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耗材

搜索文档
扩大关税调查范围 美国再挥“232大棒”
北京商报· 2025-09-25 15:07
另一项新232调查则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对美国依赖外国供应各类医疗耗材的担忧,包括注射器、缝合 线、导管和纱布。具体而言,此次调查针对进口的个人防护装备(PPE)、医疗耗材及医疗设备(包括 器械)等。其中,PPE指在医疗保健环境中使用的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外科口罩、N95呼吸器、手 套、防护服及相关医疗部件。 医疗设备则泛指医疗保健领域用于支持患者护理的耐用设备、工具及器械,例如病床车与轮椅、拐杖、 医院病床等。据悉,此次新公布的医疗设备调查不涉及处方药、生物制品及其他药品,这些领域已纳入 美国商务部另一项独立调查范围。 鼓励国内制造业 随着特朗普试图通过提高进口成本来鼓励关键行业的国内制造业,新宣布的调查扩大了可能面临关税的 行业范围。数据显示,特朗普政府征收关税的品类中,钢铁、铝、铜在2024年的进口价值分别为319.72 亿美元、207.4亿美元、179.72亿美元,在美国总进口中的占比并不高。但钢、铝衍生品的范围则明显扩 大,金额达718亿美元。 特朗普政府再次祭出"232大棒"。当地时间9月25日,美国联邦公报出现两则公告,内容分别是特朗普政 府启动对进口机器人和工业机械以及对进口医疗设备的232调查 ...
特朗普政府对进口医疗设备启动调查 中国出口企业影响如何
第一财经· 2025-09-25 09:19
9月25日,美国联邦公报出现两则公告,内容分别是特朗普政府启动对进口机器人和工业机械以及对进 口医疗设备的232调查细节。其中,进口医疗设备方面,具体涉及进口的个人防护装备(PPE)、医疗 耗材及医疗设备(包括器械)等。 这对于中国出口的医疗器械企业影响如何? 9月25日,A股营收规模(按照2024年来算,下同)前十大医疗器械企业股价跌多涨少,但跌幅并不 大,其中迈瑞医疗(300760.SZ)的股价涨幅仍达到4.75%;而跌幅最大的个股是英科医疗 (300677.SZ),跌幅也仅有2.54%。 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统计,2025年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出口额241.0亿美元,同比增长 5.0%。美国以51.6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21.44%)稳居首位,但受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影响,对美出口同 比下滑4.41%,市场份额较2024年同期收缩2.26个百分点。 一位多年从事国际医药合作的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特朗普政府启动的又一波调查,有可能在酝酿 加税政策,若加税的话,以美国市场出口为主的医疗器械企业业绩面临承压。 此前有医疗影像设备企业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受限于销售规模,中国医疗影像设备企业在美国建厂的 寥 ...
特朗普政府对进口医疗设备启动调查,中国出口企业影响如何
第一财经· 2025-09-25 08:56
美国232调查对医疗器械行业影响 - 特朗普政府启动对进口机器人和工业机械以及进口医疗设备的232调查 具体涉及进口个人防护装备 医疗耗材及医疗设备等[1] - 若加征关税 以美国市场出口为主的医疗器械企业业绩面临承压[1] 中国医疗器械出口现状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出口额241亿美元 同比增长5% 美国以51.67亿美元稳居首位 占出口总额21.44%[1] - 对美出口同比下滑4.41% 市场份额较2024年同期收缩2.26个百分点[1] 企业股价表现 - A股前十大医疗器械企业股价跌多涨少但跌幅不大 迈瑞医疗股价涨幅达4.75% 英科医疗跌幅最大为2.54%[1] 不同产品类别受影响程度 - 低值耗材企业利润率较低 加征关税会挤压利润空间[3] - 医疗设备企业利润率较高 或可覆盖关税影响[3] 企业全球化布局策略 - 联影医疗构建"7大区域备件枢纽+32个国家库"全球服务网络 通过美国 荷兰等战略备件中心辐射全球市场[3] - 微创手术机器人进入欧美及"一带一路"30国 通过5G远程手术技术输出方案[3] - 迈瑞医疗通过物联网技术将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带到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医院[4] 海外生产布局 - 迈瑞医疗规划海外本地生产国家数量提升至14个 其中11国已启动本地生产并持续扩大产能[4] - 稳健医疗转移部分医用耗材产品到美国本土 美国近岸和东南亚生产以应对加征关税问题[4] 市场结构特征 - 迈瑞医疗国际市场近七成收入来自发展中国家 市场容量与中国接近但行业增速更快[4] - 稳健医疗对美国市场销售金额占比很小[4]
