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利灌溉
icon
搜索文档
水利部:近5年新增恢复和改善耕地灌溉面积超2亿亩
中国新闻网· 2025-09-29 03:50
水利部:近5年新增恢复和改善耕地灌溉面积超2亿亩 中新网9月29日电 国新办29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 水利高质量发展成就。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介绍,近5年实施了1959处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新增恢复 和改善灌溉面积超2亿亩。 会上,有记者问。"十四五"以来,我国粮食产能稳步提升。水利部门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采取了哪些措 施? 对此,李国英介绍,"十四五"以来,水利部门从三个方面强化粮食安全的水利保障。 第二,精细实施抗灾保产,少损失。近年来频发的严重水旱灾害给粮食生产带来严峻挑战。在应对干旱 中,坚持精准范围、精准对象、精准时段、精准措施,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生产。比如2022年夏秋季 节,在水稻主产区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实施两轮"长江流域水库群抗旱保供水联合调 度"专项行动,精准确定干旱区域,精准掌握受旱农作物结构,精准对接农作物生长阶段需水过程,精 准释放水利工程流量水量,科学调度75座大中型水库累计向下游补水62亿立方米,保障了1.83亿亩秋粮 作物灌溉用水需求,实现大旱之年供水无虞、粮食丰收。在应对洪涝中,通过调度流域防洪工程体 系,"十四五 ...
大中型灌区筑牢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中国经济网· 2025-09-24 06:10
9月23日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夏粮实现稳产丰收,早稻总产 单产实现双增收。"大中型灌区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水利部农水水电司副司长许德志说,水利 部门近年来狠抓大中型灌区现代化建设与改造,夯实粮食稳产增产的水利基石。 今年,大中型灌区项目被列入水利领域"两重"建设实施方案,水利部支持实施了15处新建大型灌区、设 计灌溉面积达1130万亩,支持实施了145处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完成后将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 面积近2000万亩。推进实施了70处重点区域排涝项目建设。 今年上半年,我国河南、陕西、山西等地受旱,对夏粮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但受旱地区大中型灌区由于 储备水源充足,在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有保障的情况下,及时精准灌溉应对持续气象干旱,既避免了 作物因过度蒸腾蒸发导致缺水而引发的生长停滞或枯萎,又促进了次生根生长,提升作物对水分养分的 吸收能力,部分地区出现"越旱越丰产"现象——河南商丘市三义寨灌区今年冬小麦平均亩产1300斤,比 去年增加200斤;河南濮阳市南小堤引黄灌区冬小麦亩产1050斤,比去年增加了50斤;山西大禹渡灌区 夏粮平均亩产较去年增加107 ...
我省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数量已达4处,至今仍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活着”的遗产彰显川人治水智慧
四川日报· 2025-09-11 00:26
9月10日上午,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6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公布了2025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四川彭州湔江堰成功入选。目前我省世 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数量达到4处。 水利灌溉,是农业文明的重要支撑,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则是一部"流动的历史"。此次新入选的彭州湔江堰有何特点?我省4处世界灌溉工 程遗产又蕴藏着哪些传承古今的治水智慧? 此次申遗成功的遗产体系及保存现状包括水利工程遗存、非水利工程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大部分。其中,水利工程遗存更是一部"治 水智慧的活态史书"。 为什么是湔江堰? 彭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湔江堰巧妙利用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优势,采用平梁分水的技术方法,形成"湔水九分"的水网脉络,解决 了湔江来水四季不均、春旱夏涝的状况,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也充分体现了古人"灌排兼用,平分春水"的治水理念。 双水源互济,将劣势转化为优势 相比我省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彭州湔江堰的建设时间晚了100多年。它到底有何独特之处? "湔江堰灌溉工程是龙门山系众多小冲积平原平梁分水的杰出代表性工程。"彭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水利工程不仅满足了灌排 需求,而且形成分水灌溉、泄洪排沙,相互依存、共为体系的工程 ...
财政部:规范PPP存量项目建设和运营 鼓励金融机构优化融资结构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03:24
政策背景与目标 - 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存量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指导意见》 旨在提升PPP存量项目运行质量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2] - 政策出台背景包括中央要求建立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长效机制 民生需要保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 以及各方对明确政策预期的期盼 [2][3] - 约70% PPP存量项目已进入运营期 其运营情况直接关系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 [1][5] 核心原则与方向性要求 - 提出"四个坚持"原则:系统推进、分类施策、降本增效、强化保障 要求地方政府统筹资源支持项目稳健运行 [4] - 强调按合同办事和及时按效付费 要求地方政府将支出纳入预算管理并按绩效结果付费 不得拖延支付或延迟绩效评价 [5] - 要求社会资本方按约定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公共服务 金融机构需客观评估并支持合理融资需求 [4][5] 运营期项目支持措施 - 鼓励金融机构与社会资本方磋商 通过调整还款计划、降息、展期、置换等方式优化融资结构 因当前市场利率水平下存量项目贷款存在合理降息空间 [1][6] - 推动项目瘦身健体 减少不必要建设内容以节约运营成本 并合理调整投资回报率、资金折现率等收益指标 [6] - 要求社会资本方创新运营模式、引入先进技术提高专业化水平 行业主管部门需加强绩效监管并与付费挂钩 [6] 建设期项目管理要求 - 对已开工在建项目 要求优先实施有收益项目 其他按轻重缓急排序 2024年底前未开工项目原则上不再采用PPP模式 [8] - 要求加快接近完工项目的建设进度 及时验收决算 并优化建设内容以控制成本 不得超出核定概算总投资 [8] - 金融机构需积极支持在建项目融资 优化信贷审批流程 不得无故终止贷款或要求地方政府出具承诺文件 [8] 资源与政策工具运用 - 政府支出责任需纳入预算管理 严格执行支出计划 不得挪用预算资金 [9] - 允许地方政府运用专项债券、一般债券等资金用于PPP项目建设成本中的政府支出 并可处理社会资本方垫付成本问题 [9] - 统筹运用中央转移支付和地方自有资金 行业主管部门需用好行业资金保障项目平稳实施 [10] 实施与监管机制 - 地方政府承担主体责任 建立绩效评价和中期评估制度 并做好政策宣传解读 [11] - 行业主管部门需制定技术标准、加强质量监管 并完成规划许可、环评等审批工作 [11] - 财政部门强化预算和债务管理 金融管理部门协调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合规开展信贷业务 [11][12] - 项目实施机构负责竣工验收、绩效评价和资产监管 确保信息共享和重大变更及时告知相关方 [12]
累计灌溉面积近3亿亩 旱涝同防同治全力服务好“三夏”生产
快讯· 2025-05-24 01:59
灌溉情况 - 全国5320余处大中型灌区累计灌溉面积近3亿亩 [1] - 今年全国累计灌溉供水463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近4亿亩 [1] - 大中型灌区累计灌溉面积近3亿亩,为夏粮丰收提供水利支撑 [1] 重点区域灌溉 - 河南、陕西、山西等省386处大中型灌区累计灌溉2713万亩 [1] - 上述地区灌水量超过30亿立方米 [1] 水库补水情况 - 黄河中上游水库累计向下游补水66亿立方米 [1] - 长江上游水库群累计向下游补水380亿立方米 [1] 水利管理措施 - 水利部坚持旱涝同防同治,提前部署并密切关注旱情发展 [1] - 强化抗旱水源调度管理,超前做好防汛排涝准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