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搜索文档
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成功入选2025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水利部网站· 2025-09-12 15:21
工程概况与历史价值 - 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成功入选2025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成为京津冀地区首个获此殊荣的灌溉系统工程[1] - 工程由付家台灌渠 丁家滩灌渠 公议沟灌渠 三家店灌渠和城龙灌渠五条核心古渠及周边水利遗存组成 历史可追溯至公元250年三国时期[1] - 总灌溉面积曾达6.6万亩 至今仍灌溉着2000亩农田 跨越千年仍保持使用功能[1] 工程技术特色 - 付家台灌渠渠首设于永定河转弯迎水侧 利用径流流速大 泥沙含量少的特点减少渠道淤堵 渠道全长4公里穿越5处人工山洞总长66米[1] - 采用"无坝引水 堰控调沙"和"逆坡供水 顺坡排沙"技术 逆坡抬升渠底可减缓流速促进泥沙沉降 排空时可能自动清淤[2] - 城龙灌渠利用窄段河道提速引水 三家店灌渠设置双取水口应对水量变化 系统性设计有效缓解淤积问题[2] - 创新"淤灌造田"技术 在非农忙时节将多沙河水引入贫瘠河滩沉淀泥沙改良土壤[2] 农业经济贡献 - 付家台灌渠通过闸门调控引永定河水入村 保障灌溉需求 培育出付家台苹果 京白梨 金丝小枣等优质农产品[2] - 该水渠一直是村庄农业命脉 从过去种植水稻小麦改为现今种植富士苹果等经济作物 村民收入不断提高[2] - 每年三月底四月初开启闸门引水灌溉 冬季排空渠水 春季由村干部带领村民清淤保障水渠畅通[2] 管理机制演变 - 清代起三家店灌渠成立北京最早农民水利协会"民生水利会" 其"水利为民"理念与现代水利管理高度契合[3] - 古渠被赋予新使命 三家店灌渠转为排水通道承担排涝功能 城龙灌渠作为"六水联通"工程核心水脉助力"百泉复涌"[3] 未来发展规划 - 水务部门将以此次入选为契机深化保护与创新结合 依托智慧水务平台推进遗产动态监测与科学管理[3] - 强化全域协同发展 把灌渠保护与永定河综合治理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有机结合 推动打造"水脉+文脉"融合示范带[3] - 拓展国际交流合作 借助国际化平台讲好中国水利故事[3]
北京再增一张世界级“文化名片”
北京晚报· 2025-09-11 08:49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申报成功 - 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入选2025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成为京津冀地区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1][3] 古灌渠系统构成与历史规模 - 灌溉系统由5条古灌渠及周边古泉古井组成 总长度达40公里 历史上最大灌溉面积达6.6万亩 [1][3] - 支撑元明清三代北京城粮食供给及煤炭运输 并成为皇家琉璃烧制的"水脉" [3] 各灌渠当前功能与灌溉数据 - 付家台灌渠历史灌溉面积达千余亩 目前仍用于周边村落农田灌溉 [3][4] - 公议沟灌渠至今仍灌溉龙泉务村农田354亩 渠道上游宽近2米深近2米 [5] - 丁家滩灌渠长约2.5公里 目前仍灌溉耕地和果园 [5] - 三家店灌渠已转变为城市排水渠道 城龙灌渠转变为生态补水通道 [6] 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特点 - 取水口设置在"迎水侧"以减小泥沙淤塞 增强工程稳定性 [7] - 采用逆坡设计使渠底依次升高 实现水流减缓与泥沙自然沉降 [7] - 通过"淤灌造田"技术将含沙河水引入河滩地 创造农田 [8] - 使用挡板调节水位 冬季排空渠水并进行清淤维护 [7] 现代应用与经济效益 - 2023年"23·7"极端强降雨期间 古灌渠防洪排涝设计经受住考验 [10] - 城龙灌渠成为"六水联通"工程核心 助力生态补水 [10] - 灌溉水源助力村民种植经济作物 富士苹果等果蔬带来较高经济收入 [4] 文旅融合与未来规划 - 门头沟将深化"灌溉遗产+"模式 串联京西古道潭柘寺等文旅资源 [10] - 依托智慧水务平台推进遗产动态监测与科学管理 [10] - 推动打造"水脉+文脉"的北京水文化融合示范带 [10] - 付家台中心小学将古渠融入教育实践 学生使用古代水车等工具进行灌溉 [9]
现场见证!元阳哈尼梯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新华网· 2025-09-11 07:11
据了解,入选的元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红河南岸哀牢山区,涵盖坝达、多依树和老虎嘴三大核心片 区,灌溉面积5.61万亩。该工程不仅是哈尼族适应自然、生存发展的杰出范例,也与其民族文化、宗教 信仰及灌溉管理制度深度融合。 入选的赤山湖灌溉工程位于江苏省句容市,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目前秦淮河上游重要的灌溉与防 洪调蓄工程,灌溉面积7.7万亩。该工程在平原圩区通过筑塘成湖、双重蓄水和双向水闸调控,有效缓 解了低洼地区易涝易旱问题。 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6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 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 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等4个工程成功入选。至此,中国的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已达42项。 入选的湔江堰位于四川省彭州市,始建于西汉时期,是龙门山冲积平原地区平梁分水灌溉体系的杰出代 表,通过卵石竹笼工艺筑堰分水,实现了灌溉、泄洪、排沙的协同运行。除湔江引水外,当地还建成 300余处"自流泉堰",在干旱时期保障灌溉,展现出古代水资源多源利用的高超智慧。 入选的门头 ...
