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特工队2》

搜索文档
北美暑期档“高开低走”,专业机构将票房预测下调至37.5亿美元
环球时报· 2025-08-24 23:11
行业整体表现 - 北美暑期档票房预期从40亿美元下调至37.5亿美元 较2023年同期下降约8% [1][2] - 第二季度票房同比增长37% 但7月后市场急速下滑 截至8月17日票房同比下降6% 较2023年同期跌幅达11% [2] - 行业缺乏突破性爆款影片 未能重现2023年《芭比》《奥本海默》或2024年《头脑特工队2》《死侍与金刚狼》级别的票房表现 [2] 影片表现分析 - 前期《我的世界大电影》《星际宝贝史迪奇》《碟中谍8》带动市场增长 [2] - 重点影片《神奇4侠:初露锋芒》未能扭转市场颓势 [2] - 后续档期缺乏重量级大片 8-9月预计持续低迷 10月《创:战神》《真人快打2》改善有限 [3] 市场预期调整 - 专业机构Comscore将暑期档预测调整为37.5亿美元 较2024年略涨2% 但较2023年下降8% [2] - 行业复苏需等待11月《魔法坏女巫2》《疯狂动物城2》上映 [3] - 2025年票房增长关键取决于年底《阿凡达3:火与烬》的表现 [3]
这些国家如何做大动漫产业(国际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8-12 22:29
全球动漫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动漫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美元 [1] - 2024年至2031年全球动漫产业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8.64% [1] 法国动画产业特点 - 法国拥有120家活跃动画工作室 2/3票房来自国际市场 [2] - 采用预付款资助模式扶持艺术性强、市场融资难的电影 [3] - 法国动画产量为欧洲最高 可独立创作和投资动画电影 [2] - 剧本创新挑战传统叙事模式 无标准化美学模式 [3] - 联合制作案例:法国、比利时与拉脱维亚合作《猫猫的奇幻漂流》获奥斯卡奖 [3] 日本动画产业表现与策略 - 2023年日本动漫海外市场规模达1.7万亿日元 同比增长14.3% [4] - 2023年日本动漫全渠道市场规模首次突破3万亿日元 [4] - 游戏与动画融合创新案例:《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全球票房13亿美元 [4] - 政府目标:2033年内容产业海外市场规模扩大至20万亿日元(2022年的4倍) [5] - 海外游客中7.5%选择动漫打卡地 周边产品需求同步增长 [4] 美国动画产业优势与挑战 - 2024年美国本土票房前10名中4部为动画电影 [5] - 《头脑特工队2》创2024年全球动画电影最高票房纪录(约17亿美元) [5] - 形成成熟产业体系 涵盖制作、发行及衍生产品开发 [6] - 技术研发领先:皮克斯1995年推出首部全电脑制作长片《玩具总动员》 [6] - 专业人才供给:院校如加州艺术学院输送具备技术水平的动画人才 [6] - 产业外迁趋势:动画制作常转移至海外 好莱坞保留开发设计 [7] - 美国在职视觉特效艺术家及动画师约9万名 平均年薪9.9万美元 [7] - 未来10年预计年均职位空缺约6700个 [7] 行业技术与发展趋势 - 法国、日本、美国注重创意与技术结合 推出多元作品 [1] - 美国持续投入资金研发CGI技术 提升画面细腻度与艺术表现力 [6] - 日本通过流媒体平台扩大全球影响力 同步带动周边消费 [4]
又刷新!《哪吒2》总票房超115亿!
新华网· 2025-08-12 06:00
电影票房表现 - 《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已超115亿元人民币[1] - 《头脑特工队2》全球票房达16.98亿美元 折合123.19亿元人民币[4] - 《侏罗纪世界》全球票房达16.71亿美元 折合121.20亿元人民币[6] - 《狮子王》全球票房达16.62亿美元 折合120.51亿元人民币[8] - 某未命名影片票房达15.20亿美元 折合110.26亿元人民币[12] 电影市场动态 - 《哪吒2》预计2025年1月29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包含港澳台及海外票房322万美元[8] - 《头脑特工队2》于2024年6月14日在美国上映[4] - 《侏罗纪世界》于2015年6月12日在美国上映[6] - 《狮子王》于2019年7月19日在美国上映[8] - 《复仇者联盟》于2012年5月4日在美国上映[10] 影片类型特征 - 《哪吒之魔童闹海》属于喜剧/剧情/动画类型[8] - 《侏罗纪世界》属于动作/冒险/科幻类型[6] - 《狮子王》属于剧情/冒险/动作类型[8] - 《复仇者联盟》属于动作/科幻/冒险类型[10]
少年之恶,是谁的错?
