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欧可转债债券A
icon
搜索文档
让好基金“可持续生产”,公募探索投研工业化新范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02:41
行业背景与转型需求 - A股上市公司数量突破8000家 资管规模迈向35万亿元 投资需求日益多元 公募基金行业从规模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1] - 公募行业向投研平台化 一体化转型 相对独立的基金管理模式不再适应发展 [2] 工业化投研体系战略 - 工业化核心是从依赖基金经理个体能力转向团队化 系统化组织能力 追求更持续稳定的投资业绩 [1] - 构建工业化投研体系三支柱:专业化 工业化 数智化 形成股票 债券 多资产和量化四大生产线 [2] - 通过办公环境设计与激励制度塑造乐于分享的团队文化 研究员推荐股票采纳率大幅提升 每推荐3只平均有2只被采纳 [3] 专业化建设 - 专业化要求投研人员长期深耕细分领域 形成超越市场平均的认知深度 优秀基金经理需10年研究加10年投资沉淀 [3] - 科技赛道形成13位基金经理和12名研究员的战队 每人专注不同细分方向 率先捕捉光模块 AI巨头等投资机会 [3] 工业化流程优化 - 通过五要素模型统一权益研究框架和投资流程 显著提高内部讨论与决策效率 [3] - 多资产策略研发分解为设计 生产 组装和检测四大车间 实现精细稳定分工协作 [5] - 设计车间定制差异化方案 生产车间覆盖多类资产 组装车间控制组合波动率 检测车间评估风险执行 [5] 数智化转型 - 数智化代表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机器广覆盖 高速度和强客观性带来高胜率 [4] - AI和大模型深度融入投研流程 量化模型驱动中欧可转债债券A排名第一 大模型分析内部报告 会议记录与市场数据贡献显著收益 [4] 多资产配置发展 - 形成中低波 FOF 养老等多系列策略产品体系 系统化提升策略适应能力和长期稳定性 [5] - 未来推进更全面模型融入风险决策 积极探索衍生品应用实现精细产品结构搭建与风险对冲 [5] 细分领域投资展望 - 科技投资呈现海外硬件与软件周期复制趋势 国内硬件投资为核心焦点 遵循硬件先行软件跟进节奏 AI端侧应用预计明年下半年迎重大机会 [6] - 债券市场中期低利率环境延续且仍有下降空间 长端收益率逐渐接近边际配置价值水平 [6]
前7月九成债基上涨 富国优化增强债券E涨16.81%
中国经济网· 2025-08-06 23:16
债券型基金整体表现 - 截至7月31日 今年前7月6807只债券型基金中 业绩上涨的共有6281只 占比高达92% 另有33只持平 493只下跌 [1] 涨幅领先基金及持仓 - 华商丰利增强定期开放债券A和C分别上涨22.17%和21.93% 南方昌元可转债债券A和C分别上涨20.61%和20.26% [1] - 华商丰利增强定期开放债券前五大重仓债券为24特国01、重银转债、25国债01、25国债08、华安转债 前十大重仓股为海力风电、太平洋、中航沈飞、新易盛、东吴证券、中际旭创、华西证券、派克新材、华泰证券、海光信息 债券和股票资产占比分别为76.77%和18.93% [1] - 南方昌元可转债债券重仓柳工转2、兴业转债、隆22转债、南航转债、睿创转债 前十大重仓股为内蒙一机、芯源微、复旦微电、广东宏大、国睿科技、鼎龙股份、圣邦股份、新大陆、航发科技、虹软科技 [2] - 华宝增强收益债券A和B、富国优化增强债券E、A/B、C、中欧可转债债券A等多只债基在前7月涨幅都超过16% [2] - 华宝增强收益债券重仓豪鹏转债、景23转债、华懋转债、25国债01、25国债08 [2] - 富国优化增强债券前五大重仓债券为25附息国债08、25国债01、浦发转债、上银转债、兴业转债 