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线缆

搜索文档
小批量多品种策略“落地生花” 鑫宏业打造特种线缆龙头
中国证券报· 2025-09-21 20:17
公司业务与技术突破 - 公司成功交付法国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核心配套PIC电缆 标志着特种线缆领域重要突破 [1] - 子公司江苏华光是国内唯一持有"电缆+电气贯穿件"两类核级产品设计与制造资质的民营企业 深耕核电领域近25年 [3] - 公司组建专项团队历经3年攻克抗辐射技术 产品经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测试核心指标全部达标 [4] - 公司开发出超柔性线缆系列产品 在模拟极端工况下通过百万次耐久测试 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6] - 公司通过327次迭代实验和23个核心工艺节点重构 实现材料配比精准调控 [6] 产品与技术优势 - 新能源汽车高压线缆需兼顾耐高温、电磁屏蔽性能、耐腐蚀性、柔软度与整车电气系统兼容性等多重性能 价值与技术含量显著提升 [2] - 兆瓦级超充线缆电流密度超过30A/mm² 实现充电效率革命性提升 [2] - 超柔性线缆系列着眼于轻量化、高柔性、抗干扰、耐环境等特性 大幅超越普通工业机器人线缆在狭小空间内的动态弯折寿命极限 [4] - 产品开发始终站在国家战略需要和市场需求空缺的角度 保持对市场的敏感与技术的领先 [3] 市场布局与客户合作 - 公司定位"小批量、多品种"特种线缆 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光伏、储能、工控等多个行业线缆市场成为龙头 [1] - 已进入比亚迪、吉利汽车、上汽新能源、一汽集团、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小米汽车等整车厂一级供应商名录 [2] - 全资子公司与具有90年历史的法国通讯线缆企业ACOME合作成立合资公司 共同提供高速数据通讯线缆 [3] - 已顺利进入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供应链体系 为关节驱动系统及灵巧手等关键部位提供高度定制化线缆解决方案 [4] 战略发展方向 - 新能源汽车下半场重点集中在液冷超充、高速通讯连接及商用车三大领域 公司已做好充分布局 [2] - 着力拓展商用车线缆市场 为业绩寻找新的增长极 [3] - 横向拓展至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新兴赛道 构建跨场景协同创新生态 [4] - 拟募资投向超融合导体线缆、大功率充电连接及冷却系统、新一代核电站用电缆的研发和产业化三个项目 [3] 企业发展策略 - 前瞻布局研发 提前做足技术储备 在机会来临时紧紧抓住 [5] - 在红海市场比拼技术和服务 通过研究国家战略和用户痛点获得产品品质溢价 [5] - 锚定核电、轨道交通、人形机器人等蓝海市场 这些市场客户价格敏感性较低 更关注产品品质与企业资质 [6] - 善用并购重组实现同向发展 通过资本注入、技术赋能和管理优化提升被并购企业业务 [6] - 拟收购扬州曙光光电控制权 利用其特殊行业资质拓宽业务领域 实现上下游协同开发 [7]
小批量多品种策略“落地开花” 鑫宏业打造特种线缆龙头
中国证券报· 2025-09-20 07:42
核心观点 - 公司完成法国ITER项目核心配套PIC电缆交付 标志着特种线缆领域重要突破 [1] - 公司定位"小批量 多品种"特种线缆 在新能源汽车 充电桩 光伏 储能 工控等行业线缆市场成为龙头 [1] - 公司正向核电线缆 高速通讯线缆 人形机器人用线缆等技术含量更高领域拓展 [1] 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 - 新能源汽车高压线缆工作电压远高于低压线缆 需兼顾耐高温 电磁屏蔽 耐腐蚀 柔软度与电气系统兼容性等多重性能 [2] - 新能源汽车高压线缆相较于传统汽车线缆价值与技术含量显著提升 [2] - 公司已进入比亚迪等整车生产商及吉利汽车 上汽新能源 一汽集团 蔚来汽车 小鹏汽车 理想汽车 小米汽车等整车厂一级供应商名录 [2] - 新能源汽车线缆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下半场重点集中在液冷超充 高速通讯连接及商用车三大领域 [2] - 公司推出兆瓦级超充线缆及液冷充电枪 线缆电流密度超过30A/mm² 实现充电效率革命性提升 [3] - 全资子公司与法国ACOME合作成立合资公司 为全球客户提供高速数据通讯线缆 [3] - 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有望逐步提升 公司着力拓展商用车线缆市场 [3] 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 - 公司拟募资投向超融合导体线缆 大功率充电连接及冷却系统 新一代核电站用电缆的研发和产业化三个项目 [4] - 产品开发始终站在国家战略需要和市场需求空缺角度 [4] - 子公司江苏华光是国内唯一持有"电缆+电气贯穿件"两类核级产品设计与制造资质的民营企业 持有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双许可证及CCS ABS等国际权威认证 [4] - 参与ITER项目组建专项团队 历经3年攻克抗辐射技术 产品核心指标全部达标 [4] - 正与ITER项目洽谈核级特殊电缆开发及核级设备供应 有望从单一电缆供应商升级为核级设备综合服务商 [4] 新兴领域拓展 - 公司横向拓展至人形机器人 低空飞行器等新兴赛道 [5] - 开发出超柔性线缆系列产品 实现轻量化 高柔性 抗干扰 耐环境等特性 大幅超越普通工业机器人线缆动态弯折寿命极限 [5] - 产品适配工业生产 医疗服务等多种复杂应用场景 [5] - 已进入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供应链体系 为关节驱动系统及灵巧手等关键部位提供高度定制化线缆解决方案 [5] 发展战略与并购重组 - 公司坚持前瞻布局研发 提前做足技术储备 [6] - 新能源车用线缆作为业绩基本盘 通过比拼技术和服务获得品质溢价 不参与价格战 [6] - 核电 轨道交通 人形机器人被锚定为蓝海市场 客户价格敏感性较低 更关注产品品质与企业资质 [7] - 针对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线缆要求 成立研发团队经过327次迭代实验 通过23个核心工艺节点重构和参数耦合优化 实现材料配比精准调控 通过百万次耐久测试 [7] - 通过并购江苏华光 注入资本与技术 建设核级产品专用生产基地 实现业务蒸蒸日上 [7] - 拟收购扬州曙光光电控制权 利用其特殊行业资质拓宽业务领域 实现伺服控制系统与特种线缆上下游协同 [8]
