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消费电子

搜索文档
金太阳:产品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3C消费电子、汽车制造及售后等行业
金融界· 2025-09-22 03:53
公司业务范围 - 主要从事抛光材料、高端智能装备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精密结构件制造服务业务 [1] - 相关产品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3C消费电子、汽车制造及售后等行业 [1] 产品应用领域 - 产品应用覆盖集成电路制造领域 [1] - 产品应用覆盖3C消费电子制造领域 [1] - 产品应用覆盖汽车制造及售后服务体系 [1] 信息披露规范 - 具体产业链信息以公司定期报告为准 [1]
胜利精密:目前公司没有芯片业务
格隆汇· 2025-09-10 06:34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消费电子和汽车零部件业务 [1] - 为3C消费电子行业客户提供精密结构件及模组等产品 [1] - 为新能源车企和传统车企提供车载中控屏、车载结构件等产品 [1] 业务范围澄清 - 目前公司没有芯片业务 [1]
绿联科技9月2日获融资买入781.90万元,融资余额4554.4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3 01:41
股价与融资融券表现 - 9月2日股价下跌0.21% 成交额2.88亿元[1] - 当日融资净卖出837.81万元 融资买入781.90万元 融资偿还1619.71万元[1] - 融资余额4554.48万元 占流通市值0.32% 处于近一年20%分位低位水平[1] - 融券余额21.52万元 融券余量3300股 处于近一年70%分位高位水平[1] 公司基本情况 - 总部位于深圳龙华区 2012年3月成立 2024年7月26日上市[2] - 主营业务为3C消费电子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 提供数码解决方案[2] - 产品构成:充电类37.01% 传输类26.64% 音视频类16.34% 存储类10.75% 移动周边类7.88%[2] 财务与股东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8.57亿元 同比增长40.60%[2] - 归母净利润2.75亿元 同比增长32.74%[2] - 股东户数9576户 较上期减少10.17%[2] - 人均流通股3467股 较上期增加11.32%[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73亿元[3] 机构持仓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34.26万股 较上期增加82.55万股[4] - 富国创新趋势股票持股113.28万股 增加53.08万股[4] - 富国中小盘精选混合持股101.17万股 增加27.12万股[4] - 万家创业板2年定期开放混合新进持股100.01万股[4] - 富国通胀通缩主题轮动混合持股60.23万股 增加7.11万股[4] - 富国匠心精选12个月持有期混合新进持股46.54万股[4] - 富国创业板两年定期开放混合持股46.13万股 增加4.56万股[4] - 大成互联网思维混合等四只基金退出十大流通股东[4]
绿联科技曾因产品质量问题多次受到监管部门处罚
金融界· 2025-07-21 03:14
充电宝行业风波 - 充电宝行业近期因电芯质量问题引发大规模召回,涉及罗马仕、安克等品牌,问题电芯来自安普瑞斯 [1] - 民航局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型号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1] - 绿联科技虽未参与召回,但其充电宝安全性受质疑,黑猫投诉平台相关投诉达1436条(截至7月11日),问题集中在质量、售后、虚假宣传及3C认证 [1][3] 绿联科技应对措施 - 公司推出"充电宝以旧换新活动",截至8月5日,2023年8月1日后购买无3C标识产品的用户可享实付金额50%优惠换购,最高补贴500元 [2] - 换购型号为PB509、PB561、PB721,均通过3C认证及民航高铁携带标准,但活动执行存在障碍,快递公司普遍拒收散户邮寄的充电宝 [2][3] - 公司强调在售移动电源、充电器均已获CCC认证,但消费者反映退货困难,快递拒收问题突出 [2][3] 绿联科技经营模式与风险 - 公司以外协成品采购为主(占比超70%),2021-2023年外协生产数量占比分别为78 28%、79 33%、78 22%,金额占比75 62%、76 12%、78 31% [4] - 依赖外协生产导致质量风险,2024年1月因产品质量违法被罚3375元,2020年10月因移动电源不合规被罚93765元 [4] - 2024年营收61 7亿元(同比+28 46%),归母净利润4 62亿元(同比+19 29%),但部分产品存在抽检不合格记录 [4] 行业与公司深层问题 - 充电宝行业信任危机暴露代工模式困境,绿联科技"以旧换新"活动因回收漏洞和快递障碍未能有效缓解消费者疑虑 [5] - 黑猫投诉1436条反映的质量承诺缺失(虚标容量、售后推诿、3C认证模糊等)形成品牌"信任赤字" [1][5]
2025年3C消费电子三大市场增长报告(中国×欧美×东南亚)-数说故事
搜狐财经· 2025-06-20 03:08
