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保险

搜索文档
高标准农田保险: 让“巴掌田”变高产田
金融时报· 2025-09-24 04:39
高标准农田保险发展现状 -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曹家镇共峨村通过高标准农田试点将零碎土地转化为高产良田 显著提升农作物产量[1] - 人保财险定制三阶段专属保险产品 覆盖工程质量缺陷 管护费用和自然灾害造成的建设工程损毁损失[1] - 2024年10月发现渠道破损和蓄水池渗漏等问题 保险支付维修费用5.75万元 历时两个月完成修复[1] 保险产品全国推广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末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潜在缺陷责任保险等产品已推广至全国31个省份[1] - 累计支付赔款超过1.35亿元[1] -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高标准农田概念后 其建设成为各地重点工作[2] 行业痛点与政策支持 - 约30%的高标准农田因管护不善导致使用效能大幅降低[2] - 建设阶段涉及规划设计 施工团队和材料供应商等多方主体 工程质量隐患丛生[2] - 2024年3月中央文件鼓励开展工程质量保险 支持承保机构组织专业力量进行监督[2] 创新业务模式 - "保险+服务"模式成为主流 解决建设主体多 环节复杂及管护资金不足等难题[3] - 保险公司积极探索"保险+风险减量+科技"模式 运用无人机遥感和AI识图技术[3] - 通过AI技术精准识别灌溉管道破裂和田埂坍塌等异常风险 自动生成维修工单[3] 行业战略意义与发展趋势 - 高标准农田保险正从局部创新走向规模化落地 成为农业保险细分领域重要增长点[4] - 填补高标准农田建管全周期风险保障空白 推动农业风险管理从被动赔付向主动防控转型[4] - 为耕地质量提升和产能稳定筑牢防护网 增强农户种粮信心并提供金融支撑[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