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边民互市贸易
icon
搜索文档
人口外流,家门口的外贸饭怎么吃——来自黑龙江省黑河市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8-05 03:20
中国边境口岸城市发展现状 - 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治国必治边""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等重要战略 [1] - 黑河市2020年人口128.6万人,较2010年减少近40万人 [1] - 多个边境城市面临人口外流与产业待兴的双重挑战 [1] 黑河边民互市贸易模式创新 - 采取"落地加工+区内交易"双轨模式,边民每人每日享受8000元免税额度 [6] - 众安合作社吸引199名边民入社,主要从事大豆、预包装食品进口业务 [6] - 2020年以来实现贸易额1.46亿元,参贸边民1.95万人次 [8] 互市贸易产业链延伸 - 丰德恒泰粮油年加工大豆30万吨,通过"交三抵九"政策年省600万元成本 [7][8] - 国源生物年加工俄罗斯大豆10万吨,每吨采购成本节约200-300元 [12] - 互市贸易产业园占地6.2万平方米,吸引企业"拎包入住" [12] 跨境基础设施建设 - 中俄跨境索道全长976米,设计单向年运输能力260万人次 [10] - 黑龙江大桥实现全年通关,设计年过客285万人次、过货620万吨 [11] - 2025年上半年黑河市外贸进出口总值222.8亿元,居黑龙江第三 [11] 数字化与政策支持 - 边民互市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完成全流程数字化服务测试 [13] - 商务部2024年明确支持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 [16] - 现行政策仍执行1996年管理办法,存在部门协调不畅等问题 [17] 产业发展挑战与机遇 - 原材料供应不足制约企业扩大再生产 [17] - 缺乏先进加工设备和技术影响商品附加值提升 [18] - 产业集聚效应有望拉动边民就业和区域经济增长 [18]
人口外流,家门口的外贸饭怎么吃 ——来自黑龙江省黑河市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8-04 22:07
边境城市发展现状 - 黑河市人口从2010年167.4万人减少至2020年128.6万人 十年间减少近40万人 [1] - 多个边境城市面临人口外流与产业待兴的双重挑战 [1] 边民互市贸易模式 - 创新实施"落地加工+区内交易"双轨模式 保障传统功能同时延伸产业链 [6] - 边民通过互市贸易享受单人单日8000元以内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4] - 黑河市自2020年政策实施以来实现贸易额1.46亿元 参贸边民达1.95万人次 [8] 跨境基础设施建设 - 全球首条跨境跨江索道全长976米 单向年运输能力达260万人次 [10] - 黑龙江大桥实现全年365天通关 设计年过客能力285万人次 过货能力620万吨 [11] - 黑河公路口岸日均进出境货车约260辆 最高峰达317辆 [11] 产业集聚效应 - 丰德恒泰粮油年加工大豆30万吨 通过互市贸易采购俄罗斯大豆 [7] - 税收优惠政策使企业每年节省600万元成本 采用"交三抵九"增值税机制 [8] - 国源生物年加工俄罗斯大豆10万吨 每吨采购成本节约200-300元 [12] 数字化升级进展 - 边民互市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完成全流程数字化服务测试 [13] - 系统将贯通贸易申报 海关查验 物流运输 落地加工等全链条环节 [13] 政策与制度挑战 - 现行政策依据1996年《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 缺乏系统化更新 [17] - 部分群体如低保人员 应届毕业生 公职人员被限制参与互市贸易 [17] - 商品种类有限和原材料供应不足制约落地加工企业扩大再生产 [17]
人流物流稳定增长,广西打造边境经济样本
华夏时报· 2025-06-06 03:45
中国-东盟水果贸易 - 中国-东盟(崇左)水果交易中心日交易量超过1000车次,累计进场车辆约6.5万车次,完成交易68.94万笔,交易货量572.42万吨,交易金额达309.49亿元 [4] - 广西与越南农产品贸易频繁,包括冷产品鲜虾、腰果等,在广西进行落地加工后销往全国 [4] - 广西陆路口岸进出口和旅客出入境呈爆发式增长,围绕边境经济打造新样本 [4] 边民互市贸易 - 边民互市贸易每日免税额度为8000元,龙邦镇2025年前五个月累计贸易总额2.55亿元,同比增长显著 [6][8] - 龙邦镇1-5月平均月度贸易额达5100万元,单日最高交易量突破400万元,主要交易商品为农产品和水产品 [8] - 边民互市贸易实现贸易综合创收112.1万元,直接带动边民增收95.6万元,累计吸引3.2万人次边民参与 [8] - 东兴互市贸易二级市场交易中心启用后,9天内为220多个边民代表办理税费代征和开票业务 [10] 口岸进出口数据 - 凭祥市友谊关口岸2025年一季度进出口货值1309.3亿元,同比增长18.4%,进出口货运量139.7万吨,同比增加39.8% [10] - 龙邦口岸每天有三四十柜深加工电子产品出口到越南,腰果进出口也达日均三四十柜 [8] - 当地已形成以东盟特色产品加工、跨境电子信息为重点的跨境产业链 [8] 边境旅游发展 - 边境景区推出联欢、音乐节等活动,融入东南亚文化元素和壮族民族元素 [11][13] - 崇左大连城、友谊关景区推出"我为祖国去站岗"研学线路,开展军事化演练等体验活动 [13] - 靖西市举办"中越边民大联欢暨旅游日"主题活动,依托历史遗迹促进跨境文化交流 [13] - 边关旅游带动当地就业和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 [13] 旅游产业现状 - 广西边境旅游仍处在初步阶段,业态较为单一,需丰富业态留住游客 [14] - 广西配套系列扶持政策,举办"边关国潮夜"等活动,打造多元消费场景 [15]
互惠互利 新疆阿拉山口边民互市交易额创新高
新华社· 2025-05-01 01:45
贸易规模与增长 - 阿拉山口市边民互市交易额达1.3268亿元,同比增长176% [1] - 一季度业务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倍 [3] - 边民分红同比增长35% [1] 商品结构与品类 - 形成9大品类70余种商品进口规模,包括包装食品、干果、粮油等 [1] - 一季度经营品类主要包括干果、预包装食品及中亚五国特色产品 [3] 参与主体与规模 - 注册边民合作社增至10家,吸引超800名边民参与 [1] - 日均每人免税购物额度8000元 [1] - 落地加工区已吸引8家企业入驻 [5] 运营模式创新 - 依托"一级市场+落地加工"模式 [1] - 试行"合作社代理结算+落地加工"模式,委托边民合作社统一代理报关、结算 [5] - 计划推进边民互市落地加工产业园区建设 [3] 政策与服务支持 - 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联合海关部门强化政策培训,优化"一站式"通关服务 [1] - 正在积极申请边民互市"整进整出、落地加工"政策 [5] 产业链发展 - 构建"贸易+加工+物流"全产业链 [7] - 将进口原料加工为食用油、精品果脯等终端产品 [5] - 推动"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升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