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云雀

搜索文档
新京报联合Xsignal发布8月“全媒介之星”中国AI应用榜
贝壳财经· 2025-09-25 14:09
9月25日,新京报AI研究院与Xsignal联合发布2025年8月"全媒介之星"中国TOP 20 AI应用榜单。本榜单根据AI应用的全媒介声量梳理出了2025年8月排名前 20的国内AI应用,并同时统计了应用的MAU(月活跃用户)数据。从这两项数据的对比,可以窥见国内AI应用发展趋势。 图片中,左侧的红色柱状指标为AI应用声量数据(核心指标为AI应用用户发文总量,实时覆盖新闻、社交媒体、短视频、垂直社区、金融财经等800+内容 平台数据),反映了应用受关注的程度和讨论度,一定程度上代表其未来发展潜力。右侧蓝色柱状指标为AI应用月活数据,代表了应用当前的真实用户数 量和活跃度。 新京报AI研究院梳理发现,豆包、夸克、DeepSeek在声量和月活双指标上有着明显领先,其中,豆包的声量数据以及豆包和DeepSeek的月活数据由于显著 高于其他APP,未按照实际尺寸比例在图片中展示(以闪电图标提示)。腾讯元宝则在声量和月活数据上均稳步增长,排名靠前。即梦AI、AI抖音以高声量 杀入榜单前五,但月活数据有所落后,而Kimi虽然声量数据排名第18,月活数据却排名第五,尽展"低调实力"。 本次发布是继7月10日,2025贝 ...
Agent爆火,华人赢麻了
36氪· 2025-07-24 10:36
华人AI Agent创业热潮 - 2025年以华人为主角的AI Agent创业热潮席卷全球,Manus和Genspark成为代表性产品[3][7][8] - Genspark在45天内实现3600万美元年度经常性收入(ARR),10周上线8个产品[4][5] - Manus发布当月MAU达2300万,获Benchmark领投7500万美元融资,投后估值超5亿美元[9][10] 代表性公司及产品表现 - MainFunc的Genspark浏览器通用Agent发布45天ARR达3600万美元[5][24] - Monica团队的Manus通用Agent发布当月MAU达2300万[9] - Flowith的Neo无投放ARR达130万美元,6月Web访问量101万[15] - 360的纳米AI超级搜索智能体6月Web访问量达1.57亿[15] - 阿里夸克AI 6月Web访问量超8400万[15] 技术驱动因素 - Claude 3.7 Sonnet混合推理模型提升编程和开发性能[16] - MCP(模型上下文协议)实现AI自由调用外部工具[16] - Agent产品形态从简单聊天演进为能自主规划任务并交付结果的智能体[12] 行业趋势与挑战 - 通用Agent增长红利消退:Manus月访问量从3月2376万次降至6月1730万次,Genspark从4月888万次降至6月769次[19] - 地缘政治影响:Manus退出中国市场可能与美国财政部监察有关[20][21] - 大厂在通用Agent领域进展缓慢,初创公司凭借灵活高效占据优势[26][27][29] 产品发展策略 - 快速响应技术:Manus团队3个月完成产品开发,Lovart团队2个月完成研发[30][31] - 专注用户体验:Manus4次重构智能体框架提升运行速度[32] - 垂类Agent成为新方向:LiblibAI发布设计Agent Lovart,蔡浩宇推出AI游戏《Whispers from the Star》[37][39] 商业化表现 - Genspark仅用9天实现1000万美元ARR,远超AI Coding企业Cursor的21个月[25] - 垂类Agent表现突出:Lovart发布5天注册用户超10万,ListenHub首发当天DAU 5000+[39] - OpenAI的Agent"Deep Research"促使20%用户升级至200美元/月的Pro会员[36]
「Manus+景鲲」领衔主演,华人AI Agent全球狂欢
36氪· 2025-07-24 10:07
行业动态 - 2025年全球科技圈聚焦华人AI Agent,Genspark和Manus成为代表性产品[1][3][4] - Agent行业在2025年迎来"文艺复兴",技术跃升推动产品形态成熟,用户规模和收入显著增长[6][7] - Claude 3.7 Sonnet模型和MCP协议发布,为Agent生态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9] - 垂直领域Agent开始崛起,LiblibAI、米哈游等公司在多模态、游戏等细分市场布局[29][31] 公司表现 - MainFunc旗下Genspark实现45天3600万美元ARR,10周上线8个产品的爆发式增长[1] - Monica团队开发的Manus发布当月MAU达2300万,获Benchmark领投7500万美元融资,投后估值超5亿美元[4] - 阿里夸克AI月访问量超8400万,高考志愿报告Agent累计生成1000万份报告[8] - 360纳米AI超级搜索智能体月访问量达1.57亿,美图RoboNeo登顶国内App Store分类榜[8] 产品特征 - 新一代Agent具备自主规划任务、调用外部工具的能力,突破传统聊天机器人局限[6] - Manus定义了显示思维链对话框+任务执行可视化面板的产品范式,被多家公司模仿[10][12] - 通用Agent面临PMF验证问题,Manus和Genspark月访问量分别从2376万/888万下滑至1730万/769万[13] - 垂直领域Agent在图像设计、视频编辑、编程等场景取得突破性进展[31] 市场趋势 - Agent实现高营收速度惊人,Genspark仅用9天达到1000万美元ARR,远超Cursor的21个月[17] - 初创公司在通用Agent领域表现激进,大厂受制于组织惯性和政策限制进展缓慢[18][22] - 地缘政治影响显现,Manus裁撤中国团队转向新加坡市场,面临海外融资压力[14][15] - 行业共识认为未来通用Agent将由模型厂商主导,创业公司需转向垂直领域发展[28][29] 技术发展 - 第三方模型性能提升和低代码工具降低开发门槛,推动Agent产品快速迭代[6][23] - Monica团队4次重构智能体框架,优化运行速度和可扩展性[25] - 产品开发周期大幅缩短,Manus和Lovart分别仅用3个月和2个月完成开发[24][25]
字节再推新品,决战视频AI Agent?
