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结构胶

搜索文档
集泰股份(002909) - 2025年9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9 09:44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5.33亿元,同比下降10.7%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830万元 [3] - 受下游需求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 [3] 产品研发与技术布局 - 液冷硅油处于验证阶段,未规模化生产,现有产能具备批量生产条件 [2][4] - 研发聚焦绿色环保密封胶及水性涂料,重点推进低VOC、无溶剂、水性化产品 [3] - 电子胶产品有通用型产品,暂未针对机器人领域推出定制化产品 [4] - 3C涂料市场已有水性丙烯酸烤漆、水性UV漆等成熟产品,具备耐磨、遮光、绝缘等优点 [4] - 具备高透明度硅酮结构密封胶和水性防护涂料,暂未推出隐形涂料独立产品线 [3] 新能源与电池领域 - 电池用胶等新能源用胶是重点拓展方向 [2] - 部分产品已通过宁德时代验证,暂未形成批量供货 [2] - 新国标GB 38031-2025将于2026年7月1日实施,要求热扩散后电池包2小时内无起火且温度≤60℃ [5][6] - "胶漆一体化"技术路线包括导热凝胶、灌封胶、防火涂料、隔温涂料,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低空飞行器等领域 [6] - 隔温涂料仅需1mm涂层即可达到0级抗石击性能 [6] 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 - 为eVTOL提供胶漆一体化材料防护矩阵,方案已通过小鹏汇天等客户验证 [5] - 合资设立广州集天新材料有限公司,推动国产化飞机风挡玻璃用胶研发生产,目标取得适航认证并打破国际垄断 [5] 储能领域进展 - 提供结构粘接、导热防护、防凝露及箱体防火一站式解决方案 [7] - 核心产品包括聚氨酯导热结构胶、隔温涂料、防火涂料(耐火30分钟以上,耐电压>4000V) [7] - 已与派能科技、许继电科储能、成都特隆美等客户达成合作 [7] 产能与项目建设 - 安徽安庆新材料产业基地一期项目部分产线完成验收并试产,剩余产线建设中 [2] - 船用防锈漆、船舶油舱漆目前主要用于船舶水线以上 [2] 其他事项 - 股份回购期限为自2024年12月25日董事会审议通过起不超过十二个月 [2] - 应收账款详情需查阅《2025年半年度报告》 [4]
回天新材(300041)2025年半年报点评:锂电、电子业务驱动增长 2025H1公司业绩同比改善
新浪财经· 2025-08-25 00:4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68亿元 同比增长7.72% 归母净利润1.43亿元 同比增长4.18%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18亿元 同比增长24.64% 销售毛利率22.46% 同比提升3.38个百分点 [1] - 2025Q2单季度营业收入10.97亿元 环比增长2.42% 归母净利润0.61亿元 环比下降25.21% [1] 业务板块表现 - 胶粘剂产品总销量约16万吨 同比增长25.56% 聚氨酯胶板块收入5.84亿元 同比增长40.4% [2] - 有机硅胶板块收入10.42亿元 同比增长0.6% 毛利率19.0% 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2] - 锂电业务收入同比翻倍增长 光伏用胶销量同比增长9.3% 电子领域产品销量同比增长约29% [2] 研发与创新 - 新增立项重点研发项目22项 其中14项进入量产阶段 包括芯片导热胶/磁性胶等高端产品 [3] - 取得发明专利授权6项 申请受理发明专利11项 电子业务高端产品进入批量应用阶段 [3][4] - 芯片封装一级底填/TIM1凝胶/LID粘接等产品在客户端实现批量交付 [4] 产能与效率 - 广州工厂电子胶产能利用率达75% 预计全年有望实现较高利用率水平 [4] - 负极胶PAA实现满产满销 SBR产品稳定批量交付 市占率显著提升 [2] 行业与市场地位 - 电子行业呈现结构性复苏态势 公司在汽车电子/消费电子领域取得增量订单 [4] - 光伏领域通过"技术储备+客户绑定"双轮驱动 市占率保持行业领先 [2]
回天新材2025年半年报发布:业绩稳健增长,创新驱动未来
全景网· 2025-08-21 09:01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68亿元,同比增长7.7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4.18% [2] - 主营胶粘剂产品销量约16万吨,同比增长25.56% [2] 业务板块进展 - 汽车业务板块锂电用胶销量翻倍增长,负极胶PAA满产满销,导热结构胶销量同比激增 [3] - 电子业务领域推出多款高端芯片封装材料并进入客户批量生产阶段 [3] - 光伏业务领域光伏用胶销量同比增长约9.3%,市场占有率保持行业前列 [3] 研发与产能 - 研发费用投入8,522.43万元,同比增长17.39% [4] - 新增立项重点研发项目22项,其中14项已进入量产阶段 [4] - 年产3.6万吨锂电池负极胶粘剂项目稳步推进 [4] 发展战略 -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高端电子、新能源汽车、绿色包装等领域研发投入 [5] - 深化与战略大客户合作,拓展新兴市场,提升市场份额 [5] - 利用技术研发、品牌影响力、客户资源优势应对市场挑战 [5]
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19 20:42
