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宇树H1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我国人形机器人销量有望超1万台,三个趋势值得关注
齐鲁晚报· 2025-09-01 06:13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销量预计突破1万台 同比增长125% [2] - 产业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 已在工业制造 零售配送 餐饮服务等领域试点投入 [2] 政策支持与产业布局 - 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国务院提出培育智能原生新业态 [4] - 北京设立1000亿元政府投资基金 上海目标2027年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4] - 杭州将人形机器人整机 软件算法及关键零部件列入重点科研项目支持范围 [4] 技术创新与成本趋势 - 新一代关节模组价格从上千元降至百元区间 整机成本预计进一步下降 [5] - 硬件技术路线趋向标准化 软件算法仍处多路线并行探索阶段 [5] - 高性能力控关节与算法使机器人可完成叠衣服 取饮料等精细操作 [8] - 北斗时空智能背包提供厘米级定位 5G-A网络峰值达2.4Gbps支撑多机协同 [9] 产品性能突破 - 优必选Walker S2拥有52个自由度 可稳定搬运15公斤负载并实现自主换电 [10] - 天工Ultra机器人以全自主模式获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冠军 成绩21.5秒 [2] - 工业人形机器人实际工厂效率达人类水平30%-40% 累计投入超100台实训 [11] 应用场景拓展 - 规模化应用遵循工业先于物流 商用先于家用的路径 [5] - 家庭场景聚焦养老机器人健康管理功能 工业场景覆盖结构化任务执行 [11] - 人形机器人未来将在生产劳动力补充 家庭服务 教育辅导等领域扮演重要角色 [11]
科技视点丨人形机器人,更快更高更强
人民日报· 2025-09-01 02:03
行业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 今年销量有望突破1万台 同比增长125% 已在工业制造 零售配送 餐饮服务等领域试点投入 [1] - 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呈现"你追我赶 各展所长"的竞争格局 [2] 政策支持 - "具身智能"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国务院提出培育智能原生新模式新业态 [3] - 杭州将人形机器人整机 软件算法及关键零部件列入市重点科研项目支持范围 [3] - 北京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 存续期15年的政府投资基金 [3] - 上海提出到2027年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3] 技术创新发展 - 硬件层面关节执行器 传感器等核心部件技术路线逐渐趋向一致和标准化 [3] - 软件层面感知 决策 控制等相关人工智能算法仍处多条技术路线并行探索阶段 [3] - 新一代关节模组价格从上千元进入百元区间 整机成本预计进一步下降 [4] - 高性能一体化力控关节和先进算法使机器人能完成叠衣服 取饮料等精细操作 [8] - 大模型发展推动运动能力 感知能力及智能水平快速突破 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助力打造"端到端"决策系统 [7] - 卫星导航定位 5G通信等技术提供支撑 时空算力背包可提供7×24小时北斗时空智能服务 [8] - 5G-A网络峰值提升至2.4Gbps 支撑环境交互 实时决策 精准定位 多机协同等需求 [9] 产品性能突破 - 宇树H1机器人和天工Ultra机器人参与"百米飞人"比赛 天工Ultra以21.5秒成绩夺冠 [1] - 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身高1.76米 拥有52个自由度 能稳定搬运15公斤负载 具备自主换电能力 [9] - 人形机器人需全身几十个关节精密配合 涉及机械结构 驱动系统 传感技术 控制算法和人工智能等多领域融合 [9] - 全自主模式要求机器人完成"感知-决策-执行"闭环 自主应对突发状况 [10] 应用场景拓展 - 规模化应用遵循"工业先于物流 商用先于家用"路径 [4] - 超过10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在实际工厂环境中实训 能实现人类水平30%-40%的效率 [11] - 家庭场景中养老机器人可提供健康管理 远程关爱等功能 [11] - 未来将在生产领域作为劳动力重要补充 在服务行业提供家庭服务和教育辅导等多样化需求 [11]
人形机器人,更快更高更强
人民日报· 2025-09-01 01:03
