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种植服务

搜索文档
瑞尔集团:成立专科应对老年口腔需求,2030市场将破2700亿
搜狐财经· 2025-09-22 14:23
公司战略举措 - 瑞尔集团华北大区成立口腔种植中心与北京瑞泰老年特色专科 深化专业学科建设并践行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 [1] - 成立专科可整合优势资源 满足老年群体口腔医疗需求 提供优质服务 [1] - 构建多元化及老年友好诊疗环境 应对老年口腔健康挑战如牙周疾病年轻化和健康意识不足 [1] - 通过屏幕透明呈现种植牙手术过程 助老年人减轻看牙恐惧 [1] 老年口腔市场现状 - 超60%老年人存在缺牙问题 治疗普及率和知晓率低于实际需求 [1] - 65-74岁人群人均缺牙7.5颗 有缺牙老人修复比例仅63.2% [1] - 华东和华南地区口腔种植需求合计超全国一半 反映老年口腔健康资源分配不均衡 [1] 行业增长前景 - 2024年中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达1472亿元 预计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6.4% 2029年突破2004亿元 [1] - 种植牙行业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突破270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29% [1] - 国产替代渗透率超50% 数字化诊疗占比超70% 下沉市场贡献40%以上增量 [1] - 基层市场、数字化诊疗和个性化服务成为行业新增长极 [1]
银发口腔健康需求激增,瑞尔成立老年特色专科
华夏时报· 2025-09-22 13:07
文/郭怡琳 于娜 关乎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口腔革命"正悄然来临。 据了解,老年口腔健康面临多重挑战。首先,牙周疾病负担沉重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其次,老年群体口 腔健康意识和护理习惯不足。以无锡市的调查为例,超80%的老年人很少或从不使用牙线等辅助清洁工 具。再者,老年人口腔疾病常与慢性病交织,对疼痛敏感、恐惧感强烈。因此,朱正宏坦言:"银发群 体存在服务属性更强的专业化口腔医疗需求。" 据悉, 银发群体牙齿缺失问题更普遍、更复杂,而其口腔疾病多与慢性病交织。 与此同时,老年患者 往往对疼痛的恐惧感更强烈,对诊疗的舒适度、安全性和便捷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种植中 心与老年特色专科的同步设立,旨在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的口腔需求。 对此,瑞尔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邹其芳先生对笔者表示,口腔种植中心与老年特色专科的 成立,意义并不限于新科室的扩展,更是期望构建一个更加"多元化""老年友好"的便利诊疗环境,为患 者提供全程化、高品质的口腔健康管理服务。 六成老人存在缺牙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口腔医疗市场呈现爆发性增长,且仍存在着巨大的服务缺口。 9月19日,无锡市发布的《2025无锡市老年口腔 ...
瑞尔华北口腔种植中心与北京瑞泰老年特色专科正式成立
经济网· 2025-09-22 10:37
近日,瑞尔集团华北大区口腔种植中心&北京瑞泰老年特色专科启幕仪式圆满举行,标志着其在专科建设与服务能力方面迈入 新阶段。全国老龄办原巡视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会长唐振兴,瑞尔集团副总裁朱正宏等与众多业界同 仁、合作伙伴代表、老年朋友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 此次种植中心与老年特色专科的同步设立,旨在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的口腔需求,是瑞泰口腔深化专业学科建设、践行"以客户 为中心"服务理念的战略之举。银发群体牙齿缺失问题更普遍、更复杂,而其口腔疾病多与慢性病交织。与此同时,银发群体往 往对疼痛敏感、恐惧感强烈,他们对诊疗的舒适度、安全性和便捷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更精细、更专业、更舒适的守 护。 唐振兴高度肯定了双科室的共同成立:"瑞尔集团华北大区口腔种植中心&北京瑞泰老年特色专科的成立,不仅是医院发展的里 程碑,更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精准服务老年群体迫切需求的暖心之举和务实之策,是先进技术与人文关 怀在老年健康领域相结合的生动典范。" 瑞尔集团副总裁朱正宏致辞 当天,主办方邀请上百名老年客户到场见证。为透明化手术过程、帮助老年朋友们减轻看牙的恐惧心理,口腔种植 ...