公司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6,847.45万元,同比增长7.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251.49万元,同比增长4.18% [5] - 主营胶粘剂产品销量约16万吨,同比增长25.56% [5] - 研发费用投入约8,522.43万元,同比增长17.39%,新增立项重点研发项目22项,其中14项进入量产阶段 [9] 业务板块表现 汽车业务 - 锂电业务收入同比翻番,导热结构胶销量翻倍增长,负极胶PAA满产满销,SBR稳定批量交付 [5] - 乘用车业务与头部车企合作深化,焊装胶产品实现多方切线导入,业务量保持30%以上增速 [5] - 大交通行业销售收入约6.5亿元,同比增长34%,营收占比提升 [5] 电子业务 - 电子电器业务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9%,导热胶、UV胶、环氧底填胶等产品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领域取得增量订单 [6][7] - 芯片封装高端产品如一级底填、TIM1凝胶、LID粘接进入客户批量阶段 [7] 光伏业务 - 光伏用胶销量同比增长9.3%,市占率保持行业领先,通过工艺提升和客户结构优化改善毛利水平 [7] - 应对TOPCon、HJT及钙钛矿技术迭代,强化技术储备与客户绑定策略 [7] 包装业务 - 包装用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毛利率提升,无溶剂产品实现技术成本双突破,高固低粘系列批量应用 [8] - 医药包装胶、蒸煮胶等高质产品销量保持增长 [8] 研发与创新 - 新增发明专利授权6项,申请受理1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9] - 重点研发项目涵盖芯片导热胶、磁性胶、桥梁锚杆胶等高附加值产品 [9] 供应链管理 - 通过集中采购、长期协议稳定原材料供应并控制成本,MES系统全覆盖优化生产排产 [10] - 数字化物流提升仓储配送效率,工厂完成历史新高产量交付任务 [10] 行业环境 - 全球供应链重构加速,能源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加大制造业成本压力 [4] - 光伏行业竞争加剧,技术快速迭代但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承压 [7] - 电子行业结构性复苏,消费电子与汽车电子需求分化增长 [6][7]
回天新材上半年业绩双增 锂电业务同比翻番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4:20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68亿元同比增长7.72% [2] - 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4.18% [2] - 主营胶粘剂产品销量约16万吨同比增长25.56% [2] 产能规模 - 有机硅胶年产能约26万吨 [2] - 聚氨酯胶年产能约8万吨 [2] - 其他胶类年产能3.5万吨及太阳能电池背膜年产能1.2亿平方米 [2] 分业务表现 - 锂电业务收入同比翻倍增长 导热结构胶销量翻倍 负极胶PAA满产满销 SBR稳定批量交付 [2] - 乘用车业务保持30%以上增长 焊装胶产品实现多方切线导入 [2] - 大交通行业销售收入约6.5亿元同比增长34% [2] - 电子电器业务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9% [3] - 光伏用胶销量同比增长9.3% [3] - 包装用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 [3] 研发创新 - 研发费用投入8522.43万元同比增长17.39% [4] - 新增立项重点研发项目22项 其中14项进入量产阶段 [4] - 新增发明专利授权6项 申请受理11项 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 [4] -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4] 财务状况 - 资产负债率54.19%较2024年末降低2.03个百分点 [4] - EBITDA利息保障倍数6.55倍较2024年末5.72倍提高 [4] 新兴领域布局 - 部分产品在低空经济 AI等领域有广阔应用场景 [4] - 通过挖掘市场机遇 产品布局和客户拓展等举措力争实现突破 [4]
回天新材上半年业绩双增,锂电业务同比翻番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3:5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68亿元同比增长7.72% 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4.18% [1] - 胶粘剂产品销量约16万吨同比增长25.56% 主营产品增速显著高于收入增速 [1] - 研发费用投入8522.43万元同比增长17.39% 研发强度持续提升 [3] 产能布局 - 有机硅胶年产能约26万吨 聚氨酯胶年产能约8万吨 其他胶类年产能3.5万吨 太阳能电池背膜年产能1.2亿平方米 [1] - 锂电业务负极胶PAA实现满产满销 SBR稳定批量交付 [1] 业务进展 - 锂电业务收入同比翻番 导热结构胶销量翻倍增长 市占率显著提升 [1] - 乘用车业务保持30%以上增长 大交通行业销售收入约6.5亿元同比增长34% [1] - 电子电器业务产品销量同比增长约29% 包装用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15% [2] - 光伏用胶销量同比增长约9.3% 在产业链价格承压背景下实现逆势增长 [2] 研发创新 - 新增立项重点研发项目22项 其中14项进入量产阶段 涵盖芯片导热胶/磁性胶等新兴领域 [3] - 新增取得发明专利授权6项 申请受理发明专利11项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3] 财务健康度 - 资产负债率54.19%较2024年末降低2.03个百分点 负债结构持续优化 [3] - EBITDA利息保障倍数6.55倍较2024年末5.72倍进一步提高 偿债能力增强 [3] 战略布局 - 低空经济和AI领域存在潜在应用场景 目前尚未实现稳定批量供货 [3] - 通过市场化机制推进研发工作 以技术储备和客户绑定双轮驱动业务发展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