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弘沪深300ETF
icon
搜索文档
天弘基金“后余额宝时代”的挑战:红利消退之后,增长何以为继?
搜狐财经· 2025-09-19 14:31
曾经,天弘基金凭借余额宝缔造"万亿神话",一度登顶公募基金行业规模榜首。但截至2025年上半年,天弘基金管理规模为1.2万亿元,行业排名已跌落至 第五位。这一排名变化反映了天弘基金在行业竞争中的相对下滑,同时也揭示了其过度依赖货币基金的结构性问题。 余额宝风光不再,规模腰斩收益率探底 出品|拾盐士 作者|多面金融工作组 2025年上半年,多家基金公司业绩回暖,营收利润均跑出亮眼增速,而天弘基金却交出了一份"增收不增利"的成绩单。 据君正集团最新披露,天弘基金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80亿元,同比增长4.01%;净利润为9.17亿元,同比下降2%。对比历史数据,天弘基金的业绩下滑趋 势更为明显。2018年,该公司营收和净利润曾分别高达101.25亿元和30.69亿元,位居行业前列。然而到了2024年,这两项指标大幅缩水至53.94亿元和16.79 亿元,六年间规模几近腰斩,辉煌不再。 余额宝作为天弘基金的"现金奶牛",规模持续缩水,其收益表现同样不尽人意。2025年7月,天弘余额宝货币7日年化收益率一度降至1.087%,在同类产品中 排名靠后。 作为天弘基金最核心的业务,货币基金规模占总规模七成左右。随着货币基 ...
麦高视野:ETF观察日志(2025-07-11)
麦高证券· 2025-07-14 06:33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RSI相对强弱指标** - **构建思路**:通过计算一定周期内平均涨幅与平均跌幅的比值,衡量市场的超买或超卖状态[2] - **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周期为12天的平均涨幅(AvgGain)和平均跌幅(AvgLoss) - 计算相对强弱比(RS):$$ RS = \frac{AvgGain}{AvgLoss} $$ - RSI公式:$$ RSI = 100 - \frac{100}{1 + RS} $$ - 阈值设定:RSI>70为超买,RSI<30为超卖[2] - **因子评价**:经典动量类指标,适用于短期趋势判断 2. **因子名称:净申购金额(NETBUY)** - **构建思路**:通过ETF净值变化推算资金流入/流出情况[2] - **具体构建过程**: - 公式:$$ NETBUY(T) = NAV(T) - NAV(T-1) \times (1 + R(T)) $$ - 其中: - \( NAV(T) \)为当日净值 - \( R(T) \)为当日涨跌幅[2] 3. **因子名称:日内行情趋势** - **构建思路**:基于5分钟级别成交价捕捉日内价格波动特征[2] - **具体构建过程**: - 提取当日最高价与最低价作为关键节点 - 绘制趋势图时以红点标记极值点[2] 因子回测效果 1. **RSI相对强弱指标** - 测试值范围:46.50(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至82.78(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4] - 典型宽基ETF取值: - 沪深300类ETF:68.14-75.77 - 中证500类ETF:71.67-72.08[4] 2. **净申购金额(亿元)** - 最大单日净流入:11.54亿元(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 - 最大单日净流出:-3.52亿元(景顺长城中证红利低波动100ETF)[4] 3. **机构持仓占比(%)** - 宽基ETF区间:13.56%(易方达中证500ETF)至95.60%(华夏中证1000ETF) - 行业主题ETF极端值:1.69%(南方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至96.29%(汇添富中证上海国企ETF)[4] 注:所有指标取值均来自同一报告期日频数据[4],未混合不同窗口期结果
27只基金获评工具五星,天弘基金指数投资再攀高峰
财富在线· 2025-05-06 09:06
行业趋势 - 国内指数化投资规模持续飙升 指数产品创新与费率竞争加剧 推动市场进入深度博弈期 [1] - 低利率与高波动并存的市场环境中 指数基金凭借投资透明和成本低廉优势成为资产配置默认选项 [4] - 被动投资从工具属性演变为资产配置核心载体 标志资本市场进入效率驱动新纪元 [4] 公司产品评级表现 - 天弘基金参评的35只指数基金全部获得三年期四星以上评级 其中27只获五星评级 在88家参评基金公司中排名第6 [2] - 工具五星评级数量持续递增 从2024年一季度的15只增长至27只 [2] - 五星评级产品涵盖跟踪业绩比较基准和超越业绩比较基准两类目标 [3] 产品多元化布局 - 产品类型包括宽基ETF(沪深300ETF 中证500ETF 创业板ETF)及联接基金 [3] - 行业主题权益指数基金覆盖电子 机器人 计算机 生物医药 新能源汽车 光伏产业 证券公司 农业主题 智能汽车等领域 [3] - 债券指数基金包括中债1-5年政策金融债和中债1-3年国开债产品 [3]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已成立91只指数及指数增强基金 涵盖宽基/行业/主题/策略类型及价值/成长/周期风格 [4] - 两只新基金于2025年5月6日起发行(国证航天航空行业ETF和中证A50指数) [4]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 - 2015年通过发起式成立沪深300和中证500宽基指数基金 同年密集成立17只行业指数基金 [4] - 2019年后每年推出数只不同行业和类型指数基金 [4] - 凭借线上投资服务 低廉费率和全面产品布局成为投资者重要选择 [4] - 推进双线并进策略:加速布局Smart Beta产品线(植入价值/质量/动量等量化因子) 搭建三维投研支持体系(基本面量化模型 大数据风险监测 动态再平衡策略) [5] 未来展望 - 指数基金正从单一品种进化为策略解决方案平台 [5] - 将持续深化指数产品创新 通过精细化工具供给降低投资者择时难度 助力中长期资金入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