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物业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金辉集团(00137)附属拟6738万港元收购香港物业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09:14
交易概述 - 金辉集团附属公司毅誉有限公司拟以6738万港元收购位于香港干诺道西三号亿利商业大厦二十五楼全层的物业 [1] - 交易预计于2025年9月29日完成 [1] 物业状况 - 该物业现处于租约状态 租约将于2027年6月30日到期 [1] - 租约到期后买方无意续租 计划将物业供集团自用 [1] 战略定位 - 董事认为此项收购属于独立于核心海事业务的策略性长期资产资本投资 [1] - 物业与集团总部同处一栋楼宇 位于香港中环邻近核心商业区 具有长期投资潜力 [1] 预期效益 - 收购完成后计划将物业用作办公室 预计可提高集团营运效率 [1] - 此项投资将有助于巩固公司资产基础 [1]
中国置业投资 :通过一般授权认购新股份募资约2300万港元 投资加密货币及补充营运资金
新浪财经· 2025-09-25 15:24
融资配售 - 公司通过一般授权向六名个人第三方配售新股融资 发行5343.3万股新股 募集资金净额约2300万港元[1] - 配售价0.43港元较前一交易日收市价0.53港元折让18.87% 较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折让18.87%[1] - 配售股份占现有已发行股本20.00% 占扩大后股本16.67%[1]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约2300万港元将用于投资加密货币[1] - 部分资金将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及其他企业用途[1] 业务与完成安排 - 公司主要业务为物业投资及放债[1] - 配售预计在认购协议最后条件达成或豁免后3个营业日内完成 或按公司与认购人协定的其他日期完成[1]
时代集团控股(01023)发盈警 预计年度股东应占亏损约1.7亿至1.9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12:10
整体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将取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介于1.70亿港元至1.90亿港元 而2024年同期为应占溢利约1.02亿港元 [1] - 业绩由盈转亏主要由于投资物业非现金公平值重估减少1.05亿港元至1.15亿港元及终止Cole Haan业务产生一次性重大亏损 [1] 制造业务分部 - 制造业务分部收益预期较2024年同期10.66亿港元有所减少 [1] - 该分部预期将取得除税前亏损 而2024年同期为除税前溢利约1.10亿港元 [1] - 业绩下滑主要因全球经济不明朗及存货过剩导致客户下单更审慎并缩减订单规模 [1] 零售业务分部 - 零售业务分部收益预期较2024年同期5.28亿港元有所增加 主要得益于电子商务平台投入 [2] - 该分部预期将取得除税前亏损 而2024年同期为除税前溢利约2675.5万港元 [2] - 亏损主要因终止Cole Haan业务产生一次性重大亏损约8356.8万港元 包括存货撇销、商舖资本开支亏损、员工赔偿及最终付款 [2] 物业投资分部 - 物业投资分部收益预期较2024年同期1239.9万港元有所减少 [2] - 该分部除税前亏损预期较2024年同期335.9万港元有所增加 [2] - 主要由于投资物业重估取得非现金公平值减少1.05亿港元至1.15亿港元 因写字楼市场竞争激烈、需求疲弱及经济不确定性导致香港优质写字楼价格持续下跌 [2] 公司政策 - 尽管预期年度亏损 公司派息政策保持不变 [3]
中国储能科技发展(01143)拟收购Circuit Development全部股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13:29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Telefield Holdings Limited拟以2080万港元收购Circuit Development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及销售债务权利[1] - 目标公司持有位于香港新界沙田坳背湾街威力工业中心2楼D室的物业 总楼面面积7352平方英呎[1] - 交易代价可根据协议条款进行调整[1] 物业现状与租赁安排 - 该物业现由公司全资附属公司Telefield Limited承租 租期自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1] - 当前月租金为5.6万港元 不包括差饷 政府地租及管理费[1] - 物业目前作为公司在香港的办事处之一使用[1] 收购战略 rationale - 收购可使集团确保物业使用权 避免因租金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1] - 预计通过收购节省办公室租金及搬迁费用 长远提升营运效率[1] - 董事会认为近期物业价格调整后 以具吸引力价格收购优质资产可巩固资产基础[1] - 预期未来市场复苏时可实现资本增值[1]
中国储能科技发展拟收购Circuit Development全部股权
智通财经· 2025-09-17 13:29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Telefield Holdings Limited拟以2080万港元收购Circuit Development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及销售债务权利[1] - 目标公司主要资产为香港新界沙田坳背湾街威力工业中心2楼D室物业 总楼面面积7352平方英呎[1] - 该物业现由公司全资附属公司Telefield Limited承租 租期自202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月租5.6万港元[1] 战略动机分析 - 收购可使集团确保物业使用权 节省办公室租金及搬迁费用 长远提升营运效率[1] - 董事会认为物业价格调整后 以具吸引力价格收购优质资产 有望在未来市场复苏时实现资本增值[1] - 近年租金上涨背景下 收购事项有助于巩固公司资产基础[1]
中亚烯谷集团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222.3万港元,同比下降39.5%
智通财经· 2025-08-28 14:08
财务表现 - 收益7274.4万港元 同比增长70.3%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22.3万港元 同比下降39.5% [1] - 每股基本盈利0.03港仙 [1] 收益增长驱动因素 - 物业投资收益大幅增加 [1] - 建设服务收益大幅增加 [1]
