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夏精选人民币投资级别收益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扬帆出海” 公募持续探索国际化
上海证券报· 2025-08-17 13:36
公募基金国际化布局加速 - 公募基金国际化布局加速 新进展不断涌现 包括设立境外子公司和拓展海外产品线 产品布局从单一股票投资转向工具化 多元化和策略精细化发展 [1] - 易方达基金申请在澳门设立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备案通过 后续将向澳门金融管理局提交申请 获批后将正式成立 该公司将致力于为澳门等地区投资者提供资产管理及相关服务 [1] - 易方达基金表示 在澳门成立公司将更好立足粤港澳大湾区 探索跨境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 提升全球资产配置能力和境内外客户服务能力 [1] 境外子公司成为国际合作重要载体 - 富国基金旗下全资子公司富国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与马来西亚股票交易所和中国银河证券马来西亚私人有限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 未来将在马来西亚交易所联合上市ETF产品 [1] - 兴证全球基金全资子公司兴证全球资产管理(新加坡)有限公司获批 将逐步在海外市场研究 投资和客户拓展等领域拓展业务能力 [2] - 创金合信基金 广发基金 朱雀基金等正在申请设立境外子公司 [2] ETF成为出海先锋力量 - 利安-招商中证红利指数型ETF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 这是境外首只跟踪中证红利指数的ETF产品 [2] - 布拉德斯科汇添富沪深300ETF与布拉德斯科华夏创业板ETF在巴西交易所上市 这是ETF互联互通机制首次在南美市场落地 [2] - 巴西伊塔乌资产管理公司推出伊塔乌易方达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在巴西证券期货交易所上市 丰富了海外市场的中国主题ETF产品矩阵 [2] 公募持续丰富跨境产品线 - 8月以来 华夏精选人民币投资级别收益基金 富达环球投资基金-香港债券基金 摩根亚洲股票高息基金 贝莱德荟萃基金-iShares安硕环球政府债券指数基金等纷纷上报 [2] QDII基金策略持续进化 - QDII产品突破单一市场限制 资产配置覆盖美 法 德等多国市场 通过区域分散提升抗风险能力 [3] - QDII产品从单一股票投资向工具化 多元化和策略精细化发展 [3] - 6月超20家基金管理人均获得5000万美元的QDII额度 睿远基金 财通资管均是在获批QDII业务资格后首次获批QDII额度 [3]
华夏香港甘添:做金融产品创新破局者
中国证券报· 2025-08-03 23:09
公司战略与创新 - 公司致力于打造差异化中资机构,通过前瞻性布局和创新产品在新兴赛道持续破局[1] - 公司CEO认为新技术革命将重塑金融业形态,香港市场为资管机构提供战略机遇[1] - 公司已抢占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先机,推出香港首只人民币计价、跨市场、纯投资级别债券公募基金[1][3] - 公司预测离岸人民币资金池2030年达5万亿元规模,点心债面临历史性机遇[1][5] 产品布局与业绩 - 公司推出华夏人民币货币ETF,规模达49.7亿元人民币,为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货币ETF,7日年化收益率1.4%-1.6%[3] - 公司推出全球首只纯港股生物科技主题ETF,成为香港最大港股生物科技ETF[4] - 公司推出的华夏恒指ESG ETF规模超90亿元,为亚洲(剔除日本)最大ESG宽基ETF[4] - 公司2016年推出首只纳斯达克100指数杠杆及反向产品,广泛布局MSCI日本、欧洲、印度等指数ETF[4] - 沪深港股通18只ETF中有3只为公司旗下产品[4] 离岸人民币市场展望 - 离岸人民币存款池从2017年1万亿元增至2024年1.5万亿元,香港占比逐步提高[6] - 点心公司债市场规模从2020年2540亿元增至近1万亿元,增长逾三倍[6] - 2023年点心债发行数量超700只,规模超5000亿元[7] - 点心债相比同期限境内债及美元债(外汇对冲后)仍有30-50个基点溢价[7][8] - 外资企业如雀巢、宝马及淡马锡等纷纷在香港发行点心债融资[8] 港股市场趋势 - 南向资金占港股日均成交四成以上,海外投资者影响力较6年前大幅弱化[8] - 香港监管部门推动港股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机制有望年底前开通[9] - 内地投资者直接用人民币投资港股将提升参与度和定价权[10] 行业动态 - 香港联交所2018年修订主板上市规则引入生物科技公司,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融资中心[4] - 中国人民银行要求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6] - 南向通政策放宽和跨境理财通优化为离岸市场注入稳定资金来源[8]
