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艺术

搜索文档
新华视点|各地多维度发力 多元探索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新华社· 2025-09-04 02:38
农业科技推广与种植优化 - 农技专家在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推广叶面肥喷施技术和"日灌夜排"稻田降温方式[3][5] - 桐庐县江南灌区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节水改造项目建立全链条数字监控网及"分类+阶梯水价"机制[6][8] - 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凭借地理优势发展向日葵产业 朔州市右玉县利用高海拔气候优势发展油菜花产业并推动农旅融合[19][21][22] 数字技术与生态农业建设 - 杭州市桐庐县江南灌区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 编织全链条数字监控网实现精准灌溉[6][9] - 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采用循环种养模式 收割300多亩有机越光早稻后播种紫云英作为绿肥提升土壤肥力[23][25][26] - 当地通过引进有机品种 创建有机农业合作社等多措并举发展生态农业[25] 乡村文化体育与生态旅游开发 - 杭州市临安区举办首届"村BA"篮球联赛 分为海选赛 片区选拔赛和决赛三个阶段 球员以当地村民为主[11][13] - 云南普洱市思茅港镇茨竹林村发展生态旅游 形成观鸟经济产业链[14] - 云南大理双廊镇伙山村农民画社汇聚20多位老年创作者 将民俗风情融入画作焕发乡村文化活力[15][17][18] 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 多地立足乡村特色资源 以科技 文化 生态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1][28] - 浙江与云南等地通过传统耕种革新 文旅建设及生态保护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1][14][15] - 山西 江苏等地通过品种选育 循环种养和农旅融合模式挖掘本土优势产业[19][21][25]
首届中国乡土绘画展登陆上海,展现新时代城乡生活
新浪财经· 2025-06-28 04:00
展览概况 - 首届中国乡土绘画(农民画)作品展于6月27日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向公众开放,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等主办,展期持续至8月24日 [1][12] - 展览通过农民画的形式展现新时代城乡生产生活、民俗风情及自然风貌,记录乡土社会的时代变迁 [1] - 展览分为"耕耘"、"收获"、"欢庆"、"新貌"四个版块,分别呈现农业生产场景、丰收场面、民俗节庆活动以及新农村建设成果 [5] 参展作品 - 展览共收到报名作品五千余件,经过评审后展出544件,其中38件为特邀画乡的巨幅作品 [5] - 参展作品呈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强烈的"时代精神",展现出中国乡土绘画创作的蓬勃生机 [5] - 作品主题涵盖农业生产、丰收场景、民俗节庆以及乡村振兴等题材,艺术表现上具有朴素、热烈、明朗、清新的美学共性 [8] 艺术特色 - 乡土绘画以题材和主题定义,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来自民间美术的样式,具有象征性、平面化和装饰趣味的特点 [7] - 金山农民画作为上海乡土绘画的代表,汲取刺绣、剪纸、蓝印花布等传统艺术元素,融合现代农村生活气息,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民间艺术品牌 [8] - 部分创作者尝试将传统技法与现代技术结合,如运用VR新技术、数字新媒介,促进艺术语言的融合与创新 [9] 创作背景 - 乡土绘画创作群体包括农民画作者和基层美术创作者,他们用心灵感悟生活,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和生动的艺术语言记录新时代乡村场景 [5] - 部分专业艺术院校学生也开始尝试乡土绘画创作,并将中国画技法融入其中,如散点透视和非遗元素的应用 [10] - 乡土绘画的创作体现了专业化的艺术水准,既连接传统民间美术,又吸收外来美术元素,展现当代视角 [12]
月入过万的流水线画工,不想再画梵高了
虎嗅· 2025-03-24 07:45
行业规模与历史 - 深圳大芬村作为全球最大油画生产基地 面积仅0.4平方公里 美国市场70%油画行画来自中国 其中80%产自深圳[3] - 行业鼎盛时期头部画工月收入超过1万元 可承接单次5000张《鸢尾花》级别的大规模订单[3] - 油画产业采用家庭作坊模式 通过分工复制实现规模化生产 画工常年专攻单一画作[25] 商业模式转型 - 传统批量订单模式衰退 欧美订单转移至更低成本劳动力市场 流水线画工成为历史[43][51] - 产业向体验经济转型 出现50元零基础油画体验课程 原画工转型为教学老师[46][47] - 业态多元化发展 引入刺绣/陶艺/藤编等文创品类 结合网红打卡地属性[49] 技术演进影响 - AI技术渗透艺术创作领域 出现AI艺术作品展 但从业者认为手绘创作仍不可替代[50] - 行业面临成本上升压力 油画工厂逐步从中国撤离 产业链发生区域性转移[51] 从业者生态 - 画工作业环境艰苦 无空调环境下用电风扇风干油画 长期保持固定姿势导致职业伤病[29][51] - 典型家庭作坊模式 9人规模团队共同生活创作 月租500元农民房作为工作生活空间[30] - 新生代从业者出现代际更替 原画工子女开始接触绘画但不再专注仿制画作[40][43] 创作方向演变 - 从业者从仿制向原创转型 举办个人原创画展 创作主题聚焦本土生活与历史变迁[5][17][19] - 保留部分仿制画零售业务维持经营 但原创作品收入不稳定[36] - 创作题材呈现多元化 包括现实生活记录/超现实想象及历史题材再创作[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