大众口腔成功登陆港交所 2025年已有3家湖北企业港股上市
长江商报· 2025-07-14 23:53
大众口腔上市及业务概况 - 公司于2025年在港交所上市 股票代码02651 成为2025年第三家登陆港股的湖北企业 [1] - 募资总额2.17亿港元 扣除费用后净额1.78亿港元 发行价20港元 开盘价24港元(较发行价上涨20%) 7月14日报收16.94港元 [3] - 募资用途分配:35%用于新建医疗机构 25%用于收购 10%升级现有机构 10%优化IT系统 10%发展医疗团队 10%营运资金 [3] - 公司运营92家机构(4家医院/80家门诊部/8家诊所) 覆盖湖北湖南8个城市 2023年华中地区民营口腔市场份额2.6%排名第一 [2]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09亿元/4.42亿元/4.07亿元 调整后净利润5938万元/7042万元/6835万元 2024年业绩回落主因消费降级及行业竞争加剧 [2] - 2024年收入结构:综合牙科诊疗占比53.4%(2.17亿元) 口腔种植占比28.4%(1.16亿元) 口腔正畸占比18.2%(7412万元) [2] 湖北企业港股IPO动态 - 2025年已有元光科技/香江电器/大众口腔三家湖北企业港股上市 翰思艾泰/聚智科技两家在排队 [1] - 元光科技(车来了母公司)6月10日上市 募资用于AI基础模型开发/技术栈升级/市场营销/人才招聘 国内公交时序数据服务市场份额前三 [4] - 香江电器6月25日上市 2024年营收15.02亿元(同比+26.36%) 净利润1.40亿元(同比+15.61%) 产品销往70国 北美为最大市场 [4] - 翰思艾泰为二次递表生物科技公司 拥有10款候选产品管线 聚智科技为母婴电子制造商 招股书或于7月17日失效 [5]
大众口腔港股IPO:市值11亿港元 武汉再增加一家香港上市企业
搜狐财经· 2025-07-09 03:14
上市概况 - 大众口腔于港交所上市,股票代码2651,发行价20港元,发行1086万股,募资总额2.17亿港元,净募资1.78亿港元(扣除3907万港元上市费用)[2] - 上市首日开盘价24港元,较发行价上涨20%,市值达11亿港元,盘中涨幅维持在10%以上[2] - 公司成为武汉又一家香港上市企业[2] 业务规模与扩张 - 公司为华中地区民营口腔医疗服务商,采用直营连锁模式,运营机构从2022年77家增至2024年92家(含4家医院、80家门诊部、8家诊所),覆盖湖北、湖南8个城市[3] - 业务分为综合牙科诊疗(2024年收入2.17亿元,占比53.4%)、口腔种植(1.16亿元,28.4%)、口腔正畸(7412万元,18.2%)三大类[5][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09亿元、4.42亿元、4.07亿元,毛利1.48亿元、1.68亿元、1.52亿元,期内利润5645万元、6704万元、6250万元[4] - 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分别为5938万元、7042万元、6835万元[7] - 2024年末现金及等价物为9505万元,较年初减少1.32亿元,主要因融资活动现金流出2.13亿元[8] 股权结构 - 实控人姚雪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控制83.73%股权(中山医疗投资81.32%+个人持股1.24%+沈洪敏1.17%)[12][13] - IPO后股权稀释:中山医疗投资降至63.44%,姚雪直接持股0.96%,公众持股22%[15] 管理层 - 执行董事包括姚雪、沈洪敏、郭家平、刘红婵,独立非执行董事为疏义杰、黄素珍、王陶沙[9][10]
大众口腔正在招股,怎么看?
格隆汇· 2025-07-01 10:32
招股情况 - 股票简称:大众口腔,股票代码:02651.HK [2] - 招股时间:6月30至7月4日上午,7月9日上市 [2] - 招股价格:每股20.0港元至21.4港元,每手100股,入场费2161.58港元 [2] - 集资额:2.17亿港元至2.32亿港元,募资净额约1.86亿港元 [2] - 发行比例约22%(绿鞋前),发行总市值9.87亿港元至10.57亿港元 [3] - 招股总数10,861,800股H股,公开发售10%,国际配售90% [3] - 超额认购15倍以上可回拨至30%,50倍回拨至40%,100倍回拨至50% [3] 保荐与财务 - 保荐人:海通国际证券有限公司,有绿鞋机制 [4] - 无基石投资者 [4]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09亿元、4.42亿元、4.07亿元 [4] - 同期净利润5650万元、6700万元、6250万元,经调整净利润5930万元、7040万元、6830万元 [4] - 2024年毛利率37.4%(152,340千元/407,083千元) [8] - 销售及分销开支占比9.9%(2024年40,473千元) [8] 行业对标 - 行业龙头通策医疗静态PE约36.5倍 [5] - 港股对标瑞尔集团:2024年收入16.88亿元,归母净利润2199万元,市值11.5亿港元,静态PE48.72倍,PS0.63倍 [5] - 大众口腔静态PE约14.45倍,PS约2.4倍 [6] 业务概况 - 华中地区最大民营口腔医疗服务商,市场份额2.4%(华中)及0.4%(全国) [9] - 截至2024年底运营86家机构(4家医院+80家门诊部+8家诊所),最新增至92家 [9] - 采用直营连锁模式,品牌统一为"爱尚大众口腔" [9] - 合伙人计划绑定牙医资源:2022-2024年分别有24名、32名、37名牙医成为少数股东 [9] 经营挑战 - 2023年种植牙服务降价25%-40%,2024年客单价下降 [10] - 隐形矫治器价格下调15%-20%,导致正畸服务平均消费下降 [10] - 部分机构投资者在IPO前集中退出 [10] 募资用途 - 35%用于华中地区新建医疗机构 [10] - 25%用于收购40-65家机构(湖北20家/湖南20家/河南15家) [11] - 10%升级现有机构,10%优化IT系统,10%发展医疗团队,10%营运资金 [12]