9月25日投资早报|东方材料收到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被责令整改,中微半导已向港交所递交H股发行申请,今日两只新股上市
新浪财经· 2025-09-25 00:33
隔夜全球股市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沪指涨0.83%至3853.64点 深证成指涨1.80%至13356.14点 创业板指涨2.28%至3185.57点 超4400只个股上涨 成交额2.33万亿元人民币 较前日缩量1600亿元[1] - 港股三大指数低开高走 恒生指数涨1.37%至26518.65点 恒生国企指数涨1.64%至9442.99点 恒生科技指数涨2.53%至6323.15点 成交额2887.72亿港元[1]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道琼斯指数跌0.37%至46121.28点 标普500指数跌0.28%至6637.97点 纳斯达克指数跌0.33%至22497.86点 人工智能龙头股连续第二日承压[1] 新股上市信息 - 建发致新(创业板代码301584)发行价7.05元/股 发行市盈率13.29倍 公司为全国性医疗器械供应链平台 主营医疗器械直销分销及医院SPD运营管理服务 覆盖血管介入/外科/IVD诊断等领域 代理美敦力/迈瑞医疗等品牌产品[2] - 联合动力(创业板代码301656)发行价12.48元/股 发行市盈率32.87倍 公司主营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与电源系统 服务超40家整车企业及170余车型[2] 数字消费政策动向 - 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发文 要求增加人工智能终端产品有效供给 释放AI手机/电脑/机器人/可穿戴设备/3D打印设备消费潜力 加快智能家电/安防/照护系统互联互通 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 推动数字国潮品牌发展[3] 建材行业产能调控 - 六部门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方案 严禁新增水泥熟料与平板玻璃产能 新建改建项目需制定产能置换方案 禁止向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转移产能 要求2025年底前完成超备案产能置换 依法淘汰落后产能 推动环保绩效低企业退出 加快光伏玻璃产能预警机制转型[4] 数据服务设施建设 - 商务部等9部门推出服务出口促进措施 支持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地开展国际数据服务业务 在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区建设国际数据中心与云计算中心 面向企业提供数据处理服务[5][6]
特朗普政府再次祭出“232大棒”
第一财经· 2025-09-25 00:14
特朗普政府再次祭出"232大棒"。 25日,美国联邦公报出现两则公告,内容分别是特朗普政府启动对进口机器人和工业机械以及对进口医 疗设备的232调查细节。 公告称,美国商务部依据《贸易扩张法》第232条款展开调查,调查始于9月2日。根据该法律,美国总 统有权对被视为关乎国家安全的关键商品加征关税,美国商务部需在270天内提交政策建议。 此次新公布的调查扩大了美国目前可能面临关税的行业范围。第一财经采访的多位专家均表示,特朗普 政府通过提高进口成本来鼓励关键产业的国内制造。 对进口医疗设备等产品展开调查 另一项新232调查则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对美国依赖外国供应各类医疗耗材的担忧,包括注射器、缝合 线、导管和纱布。 长期在美国从事美线物流行业的罗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譬如在机器人和工业设备方面的调查,若成 真,无疑增加美国制造业成本,美国本土短时间内也没办法生产这些设备,重振美国制造业的雄心掺杂 了客观事实和日益严重的民族主义情节下出现的闹剧,让投资美国的外国公司再一次面对雄心壮志下的 冷酷现实。 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美方出台的232调查涉及钢铝及其衍生品、汽车、铜、半导体、医药 产品、关键矿产和衍生品、 ...