规模为36.5亿元的E份额上涨16.81% [3] 跌幅较大基金及持仓 - 同泰泰裕三个月定开债C、A和格林聚鑫增强债券C位居跌幅前三名 收益率分别为-2.31%、-2.26%和-2.20% [3] - 同泰泰裕三个月定开债重仓金融债 前五大债券为23国开03、25农发21、25超长特别国债02、25附息国债11、25农发11 [3] - 格林聚鑫增强债券C重仓25国债01 另有少部分股票资产包括保利发展、山东药玻、明阳智能、天坛生物、隆基绿能、上汽集团、通化东宝、天顺风能、泰胜风能、康缘药业 [3] 基金业绩排名详情 - 华商丰利增强定期开放债券A以22.17%涨幅位居第一 规模3.99亿元 同泰泰裕三个月定开债C以-2.31%跌幅居末位 规模5.08亿元 [4] - 南方昌元可转债债券A以20.61%涨幅位列第三 规模7.70亿元 格林聚鑫增强债券C以-2.20%跌幅位列第三 规模0.00亿元 [4] - 华宝增强收益债券A和B分别以17.41%和17.14%涨幅位列第四和第五 规模分别为0.53亿元和1.50亿元 [5] - 富国优化增强债券E、A/B和C分别以16.81%、16.81%和16.53%涨幅位列第六、第七和第八 规模分别为36.50亿元、19.99亿元和5.53亿元 [5] - 中欧可转债债券A以16.07%涨幅位列第九 规模37.49亿元 [5] - 金鹰元丰债券D和A分别以15.92%和15.91%涨幅位列第十和第十一 规模分别为3.81亿元和6.63亿元 [5] - 博时转债增强债券A以15.83%涨幅位列第十二 规模9.80亿元 [5] - 中欧可转债债券C以15.81%涨幅位列第十三 规模25.23亿元 [5] - 金鹰元丰债券C以15.65%涨幅位列第十四 规模0.23亿元 [5] - 博时转债增强债券C以15.57%涨幅位列第十五 规模2.81亿元 [5] - 华宝可转债债券A和C分别以15.35%和15.19%涨幅位列第十六和第十七 规模分别为9.68亿元和12.09亿元 [5] - 宝盈融源可转债债券A以15.23%涨幅位列第十八 规模0.74亿元 [5] - 东方可转债债券A以15.16%涨幅位列第十九 规模0.52亿元 [5] - 鹏华可转债债券A和D分别以15.09%和15.08%涨幅位列第二十和第二十一 规模分别为30.58亿元和18.66亿元 [5] - 宝盈融源可转债债券C以15.03%涨幅位列第二十二 规模0.56亿元 [5] - 中海可转债债券A以15.01%涨幅位列第二十三 规模0.67亿元 [5] - 鹏华可转债债券C以14.94%涨幅位列第二十四 规模14.26亿元 [5] - 东方可转债债券C以14.88%涨幅位列第二十五 规模0.41亿元 [5] - 中海可转债债券C以14.83%涨幅位列第二十六 规模0.87亿元 [5] - 银华可转债债券A以14.67%涨幅位列第二十七 规模4.89亿元 [5] - 交银可转债债券A和C分别以14.61%和14.35%涨幅位列第二十八和第二十九 规模分别为0.46亿元和0.38亿元 [5] - 招商安瑞进取债券A和C分别以14.25%和14.05%涨幅位列第三十和第三十一 规模分别为2.51亿元和1.02亿元 [5] - 南方广利回报债券A/B和C分别以13.90%和13.64%涨幅位列第三十二和第三十三 规模分别为21.74亿元和2.06亿元 [5] - 光大保德信信用添益债券A类以13.81%涨幅位列第三十四 规模41.68亿元 [5] - 华富可转债债券以13.65%涨幅位列第三十五 规模2.80亿元 [5] - 光大保德信信用添益债券C类以13.60%涨幅位列第三十六 规模5.78亿元 [6] - 华商可转债债券A以13.59%涨幅位列第三十七 规模8.65亿元 [6] - 信澳信用债债券C以13.57%涨幅位列第三十八 规模1.48亿元 [6] - 信澳信用债债券以13.56%涨幅位列第三十九 规模6.61亿元 [6] - 