新亚电子(605277):25H1业绩实现稳步增长,持续推进线缆产品升级迭代
长城证券· 2025-09-01 06:1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预期未来6个月内股价相对行业指数涨幅15%以上 [4][8][17] 核心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1亿元、2.20亿元、2.76亿元 年增长率达18.1%、21.6%、25.8% [1][8]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56元、0.68元、0.85元 对应PE分别为45倍、37倍、30倍 [1][8]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0.32亿元、47.25亿元、56.47亿元 年增长率达14.2%、17.2%、19.5% [1] - ROE呈现持续改善趋势 预计从2024年的10.4%提升至2027年的14.6% [1] 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19.45亿元 同比增长19.57% [1][2] - 归母净利润9916.61万元 同比增长31.83% [1][2] - 扣非归母净利润1.01亿元 同比增长37.97% [1][2] - 销售净利率5.10% 同比增长0.48个百分点 [2] 分业务板块表现 - 消费电子及工业控制线材营收7.42亿元 同比增长12.06% [2] - 通信线缆及数据线材营收6.2亿元 同比增长4.12% [2] - 高频高速铜缆连接线营收9387.52万元 同比增长87.28% [2] - 新能源系列线缆及组件营收4.03亿元 同比增长81.23% [2] - 汽车线缆营收1.22亿元 同比增长83.54% [2] 研发与技术突破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5948.58万元 同比增长10.70% [3] - 与安费诺联合推出高速铜缆"藕芯结构"技术方案 获专利授权并在PCIe6.0和PCIe7.0产品实现量产 [3] - 224G藕芯线比发泡线具有更好的信号传输性能 摆脱对国外进口铁氟龙发泡设备和材料的依赖 [3] - 完成小米YU7车辆座椅用线项目和广汽以太网车用数据线项目认证并批量供应 [3] 行业与市场地位 - 线缆行业下游应用场景需求持续扩张 推动四大板块业务收入增长 [2] - AI训练与推理需求增长带动高频高速铜缆连接线市场需求旺盛 [2] - 海外订单以欧元结算带来汇兑收益 [2] - 公司持续推进产品升级迭代 在液冷线缆、储能线缆等领域进行技术研发升级 [3]
鑫宏业拟不超3亿定增聚焦主业 多元化与创新驱动首季营收增55%
长江商报· 2025-07-01 00:00
定向增发计划 - 公司计划定向增发募资不超过3亿元,用于超融合导体线缆、大功率充电连接及冷却系统、新一代核电站用特种电缆及电气贯穿件三大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1][2] - 超融合导体线缆项目总投资2.15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2.03亿元,建设期24个月,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80万公里车用超融合低压导线的产能 [2] - 大功率充电连接及冷却系统项目总投资5481.59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5181.59万元,建设期36个月,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2万件液冷超充枪及1.1万件热管理系统的产能 [2] - 新一代核电站用特种电缆项目总投资4956.91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4556.91万元,建设期36个月,建成后将形成年产3万公里核电线缆及250件核电电气贯穿件的产能 [2] 前次募资及分红情况 - 公司2023年6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14.97亿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募集资金结余3.17亿元,占募集资金净额的21.17% [3] - 2023年及2024年公司分别派现9709.86万元、8835.97万元,分红率分别为58.79%、76.00% [3] 主营业务及市场布局 - 公司主营业务为新能源汽车线缆、光伏线缆、储能线缆、核电线缆等特种线缆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其中新能源汽车线缆和光伏线缆是两大核心业务 [4] -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深度配套头部车企的电池包线束、域控制器线缆,并为L2+级智能驾驶系统提供车规级高速数据传输线缆 [4] - 在光储领域,公司耐候型光伏线缆适配海上光伏与钙钛矿叠层技术,储能线缆配套宁德时代、比亚迪储能项目 [5] - 公司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市场,已进入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供应链,并为eVTOL飞行器及物流无人机提供动力传输与通信解决方案 [5] 研发投入及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5470.31万元、6130.02万元、8238.7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03%、3.06%、3.11% [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获得有效专利63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 [6]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6.48亿元创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减少29.61% [6]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7.55亿元同比增长55.35%,归母净利润3443万元同比增长20.43%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