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发展概况 - 中国品牌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推动行业增长 2020-2024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金额逐年上升 2021-2023年增速分别为8.7%、1.62%、6.78% [1] - 全球消费电子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2021-2024年海外市场占比均超过20% [1][12] 中国市场需求与增长品类 - 需求特点:注重户外、疗愈、娱乐场景的五感体验 偏好场景化叙事方式 [4][29] - 充电宝:户外场景需求爆发 新兴设备兼容性推动增长 抖音相关垂直内容播放量破10亿 [26][27] - 便携音响:从个人使用转向氛围营造 户外活动与集体生活场景驱动 小红书露营装备清单和微博宿舍DJ话题阅读量超3亿 [28][31] - AR/VR眼镜:从小众极客产品走向大众刚需 影视娱乐和游戏场景需求激增 [4][23] 欧美市场需求与增长品类 - 需求特点:娱乐氛围感、情感陪伴及个性化美容为核心场景 情感体验成为刚需 [4][36] - 投影仪:居家与户外娱乐需求升级 电竞场景渗透率提升 Reddit游戏社区讨论量半年增长80% [36][37] - 智能陪伴机器人:应对孤独经济与老年护理需求 Instagram相关话题年增长220% [42] - 家用美容仪:结合AI肤质检测实现个性化护肤 性价比高成为必需品 [4][34] 东南亚市场需求与增长品类 - 需求特点:安全焦虑、能源焦虑和健康需求驱动居家产品智能化升级 [4] - 智能家庭安防:中产阶级崛起与安全意识觉醒推动需求 [4] - 智能热水器:节能与双模功能受关注 应对电价飙升和燃气不稳定问题 [4] - 智能床垫:后疫情时代健康意识增强 睡眠监测功能受青睐 [4] 技术创新与未来趋势 - AI技术:深度融入家电和可穿戴设备 如AI翻译耳机和全屋智能系统 [4][15] - 环保技术: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 助力节能减碳 [4] - 健康科技:拓展至家居和个护场景 构建全域健康网络 [4] - 场景驱动:居家和旅游成为三大市场共性增长趋势 AI+场景融合如智能刷牙和实时翻译眼镜 [4][15] - 硬件创新:独立AR眼镜有望成为下一代主要计算平台 [4] 行业总结 - 中国3C品牌展现强劲增长动力 需构建"全球化能力+本地化执行"架构 [3] - AI技术将重构产品体验和生活方式 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3][15] - 场景化营销和产品创新是关键 如充电宝的户外场景叙事和投影仪的社交货币属性 [26][38]
7家东莞企业挂牌广东股权交易中心,正式登陆资本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0:07
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展 - 广东股权交易中心举行东莞市高新技术产业协会专场挂牌仪式 7家东莞高成长企业成功挂牌 [1] - 国家八部门联合印发《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 特别提到支持小微企业股权融资并引导社会资本向创新型中小企业聚集 [1] - 政策支持地方金融管理部门指导区域性股权市场提升面向小微企业的规范培育和股权融资服务能力 [1] 企业挂牌与合作 - 广东股权交易中心与东莞宏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将共同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辅导活动并打造私募股权投融资创新交流平台 [2] - 7家挂牌企业来自新材料 线缆和包装等领域 包括行业龙头企业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3] - 广东股权交易中心表示挂牌是企业规范治理和提升品牌价值的重要一步 将助力企业实现"产业+资本"双轮驱动 [2] 挂牌企业发展规划 - 广东炜田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计划通过股权融资支持增资扩产 并加大研发投入拓展再生资源领域业务 [5] - 广东旗峰纸业包装有限公司将利用资本市场加速智能化生产线升级和绿色低碳技术研发 [5] - 东莞市意志强塑胶五金有限公司聚焦消费电子领域 计划通过资本市场资金支持自主创新和增资扩产 [6] 行业协会作用 - 东莞市高新技术产业协会通过股权融资专场活动畅通民企融资渠道 降低融资成本并提升融资便利度 [6] - 协会后续将推动更多高新技术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借助资本力量解决融资难题 [6]
绿联科技:4月30日接受机构调研,国信证券、路博迈基金等多家机构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5-06 01:37
业务表现与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公司主营收入18.24亿元,同比上升41.99%,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上升47.18%,扣非净利润1.43亿元,同比上升44.5%,毛利率38.01% [13] - 2024年充电类产品营收23.49亿元,同比增长50.87%,占总营收38.08% [11] - 2024年境内业务毛利率28.30%,境外业务毛利率44.11% [10] 产品与业务布局 - 存货增加主要因NS和移动电源业务高速增长,2024年12月出货量上升导致一季度现金流备货需求增加 [2] - 已布局新能源周边产品如车载充电充气泵、磷酸铁锂电池与车载取电二合一充气泵,计划通过创新产品扩大海外销售份额 [3] - NAS产品同时覆盖C端和B端市场,6盘位和8盘位产品针对中小型企业、影视制作爱好者等用户群体 [6] 市场与渠道策略 - 美洲和欧洲市场增速良好,亚洲(非大陆地区)和欧洲市场增长潜力较大,未来将增强这些地区的渗透力度 [4] - 2024年美洲地区主营收入占比15.70%,公司通过提高售价覆盖美国市场高关税成本,同时优化供应链以保持竞争力 [7][8] - 海运费占主营业务成本约2%,未对公司业绩造成明显影响 [5] 人才与战略发展 - 公司通过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双线并行的人才战略,强化核心团队建设,并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吸引人才 [12] - 上市后进入新发展阶段,重点扩展产品类别和加强海外运营 [12] 机构预测与评级 - 90天内4家机构给出评级,3家买入,1家增持,目标均价55.05元 [14] - 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区间5.92亿至6.72亿元,2026年7.84亿至8.59亿元,2027年9.38亿至10.81亿元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