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学前教育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多所民办幼儿园关停!学前教育格局生变
南方都市报· 2025-09-20 16:36
民办幼儿园停办情况 - 罗湖区7所民办幼儿园因自身经营状况和办学许可证期限届满于2025年9月起停办 包括松泉山庄幼儿园 笋岗太阳升幼儿园 大望苑幼儿园 新平幼儿园 金祥幼儿园 田贝幼儿园 欧斯蒙幼儿园有限公司 [1] - 福田区竞智幼儿园因生源持续下降和办园成本提高难以维持收支平衡于2025年8月25日正式停办 [4] - 南山区2所幼儿园停止办园 留仙嘉园幼儿园和城市印象幼儿园均无法维持正常运营 后者明确受生源锐减影响并于2025年7月12日起停办 [6][7] - 宝安区6所民办幼儿园已暂停招生 包括新安街道德智幼儿园 新安街道布星幼儿园 西乡街道理思幼儿园 新安街道安乐幼儿园 西乡街道海润幼儿园 石岩街道爱爱幼儿园 [9][10][11] - 龙华区博爵幼儿园终止办学 原因未明确说明 [14] 行业背景与政策动态 - 深圳学前教育格局发生深刻变革 公办幼儿园建设持续提速 通过新建和"民转公"方式扩大供给 [19][20] - 《学前教育法》于2025年6月1日起施行 大力推动公益普惠园覆盖 形成公办扩张与民办退出的动态平衡 [20]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 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 民办幼儿园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标准减免 财政部门对收入减少部分给予补助 [21] - 深圳市福田区 南山区和光明区入选2024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名单 [20] 市场影响与趋势 - 深圳全市公民办学前教育学位供给总量持续上涨 普惠工作扎实推进 促进资源均衡分配 [20] - 公办园办园品质加速提升 个性化 差异化高质量办学趋势凸显 [20] - 自2021年起深圳已有10所国际学校陆续关停 反映民办教育机构运营压力加剧 [17]
免费学前教育落地观察:家长的减负与园长的烦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10:12
记者丨 陈洁 实习生张星雨 编辑丨王峰 刚刚开学的秋季新学期,很多幼儿园孩子的家长都发现,他们缴纳的费用中少了一笔。 这就是 被免除的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的保育教育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多家幼 儿园和相关家长,均表示相关政策已经执行。 "我们的幼儿园大班是保教费全免的,家长对此很满意。"一家位于重庆市南岸区的公立幼儿园 工作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该幼儿园生源不少,是"通过抽签入学","相比民办幼儿 园我们更优惠"。 和公办幼儿园全免相比,民办幼儿园会按照相应标准减免。"我们收的保教费一个月700元,我 们是三级幼儿园,每个月减免400元,相关政策已经落地了,家长反响还不错。"一家民办幼儿 园童园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9月中旬,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介绍,今年,国家财政安排200亿元逐步推行免费学 前教育。 近日、山东、海南、黑龙江、青海、辽宁、内蒙古等地都 发布了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实施 方案,对幼儿园大班免除保教费做了详细规定。 比如,辽宁提出,按照强化普及普惠、稳妥有序推进、加大政府投入、经费合理分担的原则, 将逐步免除学前教育保育教育费,有效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基本公共教 ...
我省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辽宁日报· 2025-09-11 01:01
■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 在免保育教育费的对象方面,我省明确要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 育教育费;对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适龄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 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免保育教育费标准方面,我省将按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价格 主管部门批准的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不含伙食费、住宿费、杂费等)执行;民办幼儿园保 育教育费高出免除水平部分,幼儿园可以按规定继续向在园儿童家庭收取。 对于财政补助方式和资金分担方式,我省强调因免保育教育费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的部分,由财政 对幼儿园给予补助,相关资金由中央、省、市财政共同承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根据核定的各市免保 育教育费生均财政补助标准以及在园儿童人数,按照省以上分担比例,核定省以上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 金;其余资金由市以下财政承担,市以下资金分担方式由市级财政确定。各市根据市域内幼儿园生均实 际收费水平和在园儿童人数,据实安排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 与此同时,我省还对统筹做好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相关工作进行了规定,要进一步巩固落实家庭经济 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等群体资助政策; ...
