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优先全频点高精度芯片

搜索文档
AI赋能 武汉冲刺首个万亿产业
长江日报· 2025-08-26 00:57
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与增长 - 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7566亿元 正向万亿级产业集群迈进[1] - 计算机 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上半年增长15.4%[4] - 湖北集成电路圆片1-7月产量增长20.9% 电子元件产量增长46.8%[12] 光纤光缆技术突破 - 长飞公司连续9年稳居光纤预制棒 光纤 光缆三大核心业务全球首位[5] - 长飞发布"AI-2030"战略 空芯光纤研制处于行业领先[5] - 光纤信号传输介质将由空气替代 实现颠覆性技术突破[5] 光模块与AI服务器发展 - 光迅科技 华工正源 海思占据全球光模块前十位中的三席[7] - 华工正源上半年光模块海外业务同比增长128%[7] - 800G光模块商用将提速AI产品交互等待时间[7] - 武汉长江计算AI服务器进驻国家电网 金融机构及国家实验室[7] 智能制造与AI应用 - TCL华星武汉基地为全球最大LTPS单体工厂 产值超百亿元[8] - AI识别生产流程速度较人眼快5-10倍 准确率提升至90%以上[8] - 工业应用开发周期缩至以天计 设备故障处理效率提升62%[8] - 华工科技焊缝识别系统效率较传统技术提升50%[10] 芯片技术突破 - 全球首款北斗优先全频点高精度芯片在武汉发布[12] - 芯片搭载AI芯云融合定位技术 实现移动载体精准定位[12] - 武汉诞生首款4K级显卡GPU及国内首款7纳米车规级智能座舱芯片[12] 产业协同与创新 - 华星光电联合格创东智 华中科技大学等成立新型显示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10] - 实验室聚焦面板设计仿真 制造良率优化两大方向[10] - 武汉在先进半导体 未来网络等13个细分赛道发展未来产业[15]
发展航船破浪行则必至
长江日报· 2025-08-19 02:03
经济表现 - 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0592.8亿元 增速5.5% 高于全国水平0.2个百分点 规模和增速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5 [3][15] -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3% 在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第1 [16] -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民间投资增长13.5% 上半年召开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对接会52场 [16] 新质生产力发展 - 低空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同比增长20%以上 汇聚170余家代表性企业 获批32条商业试点航线 [4][17] - 北斗产业规模约339亿元 同比增长31% 集聚企业超300家 全球首款北斗优先全频点高精度芯片发布 [5][16] - 生命健康产业规模同比增长约20.1% [5][16] - 构建超630家创新平台 形成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 [7][16] 现代化产业体系 - 实施"965"产业链链长制 形成"一链一表"任务清单 建立"链长+链主+链创"长效机制 [7] - 市级重大项目中产业项目总投资占比58.5% 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较上年增长26.7个百分点 [16] - 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武钢等重点企业能效改造后单位GDP能耗较2021年累计下降超10% [12] 物流枢纽建设 - 成为全国首个集齐"五型"国家物流枢纽的省会城市 物流业增加值增长37.1% [7][9] -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低于全国整体水平1.9个百分点 达12.2% [9] - 中欧班列连续两年发行超千列 辐射欧亚大陆40国120城 [9] - 阳逻港设计通过能力超280万标箱 合作覆盖国内35个港口 120余个铁路场站 [9][17] 区域协同发展 - 印发《武汉都市圈发展2025年重点工作清单》 明确103项年度任务 [10] - 武汉都市圈"一圈通办"办件量超80万件 设立6个离岸科创园 支持8个协同创新项目资金400万元 [11] - 形成"主链在武汉 配套在都市圈"的产业发展格局 光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跨市协同 [10] 绿色低碳转型 - 氢能示范线累计加氢超120吨 车辆行驶超125万公里 减碳约1300吨 [11] - 上半年建设改造新能源汽车充电桩4.9万个 超时序进度11.2个百分点 [17] - 1-5月绿电购买量同比增长55% 绿证购买量为去年全年的2.6倍 [17] - 构建15个氢能创新平台 在3.8平方公里核心区聚集70余家机构 [12] 营商环境优化 - 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 推动市场法治开放政务产业科创等6方面111条工作任务 [7] - 加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 持续优化对外贸易营商环境 [7] - 19家供应链平台运行平稳 其中长江国贸营收同比增长62.1% [17]
湖北省科技“半年报”出炉 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187亿元
中证网· 2025-08-14 13:25