虎嗅· 2025-07-17 13:18
法律修订与未成年人犯罪治理 -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将于2026年1月1日施行 针对未成年人调整行政拘留执行条件并强化公安机关介入校园欺凌事件的职责 [1] - 法律修订背景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数量上升且低龄化 部分情节严重者未受有效制约 现行"一味宽容"政策未能实现保护与预防效果 [1] - 2024年最高检已优化对不满十四岁未成年人恶性犯罪的核准追诉 显示治理方向转向强化法律威慑力与完善体系衔接 [1] 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根源 - 青春期生理特征表现为大脑额叶皮层发育不足 情绪调节能力弱 易出现焦虑抑郁及冲动行为 生物机制增加犯罪风险 [4] - 社交网络成为未成年人霸凌工具 网络暴力通过隐私曝光、言语攻击和群体孤立造成心理创伤 甚至导致自杀 [14] - 暴力行为具有习得性 网络匿名性为未成年人提供宣泄出口 国内案例显示13岁儿童已能实施"开盒"等网络暴力 [15] 家庭教育与代际隔阂 - 父母普遍缺乏对青春期子女心理状态的认知 两代人语言体系差异导致沟通失效 形成平行宇宙般的隔阂 [11] - 传统家庭教育模式失效 父亲角色常表现为"沉默的旁观者" 工作投入与情感疏离并存 错失干预关键节点 [12] - 父母受限于自身经验 无法理解子女面临的网络时代新挑战 如色情内容接触、Incel群体文化等 [9][13] 性别对立与厌女文化影响 - 厌女理论通过网红传播 鼓吹性别对立与情感操纵 男性青少年可能将女性视为"征服对象"与自尊衡量标准 [16] - 国内网络环境出现厌女情绪泛化现象 如游戏《捞女游戏》强化性别偏见 将情感纠纷归咎于女性 [17] - 未成年人同时成为厌女文化受害者与加害者 女性遭遇荡妇羞辱 男性因"非自愿单身"标签遭受社交攻击 [6][15] 系统性解决方案 - 需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避免青少年为迎合单一标准扭曲自我 文化环境应包容非强势群体 [20][21] - 法律干预需超越个案正义 关注滋生犯罪的文化土壤 遏制倚强凌弱的价值导向 [19][20] - 家庭必须提升青春期教育能力 突破代际经验局限 构建有效沟通机制 [21][22]
“关税大棒”下的好莱坞影业之殇
国际金融报· 2025-05-16 09:02
美国对进口电影加征关税政策 - 美国政府计划对进口电影征收100%关税,贸易制裁从商品贸易延伸至服务贸易领域[1] - 中国已宣布将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作为回应[1] - 该政策将对好莱坞电影产业造成重大冲击,加剧其经营困境[1] 好莱坞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历程 - 好莱坞1994年通过《亡命天涯》进入中国市场,取得2580万元票房[2] - 中国加入WTO后进口影片数量从10部增至20部,片方分账比例13%[2] - 2012年进口配额增至34部,美方分账比例提升至25%[2] - 中国市场年度票房曾占好莱坞全球票房一半,是其最大海外市场[3] 中国电影市场现状 - 中国拥有超过8万块银幕,全球第一[3] - 2024年总票房425.02亿元,观影人次超10亿,全球第二[3] - 2025年Q1票房244亿元,同比增长48%,达北美票房两倍多[3] - 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票房占比从2017年38.7%降至2024年15.1%[4] 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表现 - 《复仇者联盟4》中国票房占比35%,《异形:夺命舰》达42%,收入1.08亿美元[4] - 《哥斯拉大战金刚2》中国成为第二大票仓,《沙丘2》中国贡献1.1亿美元[4] - 2024年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票房仅62.73亿元,连续两年无超10亿元作品[4] - 