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原创服饰
icon
搜索文档
将传统文化带入大众生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2 01:20
活动规模与参与度 - 2024年古典国风趣游市集活动从2023年的1天扩展至3天 内容更加丰富[1] - 2023年活动2000张票快速约完 显示高人气需求[1] - 活动通过集章方式串联拍照打卡 手工体验 非遗互动 知识问答等环节 引导观众逛遍全馆[1] 非遗文化展示与体验 - 四川清音 木偶戏等非遗展演备受欢迎 银花丝掐丝等非遗技艺展示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匠人匠心[2] - 手工坊设绳编 植物烫染 文物元素热缩片制作等体验项目 出现排长队现象[2] - 华光再现汉服演绎式导览通过文博学生视角串联龙兴寺发掘者 蜀地工匠等角色 以故事形式展现盛唐成都佛教文化[1] 跨界融合与创新形式 - 四川师范大学团队带来百余件原创服饰 融合蜀锦 羌绣等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4] - 音乐活动融合经典曲目表演 古诗词吟唱及扇舞 剑舞 茶道等多元形态[4] - 现场设乐器体验与知识问答环节 观众可尝试弹奏古筝 琵琶并获取限定明信片[4] 教育与社会参与 - 射洪市第六小学校师生带来茶艺互动 覆盖不同年龄层观众参与[2] - 四川大学青年志愿者活跃于各展区 担任市集主理人 导览表演者及服务主力[5] - 博物馆将染织绣课程带入课堂 推动蜀地传统服饰文化普及[4] 行业合作模式 - 博物馆与四川本地非遗传承人保持密切联系 形成博物馆是展示非遗绝佳空间的共识[4] - 联动校园与社会力量 促进青年创意与传统匠心碰撞[5] - 活动入选2024年全国文博社教百项创新案例 体现行业认可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