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咽扁颗粒

搜索文档
重庆华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收到药品再注册批准通知书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8-19 00:11
核心观点 - 公司获得小儿咽扁颗粒和注射用甘草酸二铵的药品再注册批准 确保正常生产和销售 [1][6] 药品再注册批准信息 - 小儿咽扁颗粒通知书编号2025R075783 剂型为颗粒剂 规格每袋装8克或4克 中药注册分类 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9983132 有效期36个月 批准文号有效期至2030年08月06日 [1] - 注射用甘草酸二铵通知书编号2025R076063 剂型为注射剂 规格150mg 化学药品注册分类 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643 有效期暂定24个月 批准文号有效期至2030年08月22日 [1] 产品适应症 - 小儿咽扁颗粒用于清热利咽 解毒止痛 适应症包括小儿肺卫热盛所致喉痹 乳蛾 咽喉肿痛 咳嗽痰盛 口舌糜烂 急性咽炎和急性扁桃腺炎 [2] - 注射用甘草酸二铵用于伴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的急慢性病毒性肝炎 [3] 药品市场与临床价值 - 2024年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儿科中成药销售额达183亿元 创历史新高 其中儿科感冒用药占比37.23% 儿科止咳祛痰用药占比34.40% 二者合计市场份额超70% [4] - 小儿咽扁颗粒为北京首都儿科研究所临床验方 具有疗效明显 安全性好 不良反应少 口感好 患儿依从性好等特点 在儿童人群中应用广泛 [4] - 注射用甘草酸二铵是第三代甘草酸制剂 具有抗炎 抗病毒 抗氧化 抗纤维化 抗细胞凋亡效果 保肝作用全面 被列入多项国际国内保肝护肝管理指南 是适合大多数肝病患者的首选方案 [5] 对公司经营影响 - 获得批准通知书确保药品正常生产和销售 公司将持续为市场提供高品质产品 [6]
华森制药:小儿咽扁颗粒与注射用甘草酸二铵获再注册批件
财经网· 2025-08-18 18:02
药品再注册批准 - 公司收到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2个药品《药品再注册批准通知书》[1] - 涉及药品包括小儿咽扁颗粒和注射用甘草酸二铵[1][2] 小儿咽扁颗粒 - 适应症为清热利咽、解毒止痛,用于小儿肺卫热盛所致的喉痹、乳蛾等症状[1] - 适用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腺炎等疾病[1] - 该药品为北京首都儿科研究所临床验方,疗效明显且安全性好[1] - 具有快速缓解咽喉肿痛、不良反应少、口感好、患儿依从性高等特点[1] 注射用甘草酸二铵 - 适应症为伴有ALT升高的急、慢性病毒性肝炎[1][2] - 第三代甘草酸制剂,从甘草有效成分中提取[2] - 具有抗炎、抗病毒、抗氧化、抗纤维化、抗细胞凋亡等多重效果[2] - 保肝作用全面,抗炎作用确切且作用缓和[2] - 已被列入多项国际国内保肝护肝管理指南[2] 儿科中成药市场 - 2024年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儿科中成药销售额达183亿元,创历史新高[1] - 儿科感冒用药占比37.23%,儿科止咳祛痰用药占比34.40%[1] - 这两类药品合计市场份额超过70%[1] 药品生产销售 - 药品再注册批准将确保上述药品的正常生产和销售[2] - 公司将严格按照要求控制产品质量,持续提供高品质产品[2]
华森制药:关于公司收到药品再注册批准通知书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8-18 14:12
公司药品注册更新 - 华森制药于8月18日晚间公告收到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2个药品再注册批准通知书 [2] - 获批药品包括小儿咽扁颗粒和注射用甘草酸二铵两个品种 [2] 监管审批进展 - 药品再注册批准通知书由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签发 [2] - 该批准表明公司相关药品符合继续生产销售的监管要求 [2]
多个知名品种被点名!中成药挂网价格治理风暴来袭
北京商报· 2025-07-27 12:11
中成药价格治理行动 - 全国多地密集开展中成药挂网价格专项治理,包括内蒙古、河北、宁夏、吉林、广西等地,要求企业对价格虚高产品进行调整[1][3] - 治理行动覆盖全国8.8万余种挂网中成药,部分药品日均治疗费用是省内同种药品最低费用的5倍以上[4] - 价格治理以"省内最小每日费用"为基础折算包装价格,例如内蒙古要求板蓝根颗粒日治疗费用不高于5元[8] 价格虚高原因分析 - 原材料价格差异:不同企业使用原材料品质和价格存在差异,且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4] - 生产工艺差异:剂型不同导致成本差异,如滴丸、软胶囊工艺复杂价格较高[5] - 质量标准差异:部分企业质量标准高导致生产成本增加[5] - 市场竞争不充分:独家品种定价权集中,存在市场炒作情况[5] 受影响企业与产品 - 知名药企产品被列入治理清单,包括宏济堂的香砂养胃丸、阿胶、柏子养心丸,太极集团子公司的牛黄解毒片、川贝枇杷糖浆等[8] - 临床常用中药如小柴胡颗粒、牛黄解毒片、板蓝根颗粒、安宫牛黄丸等均在治理范围内[8] - 吉林省银诺克药业的小活络丸价差倍数最高达915倍[3] 行业影响与趋势 - 中成药行业从"政策避风港"转入"阳光化竞价池",进入"成本+疗效"双维定价时代[1][11] - "带量采购+挂网治理"组合模式成为规范药品价格关键路径,挤压流通环节不合理溢价[11] - 长期依赖高定价、高营销费用模式的企业将面临更大压力,行业将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工艺创新[1][12] - 合规能力强、具备成本优势的头部企业将主导市场,中小药企可能被淘汰[12] - 行业加速洗牌,资源向经典名方、独家品种集中,推动从"营销驱动"向"学术驱动"转型[12]