技术合同与企业发展 - 湖北省2025年上半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187亿元 同比增长10.55% [1] - 高新技术企业注册申报10296家 同比增长17.2% [1] - 科技型中小企业储备拟入库28692家 同比增长11.44% [1] 原始创新能力建设 - 新增6家省重点实验室使总数达235家 备案新型研发机构30家使总数达545家 [2] - 全国重点实验室总数升至45家 位居全国第四 [2] - 量子创新发展联合基金5年投入10亿元 省联合基金总规模达2.1亿元实现连续五年翻番 [2] 产业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 组织实施32个专项352项技术创新项目 聚焦人形机器人及低空经济等前沿赛道 [3] - 平顶脉冲磁场强度与磁悬浮试验速度刷新世界纪录 全球首款北斗优先全精度芯片发布 [3] - 新认定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8家 举办102场活动签约304个项目 [3] 区域协同与创新生态 - 光谷科创大走廊100个重点项目开工率达91% 襄阳宜昌省域科创中心方案同步实施 [4] - 成立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G100联盟 与10省市签署长江经济带科技合作框架 [4] - 向9553家科技型企业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504.6亿元 武汉入选科技金融创新政策先行区 [4]
2.0时代 ,全球首款北斗优先全频点高精度芯片发布
选股宝· 2025-06-29 14:59
行业动态 - 全球首款北斗优先全频点高精度芯片正式发布,标志着北斗芯片技术迈入2.0时代,由中国企业自主研发,将在今年内投入使用,重点应用于机器人、智能驾驶、监测测绘等领域 [1] - 北斗优先全频点高精度芯片实现了优先甚至独立运行,信号捕获速度提升20倍,授时精度提升5倍 [1] - 北斗产业已从"规模扩张"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技术自主、政策驱动、市场需求三重动力推动其成为全球卫星导航领域的核心力量 [1] - 2024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57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9%,北斗系统贡献的核心产值占比超80%,日均位置服务请求量突破10亿次 [1] - 到2030年北斗产业规模预计突破1.2万亿元,高精度定位服务、智能辅助驾驶、智能网联、低空物流等新兴场景将成为重要增长点 [1] 公司动态 - 海格通信在北斗领域形成"芯片-模块-天线-终端-系统-运营"完整产业链,是国内少数具备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之一,其北斗三号芯片市场份额达40% [2] - 嘉环科技助力电力北斗系统,在能源时空管理、电网设备管理、信息安全和电网运行等领域开展创新应用,构建电力北斗产品检测体系 [2]
晚报 | 6月30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6-29 14:47
算力 - 6月下旬算力产业链热度持续升温,涉及智算中心建设、AI服务器、光模块等多个细分环节,浪潮信息、中际旭创、胜宏科技等企业披露新签订单、项目建设及产能扩张动态 [1] - 2025中国AI算力大会指出算力已成为推动AI大模型训练、自动驾驶、金融科技等新兴应用规模化落地的核心支撑能力 [1] - 华泰证券表示AI大模型训练推理需求爆发,算力行业正从"硬件建设周期"向"资源运营周期"过渡,重点关注服务器、高速互连、液冷散热、IDC服务等投资主线 [1] - 东吴证券指出未来算力租赁、智算调度平台、AI推理云等商业化应用有望成为新盈利增长点,产业链投资机遇向上游零部件和下游算力服务延伸 [1] - 招商证券表示算力行业进入"政策-资本-应用"三轮驱动阶段,投资逻辑将从"扩产能"向"重运营、重服务、重生态"演变 [1] 脑机接口 - 马斯克在Neuralink发布会上表示全球已有七人植入设备,通过"心灵感应"产品重获物理世界交互能力,预计2026年让盲人重获光明,2028年实现人类与AI集成 [2] - 光大证券表示脑机接口行业进入爆发前夜,技术应用将远超医疗领域,覆盖教育、工业生产、娱乐、体育及家事管理 [2] - 2022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17.4亿美元,预计2027年达33亿美元,中国市场将占重要地位 [2] 人形机器人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首场测试赛落幕,清华火神队以5:3夺冠,赛事采用统一标准平台验证机器人AI策略能力 [3] - 华泰证券表示2025年或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量产元年,前期投资围绕T链高价值量板块,后期看好电子板块业务拓展 [4] - 东吴证券指出人形机器人行业差异化渐显,短期工业场景有望率先落地,长期发展空间广阔 [4] 北斗 - 全球首款北斗优先全频点高精度芯片发布,信号捕获速度提升20倍,授时精度提升5倍,重点应用于机器人、智能驾驶、监测测绘等领域 [4] - 2024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5758亿元人民币(同比+7.39%),北斗系统贡献核心产值占比超80%,日均位置服务请求量突破10亿次 [5] - 2030年北斗产业规模预计突破1.2万亿元,高精度定位服务、智能辅助驾驶、智能网联、低空物流等新兴场景将成为重要增长点 [5] 会展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4项会展业国家标准,包括《线上展览会服务指南》等,目前已构建覆盖会展全产业链的20项标准体系 [5] - 2025年中国展会行业总产值预计达1.5万亿元(占全球18.5%),2030年有望达3万亿元(占全球23%),年均增长率8.5% [6] 宏观与行业动态 - 5月制造业PMI为49.5%(环比+0.5pct),制造业景气水平改善 [7] - 下周A股68家公司限售股解禁,合计解禁31.65亿股,总市值816.71亿元,中无人机(200.2亿元)、迪哲医药-U(132.72亿元)、概伦电子(69.42亿元)解禁市值居前 [8] - 香港交易所拟自7月2日起提高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及恒生科技指数期货期权持仓限额,恒生指数合约限额由1万份提至1.5万份 [8] -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将于7月2日至5日举行,围绕人工智能融合应用、数字安全等举办46场专题论坛 [8] - 6月17日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涨260元和255元,年内呈现"五涨五跌两搁浅"格局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