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口外流,家门口的外贸饭怎么吃——来自黑龙江省黑河市的调查
经济日报·2025-08-05 03:20

中国边境口岸城市发展现状 - 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治国必治边""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等重要战略 [1] - 黑河市2020年人口128.6万人,较2010年减少近40万人 [1] - 多个边境城市面临人口外流与产业待兴的双重挑战 [1] 黑河边民互市贸易模式创新 - 采取"落地加工+区内交易"双轨模式,边民每人每日享受8000元免税额度 [6] - 众安合作社吸引199名边民入社,主要从事大豆、预包装食品进口业务 [6] - 2020年以来实现贸易额1.46亿元,参贸边民1.95万人次 [8] 互市贸易产业链延伸 - 丰德恒泰粮油年加工大豆30万吨,通过"交三抵九"政策年省600万元成本 [7][8] - 国源生物年加工俄罗斯大豆10万吨,每吨采购成本节约200-300元 [12] - 互市贸易产业园占地6.2万平方米,吸引企业"拎包入住" [12] 跨境基础设施建设 - 中俄跨境索道全长976米,设计单向年运输能力260万人次 [10] - 黑龙江大桥实现全年通关,设计年过客285万人次、过货620万吨 [11] - 2025年上半年黑河市外贸进出口总值222.8亿元,居黑龙江第三 [11] 数字化与政策支持 - 边民互市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完成全流程数字化服务测试 [13] - 商务部2024年明确支持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 [16] - 现行政策仍执行1996年管理办法,存在部门协调不畅等问题 [17] 产业发展挑战与机遇 - 原材料供应不足制约企业扩大再生产 [17] - 缺乏先进加工设备和技术影响商品附加值提升 [18] - 产业集聚效应有望拉动边民就业和区域经济增长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