2025年前四月仅《我的世界大电影》和《美国队长4》票房破1亿元[5] 好莱坞全球市场表现 - 2024年全球票房前十中好莱坞占九席,《头脑特工队2》17.57亿美元居首[7] - 2023年全球票房305亿美元,同比下降10%[8] - 好莱坞国际市场份额从82%降至77%,北美市场收入减少3亿美元[8] - 欧洲市场份额从44%降至32%以下,亚洲主要市场普遍下滑[8] 好莱坞面临的挑战 - 平均制作成本超2亿美元,关税将推高原材料和运输成本[8] - 制作规模趋于谨慎,2024年预算超4000万美元项目支出下降26%[9] - 洛杉矶摄影棚使用率从90%以上降至63%,拍摄天数创新低[9] - 原创电影占比从40.9%降至18.6%,对经典IP依赖加深[11] 对美国服务贸易的影响 - 影视出口占美国服务总出口2%,对顺差贡献3.7%[12] - 2023年好莱坞在华票房收入约2亿美元,占对华服务出口0.36%[12] - 衍生业务年收入高达50亿美元,波动将影响服务贸易平衡[12] - 美国2024年服务出口1.1万亿美元,顺差2950亿美元[11] 好莱坞的全球制作模式 - 大部分好莱坞大片采取跨国制作形式[13] - 海外票房占总收入七成左右,高度依赖国际市场[13] - 关税政策可能引发欧盟、加拿大等地的反制措施[13] - 将影响美国文化输出和软实力建设[14]
好莱坞焦虑背后的美国服务贸易顺差收缩阵痛
第一财经· 2025-05-11 12:33
好莱坞历史与地位 - 好莱坞起源于1908年独立制片商为躲避爱迪生电影专利公司垄断而迁移至洛杉矶南部,逐渐发展成为全球电影梦工厂[2] - 好莱坞创造了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的历史,发明了制片厂制度、明星制等专业管理体系,是全球商业电影产销模式的发源地[3] - 2024年全球票房前十中好莱坞电影占据9席,《头脑特工队2》以17.57亿美元登顶[3] - 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通过产能输出与精品推送成就了全球影业风向标的王者地位[3]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全球票房305亿美元同比下降10%,好莱坞国际市场份额从82%降至77%[4] - 北美票房超1亿美元的好莱坞电影从25部减至22部,收入减少近3亿美元降幅超1%[4] - 亚洲市场表现不佳:日本票房收入减少13.3%,韩国减少36.4%,印度下跌近20%[4] - 美国电影全球市场份额从十年前高于60%降至51%,2024年总票房86亿美元远低于六年前120亿美元[4] - 2025年美国电影票房预计仅70亿美元[4] 流媒体冲击与创意枯竭 - 仅34%美国成年人更愿进影院观影,73%将流媒体作为默认观影渠道[5] - 美国观众每周在流媒体平台消耗时间达3130亿分钟[5] - 好莱坞原创电影比例从2000年40.9%降至2024年18.6%,对经典IP依赖加剧[5] - 续集作品内容套路化,缺乏新意难以满足观众多样化需求[5] 中国市场变化 - 好莱坞在中国最大年度进账为2017年216亿元占全球票房38.7%,2024年降至62.73亿元占比15.1%[9] - 2024年中国总票房425.02亿元全球第二,银幕数全球第一[8] - 2025年前四月中国上映的好莱坞影片除《我的世界大电影》《美国队长4》票房过1亿外,其余均不及预期[11] - 2025年一季度中国电影票房244亿元同比增长48%,是好莱坞重要票仓但准入受限[11][12] 成本与收益压力 - 好莱坞电影平均制作成本超2亿美元,关税政策导致原材料和物流成本上升[9] - 洛杉矶摄影棚使用率从90%以上骤降至63%,2025年一季度拍摄天数同比下降22%[10] - 除票房外,迪士尼乐园等衍生品在中国年收入达50亿美元,受政策影响可能波动[13] 服务贸易影响 - 美国2024年服务出口1.1万亿美元顺差2950亿美元,中国是其服务贸易顺差最大来源国[13] - 影视行业占美国服务总出口约2%,对顺差贡献约3.7%[13] - 好莱坞在中国票房分账收入约2亿美元占美国对华服务出口0.36%[13] - 特朗普计划对进口电影征收100%关税可能引发欧盟等地区的反制措施[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