华富可转债债券C以13.45%涨幅位列第四十 规模1.07亿元 [6] - 华商可转债债券C以13.33%涨幅位列第四十一 规模4.93亿元 [6] - 上银可转债精选债券A以13.23%涨幅位列第四十二 规模1.22亿元 [6] - 民生加银鑫享债券A以13.18%涨幅位列第四十三 规模1.22亿元 [6] - 上银可转债精选债券C以13.04%涨幅位列第四十四 规模0.33亿元 [6] - 民生加银鑫享债券D以12.92%涨幅位列第四十五 规模0.01亿元 [6] - 民生加银鑫享债券C以12.92%涨幅位列第四十六 规模2.03亿元 [6] - 华商瑞鑫定期开放债券以12.79%涨幅位列第四十七 规模0.59亿元 [6] - 东方双债添利债券D和A分别以12.76%和12.75%涨幅位列第四十八和第四十九 规模分别为0.69亿元和1.63亿元 [6] - 民生加银增强收益债券A以12.67%涨幅位列第五十 规模4.07亿元 [6] - 东方双债添利债券C以12.50%涨幅位列第五十一 规模1.27亿元 [6] - 华商信用增强债券A以12.46%涨幅位列第五十二 规模48.65亿元 [6] - 民生加银增强收益债券C以12.37%涨幅位列第五十三 规模2.27亿元 [6] - 华商信用增强债券C以12.25%涨幅位列第五十四 规模27.27亿元 [6] - 长城久悦债券A以12.11%涨幅位列第五十五 规模0.07亿元 [6] - 景顺长城景颐丰利债券A以12.08%涨幅位列第五十六 规模18.26亿元 [6] - 中银转债增强债券A以12.00%涨幅位列第五十七 规模9.42亿元 [6] - 长城久悦债券C以11.85%涨幅位列第五十八 规模0.05亿元 [6] - 景顺长城景颐丰利债券C以11.82%涨幅位列第五十九 规模2.73亿元 [6] - 中银转债增强债券B以11.77%涨幅位列第六十 规模5.28亿元 [6] - 华富安鑫债券A以11.76%涨幅位列第六十一 规模0.33亿元 [6] - 华富安鑫债券C以11.58%涨幅位列第六十二 规模0.02亿元 [6] - 兴银收益增强A以11.57%涨幅位列第六十三 规模0.77亿元 [6] - 南华瑞泽债券A以11.55%涨幅位列第六十四 规模4.50亿元 [6] - 兴银收益增强C以11.52%涨幅位列第六十五 规模1.25亿元 [6] - 长盛可转债A以11.44%涨幅位列第六十六 规模0.36亿元 [6] - 南华瑞泽债券C以11.29%涨幅位列第六十七 规模0.92亿元 [6] - 财通收益增强债券A以11.27%涨幅位列第六十八 规模1.66亿元 [6] - 长盛可转债C以11.24%涨幅位列第六十九 规模0.52亿元 [6] - 富国可转债A以11.22%涨幅位列第七十 规模15.24亿元 [6] - 博时天颐债券A以11.20%涨幅位列第七十一 规模1.62亿元 [7] - 富国可转换债券E以11.18%涨幅位列第七十二 规模6.43亿元 [7] - 富国可转换债券C以11.10%涨幅位列第七十三 规模1.19亿元 [7] - 大成可转债增强债券A以11.04%涨幅位列第七十四 规模0.74亿元 [7] - 财通收益增强债券C以11.00%涨幅位列第七十五 规模1.89亿元 [7] - 金鹰添利信用债债券A以11.00%涨幅位列第七十六 规模0.27亿元 [7] - 大成可转债增强债券C以10.98%涨幅位列第七十七 规模0.02亿元 [7] - 博时天颐债券C以10.95%涨幅位列第七十八 规模1.50亿元 [7] - 长城积极增利债券A以10.94%涨幅位列第七十九 规模0.47亿元 [7] - 华安强化收益债券A以10.88%涨幅位列第八十 规模5.01亿元 [7] - 金鹰添利信用债债券C以10.88%涨幅位列第八十一 规模0.92亿元 [7] - 南方希元可转债债券A以10.87%涨幅位列第八十二 规模15.99亿元 [7] - 金鹰添利信用债债券E以10.80%涨幅位列第八十三 