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定制ASIC
icon
搜索文档
万芯大战
小熊跑的快· 2025-09-15 00:32
大模型行业竞争格局 - 经过3年发展 大模型行业未出现预期中的"万模大战" 而是走向收敛状态 [1] - 海内外第一轮淘汰赛已经结束 市场上剩余的模型数量显著减少 [1] AI芯片行业竞争态势 - 全球进入"万芯大战"阶段 AI芯片竞争激烈程度远超模型领域 [2] - 通用GPU市场主要参与者包括英伟达 AMD 华为 海光等公司 [2] - ASIC定制芯片领域参与者众多 包括Meta 字节 OpenAI AWS 微软 阿里 百度等科技巨头 [2] - 近期Xai等新兴厂商进入市场 许多小型厂商也正在加入竞争 [2] 国内AI芯片市场格局 - 国内市场存在数十家知名和不知名的通用GPU及定制ASIC厂商 [3] - 在AI芯片制造环节 台积电被认定为最具优势的厂商 [3]
外媒:西门子可能抢亲Alphawave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08 01:36
文章核心观点 Alphawave Semi与西门子达成独家OEM协议,其股价飙升 高通和Arm可能有兴趣收购该公司 西门子可能因该协议有优先购买权,或需为其支付溢价 [1][3][4] 公司情况 - Alphawave Semi由Tony Pialis于2017年与他人共同创立,是全球技术基础设施高速连接和计算硅片领域领导者,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除IP授权业务外还生产Chiplet和定制ASIC,2022年以2.1亿美元收购SiFive的ASIC业务 [1][3] - 西门子数字工业软件公司自2017年以45亿美元收购Mentor Graphics后实施积极收购战略,收购了数十家公司 [2] 合作协议 - 西门子与Alphawave Semi签署针对EDA业务的独家OEM协议,西门子通过销售渠道将Alphawave Semi的高速互连硅IP产品组合推向市场,双方还将合作提供全面的Spec to Silicon解决方案 [1] - 该协议将通过西门子庞大的EDA全球销售团队,加速客户获得Alphawave Semi的AI驱动型先进硅IP平台,这些解决方案对AI、自动驾驶汽车等主要技术增长市场的客户尤其重要 [2] 收购猜测 - 高通和Arm可能有兴趣收购Alphawave Semi,英特尔鉴于其内部丰富的英特尔经验等因素也许也会提出报价 [3] - 猜测西门子拥有与OEM协议相关的某种优先购买权,Tony收到高通和Arm的报价将触发这一决定,西门子或需为Alphawave Semi支付溢价 [4]
迈威尔科技:再给AI“泼冷水”,ASIC拉响了警报
美股研究社· 2025-03-06 10:32
整体业绩 - 2025财年第四季度营收18.2亿美元,同比增长27.4%,符合市场预期(18亿美元),主要受ASIC及数据中心业务带动 [4] - 净利润2亿美元实现转正,调整后经营利润3.9亿美元(上季度2.16亿美元) [4] - 数据中心业务占比提升至75%,AI相关收入达7亿美元,其中定制ASIC贡献3.4亿美元 [4][17] 业务细分表现 - **数据中心业务**:营收13.66亿美元(同比+78.5%),增长由亚马逊等客户定制ASIC及光模块DSP芯片驱动 [4][17] - **企业网络及运营商基建**:收入分别为1.71亿和1.06亿美元,同比跌幅收窄,环比两位数增长,呈现复苏迹象 [4][20][22] - **消费电子及汽车/工业**:收入分别为0.89亿和0.86亿美元,汽车业务增长4.1%,消费电子同比下滑38.4% [4][21][23] 财务指标 - 毛利率50.5%(市场预期50%),剔除收购摊销影响后调整毛利率59.5%,稳中有升 [13] - 研发费用4.99亿美元(同比+8.6%),费用率降至27.5%;销售及管理费用1.96亿美元(同比-7.7%),费用率10.8% [14] 业绩指引与市场预期 - 2026财年第一季度收入指引18.8亿美元(市场预期18.7亿美元),GAAP毛利率指引50.5%(市场预期50%) [5] - 下季度AI业务收入预期8亿美元,环比增长放缓至20%以下,引发市场对AI成长性担忧 [7][19] 行业与竞争动态 - 云厂商资本开支2024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长22.6%,2025年预计增长40%,但呈现“前低后高”趋势 [19] - 亚马逊Trainium 2向Trainium 3过渡,ASIC业务面临Alchip竞争压力 [19] - 数据中心业务中非AI部分增长平缓,AI相关产品(如光模块DSP芯片)贡献显著 [17] 业务结构 - **数据中心**(75%):核心产品包括SSD控制器、以太网交换机芯片、定制ASIC,应用于云服务器及AI加速 [10][11] - **传统业务**(25%):企业网络(交换机芯片)、运营商基建(5G基站芯片)、消费电子(存储控制器)及汽车工业(车载以太网)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