中亚烯谷集团(00063)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222.3万港元,同比下降39.5%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4:01
财务表现 - 收益7274.4万港元 同比增长70.3%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22.3万港元 同比下降39.5% [1] - 每股基本盈利0.03港仙 [1] 收益增长驱动因素 - 物业投资收益大幅增加 [1] - 建设服务收益大幅增加 [1]
粤海投资(00270.HK):聚焦主业,持续加固竞争护城河
格隆汇· 2025-08-28 01:4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中期财报显示归母溢利26.82亿港元,同比增长11.2%,核心业务板块协同发力推动稳健增长 [1][4] - 公司通过剥离粤海置地优化资产结构,资本负债率降至24.70%,财务借贷减少至211.77亿港元,聚焦水资源等核心主业 [13][14] - 在港A股牛市背景下,公司以高股息策略(每股派息26.66港仙,股息率近5%)和业务稀缺性成为兼具防御性与弹性的投资标的 [17][18][20] 财务表现 - 归母溢利26.82亿港元,同比增长11.2% [4] - 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入33.39亿港元,在手现金120.36亿港元 [18] - 持续经营业务净财务费用1.88亿港元,同比减少2.01亿港元 [13] 业务板块表现 - 水资源业务:东深供水项目税前利润23.96亿港元(同比增长3.1%),其他水资源项目收入36.80亿港元(增长2.3%),税前利润10.79亿港元 [6] - 物业投资:粤海天河城收入8.22亿港元(增长3.6%),税前利润4.92亿港元(增长9.7%);香港粤海投资大厦出租率93.3% [8] - 能源项目:税前利润9117.70万港元(增长22.7%),分占粤电靖海发电利润1826.40万港元 [9] - 道路运营:粤海高速路费收入2.90亿港元,税前利润1.47亿港元 [10] - 酒店业务:收入3.37亿港元(增长6.8%) [10] - 百货业务:收入2.17亿港元,税前利润4582.80万港元(增长18.5%) [11] 战略调整 - 剥离粤海置地(分派12.62亿股股份),资本负债率下降6.2个百分点至24.70% [13] - 财务借贷从238.62亿港元降至211.77亿港元,现金流集中于核心主业 [13][14] 市场定位与优势 - 高股息策略:分红比例65%,每股派息26.66港仙(增长11.2%),股息率近5% [18] - 业务稀缺性:水资源业务具区域垄断优势和政策支持,物业投资受益于大湾区经济活力 [19][20] - 多家机构看好公司前景,港股通持仓比例持续攀升 [22][23]
粤海投资(00270.HK):2025年中期财报深度解析,聚焦核心业务价值重塑
格隆汇· 2025-08-28 01:2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中期归母溢利26.82亿港元,同比增长11.2%,展现稳健增长态势 [1][3] - 公司通过多元业务协同发展和战略剥离非核心资产,持续强化竞争护城河与财务基本面 [3][14][15] - 在牛市环境中,公司凭借高股息策略和业务弹性成为兼具防御性与成长性的投资标的 [16][17][18][19] 财务表现 - 归母溢利26.82亿港元,同比增长11.2% [3] - 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入33.39亿港元,在手现金120.36亿港元 [18] - 资本负债率24.70%,较2024年末下降6.2个百分点 [14] - 财务借贷从238.62亿港元降至211.77亿港元 [14] - 持续经营业务净财务费用1.88亿港元,同比减少2.01亿港元 [14] 业务板块表现 - 水资源业务:东深供水项目税前利润23.96亿港元(不含汇兑差异及财务费用),同比增长3.1%;其他水资源项目收入36.80亿港元(+2.3%),税前利润10.79亿港元 [5] - 物业投资:粤海天河城收入8.22亿港元(+3.6%),税前利润4.92亿港元(+9.7%);香港粤海投资大厦出租率93.3% [7] - 能源项目:税前利润9117.70万港元(不含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2.7%;分占粤电靖海发电利润1826.40万港元 [10] - 道路运营:粤海高速路费收入2.90亿港元,税前利润1.47亿港元 [11] - 酒店业务:收入3.37亿港元(+6.8%) [11] - 百货业务:收入2.17亿港元,税前利润4582.80万港元(+18.5%) [12] 战略调整与资产优化 - 剥离粤海置地12.62亿股股份,聚焦水资源等核心业务 [14] - 负债率下降且现金流集中于主业,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14][15] - 业务布局优化强化区域垄断优势和政策支持效应 [19][20] 股东回报与市场定位 - 中期每股派息26.66港仙(+11.2%),股息率接近5% [18] - 分红比例维持65%,经营现金流支撑分红稳定性 [18] - 多家机构维持买入评级,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2.74/43.57/44.53亿港元 [23] - 港股通持仓比例持续攀升,反映市场价值认可 [23] 行业与成长潜力 - 水资源业务受益于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刚性需求 [19] - 物业、酒店及百货业务依托大湾区经济活力与消费复苏政策 [19] - 公用事业领域特许经营权赋予稀缺性和议价能力 [20] - 战略聚焦主业后资源投入更精准,有望挖掘新增长点 [19][26]
WING ON CO(00289.HK):中期股东应占亏损为1.50亿港元
格隆汇· 2025-08-26 08:41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4.16亿港元 同比减少13.3% [1]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1.50亿港元 较上年同期2.40亿港元亏损收窄37.5% [1] - 基本每股亏损51.9港仙 [1] 收入结构 - 百货业务收入出现下降 [1] - 物业投资收入同步减少 [1] - 集团整体收入减少13.3% 主要受百货业务及物业投资收入减少影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