行业销量与增长 - 今年人形机器人销量有望突破1万台 同比增长125% [1] - 产业正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 已在工业制造 零售配送 餐饮服务等领域试点投入 [1] 政策支持与产业布局 - 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国务院提出培育智能原生新模式新业态 [3] - 北京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政府投资基金 上海目标2027年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3] - 杭州将人形机器人整机 软件算法及关键零部件列入重点科研项目支持范围 [3] 成本趋势与规模化路径 - 新一代关节模组价格从上千元降至百元区间 整机成本预计进一步下降 [4] - 规模化应用遵循工业先于物流 商用先于家用的路径 [4] 技术创新与硬件发展 - 硬件创新涵盖关节执行器 传感器等核心部件 技术路线趋向标准化 [3] - 谐波减速器 高功率密度电机 传感器发展提升关节模块和灵巧手设计水平 [7] - 高性能一体化力控关节支持叠衣服 取饮料等精细操作 [8] 算法与数据驱动 - 大模型发展推动运动能力 感知能力及智能水平快速突破 [7] - 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助力打造端到端决策系统 [7] - 高质量真实数据积累提升机器人场景应用能力 [8] 通信与定位技术支持 - 卫星导航定位 5G通信等技术支撑人形机器人发展 [8] - 时空算力背包提供北斗动态厘米级定位和多模型协同推理能力 [8] - 5G-A网络峰值达2.4Gbps 支撑环境交互 实时决策 精准定位等需求 [9] 产品性能与自主能力 - 优必选Walker S2拥有52个自由度 可稳定搬运15公斤负载并完成自主换电 [9] - 全自主模式需完成感知-决策-执行闭环 应对突发状况 [11] - 工业人形机器人实训效率达人类水平30%-40% [11] 应用场景拓展 - 工业场景已投入超过100台机器人实训 [11] - 家庭场景可提供健康管理 远程关爱等功能 [11] - 未来将在生产 服务领域扮演重要角色 实现人机协作与融合 [12]
人民日报文章:人形机器人,更快更高更强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31 23:33
行业政策与战略支持 - 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国务院提出培育智能原生新业态 人形机器人是典型代表[3] - 多地出台政策支持人形机器人发展 杭州将整机及关键零部件列入重点科研项目 北京设立1000亿元政府投资基金 上海目标2027年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3] - 人形机器人规模化拐点已出现 硬件和智能程度不断提升 部分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和交付[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今年中国人形机器人销量有望突破1万台 同比增长125%[2] - 产业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 已在工业制造 零售配送 餐饮服务等领域试点投入[2] 技术创新与硬件发展 - 硬件创新包括关节执行器 传感器等核心部件 技术路线趋向一致和标准化[3] - 新一代关节模组价格从上千元降至百元区间 整机成本预计进一步下降[3] - 谐波减速器 高功率密度电机 传感器发展带动关节模块和灵巧手设计制造水平提升[5] - 高性能一体化力控关节和先进算法使机器人能完成叠衣服 取饮料等精细操作[6] - 优必选Walker S2拥有52个自由度 能稳定搬运15公斤负载 具备自主换电能力[7] 软件算法与人工智能 - 感知 决策 控制等人工智能算法处于多条技术路线并行探索阶段[3] - 大模型发展推动运动能力 感知能力和智能水平快速突破 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助力端到端决策系统[5] - 数据是提升大脑能力的关键 需积累高质量真实数据以增强场景应用能力[6] 通信与技术支持 - 卫星导航定位 5G通信等技术为人形机器人提供支撑[5] - 时空算力背包集成北斗卫星天线 提供动态厘米级定位和多模型协同推理能力[6] - 5G-A网络覆盖赛场 峰值速率达2.4Gbps 支撑环境交互 实时决策和多机协同需求[7] 应用场景与性能表现 - 规模化应用遵循工业先于物流 商用先于家用的路径[3] - 工业人形机器人已投入实际工厂实训 效率达人类水平30%-40%[8] - 家庭场景应用值得期待 如养老机器人提供健康管理和远程关爱功能[8] - 人形机器人将在生产领域补充劳动力 在服务行业提供家庭服务和教育辅导[9] 赛事与性能突破 -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百米决赛有23组90台机器人参赛 宇树H1率先撞线 天工Ultra以全自主模式乘0.8系数后以21.5秒夺冠[2] - 全自主模式需机器人完成感知-决策-执行闭环 自主应对突发状况[8]