特朗普政府再次祭出“232大棒”
第一财经· 2025-09-24 23:59
2025.09. 25 本文字数:2048,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冯迪凡 特朗普政府再次祭出"232大棒"。 25日,美国联邦公报出现两则公告,内容分别是特朗普政府启动对进口机器人和工业机械以及对进 口医疗设备的232调查细节。 公告称,美国商务部依据《贸易扩张法》第232条款展开调查,调查始于9月2日。根据该法律,美国 总统有权对被视为关乎国家安全的关键商品加征关税,美国商务部需在270天内提交政策建议。 美国商务部并表示,希望相关方在联邦公报发布后21天内向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战略产业与经济安 全办公室提交与本次调查相关的书面意见、数据、分析或信息。其中主要内容包括美国境内机器人及 工业机械及其零部件的当前、预期及最优需求;美国国内机器人及工业机械及其零部件的生产能力满 足国内需求的程度;外国供应链(特别是主要出口国)在满足美国对机器人及工业机械及其零部件需 求中的作用以及美国机器人及工业机械及其零部件进口高度集中于少数供应商或外国的情况及相关风 险等。 美国商务部还表示,希望了解提高机器人和工业机械及其零部件的国内产能以减少进口依赖的可行 性,现行贸易政策对机器人及工业机械及其零部件国内 ...
古巴延长免税进口生活物资政策至2026年
商务部网站· 2025-09-24 17:10
古巴辩论网9月20日报道,9月19日,古巴财政和价格部、海关总署联合颁 布官方公报宣布,为应对国内持续经济困难,旅客免税进口食品、卫生用品、 药品及医疗物资等非商业用途生活物资政策将延长至2026年1月31日,且无价 值限制。政策延期源于古国内持续面临物资供应困难,特别是受经济封锁和新 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商品短缺现状仍未缓解。此次延期将发电设备、原包装的 药品及医疗耗材等物资纳入适用范围,并维持空运、海运及邮递渠道200美元 或20公斤以下的免税额度。 (原标题:古巴延长免税进口生活物资政策至2026年) ...
医疗器械培训框架
长江证券· 2025-09-24 14:25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首次 [6] 核心观点 - 集采价格未影响企业出厂价 压缩中间渠道利益 保障生产企业利润空间 [11] - 多个细分领域国产化率低 可凭借性价比优势实现以价换量 加速进口替代 [11] - 控费/集采后的医疗器械细分赛道仍有机会 主要筛选指标是业绩高增长 渗透率低 市场规模较大 诸如骨科 化学发光 外周血管介入 电生理和TAVR等 [15] 医疗器械产业链 - 原材料包括塑料 液体硅胶 陶瓷/PEEK 球管 探测器 [9] - 产品包括设备 IVD 耗材 [9] - 医疗机构涉及采购周期 设备+耗材 高值/低值耗材与手术量正相关 [9] - 招标采购 入院申报 医保支付 成本控制涉及代工/外采 集采/DRG控费 [9] 集采情况 - IVD-生化:2022年江西省牵头23个省肝功能试剂集采 平均降幅68.84% [13] - IVD-发光:2021年安徽省集采平均降幅47.02% 2023年安徽省牵头集采方案最高有限价降幅50%可中标 [13] - 冠脉支架:2020年国家集采平均降幅93% 22年集采续约小幅涨价上浮约10% [13] - 电生理:2022年福建省牵头27个省联盟集采平均降幅49.35% 23年北京预计集采 [13] - 神经介入:弹簧圈吉林牵头22个省联盟集采平均降幅46.82% [13] - 外周介入:主动脉支架河南省医院集采降幅20-30% [13] - 消化内科:止血夹江苏集采 2023年河北省集采方案涉及止血夹 [13] - 骨科:关节全国集采平均降幅82% 脊柱平均降幅84% [13] - 眼科:人工晶体省级集采 国家集采预计23年 Ok镜河北省已集采 [13] - 口腔:种植牙/牙冠四川省牵头集采 正畸山西省牵头16省联盟集采平均降幅43.23% [13] - 吻合器:福建省牵头15省联盟集采平均降幅55.52% [13] - 冠脉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2023年浙江省牵头的全国集采 