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精密智造解决方案
icon
搜索文档
最强果链企业上市 立讯精密从零到3,000亿王国
新浪财经· 2025-09-01 06:16
公司上市动态 - 立讯精密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计划集资200多亿港元[3] - 公司寻求在香港市场获得具国际地位的融资平台[3] - 蓝思科技已于2024年7月登陆港股 上市不足两个月股价上涨逾30%[3][8]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王来春1988年加入富士康深圳工厂 从流水线工人晋升至课长[3] - 1999年与兄长王来胜共同创业 2004年正式成立立讯精密[3] - 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并成为苹果供应链厂家 当前A股市值达3000亿元[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至2024年收入持续增长:2140亿元→2319亿元→2688亿元[5] - 同期盈利稳步提升:105亿元→122亿元→146亿元[5] - 2025年首季度收入618亿元 同比增长18% 盈利34亿元 同比增长31%[4][5] - 预计2025年上半年纯利64.75亿至67.45亿元 同比增长20%至25%[6]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销量计算 公司在精密智造解决方案行业全球排名第四 中国内地排名第一[6] - 全球平均两部智能手机中有一部使用公司产品[6] - 每三部智能可穿戴设备中有一部使用公司产品[6] - 每五部智能汽车中有一部使用公司产品[6] 业务布局与扩张 - 2016年在越南等多国设立生产基地 2019年扩大东南亚产能[7] - 2017年开始从核心零组件向系统集成垂直整合[7] - 2022年深化医疗设备业务发展[7] - 2024年7月完成收购闻泰ODM业务 提升消费电子产品定制化能力[7] - 同期完成收购德国百年汽车线缆制造商莱尼[4][7] 经营指标分析 - 2022至2024年毛利率呈现下降趋势:11.9%→11.1%→10.1%[8] - 2025年首季度毛利率为10.5%[8] - 2025年首季度经营现金流流出66.9亿元[8] - 现金流流出主要因预付款及其他应收款增加55.3亿元 存货及合同履约成本增加34.1亿元[8] 估值比较 - 公司A股当前市盈率约23倍[8] - 同业蓝思科技港股市盈率约33倍[8]
立讯精密冲击港股IPO:潮汕女首富王来春掌舵,去年涨薪2.7倍至733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20 01:47
公司上市及财务表现 - 立讯精密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信证券、高盛、中金公司为其联席保荐人,若成功将实现"A+H"上市 [4]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2140.28亿元、2319.05亿元、2687.95亿元,期内利润分别为104.91亿元、122.43亿元、145.79亿元 [4] - 2025年一季度收入为617.88亿元同比增长17.9%,期内利润33.77亿元同比增长31.25% [5]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11.9%、11.1%、10.1%,研发费用占比分别为3.9%、3.5%、3.2% [6] 行业地位与业务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在精密智造解决方案(PIMS)行业排名全球第四、中国大陆第一 [4] - 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等主要业务线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4] - 公司拥有全球精密智造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最全面及最多元化的产品组合 [4] - 2023-2025年连续三年跻身《财富》世界500强榜单 [4] 股权结构与创始人 - 立讯有限持有公司约37.67%股份,王来胜持有0.21%,王来春与王来胜各持立讯有限50%股权 [6] - 创始人王来春2020-2024年薪酬分别为240万、240万、380万、200万、733.3万元,2024年同比增长266.65% [7][8] - 王来春以615亿身家位列《202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第362位,排名上升65位 [8][10] - 据《2024年胡润百富榜》以620亿身家排名第59位,成为潮汕女首富 [10][13]
立讯精密,递交招股书,冲刺A+H,市值逾2800亿 | A股公司香港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8-19 06:24
公司概况 - 立讯精密于2025年8月18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1] - 公司成立于2004年,2010年9月15日在A股上市,截至2025年8月18日总市值约2871亿元人民币 [2] - 控股股东为王来春女士和王来胜先生,合计持股37.88%,其他A股股东持股62.12% [6][7] 行业地位 - 2024年按收入计,公司在精密智造解决方案(PIMS)行业中排名全球第四、中国大陆第一 [3] - 公司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等主要业务线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3] - 2023年至2025年连续三年跻身《财富》世界500强榜单 [3] 业务布局 - 业务覆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及其他领域 [4]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在29个国家及地区拥有105个生产基地、28个自设研发中心 [4] - 2024年全球平均每两部智能手机、每三部智能可穿戴设备及每五部智能汽车中,就有一部使用公司产品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40.28亿、2319.05亿、2687.95亿元人民币,2025年前三个月为617.88亿元 [5][10]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04.91亿、122.43亿、145.79亿元人民币,2025年前三个月为33.77亿元 [10] - 消费电子业务占比最高,2024年收入占比86.7%,汽车电子业务增长显著,2024年收入占比5.1% [5] 管理团队 - 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包括5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 [9] - 高管团队包括董事会秘书肖云兮女士和财务总监吴天送先生 [10] 上市相关 - 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高盛、中金公司 [12] - 审计师为立信德豪,公司中国律师为汉坤 [12] - 行业顾问为弗若斯特沙利文 [13]
立讯精密递表港交所 于2024年收入为2687.95亿元
智通财经· 2025-08-19 05:52