最高价差超百倍,多个中成药再被点名 业内人士:管控升级,大量中药企业到院外市场寻找增长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5 15:04
中成药价格治理现状 - 广西发布通知要求169个高价中成药在7月30日前完成挂网价格调整,以"省内最小每日费用"为参考[1] - 吉林省公示52个价格虚高中成药,价差倍数达10-117倍,其中重庆希尔安药业的元胡止痛片价差达117倍[1][2] - 与43个化学药相比,中成药价格虚高问题更严重,化学药价差倍数仅1-30倍[1][2] 被点名企业与产品 - 华森制药小儿咽扁颗粒每日费用48元,是省内最低价的12倍[3] - 广誉远子公司西黄丸每日费用328元,是省内最低价的11倍[3] - 云南玉药滇女金丸价差超101倍,挂网价117元[2] 价格治理措施与成效 - 全国中成药集采平均降价49%,年节约费用超45亿元[4] - 28省完善挂网规则,超3倍标黄、5倍标红、10倍暂停挂网[4][5] - 2023年国家医保局启动常态化治理,安宫牛黄丸等知名品种被纳入[2][4] 行业挑战与应对策略 - 中成药缺乏一致性评价标准,同品名产品因原料差异价格悬殊(如天然牛黄产品价为人造品的10倍)[6] - 新规要求中药饮片明确有效期(3-10年),企业需平衡原料库存与合规[7] - 企业转向院外大健康市场,如同仁堂推养生水、东阿阿胶推养生咖啡[8][9] 政策支持与转型方向 - 中药经典名方申报费用降至原20%,审批时间缩短[7] - 企业利用AI技术提升效率,布局高毛利院外市场[7][8]
[路演]盘龙药业董事长谢晓林:中药创新药研发将聚焦公司核心大品种、发力慢病创新药
全景网· 2025-05-13 00:06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坚持主营业务基本盘并深入布局一体两翼三纵深发展战略 坚持专精特新研发思路 锚定聚焦主业苦练内功科技创新国际化视野的战略路径 稳步夯实打造中华风湿骨伤药物领导品牌及做慢病疼痛管理专家的战略定位[1] 创新药研发进展 - 公司在原有四个三科研平台基础上新获批5个科研平台包括陕西省中医药制剂及新药研发中试基地 中药健康产品技术联合攻关研发转化与产业协同发展国际研究基地 陕西省创新药物研究中心[2] - 全资子公司健康控股与博济医药全资子公司广济投资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盘龙杏林(广东)新药研究有限公司 专注于中药创新药立项研发 聚焦核心大品种及发力慢病创新药 稳步建立现代中药创新梯队[2] - 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85.31% 重点研究项目顺利推进[2] 医保改革与价格治理应对 - 公司主营产品盘龙七片为独家专利中成药及医保甲类产品 价格体系稳定 入选七部国家级临床诊疗指南 三个专家共识 三本国家级重点教材和一本临床路径释义并被推荐为临床用药[3] - 公司持续深化盘龙七片循证研究 提升产品优势特性 调整终端市场竞争策略 积极开发县级空白市场 加快小儿咽扁颗粒及骨松宝片等过亿元潜力产品的市场培育 实现多品增销和临床零售双轮销售驱动[3] - 利用全产业链优势加强药源基地建设 加快中成药(院内制剂)创新研发及成果转化 应对未来药品可能降价风险[3]
[路演]盘龙药业:盘龙七片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积极开发县级空白市场
全景网· 2025-05-13 00:06
公司业绩与市场表现 - 盘龙药业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于5月12日下午在全景网成功举办 公司董事长谢晓林等管理层出席并与投资者在线交流 [1] - 公司核心产品盘龙七片在2024年上半年我国城市及县级公立医院骨骼肌肉系统风湿性疾病领域中成药市场份额达8.05% 排名第一 [1] - 公司风湿骨病产品集群包括盘龙七片 盘龙七药酒 骨松宝片 痛风舒片等 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1] 产品优势与行业地位 - 盘龙七片为独家专利中成药 医保甲类产品 入选七部国家级临床诊疗指南 三个专家共识 三本国家级重点教材和一本临床路径释义 [1] - 报告期内盘龙七片荣获家庭常备风湿骨病药品牌榜上榜品牌 西湖奖最受药店喜欢的明星单品 品牌影响力匠心产品等奖项 [1] - 公司成为风湿骨伤领域的排头兵 产品极大地适应了不同人群的治疗需求 [1] 发展战略与未来规划 - 公司将持续深化盘龙七片产品循证研究 提升产品自身优势特性 调整终端市场竞争策略 [2] - 积极开发县级空白市场 加快小儿咽扁颗粒 骨松宝片等未来过亿元潜力产品的市场发展培育 [2] - 实现多品增销和临床 零售双轮销售驱动新格局 利用全产业链优势加强药源基地建设 [2] - 加快中成药(院内制剂)等创新研发及成果转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