60MHz以下的最高有效申报价为4788元 [13] - 瓣膜:TAVR和外科瓣膜均还未集采 [13] DRG控费 - DRG2.0版本发布:重点对重症医学 血液免疫 肿瘤 烧伤 口腔颌面外科等13个学科 [15] - 以人工晶体为例 国产化率低于30% 爱博医疗市占率从2019年4.0%提升至2020年的13.1% [15] 国产化率 - 冠脉支架国产化率80% [16] - 人工晶体国产化率30% [16] - 主动脉支架国产化率60% [16] - 弹簧圈国产化率10% [16] - 电生理国产化率0.2% [16] - 起搏器国产化率10% [16] 设备行业 - 设备主要包括医学影像设备 手术相关设备 体外诊断设备等 [20] - 医学影像设备通过对人体施加包括可见光 X射线 超声 强磁场等各种物理信号 记录人体反馈的信号强度分布 形成图像 [20] - 设备行业有一定的周期性和季节性 上半年为招标采购淡季 [24] - 2021-2023年上半年招采总规模占全年的比重分别为38% 29%和50% [24] - 2024年12月单月招采数据创过去24个月历史新高 [24] 体外诊断行业 - 体外诊断行业的产品由诊断仪器及其配套使用的诊断试剂组成 [27] - 细分市场主要可以分为生化诊断 免疫诊断 分子诊断 微生物诊断 血液诊断等 [27] - 2018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约为604亿元 同比增长18.43% [30] - 免疫诊断 生化诊断 分子诊断是目前体外诊断主要的三大领域 在全球市场占据体外诊断市场份额的46% [30] - 2018年中国体外诊断细分市场占比:免疫诊断38% 生化诊断19% 分子诊断15% POCT11% 血液诊断4% 微生物诊断3% 其他10% [31] - 封闭系统成为市场主流 仪器和试剂为同一厂家 具有较高适配性 准确性高 使用方便 溯源性好 [33][34] 医疗耗材 - 耗材根据价值量大小分为高值耗材和低值耗材 [38] - 高值耗材包括血管介入耗材 骨科植入耗材 神经外科耗材 眼科耗材 口腔科耗材 血液净化耗材 非血管介入耗材等 [38] - 低值耗材包括注射穿刺类 医用卫生材料及辅料 医用高分子材料 医用消毒类 麻醉耗材等一次性医用材料 [38] 电生理耗材 - 心脏电生理诊疗器械按照产品类型可分为心脏电生理设备与心脏电生理耗材 [41] - 电生理检查和心脏电生理手术应在心内科导管室进行 主要分为电生理检查 标测 消融治疗 电生理复查等环节 [41] 消化内科耗材 - 消化内镜耗材主要产品应用于消化内镜诊疗领域 按照治疗用途分为止血闭合类 EMR/ESD类 活检类 ERCP类和诊疗仪器类 [45] - 主要产品包括止血夹 全套器等 [45] 骨科耗材 - 包括关节/脊柱/创伤产品 [49]
医药生物行业2025H1财报总结:Q2环比改善,创新药迎发展机遇
东方财富证券· 2025-09-18 06: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4] 报告核心观点 - 医药生物行业2025H1整体营收同比降低3.21%至11939.5亿元,归母净利同比降低8.55%至1016.2亿元,但Q2单季度环比改善明显,营收同比降幅收窄至1.62%,归母净利同比降幅收窄至2.34%[8][24][30] - 创新药领域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政策支持、研发落地及国际化加速推动行业增长,2025H1国内43款创新药获批(同比+59%),对外授权交易金额达647亿美元[48][49] - 医疗服务板块表现亮眼,2025H1营收同比增长3.92%至890.2亿元,归母净利同比大幅增长40.22%至144.4亿元[8][24] - 医疗设备更新需求释放带动医疗器械板块修复,2025H1招投标市场规模超800亿元(同比+62.75%),三级医院采购增速达74.65%[87][92] 细分板块总结 行情回顾 - 2025H1医药生物指数上涨7.36%,跑赢沪深300指数7.33个百分点,化学制药子板块涨幅最大(20.09%),中药子板块跌幅最大(-4.83%)[15][21] - 