公司上市申请 - 立讯精密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高盛和中金公司 [1] - H股最高发行价为每股[编纂]港元 面值为每股人民币1.00元 [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精密智造创新科技公司 提供从精密零组件、模组到系统的跨领域垂直一体化开发与智造解决方案 [3] - 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等领域 全球平均每两部智能手机、每三部智能可穿戴设备及每五部智能汽车中有一部使用公司产品 [3]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在精密智造解决方案行业中排名全球第四、中国内地第一 拥有最全面及最多元化的产品组合 [3] - 公司于2023年至2025年连续三年跻身《财富》世界500强榜单 服务超过100家《财富》世界500强公司 [3] 行业市场前景 - 全球精密智造解决方案市场预计从2025年人民币9.47万亿元增至2029年人民币12.18万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为6.5% [4]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汽车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等领域对高精度产品需求攀升 以及铜互联、光互联、散热管理等前沿科技领域发展 [4] - 供给端受AI、算力基础设施和工业自动化等科技进步推动 PIMS提供商竞相打造"未来工厂" [4]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人民币2140.28亿元、2319.05亿元和2687.95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为人民币617.88亿元 [5][6] - 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人民币104.91亿元、122.43亿元和145.79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利润为人民币33.77亿元 [5][6] - 汽车电子业务线2022-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9.6% 通信与数据中心业务线复合年增长率为19.6% [5] - 毛利率从2022年的11.9%降至2024年的10.1% 2025年第一季度回升至10.5% [6] - 研发费用占比从2022年的3.9%降至2024年的3.2% 2025年第一季度为3.5% [6]
立讯精密递表港交所 中信证券、高盛、中金公司为联席保荐人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01:25
公司概况 - 立讯精密已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由中信证券、高盛、中金公司担任联席保荐人[1] - 公司业务覆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等领域 提供垂直一体化开发与智造解决方案[1] - 2024年全球平均每两部智能手机、每三部智能可穿戴设备及每五部智能汽车中就有一部使用立讯精密产品[1] 市场地位 - 以收入计 立讯精密在2024年精密智造解决方案行业中位列全球第四、中国内地第一[1] - 公司连续三年(2023-2025年)跻身《财富》世界500强榜单[1] 行业前景 - 全球精密智造解决方案市场预计将稳步扩张[1] - 行业增长受益于终端市场对高精度、高集成产品的需求以及AI、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发展[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 公司收入从2140.28亿元增至2687.95亿元[1] - 同期汽车电子和通信与数据中心业务线收入增长显著[1] - 年内利润从2022年的104.91亿元增至2024年的145.79亿元[1]
立訊精密招股书解读:汽车电子业务收入49.6%高增长背后的风险与机遇
新浪财经· 2025-08-19 00:29
主营业务与商业模式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精密智造创新科技公司,业务覆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等领域,提供从精密零组件、模组到系统的跨领域垂直一体化开发与智造解决方案 [1] - 产品类别超500种,工艺制程超260种,具体产品包括消费电子音视频数据传输线束和连接器、扬声器,汽车电子整车线束和连接器、特种线束及母线,通信与数据中心高频算力传输线束、高导热零组件及散热器等 [1] - 以自主研发底层技术为底座,技术层包含物理应用、材料科学、工艺制程和检测技术四大基石,能力层形成设计开发、精密智造、组织整合和全球协同四大模块化能力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呈现稳健增长,2022年为2140亿元,2023年为2319亿元,2024年为2688亿元 [2][3] - 净利润同步上升,2022年为105亿元,2023年为122亿元,2024年为146亿元 [4][5] - 净利率稳中有升,2022年约4.91%,2023年约5.26%,2024年约5.43% [8][9] - 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整体经营状况较为稳定 [6] 业务线表现 - 汽车电子业务线2022-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达49.6%,通信与数据中心业务线同期复合年增长率为19.6% [3] - 消费电子业务在收入中占比较大,但随着汽车电子和通信与数据中心业务的快速发展,其占比可能有所变化 [9]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按2024年收入计,在精密智造解决方案行业中排名全球第四、中国大陆第一 [13] - 在消费电子零组件与模组PIMS市场排名全球第二,汽车线束PIMS市场排名全球第四,通信与数据中心铜互联PIMS市场排名全球第四 [13] - 拥有全面且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全球领先的智能化开发制造体系等优势 [13] 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覆盖全球超4000家客户,其中包括超100家《财富》世界500强公司,涵盖全球前十大消费电子品牌厂商、前五大汽车电子品牌厂商、前五大通信与数据中心品牌厂商 [14] - 对大客户可能存在一定依赖,若大客户订单减少或转向其他供应商,将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16] - 未详细披露主要供应商相关信息,但原材料供应稳定性对生产经营至关重要 [17]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核心管理层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在技术创新、企业管理、市场拓展等方面具备专业能力 [19] - 股权结构应相对稳定,为公司战略实施提供保障 [18]
新股消息 | 立讯精密(002475.SZ)递表港交所 于2024年收入为2687.95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23:13
公司上市申请 - 立讯精密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高盛、中金公司 [1] - H股面值为每股人民币1.00元,最高发行价未披露但包含1.0%经纪佣金及多项交易费用 [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精密智造创新科技公司,提供从精密零组件到系统的垂直一体化解决方案 [3] - 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与数据中心等领域,覆盖全球100+家财富500强企业 [3] - 2024年全球每两部智能手机、每三部可穿戴设备及每五部智能汽车中就有一部使用公司产品 [3]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在PIMS行业排名全球第四、中国内地第一 [3] 行业前景 - 全球精密智造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9.47万亿元增至2029年12.18万亿元,CAGR 6.5% [4]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汽车电子/通信领域需求提升、功能集成要求提高及AI/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发展 [4] - 供给端受智能制造普及和"未来工厂"建设推动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140.28亿元/2319.05亿元/2687.95亿元,2025年Q1达617.88亿元 [5][6] - 2022-2024年汽车电子和通信与数据中心业务收入CAGR分别为49.6%和19.6% [5]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04.91亿元/122.43亿元/145.79亿元,2025年Q1为33.77亿元 [5][6] - 毛利率从2022年11.9%降至2024年10.1%,2025年Q1回升至10.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