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菌类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内蒙古呼伦贝尔牙克石市:山林之宝惠民生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24 03:30
"村子里本来就有种植木耳的条件和历史,林场能做,我们应该也可以。"李光梅介绍,就在当年,西五旗村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建成了第一批3个种 植大棚,试种黑木耳2万段。 大兴安岭全面禁止商业采伐后,牙克石林场开始探索经营林下经济产品,如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品牌,产业初具规模 木耳喜获丰收。张海燕摄 村庄坐落在大兴安岭的怀抱中,这里属于内蒙古东部的高纬度地区,空气清冽澄静。村庄是宁静的,不过,每到木耳采摘的季节,村集体新建的3座大 棚就会为村庄带来一阵欢腾和喜悦。 2023年,内蒙古呼伦贝尔牙克石市乌尔其汉镇西五旗村党支部书记李光梅在考察牙克石林场时,"盯"上了林场大棚里一段段鲜嫩饱满的黑木耳。 和很多村庄一样,西五旗村也面临着空心化的问题,村里空巢老人和留守妇女众多,黑木耳种植工序对体力的要求不算高,这使得村里的黑木耳种植产 业为他们提供了工作机会。 "今年我参与了地摆、挂段、打孔工作。"西五旗村村民鄂云娜就是项目受益者之一,"我家里有读书的孩子和需要赡养的老人,村里黑木耳项目提供了 临时的工作岗位,让我们家在村里也有了一笔额外的收入。" 西五旗村是一个缩影,在市林草局所属的牙克石林场,记者看到了一张更加蔚为壮观 ...
一场直播狂卖800万元!90后海归小伙雪域展宏图
金融时报· 2025-08-28 05:20
公司发展轨迹 - 海归精英转型民营企业家 从事苹果苗木产业十余年[1] - 2012年放弃攻读博士机会回国创业[1] - 2021年自筹8000万元成立西藏上诚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2] 产业转移决策 - 因山东苹果市场竞争激烈触及种苗事业天花板[1] - 发现西藏林芝苹果更甜更香更好吃 决定二次创业[1] - 林芝海拔高温度低病虫害少 苹果无需套袋节省人力成本[1] 资源禀赋优势 - 林芝日照充足 苹果甜度更高[1] - 建成现代化苹果试验示范园 集育种育苗设施果园先进管理技术于一体[2] - 在巴宜区米林市朗县建成标准化苹果种植基地4000余亩[2] 资金支持情况 - 企业累计获得各级部门1000万元补贴[2] - 农行林芝分行发放贷款1200万元[2] - 银行利率优惠且开发区提供贴息[2] 产能建设成就 - 建成西藏首个现代化水果出口基地及包装厂[2] - 配备智能化分选与冷链储藏设备[2] - 年分选能力达10000吨[2] 市场拓展成果 - 林芝苹果获得市场认可订单不断[3] - 2024年4月首次出口至尼泊尔[3] - 成为西藏第一个实现出口创收的本地水果[3] 业务多元化发展 - 发现菌类种植新商机 投资3500万元建成现代化菌包工厂[4] - 通过技术创新使菌包生产成本降低50%[4] - 创新推行企业+村集体+农户合作模式[4] 销售渠道创新 - 2024年7月试水电商直播[5] - 首度与东方甄选合作单场销售额达800多万元[5] 社会效益贡献 - 通过六种方式带动农牧民2200户4000多人增收[6] - 累计带动农牧民增收1500万元[6] - 方式包括固定用工临时用工土地流转租金项目分红产品订单收购机械租赁[6]
新华视点|乡村蝶变交响曲
新华社· 2025-05-11 13:16
河北肥乡月季产业 - 肥乡区七彩园林种植基地拥有3000亩月季花种植规模,产品销往全国各地[2] - 当地通过月季资源优势实现"小月季撬动大产业"的乡村振兴模式[4] - 产业带动30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平均年收入达20000元[7] 山西汾西菌菇产业 - 汾西县将食用菌产业作为乡村振兴重点抓手[6] - 恒发菌业种植基地呈现繁忙产销场景,产品主要销往周边县市[10] 陕南秦巴山区科技帮扶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2022年起实施专项科技帮扶,覆盖陕南11个县区[9] - 项目整合13家农业科技龙头企业、9所高校及科研院所资源[13] - 重点支持特色经济作物和果蔬产业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9] 贵州正安吉他产业 - 正安县吉他产量占全球七分之一,建成全球最大吉他生产基地[12] - 2021年获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认定,产品出口40余国[12] - 神曲公司等返乡企业带动技术和管理经验回流[16] 海南乐东南繁种业 - 富友现代种业产业园每年研发300多个西瓜、甜瓜、蔬菜新品种[15] - 基地兼具良种繁育、示范展示功能,推动科研成果市场化[15] - 通过技术培训和专家合作实现助农增收[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