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日料餐饮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通报“日料店吃出活虫” 已对涉事企业立案
央视新闻· 2025-09-22 06:45
事件概述 - 消费者于9月20日19时55分在上海嘉定区"有喜屋日料居酒屋"就餐时发现炸鸡与三文鱼表面有活虫 [1] - 涉事菜品包括炸鸡和现切三文鱼刺身等8个菜品 [1] - 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对涉事企业立案调查 [1] 食品原料与加工过程 - 炸鸡原料和三文鱼原料于9月20日上午到店 到店后采取冷藏储存措施 [1] - 食品原料来源渠道合法 炸鸡在后厨热食加工区域操作 三文鱼在生食专间加工 [1] - 食品加工操作基本规范 上述菜品供餐时配有柠檬块 [1] 问题溯源分析 - 消费者自行挤压柠檬汁至炸鸡和剩余1片三文鱼片后发现活虫 [1] - 之前已食用的1块炸鸡和4片三文鱼未发现虫子且无异常 [1] - 排除活虫由炸鸡或三文鱼本身孳生 初步判断为配菜柠檬带入 [1] 监管措施 - 监管部门将依法处置并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1]
女子吃自助剩10片三文鱼被索赔百元?店家:她点了83只鳌虾,吃了3个半小时
中国基金报· 2025-09-13 08:49
来源:扬子晚报、 九派新闻、当事人社交账号 近日,浙江杭州小吴(化名)和朋友在"月龙吟"日料自助餐厅用餐,两人共消费1346元,点了28片三文鱼腩刺身,但"肉质太瘦,口感差",剩 下10片没吃,其他菜品基本光盘。临近用餐结束,一位店员翻动她桌面的残渣,找出没吃的三文鱼,以"浪费食物"为由,要求其按标价赔偿几 百元。 据顾客小吴回应,之所以剩了食物没吃,是因为商家菜品质量不过关。中途上的三文鱼"特别瘦",鳌虾也有冰渣。 关注 十几万人看过的杭州月龙吟后续 当时过于生气, 没有完整的将事情说明,我在这里 回复一下 1.首先我点的是三文鱼腩,你们第二轮上的品质完 全不达标,货不对板这个问题在图片里可以呈现 (毕竟接近 700 的自助, 品质比竹哩 觅隐千寻 300 多的还差..平常哪怕吃大渔或者牛 new的三文鱼腩 脂肪线都更厚)本人三轮总共大概点了30片,第 一轮跟第三轮都吃了,第二轮的特别特别瘦于是就 没吃。结果服务员让我赔付 10 片三文鱼的钱,我 才指出了这个问题,店家当时还说店员是暑假工, 让他来跟我道歉... 还说可以让他结束工作 ... 结果到 网上就另一副嘴脸哈哈 2.店家开小号暗示我带个男人买单 ...
中国人开的日料店,气死了多少日本人?
虎嗅APP· 2025-08-06 10:42
核心观点 - 日本日料产业面临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的困境,中国通过规模化养殖和标准化生产逐步占据全球高端食材供应链主导地位 [6][13][34] - 日本餐饮业通过文化包装(匠人精神、命名艺术、用餐仪式)提升溢价空间,但被中国日料店的标准化运营模式冲击 [24][26][29] - 中国在鳗鱼、鹅肝、黑松露等高端食材领域已实现全球产能垄断(分别占70%、45%、70%),三文鱼因养殖条件限制仍由挪威主导(50%份额) [13][34] 行业供应链分析 - 日本90%以上三文鱼依赖挪威进口,1980-2000年进口量从2吨激增至4.5万吨,本土年产量仅挪威的1/60 [8][9][11] - 中国供应日本70%的鳗鱼(全球养殖量15万吨)、97%的伪装"熊本县产"蛤蜊,以及大量被篡改产地的牛蒡(溢价5倍) [13][33][37] - 日本水产进口44.1%集中在中美俄智四国,本土扇贝出口占海产品出口主力(不足70万吨) [13] 商业模式对比 - 日式高端餐饮通过文化溢价实现高毛利(纽约日料人均消费超法餐),但受限于原材料成本占比高(中国上井日料净利率15.1%) [20][23] - 中国日料店采用标准化手册(擦桌流程、二维码点单)和规模化采购,北极贝毛利率达82%(成本2.82元/个售价16元) [29][34] - 日本存在系统性食材造假现象:16年牛蒡产地篡改、蛤蜊"洗澡"改产地等,反映本土供应链缺口 [37] 技术壁垒与产能 - 挪威通过3000万克朗营销预算(约2.2亿人民币)改变日本生食三文鱼习惯,其养殖企业Cermaq年销19.3万吨 [7][9] - 中国攻克鱼子酱(占全球60%)、黑松露(70%)技术,卡露伽鱼子酱价格仅为法国米其林同款1/3(76.5元/10g) [34] - 日本试图通过厨师认证(全球仅23名金牌)保护文化壁垒,但未能阻止中国日料全球化扩张 [4][5]
4000多家日料店背后的底气 长宁已吸引约1500家日资企业投资兴业
解放日报· 2025-05-26 02:18
上海日料行业发展现状 - 上海拥有4000多家日料店,占全国日料店数量领先地位 [1] - 长宁区聚集约1500家日资企业,占该区外资企业总数近25% [1] - 2024年一季度上海接待日本游客14.2万人次,同比增长约60% [1] 历史发展脉络 - 20世纪90年代虹桥古北因日侨聚居形成日料需求,初期仅限高端酒店供应 [3] - 2005年博多豚骨拉面、喜都乃关东煮开业标志日料平民化转型 [3] - "放题"模式打破日料高价认知,推动上海日料市场繁荣 [3] 市场扩张与转型 - 日料从长宁向奉贤、嘉定等郊区扩散,显示消费力下沉 [4] - 2021年高端日料店(人均1000元以上)从20多家激增至100多家 [5] - 2024年入境免签政策带动日料及相关零售业复苏 [6] 供应链与政策影响 - 核污染水事件导致部分日料店倒闭,幸存者营业额下滑超50% [6] - 当前日料店生鱼片原料主要来自中国东海、南海海域 [7] - 2023年中日就水产品进口达成共识,日本企业积极筹备参与中国渔业博览会 [7] 行业韧性展望 - 中日贸易往来在开放政策下保持韧性,2024年上海入境游客达670.59万人次 [6][7] - 日料行业依赖持续开放的城市政策支持 [6]
人均500元的连锁日料店,被曝回收客人食材!涉事门店回应!市监已介入
新浪财经· 2025-04-27 00:59
事件概述 - 连锁高端日料品牌"水濑放题"广州天河店被内部员工爆料存在回收顾客食材重新使用的情况 视频显示员工将未吃完的虾分拣至另一碟子 并将冰倒进水桶中 桶内已积累近半桶冰 [2][3][4] - 爆料网友称已向12315平台提交举报 并指出该门店存在消防隐患和环境卫生不达标等问题 但未提供食材直接供应下一桌顾客的直接证据 [5] 涉事方回应 - 水濑天河店回应称爆料为离职员工的恶搞行为 强调门店不会将剩食供应给新顾客 涉事员工仅入职几天后离职 [9] - 广州市天河区市场监管局已介入调查此事 [10] 品牌与市场定位 - 水濑放题定位高端日料市场 宣传采用顶级食材且人均消费300多元 被社交平台称为"广州日式放题天花板" [10] - 美团数据显示品牌主要布局广东 广州4家 东莞1家 珠海1家 上海1家 佛山首店即将开业 多数门店人均消费约500元 部分高达800元以上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