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制剂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子公司收入虚增上亿元 广济药业遭处罚
中国经营报· 2025-07-30 03:13
财务违规与处罚 - 子公司济康医药在经销业务中违规采用总额法而非净额法确认收入 导致2022年第一季度多计营收4560.16万元(占当期营收25.49%)[2] 第二季度多计营收1.37亿元(占26.68%)[2] 第三季度多计营收1.38亿元(占20.49%)[2][3] - 公司2023年4月在监管部门关注下才进行会计差错更正[3] 2024年10月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立案调查[3] - 湖北证监局对公司处以150万元罚款 对时任董事长阮澍和财务总监胡明峰各处罚80万元[3] 经营业绩恶化 - 2024年营收6.39亿元(同比下滑13.42%) 连续两年负增长[4] 归母净亏损2.95亿元(同比扩大110.55%)[2] 扣非净亏损3.03亿元(同比下降107.32%)[4] - 2023-2024年累计亏损达4.35亿元[2] 制剂系列产品收入6143.78万元(同比暴跌65.26% 营收占比从23.97%降至9.62%)[4] - 原料系列产品收入增长11.52%但未能抵消整体下滑[4] 2025年上半年预亏6700-8350万元(亏损幅度较同期收窄)[5] 业务与运营挑战 - 维生素市场行情低迷 饲料级VB2及维生素B12价格处于周期低位[5] 孟州公司年产1000吨维生素B12项目产能未完全释放且持续亏损[5] - 济宁公司因生产线调试和技术工艺提升持续亏损[5] 研发投入5681万元(同比减少24%) 研发费用率从10.13%降至8.89%[5] - 公司通过降低管理成本、缩减生产规模及减少非必要人员应对困境[5] 部分原料和制剂产品销量实现同比增长[5] 公司背景 - 广济药业为湖北省属医药上市企业 1969年成立并于1999年在深交所上市[2] 主要产品包括维生素B2/B6/B12、异VC钠及医药制剂[2] 系全球主要维生素B2供应商[2]
长江一号健康产业投资基金成立 出资额超34亿元
经济观察网· 2025-07-14 11:02
基金成立与出资结构 - 湖北长江一号健康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成立,出资额34.01亿人民币,执行事务合伙人为湖北省长江新动能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 - 基金由湖北长江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份额99.97%)和湖北省长江新动能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份额0.03%)共同出资 [1] - 两家出资公司均隶属于长江产业集团,是湖北省重要的国有资本投资平台 [1] 基金战略定位与目标 - 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是湖北省重点打造的万亿级战略性支柱产业 [1] - 长江一号健康产业投资基金是长江产业集团加快布局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重要抓手 [1] - 基金将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和项目引进,此前集团已与光谷生物城就生物医药产业合作达成共识 [1] 产业协同与上市公司 - 广济药业(000952)是长江产业集团重要控股子公司,全球主要维生素B2供应商,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 基金将为广济药业在产业协同、项目落地、并购发展方面提供资本保障 [2] - 长江产业集团控股6家上市公司,覆盖生物医药、光电子、新能源汽车等行业 [3] 集团实力与产业规模 - 长江产业集团成立于2022年,注册资本336亿元,资产总额2509亿元,旗下认缴基金规模超7000亿元 [3] - 2024年湖北省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850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15%,预计2025年突破9500亿元 [3] - 湖北省计划设立100亿元大健康产业引导基金,重点支持生物医药等领域 [3] 区域产业生态 - 湖北省大健康领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500家,较2020年增长65% [4] - 人福医药、远大医药在全国麻醉镇痛药、眼药水等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4] - 武汉光谷生物城聚集超400家生物企业,在基因工程、疫苗研发等领域形成集群优势 [4] 专家支持机制 - 基金将组建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专家委员会,为项目推进提供智力支持 [2] - 专家委员会将研判行业动态、技术路线、并购标准等,提升产业发展科学性 [2]
虚增收入被坐实,广济药业及时任董事长等领罚单 公司已经连续两年亏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3 09:13
公司受罚情况 - 公司因对部分经销业务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导致2022年多期财报营业收入差错 其中第一季度多计4560 16万元(占当期25 49%) 半年度多计1 37亿元(占26 68%) 第三季度多计1 38亿元(占20 49%) [1][2] - 湖北证监局拟对公司给予警告并处以150万元罚款 时任董事长和财务总监分别拟被罚80万元 [1][2] - 公司已对2022年相关财报数据进行会计差错更正 并于2023年11月被湖北证监局采取警示函措施 [2]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2023年和2024年归母净利润连续亏损 分别亏损1 4亿元和2 95亿元 2025年一季度续亏3626 62万元 [1][5] - 亏损主因包括主导产品市场价格低迷 济宁公司价格不及预期亏损 联营单位收益减少等 [5] - 公司表示刚更换经营班子 正努力扭转经营局面 但业绩改善需要过程 [5] 处罚影响 - 公司称本次处罚不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无需申请退市风险警示 生产经营正常 [3] - 律师分析行政处罚将导致公司3年内无法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或公开发行债券 [4] - 投资者若因虚假陈述受损失可索赔投资差额 佣金和印花税三项损失 [4] 公司回应 - 公司表示目前仅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尚未收到最终处罚结果 [5] - 对可能出现的投资者索赔 公司将积极沟通应对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