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2025年6月30日PE-TTM为27.96倍(近10年平均为34倍)[17][19] 原料药板块 - 2025H1营收同比降低6.74%至459.1亿元,归母净利同比降低2.71%至45.4亿元,毛利率34.26%(同比-0.23pct)[8][24][33] - 中长期看好发展,带量采购催生需求增长,2024年原料药出口额达429.8亿美元(同比+5.1%)[38][39] - 植物胶囊需求稳步增长,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11.84亿美元增至2026年15.85亿美元(CAGR 7.6%)[40][42] 化学制剂与创新药 - 2025H1营收同比降低5.77%至2044.3亿元,归母净利同比降低22.92%至223.1亿元,研发费用率提升至14.46%(同比+6.03pct)[8][24][44] - 创新药企进入管线收获期,百济神州2025H1创新药收入175亿元(同比+46%),研发投入73亿元[50][51] - 集采规则优化,从"唯低价是取"转向"多重目标平衡",利好行业长期发展[48] 中药板块 - 2025H1营收同比降低5%至1732亿元,归母净利同比增长0.24%至221.1亿元,销售净利率7.04%(同比+0.84pct)[8][24][53] - 行业结构性机遇凸显,2025H1获批14款中药新药,健康养生需求增长,25-34岁人群消费占比超六成[57] 生物制品板块 - 2025H1营收同比降低19.42%至516.5亿元,归母净利同比降低32.19%至78.9亿元,短期承压明显[8][24][58] - 血液制品需求稳定,但疫苗行业因"疫苗犹豫"导致批签发量下降[65] 医药商业板块 - 2025H1营收同比微降0.03%至5141.8亿元,归母净利同比增长7.75%至120.4亿元,Q2归母净利同比增长19.47%[8][24][66] - 药店集中度提升,2024年零售药店销售占比达30.8%(2014年为22.7%),追溯码政策推动合规经营[72][73] 医疗服务板块 - 2025H1营收同比增长3.92%至890.2亿元,归母净利同比增长40.22%至144.4亿元,CXO龙头企业药明康德预计2025年收入增长13-17%[8][24][80] - 全球药物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全流程一体化服务模式提升效率[80] 医疗器械板块 - 2025H1营收同比降低4.47%至1155.6亿元,归母净利同比降低18.12%至182.9亿元,Q2归母净利同比降低23.74%[8][24][81] - 出口额稳步增长,2025H1达1793.33亿元(同比+8.55%),IVD仪器出口增速达33.42%[93] - 国产替代加速,联影医疗在高端MR市场市占率提升超20个百分点[92] 配置建议 - 原料药:关注天宇股份、山东赫达[8][97] - 化学制剂:关注百济神州、恒瑞医药、中国生物制药[8][97] - 中药:关注达仁堂[8][97] - 医药商业:关注益丰药房、大参林[8][97] - 医疗服务:关注药明康德[8][97] - 医疗器械:关注联影医疗、惠泰医疗、迈瑞医疗、开立医疗[8][97]
金发科技:9月12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09:43
公司治理 - 公司第八届第十八次董事会临时会议于2025年9月12日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 审议关于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解除限售期及预留授予部分第二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成就的议案等文件 [1] 财务表现 - 2024年1至12月份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为改性塑料占比98.38% 医疗耗材占比0.93% 其他业务占比0.69% [1] 市场表现 - 公司收盘价为19.85元 市值为523亿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