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光纤

搜索文档
长进光子科创板IPO已问询 产品下游客户集中度较高
智通财经· 2025-09-12 07:25
公司上市进展 - 公司申请科创板上市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 拟募资7 8亿元人民币[1] - 国泰海通证券担任保荐机构[1] 主营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要从事特种光纤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核心产品为掺稀土光纤[1] - 掺稀土光纤是激光产业链上游核心光学材料 应用于光纤激光器 光纤放大器 光纤激光雷达等领域[1] - 产品终端应用覆盖先进制造 光通信 测量传感 国防军工 医疗健康及科学研究[1] 行业地位与技术实力 - 国内特种光纤产业起步较晚 与全球先进水平存在差距[1] - 公司已掌握掺杂组分及波导结构设计 预制棒制备及拉丝 性能测试等关键技术[1] - 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体系[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 08亿元 1 45亿元 1 92亿元人民币[2] - 2025年1-3月营业收入4472 99万元人民币[2] - 2022-2024年度净利润分别为3678 17万元 5465 65万元 7575 59万元人民币[2] - 2025年1-3月净利润1518 27万元人民币[2] 资产与负债状况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额62458 99万元 较2024年末52779 66万元增长18 3%[3] - 2024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42962 84万元 较2023年末35185 16万元增长22 1%[3] - 合并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末22 71%持续下降至2025年3月末12 69%[3] 客户集中度 - 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88 03% 82 26% 73 19% 72 41%[2] - 客户集中度较高源于下游光纤激光器市场集中度较高的行业特性[2]
IPO周报:泰金新能暂缓审议 业绩下滑风险被问询
第一财经· 2025-08-31 13:53
IPO申请与受理情况 - 沪深北交易所8月25日至8月31日当周新增受理1单IPO申请 为下半年第3单且均申报科创板 [1] - 新增受理企业为武汉长进光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拟融资7.80亿元并通过科创板第一套标准上市 [1] - 当周有3家企业过会 其中1家当天提交注册 另有1家企业暂缓审议和1家北交所申报企业终止审核 [1] 长进光子财务与经营状况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8亿元、1.45亿元、1.92亿元 2025年一季度为4472.99万元 [1]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678.17万元、5465.65万元、7575.59万元和1518.27万元 [1] - 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报告期内分别为88.03%、82.26%、73.19%、72.41% 因下游光纤激光器市场集中度高 [1] - 主营业务毛利率报告期内分别为66.37%、69.31%、69.13%、68.70% 存在因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下滑风险 [2] 上会审核动态 - 恒坤新材二次上会通过审核 曾于7月25日被暂缓审议 要求论证净额法确认收入合规性 [2] - 泰金新能被暂缓审议 要求说明未来业绩是否存在大幅下滑风险及收入确认政策一贯性 [2] - 泰金新能2022年末至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1.35%、92.04%、84.86%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终止审核案例 - 江西盛富莱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当周终止审核 [4] - 公司连续三轮被问询业绩下滑风险 包括2022年下滑原因及未来可持续性 [4] - 2024年上半年业绩下滑原因及期后风险 2024年1-9月净利润下滑幅度扩大被重点关注 [4]
长进光子科创板IPO获得受理
北京商报· 2025-08-29 13:41
公司上市进展 - 长进光子科创板IPO于2025年8月29日获得上交所受理 [1][1] - 公司拟募集资金总额约7.8亿元 [1] 资金用途规划 - 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高性能特种光纤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项目 [1] - 部分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为特种光纤厂商 [1] - 具备高性能、多品类特种光纤研发与产业化能力 [1]
长进光子科创板IPO已受理 为国内特种光纤行业第一梯队企业
