铁路整体客流 - 深圳铁路累计到发旅客3723.6万人次,同比增幅7.0% [1] - 深圳北站累计到发旅客2612.6万人次,同比增幅6.1% [1] - 福田站累计到发旅客183.3万人次,同比增幅24.0% [1] - 深圳站累计到发旅客414.4万人次,深圳东站累计到发旅客284.8万人次 [1] 客运服务创新 - 广深港高铁、厦深高铁、京港高铁昌深段、广深城际推出"定期票""计次票"满足通勤旅客高频出行需求 [1] - 跨境列车"灵活行"服务覆盖香港西九龙至深圳北、福田等站点,旅客可免费改签3次 [1] - "灵活行"服务暑运期间累计服务旅客超2.3万人次 [1] 暑运发送量创新高 - 暑运期间深圳铁路共发送旅客1916.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多发送旅客99.4万人次 [2] - 发送量增幅5.5%,创历年暑运旅客发送量新高 [2]
广深港高铁跨境客流破两千万,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加速形成
南方都市报· 2025-08-22 08:29
跨境客流数据表现 - 2025年1月1日至8月21日广深港高铁累计运送跨境旅客2008.8万人次,同比增长16.2% [1][2] - 暑运期间(7月1日至8月21日)运送旅客503.9万人次,同比增长15.9%,日均达9.7万人次 [1][3] - 单日客流超10万人次的高峰日达59天,全部集中于周末及节假日 [2] 客流结构与方向特征 - 香港发往内地旅客976.1万人次(同比增长15%),内地赴港旅客1032.7万人次(同比增长17.3%) [2] - 香港发往深圳旅客占其内地总客流38.4%,深圳赴港旅客占内地赴港总客流38.8% [2] - 香港发往内地旅客中92.2%前往广东省内,其中深圳占比38.4%、广州34.3% [3] 高峰时段与事件驱动 - 8月17日创暑运单日客流峰值13.4万人次,受两地演唱会活动带动 [3] - 香港发往内地单日高峰为8月9日6.6万人次,内地赴港单日高峰为8月17日7.6万人次 [3] - 周末客流占比达31.1%,假日经济成为主要驱动力 [2][3] 服务创新与设施升级 - 推广定期票与计次票服务满足商务、旅游、探亲多元化需求 [2][5] - 线上线下协同售票,配备三语服务、免费充电设施、母婴室及特殊群体绿色通道 [5] - 深圳北站设立货币兑换窗口,12306APP支持跨境列车实时信息查询与改签 [5] 区域协同效应 - 广深"双核驱动"效应显著,深圳作为核心枢纽承担近四成双向客流 [2][3] - 高铁网络优化与通关效率提升促进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形成 [4][5] - 文旅资源整合带动跨城观演等新型消费模式发展 [3]
广深港高铁西九龙口岸全面优化通关服务质效
中国经济网· 2025-05-20 08:03
粤港澳大湾区高铁互联互通发展 - 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口岸作为大湾区战略枢纽,通过"高铁+口岸"协同模式优化通关服务,促进要素流通、文化交融和产业联动 [1] - 跨境通勤效率显著提升,深圳福田至香港尖沙咀全程耗时不足50分钟,吸引大量跨境工作者 [1] - 口岸开通至今出入境总量超8110万人次,内地旅客占比61.6%,节假日单日客流超10万成为常态 [1] - 2024年前120天出入境客流突破千万量级,单日最高达13.6万人次,香港公众假期单日入境客流创8.4万人次纪录 [1] 口岸智能化升级与服务创新 - 自主研发客流预测与疏导系统使平均通关时间缩短30%,实现24小时智能预警 [2] - 100条快捷通道投入使用后单小时验放量提升28%,系统响应速度达毫秒级,使用比例增至80% [2] - 视频防尾随系统优化算法降低误报率,实现"即到即走"与高峰快速通关的动态平衡 [2] - 80%中国旅客可在5分钟内完成内地口岸通关,团体通过专道服务效率提升40%以上 [2] - 实施中外旅客分区查验、通道分时切换等新型疏导模式,配套标识系统全面升级 [2] 国际化服务与政策红利 - 2024年经口岸入出境外国人近50万人次,同比增长35.6%,占深港口岸总客流20% [3] - 免签政策入境外国人超10万人次,达去年同期1.2倍,广交会期间外籍旅客11.7万人次(+34.5%) [3] - 单日入境外国人峰值7800人次,创历史纪录,受益于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便利措施 [3] - 设立多语种服务小组、外国人专道及智能采集终端等10余项举措,优化外籍旅客体验 [3] - 高铁网络覆盖全国93个站点,单日最高运行跨境列车110对,强化"硬联通"与"软联通"协同 [2][3]
单日运送旅客13.1万人次 湾区居民“跨城消费、跨境休闲”成常态
深圳商报· 2025-05-07 18:20
广深港高铁五一假期运营数据 - 5月1日至5日跨境旅客运送量达60 8万人次 同比增幅28% 单日最高峰5月1日运送13 1万人次创同期新高 [1] - 深圳 广州两地往返客流分别占比38 4% 34 1% 香港发往内地旅客28 7万人次(同比+27 4%) 其中广东省内占比近八成 深圳 广州分别占35 9%和35% [1] - 内地赴港旅客32 1万人次 广东省内出发占比82 6% 深圳 广州贡献超七成客流 5月1日单日高峰达7 2万人次 [1] 大湾区交通融合趋势 - 深港穗三地"双向热力"反映经济文化深度融合 体现居民"跨城消费 跨境休闲"常态化趋势 [1] - 广深港高铁网络新增直达武汉 西安等93个城市线路 开行"夕发朝至"智能动卧 拓展"快旅慢游"场景 [1] - 从春运跨境客流近400万人次到五一创新高 高铁千万人次往来推动大湾区"硬联通"与"软对接" [2] 深圳铁路服务优化措施 - 客流高峰增开安检验证 人工检票通道 加强分流引导 确保快速有序进出站 [2] - 售票厅 检票口 站台等密集区域增派人力 强化安全宣传 乘降指引和答疑服务 [2] - 深圳北站东广场新增货币兑换窗口 负一楼派出所增设港澳签注自助终端 实现"即到即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