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十三邀》
icon
搜索文档
历史学家许倬云去世,一生的归属是历史上永远不停的中国
第一财经· 2025-08-08 02:47
许倬云学术成就与著作 - 许倬云是当代华语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史学大家之一 其著作包括《西周史》《万古江河》《中国文化的精神》等几十种 [1] - 90岁后仍出版《许倬云说美国:一个不断变化的西方文明》《许倬云十日谈:当今世界的格局与人类未来》和《经纬华夏》三部新作 [1] - 采用社会史与文化史研究视角 重点关注"一般人的生活及一般人的想法" 代表作为《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早期中国农业经济的形成》 [10][11] 抗战经历与历史观形成 - 7岁经历抗战爆发 8年逃难中目睹战争惨状:七八百万兵员阵亡 三四千万平民被杀 [1][6] - 抗战期间近7年农村生活经历使其深入了解中国农业 为《汉代农业》研究奠定基础 [7][10] - 逃难途中亲见老年人将生存机会让给年轻人 形成"中国不会亡"的信念 [4] 学术影响与教育理念 - 1970年起任教于美国匹兹堡大学 曾指导作家王小波 并推荐其《黄金时代》获《联合报》文学奖 [12][13] - 采用英国式全科教育方法 融合战争史 地理 政治学与文辞等多学科 [8] - 提出"关注常民 为常民写作"的治学理念 认为民间传统文化精神具有宝贵价值 [11] 公众传播与思想传承 - 93岁高龄仍在B站开设《许倬云讲世界历史:五百年大变局》课程 通过新媒体与年轻观众互动 [5][15] - 2019年参与《十三邀》访谈 回忆抗战时落泪的画面成为节目经典片段 [4][5] - 2023年出版《许倬云十日谈》 针对新冠疫情 美国政治混乱和人工智能发展等全球性议题发表见解 [15] 个人背景与情感归属 - 1930年生于无锡书香大族 父亲许凤藻为辛亥革命参与者 家族成员包括歌手王力宏(大姐许留芬之孙) [5] - 患有先天性肌肉萎缩 8岁前无法行走 通过自学父亲藏书完成早期教育 [5][7] - 生前在无锡父母坟边购置墓地 最终归葬故土 [2]
对话腾讯视频尤里卡:流量逻辑不会侵蚀纪录片内核|独家
钛媒体APP· 2025-06-23 11:36
腾讯视频尤里卡工作室定位与内容策略 - 工作室名称源自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时的感叹"尤里卡",寓意探索与发现,专注人文知识类内容创作 [8] - 核心团队拥有近20年合作历史,成员多来自传统媒体背景,擅长纪实类纪录片制作 [8] - 代表作品包括访谈节目《十三邀》(已持续8季)、商业纪实节目《激流》、哲学纪录片《解释鸿沟》及老年题材《前浪》 [10] - 2024年计划开发《超我》项目,聚焦《超级女声》现象20周年回顾,捕捉千禧年文化变迁 [10] 《激流》节目商业价值与制作逻辑 - 第二季聚焦五大商业热点:出海建厂、跨境电商、茶饮加盟、新能源车企、硬科技发展 [3] - 选题标准强调公共性、当下性与戏剧化冲突,通过人物故事呈现商业现象本质 [11] - 获得独家采访资源(如极越夏一平)依赖团队积累的行业信任与财经作者李翔的专业背书 [12][13] - 内容IP与主持人IP(如李翔)形成双向强化,专业性是节目灵魂所在 [16] 人文纪录片商业模式挑战 - 传统电视台版权采买模式式微,当前主要依赖To B广告合作维持运转 [4][26] - 制作周期长(通常半年)需提前匹配广告主投放节奏,如沃尔沃等长期合作伙伴 [25] - 目标客户以高端品牌(车企/数码电子)为主,注重品牌价值传递而非直接转化 [21][22] - C端付费(超前点播等)收入尚不足以支撑成本,因纪录片非刚需且存在消费门槛 [26] 内容创作与商业化的平衡 - 在上市公司体系内需按季度完成商业化指标,同时保持内容独特性是核心挑战 [7][28] - 利用腾讯生态优势:强大销售团队、广告资源整合及客户识别能力 [23] - 通过官方账号运营捕捉"理性到场"的核心用户群体(媒体从业者/学者等) [17][18] - 品牌广告认可内容对用户心智的深度影响,避免硬性推销引发受众反感 [23] 行业发展趋势观察 - 传统媒体式微导致机构生产的纪实内容减少,自媒体浪潮后出现专业内容回流趋势 [20] - 现代观众更关注个体叙事而非宏大时代议题,但仍有思考需求未被满足 [29][30] - AI工具无法替代人文内容中人的情感维度与隐秘性价值 [31] - 短剧等碎片化内容盛行不影响深度内容的生存空间,两者满足不同审美需求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