免费学前教育后,高价幼儿园怎么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08:48
免费学前教育政策落地 - 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 民办幼儿园参照同类型公办园标准减免[1][2] - 政策预计2024年秋季惠及1200万人 中央财政已足额安排补助资金[2][4] - 全国财政每学期投入约200亿元 生均费用1700元 月均保教费340元[5] 行业现状与数据变化 - 2024年全国幼儿园25.33万所 在园幼儿3583.99万人 专任教师283.19万人 三项数据均较2023年下降[1] - 民办幼儿园数量从2019年17.32万所降至2024年13.55万所 占比53.48% 在园幼儿1508万人 占比42.08%[8] - 专任教师人均负责在园幼儿数从2020年16.54人降至2024年12.66人[9] 民办幼儿园应对策略 - 降低招生年龄至2-3岁托班 部分扩展至1.5岁 全国3岁以下婴幼儿实际入托率仅7.86%[8][9] - 多地推行"托幼一体化" 上海黄浦区计划2025年实现公民办幼儿园100%开设托班[9] - 高价幼儿园强化特色课程 如IB体系国际课程 收费达9800元/月 部分国际化园年费超16万元[3][4][11]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公办园直接免除费用 民办园按标准减免 家长倾向选择公办园导致民办园生源压力加剧[2][4] - 国际化幼儿园存在补贴不确定性 普惠性补贴以往仅覆盖普惠园[3] - 行业面临教学质量与成本平衡挑战 需防范变相收费或质量下降风险[4][11]
港股概念追踪 两部门最新发文!事关学前教育资金 政策部署下这些标的有望受益(附概念股)
金融界· 2025-08-12 00:19
免费学前教育政策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 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幼儿园大班一年保育教育费 资金由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同承担 [1] - 中央财政根据各省分档标准承担比例:第一档负担80% 第二档负担60% 第三至五档负担50% [1] - 政策覆盖公办幼儿园及经批准民办幼儿园 参照同类型公办园标准给予减免 [1] - 中性假设下预计政策年均需财政投入约450亿元 可能来源于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分项 [3] 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 免费学前教育是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组成部分 旨在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与教育成本 [2] - 2025年1月1日起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 为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每年3600元基础标准补贴 [2] - 2023年全国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5382亿元 家庭分担比例约36% [2] - 2024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占比87.26% 在园幼儿普惠率91.61% 毛入园率92% 但城乡区域发展仍不均衡 [2] 企业生育鼓励举措 - 自2021年以来超过十家企业发布员工生育鼓励措施 包括名创优品 携程 大北农 快手 小鹏汽车等 [3] 教育行业公司动态 - 中国东方教育预计2025年上半年纯利同比增长45%-50% 新生注册数增约7%带动收入增约10% [4] - 交银国际维持新东方-S买入评级及46港元目标价 预计2026/2027财年收入增速10%/14% 营运利润率微增至10.2%/10.5% [4] - 中教控股2025财年中期收入36.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11.8% 净利润9.67亿元同比降9.7% 主因学生人数增加及教学投入增长 [4][5] - 麦格理报告中教控股高中学员入读率同比升9.5% 海外收入同比增22% 目标价由7.4港元下调至4.3港元 [5]
中国两部门发布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新规
中国新闻网· 2025-08-11 16:40
政策调整 - 中国财政部和教育部修订《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以规范和加强资金管理 [1] - 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扩优提质和落实学前教育免保育教育费政策 [1] 资金使用范围 - 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 [1] - 民办幼儿园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水平减免保育教育费 [1] - 国家统一实施的免保育教育费政策由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同承担资金 [1] - 2024年秋季学期预计惠及约1200万人 [1] 资金支持方向 - 支持地方补足普惠性资源短板和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1] - 提高保教质量和巩固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群体的资助制度 [1] - 改善普惠性幼儿园办园条件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1] 资金监管要求 - 各地需及时足额拨付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以确保幼儿园正常运转 [1] - 严禁将资金用于平衡预算、偿还债务、支付利息或对外投资等支出 [1] - 不得从资金中提取工作经费或管理经费 [1]
财政部、教育部修订并印发《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智通财经网· 2025-08-11 07:25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和教育部修订印发《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1][3] - 政策核心是落实学前教育免保育教育费政策,免除符合条件的公办幼儿园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 [1][6] - 对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适龄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保育教育费水平给予相应减免 [1][6] 资金使用方向 - 主要用于支持学前教育扩优提质和落实免保育教育费政策 [6] - 扩优提质包括补足普惠性资源短板、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提高保教质量、巩固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资助制度 [6] - 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由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同承担 [6][8] 资金分配机制 - 资金采取因素法分配,公式为:某省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扩优提质补助资金+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 [8] - 扩优提质补助资金分配考虑基础因素(权重80%)和投入因素(权重20%),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8] - 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分五档:第一档中央负担80%,第二档60%,第三至五档50% [8] 资金管理要求 - 省级财政、教育部门需在每年2月底前报送资金申报材料 [9] - 财政部在全国人大批准中央预算后30日内下达预算,10月31日前提前下达下一年度资金预计数 [10] - 资金支付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涉及政府采购的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10] 资金使用监管 - 建立"谁使用、谁负责"的责任机制,严禁将资金用于平衡预算、偿还债务等非规定用途 [13] - 建立健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12] - 财政部各地监管局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实施监督,发现问题依法依规处理 [13]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人民日报· 2025-08-10 19:23
政策覆盖范围 - 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的保育教育费,对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 [2] - 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适龄儿童,包括公办和民办幼儿园,城市和乡村幼儿园,预计今年秋季学期将惠及约1200万人 [2] - 免保育教育费标准按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执行 [2] 资金补助机制 - 免除保育教育费后,全国财政将增加支出大约200亿元,相应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 [4] - 因免保育教育费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的部分由财政予以补助,中央财政对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分别按照80%、60%、50%的比例分担 [4] - 2013—2024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学前教育转移支付资金达到2209亿元,国家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从2013年的862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3150亿元,年均增长13.8% [5][6] 政策实施效果 - 2024年全国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2%,比2012年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6] -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地方扩大普惠资源供给、健全普惠经费投入机制、巩固幼儿资助制度、提高保育教育质量 [6] - 地方财政资金主要用于落实学前教育生均拨款制度,保障幼儿园正常运转 [6] 质量保障措施 - 教育部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持续健全协调机制、规范办园行为、提高保教质量、压实监管责任、强化督导评估 [7] - 鼓励各省份结合实际进一步巩固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等群体资助政策,做好兜底保障 [7] - 从2011年起已逐步建立了以政府资助为主、幼儿园和社会资助为辅的学前教育资助体系 [7] 政策意义与展望 -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投资于人的具体实践,是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政策体系的关键环节 [8] - 后续将统筹考虑学龄人口变化、财力状况等因素,研究适时完善免费学前教育政策 [8] - 近期包括育儿补贴、免保育教育费在内的一系列政策连续推出,是国家根据人口发展变化形势精准施策的具体体现 [8]
“生育国补”,救不了天价私立幼儿园
虎嗅· 2025-08-09 03:58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政府近期出台针对3岁以下婴幼儿每年3600元"国补"及大班儿童免保教费政策以刺激生育[2] - "小区配套幼儿园必须办成公办园或普惠园"政策导致民办营利性幼儿园办学资质被取消[27] - 国家提出"两个比例"目标:公办园占比提高至50%,普惠性民办园占30%,限制过度逐利[28] - "严防幼儿园小学化"禁令使民办与公办幼儿园教学差距缩小[33] 行业供需变化 - 城镇化初期出现"孩子比学校多"矛盾,优质民办幼儿园需提前一年半排队且面试淘汰率25%[12][14] - 2014-2016年高端民办园学费从8万-9万涨至10万,一线城市顶级园年费超20万[17] - 2021年起"少子化"导致在园人数逐年递减,某园小班人数较峰值缩水75%[42][52] - 公办园快速扩张,某片区5年内新建5所公办园,民办普惠园生源从500人降至300人[31][23] 行业竞争格局 - 民办幼儿园曾占学前教育主体地位,在园人数持续增长[19] - 公办园凭借操场大、设施新、学费低优势抢夺生源,民办园被迫降价2万-3万并赠送餐费[32][39] - 招生竞争白热化:民办园提前半年启动招生,采用免费手工课、88元体验班等营销手段[7][56] - 部分幼儿园为招生投入"声光电"舞台表演、多机位拍摄等高端营销[37][38] 企业经营压力 - 民办园刚性成本高企:长租物业、员工社保、水电杂费每月支出达数十万[41] - 生源流失加剧:某中班27名学生中10名转学至公办园,小班招生持续未满[53] - 家长议价能力提升:拖欠学费、集体"造反"现象频发,园方被迫妥协[45][46] - 私立园成关停重灾区,7-8月全国多地累计关停超120所(湖北36所、湖南12所等)[9] 从业人员现状 - 幼师工作重心从教学转向招生,被迫承担摆摊、刷好评、摄影等非教学任务[35][51] - 家长投诉压力大:照片分发需"三审三校",幼师面临小某书曝光威胁[48][50] - 公办园招聘门槛将老幼师拒之门外(要求全日制本科、35岁以下、党员优先)[58] - 行业裁员加剧:同事因招生压力崩溃离职,幼师强忍眼泪失业[44][57]
新政减少家长学前教育支出,有望助力幼儿园提高生源量!记者探访→
搜狐财经· 2025-08-07 14:16
政策内容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 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减免全国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 [1] - 政策覆盖全国幼儿园 针对学前一年在园儿童实施保育教育费减免 [1] 家长层面影响 - 家长对政策表示满意 认为可减轻养育孩子的经济负担 [3] - 有家长通过学前教育减免政策叠加生育津贴政策 节省费用约1万元 [3] 幼儿园层面影响 - 幼儿园正在等待地方配套政策进一步明确实施细节 [3] - 公办幼儿园获得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双重支持 增强办学信心 [5] - 幼儿园计划提高教育质量 预期生源数量将大幅提升 [5] 社会层面影响 - 政策可能减轻青年群体生育压力 提升家长对学前教育的信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