人形机器人,更快更高更强(科技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8-31 22:32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销量预计2025年突破1万台 同比增长125% [2] - 多地出台政策支持发展 北京设立1000亿元政府投资基金 上海目标2027年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3] - 应用遵循"工业先于物流 商用先于家用"路径 整机成本持续下降 新一代关节模组价格从上千元降至百元区间 [3] 技术创新进展 - 硬件创新涵盖谐波减速器 高功率密度电机和传感器 提升关节模块与灵巧手设计水平 [5] - 算法突破依托大模型发展 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助力构建端到端决策系统 [5] - 北斗时空智能背包提供厘米级定位 5G-A网络峰值速率达2.4Gbps支撑多机协同 [7] 产品性能突破 - 优必选Walker S2拥有52个自由度 负载能力15公斤 具备自主换电不间断作业能力 [7] - 天工Ultra机器人实现全自主运行 在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以21.5秒成绩夺冠 [2] - 工业实训累计投入超100台机器人 实际效率达人类水平30%-40% [9] 应用场景拓展 - 当前应用于工业制造 零售配送 餐饮服务等领域试点 [2] - 家庭场景聚焦健康管理与远程关爱 应对非结构化环境挑战 [9] - 未来将实现人机协作融合 在生产领域作为劳动力补充 在服务行业提供教育与家庭服务 [9] 产业生态建设 - 北京亦庄聚集超300家产业链企业 覆盖核心零部件至系统集成 [5] - 深圳南山实现设计到量产快速转化 形成高效供应链体系 [5] - 硬件技术路线趋于标准化 软件算法仍处多路线并行探索阶段 [3]
今年我国人形机器人销量有望突破1万台 同比增长125% 人形机器人 更快更高更强(科技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8-31 21:56
行业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 今年销量有望突破1万台 同比增长125% 已在工业制造 零售配送 餐饮服务等领域试点投入 [1] - 政策大力支持产业发展 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北京设立1000亿元政府投资基金 上海目标2027年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2] - 技术呈现融合发展特点 硬件核心部件趋向标准化 软件算法仍处多路线探索阶段 [2] 技术创新进展 - 硬件成本大幅下降 新一代关节模组价格从上千元进入百元区间 整机成本预计进一步下降 [3] - 三大核心要素协同发展:硬件创新 模型能力提升 高质量数据积累 [6] - 算法驱动显著突破 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助力打造端到端决策系统 实现精细操作如叠衣服 取饮料 [6][7] - 北斗时空智能服务提供动态厘米级定位 5G-A网络峰值达2.4Gbps 支撑环境交互与多机协同 [7][8] 产品性能突破 - 优必选Walker S2拥有52个自由度 可稳定搬运15公斤负载 具备自主换电不间断作业能力 [8] - 全自主模式实现感知-决策-执行闭环 天工Ultra机器人凭借全自主模式以21.5秒成绩夺冠(经0.8系数调整) [1][9] - 工业实训成效显著 超100台机器人投入实际工厂 效率达人类水平30%-40% [10] 应用场景拓展 - 应用路径遵循工业先于物流 商用先于家用 [3] - 工业场景实现快速转化 深圳南山可做到上午设计下午出样品 [6] - 家庭场景应对非结构化环境 养老机器人可提供健康管理 远程关爱等功能 [10] - 未来将在生产领域补充劳动力 在服务行业提供家庭服务与教育辅导 逐步实现人机协作融合 [10]
融科银行:春晚“秧歌明星”再登巅峰!宇树H1机器人1500米赛场封王
金投网· 2025-08-19 00:30
核心观点 - 宇树H1机器人以6分34秒成绩获得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1500米田径决赛冠军 标志人形机器人从表演者向全能运动员的跨越式进化 [1] 技术突破 - H1机器人运动性能实现质的飞跃 极限速度从2023年春晚首秀时3.3米/秒提升至5米/秒 [2] - 搭载高扭矩电机与动态平衡系统 高速奔跑中保持稳定步态 弯道超车展现媲美专业运动员的敏捷性 [2] - 能量管理系统高效 全程稳定输出 以领先一圈优势锁定胜局 [2] - 天工Ultra机器人以12公里/小时雪地奔跑能力闻名 但长距离耐力赛需攻克散热与能耗难题 [2] 战略博弈 - H1机器人完全具备自主奔跑能力 为追求极限速度选择遥控策略 [4] - 人类操控手的实时决策能弥补算法在复杂环境中的响应延迟 [4] - 宇树科技队H1因碰撞串道被判罚5秒 最终成绩较最佳纪录慢数十秒 [4] - 北京灵翌宇树队全程无失误 以零罚时完美发挥摘得金牌 [4] 行业启示 - H1机器人实现文体两开花 从娱乐表演到工业协作 从竞技体育到民生服务 [5] - 中国技术团队通过以赛促研模式加速技术迭代 [5] - 形成核心技术攻关-场景应用验证-产业生态构建的完整链条 [6] - 人形机器人正从竞技场走向产业化 走进千家万户 [6]
机器人也会「摸鱼」了?宇树G1赛后葛优瘫刷美女视频,网友:比人还懂享受生活
机器之心· 2025-08-18 05:15
