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田设施损毁综合保险
icon
搜索文档
高标准农田保险: 让“巴掌田”变高产田
金融时报· 2025-09-24 04:39
高标准农田保险发展现状 -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曹家镇共峨村通过高标准农田试点将零碎土地转化为高产良田 显著提升农作物产量[1] - 人保财险定制三阶段专属保险产品 覆盖工程质量缺陷 管护费用和自然灾害造成的建设工程损毁损失[1] - 2024年10月发现渠道破损和蓄水池渗漏等问题 保险支付维修费用5.75万元 历时两个月完成修复[1] 保险产品全国推广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末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潜在缺陷责任保险等产品已推广至全国31个省份[1] - 累计支付赔款超过1.35亿元[1] -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高标准农田概念后 其建设成为各地重点工作[2] 行业痛点与政策支持 - 约30%的高标准农田因管护不善导致使用效能大幅降低[2] - 建设阶段涉及规划设计 施工团队和材料供应商等多方主体 工程质量隐患丛生[2] - 2024年3月中央文件鼓励开展工程质量保险 支持承保机构组织专业力量进行监督[2] 创新业务模式 - "保险+服务"模式成为主流 解决建设主体多 环节复杂及管护资金不足等难题[3] - 保险公司积极探索"保险+风险减量+科技"模式 运用无人机遥感和AI识图技术[3] - 通过AI技术精准识别灌溉管道破裂和田埂坍塌等异常风险 自动生成维修工单[3] 行业战略意义与发展趋势 - 高标准农田保险正从局部创新走向规模化落地 成为农业保险细分领域重要增长点[4] - 填补高标准农田建管全周期风险保障空白 推动农业风险管理从被动赔付向主动防控转型[4] - 为耕地质量提升和产能稳定筑牢防护网 增强农户种粮信心并提供金融支撑[4]
人保财险: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提供全方位支持
证券日报· 2025-06-22 15:10
金融支农创新模式 - 中国人保旗下人保财险的"统筹涉农保险产品助力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综合保障模式"入选2024年度金融支农十大创新模式 [1] - 该模式针对耕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耕地质量提升过程中的风险提供全方位保险支持 [1] 创新保险产品 - 开发三大产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潜在缺陷责任保险、农田设施损毁综合保险、耕地地力指数保险 [2] -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潜在缺陷责任保险保障范围包括质量缺陷、自然灾害造成的物质损坏及管护故障维修费用 [2] - 农田设施损毁综合保险保障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导致的财产损失及第三者人身伤亡 [2] - 四川省案例中支付维修费用5.75万元用于渠道破损、蓄水池渗漏等修复 [2] 产品推广与赔付数据 - 三款产品已在全国31个省份推广 [3] -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潜在缺陷责任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144亿元 [3] - 农田设施损毁综合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29亿元 [3] - 耕地地力指数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8亿元 [3] - 三款产品累计支付赔款超过1.35亿元 [3] 全程管护服务 - 实施建设前、中、后期全过程介入,包括风险查勘、定期巡检、第三方维修及理赔 [4] - 四川省组建三支专业团队,2024年发现风险点585项、建成项目隐患164处,提交风险报告133份 [4] 科技应用 - 自主研发"农田管护"平台,实现流程数字化、作业线上化和服务智能化 [5][6] - 四川省通过平台实现承保区域地图化、巡查打卡线上化、事故处理规范化 [6] 风险减量机制 - 采用"耕地地力补偿保险+管护服务"模式,构建事前预防与事后补偿一体化机制 [7] - 辽宁省通过"保险产品+设备服务+培训指导"模式免费提供土壤改良物资及技术指导 [7] 未来规划 - 计划深化产品功能、拓宽保障范围、扩大承保面积,探索耕地保护长效机制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