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冲焊零部件
icon
搜索文档
至信股份闯上市,计划募资约1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02 15:43
上市计划与募资用途 - 公司计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募资总额13.29亿元[1] - 其中10.29亿元用于冲焊生产线扩产能及技术改造项目(覆盖重庆、宁波、安徽基地)[1] - 另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1] 主营业务与客户结构 - 主营汽车冲焊件及相关模具开发、加工、生产和销售[3] - 为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长安福特、蔚来汽车、理想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等整车制造商一级供应商[3] - 配套宁德时代、英纳法、伟巴斯特等零部件供应商[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持续增长:20.91亿元→25.64亿元→30.88亿元 三年累计增长47.7%[3][4] - 净利润显著提升:7069万元→1.32亿元→2.04亿元 三年增长188.5%[3][4] - 扣非净利润同步增长:5225万元→1.20亿元→1.85亿元[4]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13.85% 较2022年6.17%大幅提升[4] 资产与现金流状况 - 2024年末资产总额37.89亿元 较2022年31.51亿元增长20.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改善:2022年2.17亿元→2024年4.19亿元[4] - 资产负债率保持稳定:2024年母公司口径52.17% 与2022年52.15%基本持平[4] 业务构成分析 - 冲焊零部件收入占比超90%:2022年17.33亿元(90.74%)→2024年27.70亿元(95.93%)[4] - 研发投入占比稳定:2022年4.20%→2024年3.98%[4] 股权结构与控制关系 - 实际控制人为陈志宇、敬兵夫妇 累计控制83.75%表决权[6] - 设立至信衍数(控股平台)、甬龢衍/大数衍丰(税收优惠平台)、宁波煦广(家族持股平台)等多层架构[6][7] - 陈志宇之女陈笑寒通过宁波煦广间接持股0.18% 并担任公司董事兼董事会秘书[6][7] 历史沿革与增资记录 - 公司前身至信有限成立于1995年 初始注册资本52万元[5] - 历经多次增资:2000年增资至500万元→2020年注册资本达1.5亿元→2023年增至1.62亿元[5][6] - 2022年引入宁波明傲等员工持股平台 2023年新增宁波止域等投资方[5][6]
至信股份IPO背后,实控人来自老牌资本大佬家族,两家企业上市中
搜狐财经· 2025-09-01 15:29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重庆至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及模具业务 其中冲焊零部件业务占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95.93% 冲压模具占比3.81% [1]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吉利汽车、长安汽车、蔚来汽车、长安福特、理想汽车等知名汽车公司 前五大客户贡献约75%的营业收入 [1]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91亿元、25.64亿元和30.88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0.71亿元、1.32亿元和2.04亿元 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1]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 公司控制权由陈志宇、敬兵夫妻共同持有 合计持股占比约83.41% 两个女儿陈笑寒、陈敬宜合计持有约0.34%股权 [1] - 陈笑寒担任公司董事及董事会秘书职务 同时担任深圳市正汇投资有限公司监事 [1][2] 实控人背景与关联关系 - 实控人敬兵早期在深圳市财政证券担任营业部业务经理(1993-1996) 后与丈夫陈志宇共同持有深圳市正汇投资有限公司(敬兵70% 陈志宇30%) [2] - 敬兵兄长敬宏为327国债期货事件中经开公司相关人员 2000年已成为A股市场知名人物 通过深圳华润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入股深华新、天科股份等上市公司 [4] - 另一兄长敬伟为原东欧系核心人物 曾担任东欧投资、铜城集团、ST金马、西部金融租赁等多家公司董事长 [4] 家族资本运作网络 - 敬氏家族通过深圳市正汇投资与敬宏共同出现在北京星桥德福科技股东名单中 [6] - 已吊销的北京金汇欣凯医药科技曾由敬宏任副董事长、敬兵任董事 股东包括敬伟的深圳市金瑞丰实业和陈敬夫妇的深圳正汇投资 [7] - 2023年12月敬宏关联的海南昕宇航投资通过拍卖获得创业板上市公司佳云科技21.31%股权 成为第一大股东 [8] - 敬伟女儿敬玥控制的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上半年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9] - 陈志宇敬兵夫妇女儿名下的重庆市晗颐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出现在江西生物股东名单中 [9] - 敬氏家族目前控制或关联一家港股拟上市企业(江西生物) 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佳云科技) 一家A股拟上市企业(至信股份) 分别对应敬伟、敬宏、敬兵三家人 [9]
威唐工业(300707) - 无锡威唐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活动记录表
2025-05-07 09:24
业绩与亏损原因 - 第一季度亏损因海外客户项目延期导致模具业务交付减少 [2] - 模具业务存在单季度无规律波动特点 [2] - 2024年股价跌幅达20%,2025年跌幅一度超20%,当前跌幅12% [3] - 2024年已回购股份约3,996万元,可能进一步实施回购计划 [3] 业务与市场情况 - 海外业务占比超40%,其中美国业务占比约10% [2] - 德国模具业务已建立产能,美国本土有部分设备与人员 [2] - 冲焊零部件业务多个项目将在年内量产 [3] - 模具业务在手订单充裕 [3] 行业前景与风险 - 全球汽车行业受贸易体系不确定性和宏观经济波动影响 [3] - 不同市场存在车型、能源动力及工艺需求差异 [3] - 美国子公司尚未盈利,业务模式待贸易不确定性消除后明确 [3][4] 战略与应对措施 - 加大出海步伐以最小化贸易风险 [2] - 依托海外客户资源扩充产品线,完善海外基地工艺产能 [4] - 可转债剩余期限内将提升基本面以促进转股 [2]
【2025年一季报点评/瑞鹄模具】25Q1净利润高增,可转债扩产放量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Q1公司营收达7.47亿元,同比增长47.76%,环比增长6.98%,主要受益于模具交付量增加及智界R7集中交付 [2] - 2025Q1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增长28.49%,环比微降0.31%,在奇瑞Q1销量环比下滑27%导致投资收益减少1000万元的背景下仍保持稳定 [2] - 2025Q1毛利率25.00%,同比提升1.2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82个百分点;净利率14.88%,同比下降1.3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03个百分点 [2] - 三费费用率4.49%,同比下降1.8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14个百分点,其中研发费用率3.93% [2] 业务发展动态 - 汽车制造装备业务在手订单38.5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78%,涵盖冲压模具、焊装自动化生产线及AGV移动机器人等 [3] - 汽车零部件业务(冲焊件、一体化压铸结构件等)2024年产能逐步释放,成为重要增长点 [3] - 装备业务启动AI技术赋能模具设计,开发智能协作机器人并推进黑灯工厂落地,自动化产线及AGV机器人产能规模提升 [4] - 拟发行8.8亿元可转债,用于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智能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研发产业化项目 [4]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0亿元、5.70亿元、7.13亿元,对应EPS 2.15元、2.72元、3.41元 [5] - 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18倍、14倍、11倍 [5] - 2025年预计营业总收入33.32亿元,同比增长37.43%,2026-202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38.38%、27.55% [6] - 2025年归母净利率13.52%,2027年降至12.12%;ROE从2025年17.07%提升至2027年18.07% [6] 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 - 2025年流动资产预计60.87亿元,较2024年增长55.7%,主要因货币资金及存货增长 [6] - 2025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预计7.7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34%,资本开支4.57亿元 [6] - 资产负债率从2024年57.69%升至2025年64.17%,主要因扩产导致负债增加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