大众口腔业绩下滑:就诊人次及平均开支均承压,三年分红上亿
新浪财经· 2025-07-01 00:57
公司上市计划 - 公司计划于2025年6月30日至7月4日进行招股,拟全球发售1086.18万股H股,其中香港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发售价区间为每股20.0港元至21.4港元,预计H股将于7月9日在港交所开始买卖 [1] 市场地位与规模 - 按2023年收入计,公司在华中地区所有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商中位居第一,市场份额约2.6% [1] - 按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牙椅数量计,公司在中国民营口腔医疗服务行业中位居第五 [1]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运营92家口腔医疗机构,包括四家营利性口腔医院、80家营利性口腔门诊部和八家营利性口腔诊所,分布于湖北、湖南两个省份内的八个城市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4.09亿元、4.42亿元、4.0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645.0万元、6703.8万元、6250.0万元,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下滑 [1] - 2022年至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36.3%、38.1%、37.4%,2024年有所下滑 [2] - 2022年至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20亿、1.49亿、1.01亿 [10] - 2024年流动负债净值增至1345.2万元,反映短期偿债压力上升 [7] 业务构成 - 综合牙科诊疗服务收入占比分别为51.9%、53.7%、53.4%,口腔种植服务收入占比分别为28.5%、27.8%、28.4%,口腔正畸服务收入占比分别为19.6%、18.5%、18.2% [3] - 2022年至2024年就诊人次平均开支分别为578元、575元、544元,呈现下降趋势 [4] - 口腔种植服务的就诊人次平均开支从1953元降至1332元,口腔正畸服务的就诊人次平均开支从627元降至510元 [5] 运营数据 - 2022年至2024年客户就诊人次分别为70.87万、76.88万、74.86万,2024年有所下降 [4] - 截至2024年12月末,共有280名牙医在公司执业,牙医的员工成本分别为5780万、6580万、5820万,占同年销售成本的22.1%、24.1%及22.8% [6] - 截至2024年末的牙椅数目为702张,每张牙椅的客户就诊人次为1066次,每张牙椅的平均开支为58万元 [6] 扩张计划与风险 - 公司计划未来五年在华中地区新建约80至100家新口腔医疗机构,并收购约40至65家口腔医疗机构 [7] - 行业专家指出扩张策略存在显著风险,包括区域供需失衡、价格战、单店营收稀释、新机构培育期固定成本高企等 [7] 分红与股权结构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向股东支付股息3900万元、3660万元、5000万元,三年累计分红达1.26亿元 [9]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姚雪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控制了公司约84%的股权 [9] 合规问题 - 2022年至2024年期间,公司旗下多家门诊部因未建立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档案、未严格执行消毒产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使用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等问题受到行政处罚 [10][11][12][13]
新股解读|从区域王者到全国布局:大众口腔的资本化之路与增长潜力
智通财经网· 2025-06-30 11:01
行业概况 - 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因消费升级和健康意识增强成为资本市场热点,但上市标的增多导致稀缺性下降 [1] - 行业竞争激烈,已有多家口腔医院在A股、港股和新加坡股市上市,如通策医疗、皓宸医疗、瑞尔集团等 [1] - 中国民营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011亿元增至2023年的1015亿元,增幅不足1%,预计2024年增长进一步放缓 [7][8] - 华中地区口腔医疗机构数量从2019年底的1.4万家增至2023年底的1.8万家,复合年增长率6.9%,预计2028年达2.4万家 [8] 公司定位与市场地位 - 大众口腔是华中地区领先的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商,2023年以2.6%市场份额位居区域第一 [2][11] - 公司以社区为中心提供便捷服务,截至2024年底拥有92家医疗机构,包括4家医院、80家门诊部和8家诊所 [2][4] - 第二名竞争对手仅39家机构,市场份额2.4%,行业竞争高度分散 [11] 财务表现 - 2021-2023年收入从3.81亿元增至4.42亿元,净利润从1473.8万元提升至6703.8万元 [1] - 2024年受集采影响收入略降至4.07亿元,净利润6250万元,仍保持较强抗风险能力 [1][2]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36.3%、38.1%和37.4%,显示成本控制能力稳定 [3] - B轮融资后估值达6.8亿元,获中信证券投资等机构认可 [1][5] 业务结构 - 综合牙科诊疗服务收入占比超50%,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13亿元、2.37亿元和2.17亿元 [4] - 2022-2024年诊疗服务接诊人次从12.8万增至14.5万,但口腔正畸客单价从627元降至510元 [5] - 2023年种植服务费用降价25%-40%,就诊人次同比增31.8%,但2024年增速放缓至10.2% [5][7] 发展战略 - 未来五年计划在华中地区新建80-100家机构,并通过收购整合40-65家标的扩大份额 [12] - 扩张将依托社区化运营经验和区域品牌优势,同时优化高附加值服务占比 [12] - 行业增长依赖门店数量扩张,但需大量资本金支持 [8]
业绩利润双下滑,大众口腔二次冲刺港股丨医健IPO解码
搜狐财经· 2025-06-26 08:43
公司概况 - 大众口腔是华中地区以湖北省及湖南省为重点的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商,以直营连锁模式经营92家机构(含4家医院、80家门诊部及8家诊所),覆盖两省八市 [1] - 公司成立于2007年,提供综合牙科诊疗、口腔种植及正畸服务,市场份额在华中地区达2.6%,按2023年收入计居民营口腔服务商首位 [1] - 按2023年牙椅数量计,公司在中国民营口腔医疗服务行业中排名第五位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09亿元、4.42亿元、4.07亿元,年内利润对应为5645万元、6703.8万元、6250万元,2024年同比下滑7.9%和6.8% [2][3]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骤降32.46%至1.00亿元,跌幅远超营收及净利润降幅 [7] - 2024年现金及等价物余额从2023年末的2.27亿元骤降至9504.6万元,主要因1.21亿元股份回购支出 [10] 业务结构 - 综合牙科诊疗服务2024年收入2.17亿元(占比53.4%),同比下滑8.34%;口腔种植服务收入1.16亿元(占比28.4%),下滑5.97%;正畸服务收入7411.5万元(占比18.2%),下滑9.36% [4][5] - 2024年综合牙科诊疗服务人次锐减3.33万,带动整体就诊人次较2023年减少超2万人,新客户数量从17.20万人降至15.05万人 [6] 运营与竞争 - 截至2024年底共有280名牙医,三年以上牙医留任率约90% [6] - 机构数量三年复合增长率降至7.8%(2022-2024年从74家增至86家),显著低于行业扩张预期 [7] - 2023年中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CR10仅12.7%,公司以0.4%市场份额位居民营机构第十一位 [7] 战略与挑战 - 计划未来五年在华中地区新建80-100家机构并收购40-65家医疗机构 [8] - 2024年9月以1.21亿元总对价回购837.93万股股份,导致原始投资者中元九派等离场 [9][10] - 2022-2024年累计分红1.26亿元(含2024年5000万元计划),占同期净利润的68% [10] - 曾多次因放射诊疗许可、人员资质、消毒管理等合规问题遭监管处罚 [10]
新股消息 | 大众口腔通过港交所聆讯 在华中地区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商中占约2.4%市场份额
智通财经网· 2025-06-24 22:53
公司上市进展 - 大众口腔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海通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1] 行业地位与市场定位 - 公司是华中地区(湖北、湖南)领先的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商,2024年收入占华中地区市场份额2.4% [4] - 采用直营连锁模式,战略聚焦大众市场需求,服务网络覆盖人口稠密区域 [4] 医疗服务网络扩张 - 运营机构从2022年77家增至2025年6月92家(含4家医院、80家门诊部、8家诊所),覆盖两省8市 [5] - 所有机构统一使用"爱尚大众口腔"品牌,强化区域协同效应 [5] - 86%的机构(80家)为门诊部,主要布局社区周边以提升可及性 [5] 人才管理策略 - 推行合伙人计划吸引资深牙医,2022-2024年合伙人从24名增至37名 [5] - 截至2024年底拥有280名执业牙医,三年以上牙医留任率逐年提升(2022年87%→2024年90%) [7] - 收入来源分散,前五大牙医贡献占比稳定在8%-10% [7] 业务构成与客户数据 - 提供综合牙科、种植、正畸三大服务,覆盖全年龄段需求 [8] - 2022-2024年年度客户数约28万人次,就诊人次稳定在75万左右,客单价从578元降至544元 [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09亿、4.42亿、4.07亿元人民币 [8] - 同期净利润为5645万、6703.8万、6250万元人民币 [8] - 毛利率保持在36%-38%区间(2022年36.3%、2023年38.1%、2024年37.4%) [9] - 销售费用率约10%(2024年9.9%),研发投入稳定在1600万元左右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