华夏香港甘添: 做金融产品创新破局者
中国证券报· 2025-08-03 22:03
公司战略与创新 - 华夏香港致力于打造差异化中资机构,通过前瞻性布局和创新产品在资管行业破局[1] - 公司采用"找准钉子造锤子"的创新理念,在新兴赛道持续突破,放弃传统路径选择颠覆性创新[1] - 华夏香港在数字化浪潮初期就坚定介入,前瞻性和创新性贯穿发展历程[3] - 公司战略方向充满前瞻性,打造了多只全球首发、亚洲首发、香港市场首发的金融产品[1] 产品布局与业绩 - 推出香港首只人民币计价、跨市场、纯投资级别人民币债券公募基金[3] - 华夏人民币货币ETF规模达49.7亿元人民币,为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货币ETF,7日年化收益率1.4%-1.6%[3] - 推出全球首只纯港股生物科技主题ETF,成为香港最大港股生物科技ETF[4] - 华夏恒指ESG ETF规模超90亿元,为亚洲(除日本)最大ESG宽基ETF[4] - 公司产品线齐全,包括跟踪MSCI日本、欧洲、印度等指数的ETF及亚洲投资级债券ETF[5] - 沪深港股通18只ETF中有3只为华夏香港产品[5] 离岸人民币市场展望 - 预计2030年离岸人民币资金池达5万亿元规模[1][7] - 香港离岸人民币存款从2017年1万亿元增至2024年1.5万亿元,香港占比逐步提高[7] - 点心债市场规模从2020年2540亿元增至目前近1万亿元,增长逾三倍[8] - 2023年前7个月点心债发行超700只,规模超5000亿元[9] - 点心债相比同期限境内债及美元债(外汇对冲后)有30-50个基点溢价[8][9] - 中资企业加速用点心债替代美元债,如信达集团30亿元点心债获300亿元认购[8] 市场趋势与机遇 - 南向资金占港股日均成交四成以上,外资影响力较6年前大幅弱化[10] - 港股人民币柜台有望年底纳入港股通,将提升内地投资者参与度[11] - 外资企业如雀巢、宝马及淡马锡等近期在香港发行点心债融资[9] - 跨境理财通等政策优化为离岸市场注入稳定资金来源[9]
做金融产品创新破局者
中国证券报· 2025-08-03 21:12
公司战略与创新 - 华夏香港致力于打造差异化中资机构,通过金融产品创新在新兴赛道持续破局,放弃传统模式选择前瞻性创新[1] - 公司认为新技术革命将重塑金融业形态,香港市场为资管机构提供战略机遇,已打造多只全球首发、亚洲首发、香港首发产品[1] - 公司坚定介入数字化浪潮,前瞻性和创新性贯穿发展历程,如在人民币债券产品未被看好时发行香港首只人民币计价、跨市场、纯投资级别公募基金[2] 产品布局与表现 - 华夏人民币货币ETF规模达49.7亿元人民币,是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货币ETF,7日年化收益率1.4%-1.6%[3] - 推出全球首只纯港股生物科技主题ETF华夏恒生生物科技ETF,成为香港最大港股生物科技ETF[3] - 华夏恒指ESG ETF规模超90亿元,是亚洲(除日本)最大ESG宽基ETF[3] - 公司ETF产品线齐全,包括跟踪MSCI日本、欧洲、印度等指数的ETF及亚洲投资级债券ETF,为内地投资者提供全球资产布局工具[4] 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 - 公司看好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未来三到五年爆发式增长,预测离岸人民币资金池2030年达约5万亿规模[2][5] - 点心债市场规模从2020年2540亿元增至近1万亿元,增长逾三倍[6] - 中资企业加速用点心债替代美元债,如信达集团发行30亿元3.5年期点心债利率2.35%,认购超300亿元[6] - 今年以来点心债发行数量超700只,规模超5000亿元,收益率比国内同类型债券高30-50个基点[7] 市场趋势与政策 - 香港离岸人民币存款池从2017年1万亿元增至2024年底1.4万亿元,目前约1.5万亿元[5] - 南向资金占港股日均成交四成以上,外资对港股影响力较6年前大幅弱化[8] - 港股人民币柜台有望年底前纳入港股通,将提升内地投资者参与度和定价权[8] - 国家鼓励外资企业通过熊猫债或点心债投资中国,跨国企业如雀巢、宝马等纷纷发行点心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