宇树机器人G1和H1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的表现 - 宇树G1机器人在比赛后表现出高度拟人化的放松行为,包括瘫坐、持"电子香烟"和刷手机[1][2][3] - 公司H1和G1机器人在运动会上获得金牌,展示出卓越的运动能力和比赛成绩[3][5] 机器人在速度类比赛中的表现 - 宇树机器人在百米赛跑中表现出极快速度,拉开明显差距[8][10][12] - 在4×100米接力赛中成功完成接棒[14] - H1机器人在1500米决赛中夺冠,但在冲刺阶段发生撞倒操作员的事件[18][21] 机器人自主运动能力与技术发展 - 宇树H1已具备自主运动能力,但本次比赛采用人工遥控策略[29] - 公司计划明年让机器人以完全自主方式参加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29]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Ultra"实现全自主奔跑,在100米短跑中以21.50秒夺冠[29][30] 机器人在障碍赛和复杂环境中的表现 - G1机器人在100米障碍赛中表现出色,能够稳定上下阶梯[35] - 机器人成功完成绕桩测试并快速调整姿态[37][39] - 在连续斜坡上保持稳定行走[41] - 成功通过螺旋台阶下台阶挑战[43] - 跨栏动作干净利落[45] - 尽管表现出色,但G1机器人在比赛中出现左脚损坏的情况[47] 行业技术发展与公众反应 - 机器人运动能力提升明显,但在复杂环境下执行任务仍面临挑战[47] - 公众对机器人表现既有娱乐性反应也有技术性讨论[22][23][24] - 被撞团队认可宇树在硬件、算法和步态方面的技术优势[28] - 行业整体技术进步明显,预计下一届比赛会有更好表现[50]
首个人形机器人“百米飞人”诞生 “天工Ultra”夺冠
新华社· 2025-08-17 22:48
赛事概况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是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竞技赛事,共有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280支参赛队伍 [3] - 赛事在国家速滑馆举行,包含100米短跑和4x100米接力等项目 [3] - 第二届赛事将于2026年8月召开 [5] 比赛结果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具身天工Ultra"以21.50秒成绩获得100米短跑冠军,成为首个人形机器人"百米飞人" [1][3] - 该机器人采用全自主导航系统,全程无需人工遥控,根据规则其最终用时最短 [3] - 亚军和季军分别是北京灵翌科技的宇树H1机器人(22.08秒)和上海高羿科技的宇树H1机器人(24.53秒) [3] - "具身天工Ultra"曾在2025年4月以2小时40分42秒获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 [3] 技术规则 - 100米比赛规则:遥控方式比赛用时乘以权重系数1,全自主方式比赛用时乘以权重系数0.8 [3] - 赛事旨在展示机器人技术最新成果,推动机械结构、人工智能、传感等多学科技术进步 [4]
首个人形机器人“百米飞人”诞生
新华社· 2025-08-17 15:16
赛事结果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具身天工Ultra"以21 50秒成绩夺得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100米短跑冠军,成为首个人形机器人"百米飞人" [1] - "具身天工Ultra"采用全自主导航系统,全程无需人工遥控,根据规则最终用时最短 [1] - 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别是北京灵翌科技有限公司的宇树H1机器人(22 08秒)和上海高羿科技有限公司的宇树H1机器人(24 53秒) [1] - "具身天工Ultra"曾在2025年4月以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获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冠军 [1] 赛事概况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是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竞技赛事 [1] - 共有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280支参赛队伍参加 [1] - 比赛规则规定:遥控机器人方式比赛用时乘以权重系数1,全自主方式比赛用时乘以权重系数0 8 [1] 行业影响 - 主办方表示比赛旨在集中展示和检验机器人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 [2] - 赛事推动机器人机械结构、人工智能、传感等多学科技术进步 [2] - 促进机器人产品应用落地 [2] - 第二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2026年8月召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