规模0.18亿元 [7] - 天弘添利LOFE以10.78%涨幅位列第八十四 规模11.85亿元 [7] - 广发可转债债券D和A分别以10.71%和10.71%涨幅位列第八十五和第八十六 规模分别为4.61亿元和13.42亿元 [7] - 财通可转债债券以10.70%涨幅位列第八十七 规模0.20亿元 [7] - 长城积极增利债券C以10.68%涨幅位列第八十八 规模未披露 [7] - 华安强化收益债券B以10.63%涨幅位列第八十九 规模1.36亿元 [7] - 西部利得稳健双利债券A以10.61%涨幅位列第九十 规模1.72亿元 [7] - 广发可转债债券E以10.59%涨幅位列第九十一 规模3.86亿元 [7] - 国泰可转债债券以10.58%涨幅位列第九十二 规模0.96亿元 [7] - 天弘添利LOF以10.56%涨幅位列第九十三 规模16.06亿元 [7] - 光大保德信中高等级债券A以10.54%涨幅位列第九十四 规模5.25亿元 [7] - 天弘添利LOFF以10.53%涨幅位列第九十五 规模0.06亿元 [7] - 广发可转债债券C以10.46%涨幅位列第九十六 规模4.77亿元 [7] - 财通可转债债券C以10.45%涨幅位列第九十七 规模0.28亿元 [7] - 西部利得稳健双利债券C以10.37%涨幅位列第九十八 规模1.04亿元 [7] - 光大保德信中高等级债券C以10.30%涨幅位列第九十九 规模3.03亿元 [7] 基金经理背景 - 华商丰利增强定期开放债券由厉骞管理 其2016年4月加入华商基金 曾任研究员 现任多资产投资部固收投资副总监 累计管理公募基金超过5年 [1] - 南方昌元可转债债券由刘文良管理 其2012年7月加入南方基金 历任固定收益部转债研究员、宏观研究员、信用分析师 累计管理经验近10年 [2] - 华宝增强收益债券由曾健飞管理 其2014年2月加盟前海开源基金 曾任固定收益部研究员、基金经理 累计管理经验超过5年 [2] - 富国优化增强债券由刘兴旺管理 其曾任申银万国证券固定收益研究员 华宝兴业基金基金经理助理兼债券研究员 泰信基金基金经理 国投瑞银基金基金经理 国联证券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 长安基金固定收益总监 2021年11月加入富国基金 管理公募基金长达9年 [3]
32万亿公募市场显韧性,权益类基金发行显著回暖
搜狐财经· 2025-07-10 02:06
行业概况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管理规模达32万亿元 展现出稳健韧性 [2] - 权益类基金发行显著回暖 行业产品结构加速迭代 反映市场风险偏好修复 [2] - 宏观经济基本面修复与资本市场改革深化为行业发展提供支撑 投资者信心逐步回暖 [2] 权益类基金表现 - 中欧数字经济混合A近一年业绩排名1/54 中欧智能制造混合A排名13/1819(前1%) 中欧科创主题混合(LOF)A排名3/220(前2%) [3] - 中欧基金在主动权益领域近十年绝对收益排名位列13家大型基金公司第二位 [3] - 中欧价值智选回报混合A近七年、近十年同类排名分别为1/107和2/37 中欧明睿新常态混合C近七年排名1/59 中欧成长优选回报混合A近十年排名3/37 [3] 固收类基金表现 - 中欧基金近十年主动债券投资管理能力位居行业前三 [4] - 中欧可转债债券A近一年排名1/38 中欧诚悦债券A和中欧瑾泰债券A分别排名第29位和第40位(共936只产品) [4] - 中欧兴利债券A近五年、近七年排名分别为第29位(505只产品)和第9位(261只产品) 中欧盈和5年定开债券排名5/63 [4] 投研体系升级 - 中欧基金2024年末提出"中欧制造"投研升级计划 构建专业化分工、标准化流程及数智化平台三大支柱的工业化投研体系 [5] - 该体系旨在优化协作效率 提升研究深度与决策精准度 形成风格清晰、超额收益稳定的产品矩阵 [5] 市场展望 - 中欧基金计划在下半年权益领域关注科技赋能与产业升级主线 固收领域把握利率波动中的票息与交易机会 [5]