智通财经· 2025-08-29 11:30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武汉长进光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已获受理 拟募资7.80亿元 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 [1]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特种光纤厂商 专注于高性能、多品类特种光纤研发与产业化 推动特种光纤技术自主可控及国产化进程 [1] - 主要产品掺稀土光纤是激光产业链上游核心光学材料 应用于光纤激光器、光纤放大器、激光雷达等领域 覆盖先进制造、光通信、国防军工、医疗健康等下游产业 [1] - 公司突破关键技术壁垒 掌握掺杂组分设计、预制棒制备、拉丝及测试等核心技术 形成自主可控技术体系 [2] - 在国内掺稀土光纤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是国产激光器及光通信器件龙头厂商的核心供应商 整体市场地位居行业前列 [2] 财务表现与募投项目 - 2022年度至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08亿元、1.45亿元、1.92亿元、4472.99万元 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2][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678.17万元、5465.65万元、7575.59万元、1518.27万元 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2][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额为6.25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5.45亿元 资产负债率(合并)为12.69% [3] - 募投项目包括高性能特种光纤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拟投入募集资金6.80亿元)和补充流动资金(1.00亿元) 总投资规模8.00亿元 [2] 行业背景与战略意义 - 特种光纤是激光产业链上游与激光芯片、光学晶体并列的核心光学材料 在新智造、新基建等新质生产力发展中价值凸显 [1] - 美国通过《商业管制清单》对高性能特种光纤实施出口管制和技术封锁 制约我国相关产业技术进步 [2] - 掺稀土光纤产业技术水平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及国防安全事业发展 [1]
2024年中国特种光纤行业研究:6G入局政府工作报告,特种光纤迎来黄金发展期(精华版)
头豹研究院· 2025-03-11 12:2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供行业投资评级 [1][2][3] 核心观点 - 特种光纤行业受益于6G技术列入政府工作报告 迎来黄金发展期 [1] - 全球特种光纤市场规模从2019年15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20亿美元 预计2028年达34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11% [3][38] - 中国特种光纤市场规模从2019年43亿人民币增长至2023年76亿人民币 预计2028年达131亿人民币 年复合增长率11% [3][41] - 行业增长动力来自5G通信 新基建 新制造产业发展及国产化进程加速 [3][41] - 空芯光纤技术将成为下一代通信网络关键发展方向 传输时延降低30%至3.46us/km [78][79] 市场规模分析 全球市场 - 全球特种光纤市场规模2019年15亿美元→2023年20亿美元(CAGR 8%)→预计2028年34亿美元(CAGR 11%)[38] - 全球掺稀土光纤市场规模2019年5.8亿美元→2023年10亿美元(CAGR 15%)→预计2028年14亿美元(CAGR 7%)[45][46] 中国市场 - 中国特种光纤市场规模2019年43亿人民币→2023年76亿人民币(CAGR 15%)→预计2028年131亿人民币(CAGR 11%)[41] - 中国掺稀土光纤市场规模2019年12.9亿人民币→2023年26.0亿人民币(CAGR 19%)→预计2028年47亿人民币(CAGR 13%)[50][51] - 分应用领域市场规模: - 激光器领域:2023年135.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8%)→预计2028年192.2亿人民币 [55][56] - 光放大器领域:2019年37亿人民币→2023年113亿人民币(CAGR 32%)→预计2028年384亿人民币(CAGR 28%)[60][61] - 激光雷达领域:2019年16亿人民币→2023年144亿人民币(CAGR 74%)→预计2028年996亿人民币(CAGR 47%)[65][66] - 光纤传感器领域:2019年151亿人民币→2023年288亿人民币(CAGR 18%)→预计2028年462亿人民币(CAGR 10%)[70][71] 竞争格局 - 中国特种光纤行业市场集中度高 长飞光纤 睿芯光纤 长进光子 烽火通信(锐光信通)和长盈通合计占据35%市场份额 [3] - 掺稀土光纤市场由长飞光纤 睿芯光纤 长进光子主导 仅少数企业能批量生产掺铒光纤 [3] - 激光雷达市场禾赛科技全球市占率58% 2023年中国激光雷达国产化率超60% [25][26] - 光放大器市场国产化率达95% 光迅科技 德科立和昂纳信息位列全球前十 [30][31] 技术发展 - 光纤预制棒占特种光纤制造成本70% 高纯石英和工业气体为关键原材料 [17][18] - 光纤激光器国产化进展显著: - 1KW-3KW及3KW-6KW国产化率超90% - 6KW-10KW国产化率超80% - 10KW以上国产化率不足70% 预计2028年达90% [20][22] - 空芯光纤技术实现超低时延(3.46us/km)和更高带宽 中国移动已开展部署 [78][79] - 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将带动抗辐照掺铒光纤需求 预计2027年空间激光通信终端市场规模达936.7亿人民币 [78] 应用场景 先进制造领域 - 光纤激光器应用集中于动力电池(25%) 消费电子材料加工(24%) 医疗美容(11%)等领域 [20] - 激光雷达主要应用于无人驾驶(高复杂度) ADAS(中复杂度)和机器人(低复杂度)场景 [26] 光通信领域 - 中国占全球光通信市场25%-30%份额 市场规模2019年921亿人民币→2023年1,345亿人民币→预计2024年1,528亿人民币 [31] - EDFA光放大器占光放大器市场55%份额 掺铒光纤国产化率达60% [30][31] 光纤传感领域 - 光纤传感器整体国产化率35% 其中军用领域达90%以上 民用领域较低 [33][34] - 光纤陀螺占据军用导航主导地位 光纤光栅传感器主要应用于建筑健康检测等领域 [33] 发展趋势 - 特种光纤将在国防军工 激光加工 航空航天 能源电力等应用场景持续深化 [81] - 技术进步推动国产替代进程 产业布局持续优化 [80][81] - 算力网络升级和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将成为新兴增长动力 [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