我省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数量已达4处,至今仍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活着”的遗产彰显川人治水智慧
四川日报· 2025-09-11 00:26
9月10日上午,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6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公布了2025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四川彭州湔江堰成功入选。目前我省世 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数量达到4处。 水利灌溉,是农业文明的重要支撑,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则是一部"流动的历史"。此次新入选的彭州湔江堰有何特点?我省4处世界灌溉工 程遗产又蕴藏着哪些传承古今的治水智慧? 此次申遗成功的遗产体系及保存现状包括水利工程遗存、非水利工程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大部分。其中,水利工程遗存更是一部"治 水智慧的活态史书"。 为什么是湔江堰? 彭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湔江堰巧妙利用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优势,采用平梁分水的技术方法,形成"湔水九分"的水网脉络,解决 了湔江来水四季不均、春旱夏涝的状况,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也充分体现了古人"灌排兼用,平分春水"的治水理念。 双水源互济,将劣势转化为优势 相比我省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彭州湔江堰的建设时间晚了100多年。它到底有何独特之处? "湔江堰灌溉工程是龙门山系众多小冲积平原平梁分水的杰出代表性工程。"彭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水利工程不仅满足了灌排 需求,而且形成分水灌溉、泄洪排沙,相互依存、共为体系的工程 ...
“时间足够久、规划足够好、管理足够出色” 赤山湖灌溉工程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镇江日报· 2025-09-10 23:37
核心观点 - 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入选2025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成为江苏省今年唯一入选水利项目[1] - 该工程拥有1700多年历史 至今仍发挥灌溉与防洪调蓄功能 灌溉面积达7.7万亩[1] - 工程通过三维调蓄体系展现古代治水智慧 13处历史遗产中8处仍正常运行[1] 工程历史与技术特点 - 始建于三国时期 历经清代左宗棠系统治水 见证中国水利文明演进[1] - 采用平原圩区筑塘成湖 丘陵岗区筑坝壅水的人工阶梯运河技术[1] - 创新性实现"低乡蓄水 高乡壅水"的三维调蓄体系 统筹解决灌溉与通航需求[1] 管理机制与科学规范 - 宋代"磐石水则"记载"春夏七尺 秋冬四尺"的科学用水规范[2] - 配套"湖条"制度设立专职"湖长"进行网格化管理 划定围垦红线[2] - 管理机制与当代"河长制""生态红线"理念高度契合[2] 现代转型与功能拓展 - 通过关停宕口 搬迁污染企业 建设展示馆等举措推进生态治理[2] - 现已形成国家湿地公园和水利风景区 融合灌溉 生态 科普 旅游多功能体系[2] - 举办万人骑行 冬泳节等品牌活动 实现从传统水利工程向现代绿色名片转型[2] 遗产保护现状 -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自2014年设立 我国已有42个遗产入选[2] - 江苏省共4个遗产入选 包括洪泽古灌区 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 里运河-高邮灌区[2]
我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新华社· 2025-09-10 14:05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更新 - 中国新增4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包括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和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1] - 中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达42项 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1] 新增遗产项目详情 - 云南元阳哈尼梯田灌溉面积5.61万亩 涵盖坝达、多依树和老虎嘴三大核心片区 是哈尼族适应自然的杰出范例[1] - 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历史达1700多年 灌溉面积7.7万亩 采用筑塘成湖、双重蓄水和双向水闸调控技术[1] - 四川彭州湔江堰始建于西汉时期 采用卵石竹笼工艺筑堰分水 配套建成300余处自流泉堰保障干旱期灌溉[2] - 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系统由五条古渠及泉井组成 目前灌溉农田2000亩 并为2万亩果园及生态区域补水[2] 遗产保护价值 -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设立于2014年 旨在梳理世界灌溉文明发展脉络[2] - 遗产保护有助于总结传统灌溉工程治水智慧 为可持续灌溉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启示[2]