上半年95%债基上涨 华商丰利增强定期开放债涨18%
中国经济网· 2025-07-07 23:17
债券型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6831只债券型基金中6505只实现上涨,占比95%,29只收平,297只下跌 [1] - 华商丰利增强定期开放债券A/C以18.35%和18.11%的涨幅位居榜首,累计收益率超130% [1] - 中欧可转债债券A、博时转债增强债券A等8只基金涨幅超12%,构成第二梯队 [2] 领先基金持仓分析 - 华商丰利增强重仓转债资产,前五大债券为本钢转债、25国债01等,股票持仓包括复旦微电、海力风电等 [1] - 中欧可转债债券A/C一季度重仓24国债21、24国债15等国债品种及浦发转债、兴业转债 [2] - 博时转债增强债券股票仓位仅15.29%,持有运机集团、新华保险等个股 [2] 基金经理背景 - 华商丰利增强基金经理厉骞管理经验超5年,现任固收投资副总监 [1] - 博时转债增强债券由过钧和高晖管理,过钧经验超20年,高晖近2年 [2] - 富国优化增强债券基金经理刘兴旺从业9年,曾任多家机构固定收益研究员 [3] 跌幅较大基金 - 上半年仅9只债基跌幅超2%,格林聚鑫增强债券C下跌2.47%且未持有债券资产 [3] - 宏利交利3个月定开债券发起式C下跌2.41%,重仓政策性金融债 [3] - 诺德增强收益债券下跌2.33%,股票仓位15.37%,持仓宁德时代、美的集团等 [4] 基金规模数据 - 华商丰利增强定期开放债券A规模3.72亿元,C类0.64亿元 [6] - 博时转债增强债券A规模9.4亿元,C类3.54亿元 [6] - 可转债ETF规模达370.38亿元,为榜单中规模最大产品 [8]
中欧可转债债券A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1.84%
搜狐财经· 2025-05-27 16:33
基金表现 - 中欧可转债债券A(004993)5月27日下跌0.44%,最新净值1.35元,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1.84% [1] - 该基金成立于2017年11月,基金规模32.69亿元,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34.53% [1] 持有人结构 - 截至2024年末,中欧可转债债券A的机构持有13.07亿份,占总份额的95.79%,个人投资者持有0.57亿份,占总份额的4.21% [1] 基金经理信息 - 现任基金经理李波,中国国籍,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历任海通证券研究所固定收益分析师(2017.6-2020.4),2020年4月加入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 - 李波现任中欧可转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同时管理多只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2] 持仓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欧可转债债券A前五持仓占比合计8.18%,分别为:24国债21(2.77%)、24国债15(1.90%)、25国债01(1.24%)、浦发转债(1.16%)、兴业转债(1.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