36氪· 2025-06-19 10:12
核心观点 - 字节跳动旗下剪映团队推出AI应用小云雀 定位内容创作Agent 具备智能成片等四大功能 用户通过文字指令可自动生成短视频及海报等内容 主打零门槛创作 [1] - 小云雀在操作简便性上表现突出 但部分功能生成结果存在瑕疵 如人物形象不一致 配音生硬等问题 [11][14][19] - 与字节旗下即梦AI相比 小云雀在操作流程简化程度上有优势 而即梦AI在部分生成效果上更优 两者形成功能互补 [20][29] - 字节跳动通过推出小云雀等多款垂直类AI应用 应对AI Agent市场竞争 并探索视频生成赛道的战略布局 [32][35][37] 产品功能 - 小云雀提供四大核心功能:智能成片 数字人视频 AI设计 AI换背景 所有功能均通过输入文字指令一键生成结果 [8] - 智能成片功能测试显示 输出视频在主题和画面风格上符合指令 但存在人物形象不一致及配音生硬问题 [9][11] - 数字人视频功能生成形象逼真 口型匹配度较高 但配音与数字人契合度较低 [12][14] - AI设计功能可生成符合商业需求的海报 但存在细节瑕疵如文字错误和乱码 [16] - AI换背景功能在光影处理和物体边缘处理上表现自然 完全实现指令要求 [17][19] 技术架构 - 应用接入三款大模型:豆包大模型 豆包文生图模型 求索对话DeepSeekChat [7] - 工作流程标准化:包含创作想法 理解分析 创意脚本/设计 剪辑成片/作图结果四个阶段 最终输出4条结果供选择 [8] 竞品对比 - 即梦AI视频生成存在时长限制(最多10秒) 导致叙事不完整 且生成视频无配音 画面出现乱码 [21][22] - 即梦AI数字人功能需手动设置形象和音色 口播内容限制80字以内 操作流程复杂 [23][24][25] - 即梦AI图片生成效果真实度高 但海报设计元素较为单一 [27][29] - 小云雀优势在于全自动傻瓜式操作 即梦AI优势在于生成质量更高但操作复杂 [29] 市场策略 - 小云雀目前几乎未进行付费投流 仅5月30日投放7组素材 而即梦AI近30天日投放素材量在100-300组之间波动 [29][31] - 字节跳动同步推出多款AI产品:Pippit AI定位Web端营销内容创作平台 剪小映聚焦相册智能剪辑 共同特点是高度自动化 [32] 行业背景 - 2025年被视为AI Agent元年 各大厂商积极布局 腾讯推出QBot AI智能体 百度推出心响APP 字节跳动通过扣子空间和小云雀等多产品应对竞争 [32] - 垂直类Agent因专注特定任务 在专业领域能力可能超越通用Agent 例如设计Agent产品Lovart在工作流完整性上表现优异 [34] 公司战略 - 字节跳动提升视频生成AI赛道优先级 认为其比豆包等AI助手更具发展潜力 [36] - 通过即梦 小云雀 剪小映 Pippit AI等多产品覆盖不同场景 测试市场效果 探索AI时代的内容创作生态 [37]
字节AI聚掌成拳,“可灵们”挡得住吗?
钛媒体APP· 2025-06-10 11:00
字节AI产品动态 - 4月字节AI部门Flow进行人事调整,猫箱负责人离职,星绘团队并入豆包,由豆包APP端负责人统一管理[1] - 同期推出AI应用开发平台「扣子空间」,支持结构化任务执行,被誉为字节版"Manus"[1] - 5月剪映推出AI营销平台「Pippit AI」并登顶周榜,同时发布两款新产品:搭载火山引擎的「剪小映」和专业级创作助手「小云雀」[1] - 剪小映主打本地素材智能成片,需至少3个素材生成抖音风格视频,但不支持拍摄和深度编辑[2][5][7][10][14] - 小云雀提供智能成片/数字人视频/AI设计/AI背景四大功能,支持参数设置和素材上传,产出质量达商用标准[15][19][21][24] - 扣子空间支持PPT/视频/音频/代码等多场景创作,集成GitHub/MySQL等外部服务,但操作门槛较高[27][29]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字节AI资本开支达800亿元,2025年预算翻倍至1600亿元,其中900亿用于GPU采购[30] - 4月豆包APP月活1.07亿居国内第二,DeepSeek(9688万)和腾讯元宝(4143万)紧随其后[31] - 国内AI助手类产品MAU前三:夸克(149.1M)、豆包(107.28M)、DeepSeek(96.88M)[32] - 字节采用"饱和式覆盖"策略但未形成单点优势,豆包面临DeepSeek/腾讯元宝/Kimi等竞品挑战[33][34] 战略调整方向 - 整合AI部门资源,Google DeepMind前副总裁吴永辉统管Seed基础研究团队[35] - 聚焦基础模型能力建设,向豆包/即梦等优势产品倾斜资源[35] - 快手AI产品可灵一季度营收1.5亿元,虽实现边际利润转正但规模远逊于剪映[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