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千年治水智慧闪耀世界舞台
扬子晚报网· 2025-09-10 11:39
核心观点 - 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入选2025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成为江苏长江以南地区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填补区域空白 [1] 工程概况 - 工程位于江苏省句容市西南部秦淮河上游 是流域内唯一兼具灌溉防洪航运综合功能的天然湖泊型水利工程 [3] - 始建于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 持续运行1700余年 目前仍承担7.7万亩农田灌溉任务 保障下游738平方公里土地和170余万人口防洪安全 [3] - 采用"高低乡综合治理"体系 西南圩区通过"大肚小口"湖泊设计滞蓄洪水 形成"双重蓄水"系统 东北丘陵区开创人工阶梯运河技术 [3] 历史价值 - 宋代前设立江苏最早水文观测设施"磐石水则" 制定"春夏七尺秋冬四尺"蓄水标准 建立"赤山湖湖条"管理制度体系 [5] - 现存13处工程遗存包括民国赤山闸(1936年建) 清代道光涵闸(1825年建) 黄泥坝遗址等 以及9通碑刻14部志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5] - 2024年发掘的"磐石水则"实物与史料记载高度吻合 民国赤山闸是句容最早采用钢筋混凝土技术的水利建筑 [5] 申遗过程 - 申遗工作2023年启动 句容市联合河海大学组建技术团队 开展遗产调查价值梳理和保护规划编制 [6] - 工程通过省级推荐和国家评审 作为2024年江苏省水利厅向国家灌排委唯一推荐单位 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 [6] - 成功入选体现对"上蓄中滞下排"综合治理理念的认可 彰显中华传统治水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6]
再添四处,我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已达42项
央视网· 2025-09-10 06:00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更新 - 中国新增4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包括云南元阳哈尼梯田 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 四川彭州湔江堰 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 [1] 新增遗产项目详情 - 云南元阳哈尼梯田灌溉面积5.61万亩 始于唐代 采用森林-村寨-梯田-水系立体生态体系 [4] - 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灌溉面积7.7万亩 始建于公元239年 距今1700多年历史 是秦淮河上游重要灌溉与防洪调蓄工程 [4] - 四川彭州湔江堰灌溉面积16.2万亩 始建于西汉景帝末年 是平梁分水灌溉体系代表 [4] - 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由公议沟等五条古渠及泉井组成 公议沟建于辽代 依托永定河弯道地形取水并实现避洪防淤 [4] 中国灌溉工程遗产总体情况 - 中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达42项 [7][8] - 全球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达200项 该名录自2014年设立 [8]
北京号最精彩|已批复!城市副中心将新建艺术休闲街区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5 09:14
城市更新项目 - 北京市通州区宋庄美术馆-南湖片区公共空间改造项目获批 将建设艺术休闲街区 新增儿童游乐设施和环湖栈道 [2][4] - 朝阳区亮马河畔新开左岸本草花园 融合中医药文化与自然景观 [12] - 仁和镇临河村、河南村集租房项目完成验收 提供382套住房 本月投入使用 [26] 文旅产业发展 - 首钢园咖啡业态持续扩张 发布2025版Coffee Walk地图 [10] - 模式口国潮文化节举办 结合汉服文化与端午民俗打造古韵市集 [24] - 白塔寺周边胡同通过新店铺引入实现文旅空间升级 [22] 文化遗产保护 - 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入选2025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国候选名单 全国仅4个项目入选 [16] - 东黄城根北街发现清代弘旿贝子府遗址 现存于科学出版社院内 [30] 影视文化联动 - 热播剧《藏海传》中"简仪"天文仪器引发关注 该文物现存于北京 [20] 交通基础设施 - 北京新增333个固定式交通监控设备 具体分布已公布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