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技术

搜索文档
全省政协2025年“9·21委员活动日”活动启动
陕西日报· 2025-09-24 00:27
9月22日,在全省政协2025年"9·21委员活动日"活动开展之际,省政协主席徐新荣带领部分住陕全 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委员在西安调研新质生产力发展情况。他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和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 言献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实践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调研组先后来到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美林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 院(西安)有限公司,参观企业展厅、实验室、生产车间,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创新研发和人才培 养等情况,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了解实际困难,听取意见建议。 徐新荣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 产业创新,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发挥战略科学家作用,更好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 业体系。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省政 协要切实担负起"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积极宣传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产业发 展相关指示和中央有关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相关政 ...
打造生物医药“数据引擎” 张江科学大数据创新实验室启用
解放日报· 2025-08-30 02:19
实验室启用与定位 - 张江科学大数据创新实验室在上海浦东新区模力社区正式启用 作为上海市首批数据创新实验室之一 标志着浦东新区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面迈出重要一步[1] - 实验室以健康医疗数据为突破口 通过接入市级数据 汇聚区域数据 链接市场数据 形成多元化数据供给体系[1] - 采用红区 黄区 绿区的严格分级管理 打造安全可控开发环境 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从早期发现到上市后评估的全周期数据支撑[1] 发展目标与规划 - 实验室以2025年内出功能 出成效为目标 力争服务企业超100家 合作开发主体突破10家 落地标杆案例10个以上[1] - 通过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 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充分释放 为浦东新区先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构筑数据引擎[1] - 为构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新生态 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重要力量[1] 合作生态建设 - 多家生物医药企业 数据技术企业等合作伙伴与实验室签署合作协议 合作范围涵盖数据供给 技术开发 合规审查 数据定价等多个领域[2] - 签约企业代表表示希望依托张江集团在医药产业优势 结合人工智能技术 探索跨单位 跨学科的数据融合与平台化模式[2] - 推进多源数据整合与应用 加速"人工智能+"在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的落地[2] 专家支持体系 - 浦东新区数据局牵头建设"浦东数智发展专家库" 汇聚产学研一线行业专家 数据合规专家和信息技术专家[2] - 形成跨学科 跨领域实战专家团队 为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提供高层次智力支撑[2] - 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助力区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2] 技术标准发布 - 启动仪式正式发布《健康医疗可信数据空间技术规范》 为健康医疗领域数据安全与合规利用提供重要技术标准和实践指南[2] 企业反馈与建议 - 企业对浦东新区率先推进健康医疗等公共数据开放利用的制度机制创新表示赞赏 表示将与实验室深入合作挖掘数据资源价值[3] - 企业专家建议实验室加快多组学 体外实验 临床 病历以及科学文献等多源数据的整合与关联[3] - 建议进一步完善配套服务 提供完善的计算工具 运行环境和智能分析流程等[3]
推动数据技术产业应用 隐语开源社区将逐步覆盖六大技术路线
经济观察报· 2025-08-14 07:16
社区升级与战略扩展 - 隐语社区从"可信隐私计算开源社区"升级为"隐语·数据可信流通技术社区" 覆盖隐私保护计算 可信数据空间 数据元件 数联网 区块链 数场等六大技术路线并推动多技术融合 [2] - 升级后社区通过开源代码 共建标准和共创场景 为医疗 金融 城市治理 制造等领域提供一站式 可验证 可互联的数据流通技术底座 [2] - 社区由蚂蚁密算 中电数据产业集团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 华为技术公司及北京交通大学等产学研机构共同发起 [3] 技术能力与性能提升 - 社区聚合数据流通全栈技术 根据区域或行业需求灵活组合 提供更高计算性能 支持更多计算类型 解决传统沙箱无法抵御运维方窃取数据等行业难题 [3] - 技术方案致力于实现更高性能 更强安全 更低成本 推动技术互联互通与产业标准规范 [3] - 蚂蚁集团自2016年投入隐私计算研发 能力涵盖全栈可信技术 多方安全计算 联邦学习 同态加密 差分隐私 机密计算等全谱技术域 在可信密态计算 分布式平台 高性能算法领域取得突破 [4] 开源生态与产业落地 - 蚂蚁集团可信隐私计算核心技术自2022年7月起全部开源 隐语社区链接全球超20000名开发者 7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 60余家产业合作伙伴 [4] - 产业落地在普惠金融 新能源车险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支持杭州市密态计算中心 江西省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平台等公共数据开发项目 [4] - 蚂蚁集团在隐私计算领域累计专利申请超过1700件居全球首位 牵头或参与国内外标准超过80项 主导11项国际标准 [4] 行业挑战与社区目标 - 数据可信流通面临"三重门"困境:共识难(技术实现不统一 不透明 规模化流通卡在最后一公里) 标准难(标准修订周期长 颗粒度粗 难以映射技术实现场景) 应用门槛高(技术难转化为易用生产工具) [2] - 社区以开源开放方式降低数据可信流通技术应用门槛 落实技术互联互通与产业标准规范 赋能关键领域并促进数据产业发展 [3]
全国数据资源摸底:六省份数据产量占近六成,这三个行业最多|言叶知新
第一财经· 2025-05-08 11:40
数据资源总体情况 - 2024年全国数据生产量达41.06ZB,同比增长25%,预计2025年突破50ZB [2] - 全国算力总规模达280EFLOPS,八大国家枢纽节点算力总规模达175EFLOPS [2] - 智能网联汽车、大模型等智能化应用数据量占比超四成,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新领域数据增速超30% [2] 人工智能与数据资源 - 用于开发、训练和推理的数据量同比增长40.95%,智能家居、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增速分别达51.43%、29.28% [3] - 全国智能算力规模达90EFLOPS,占比提升至32%,中央企业智能算力占比40.22%,数据技术企业智能算力占比43.63% [3] - 企业利用大模型数量同比增长超37%,应用比例提升至约10%,大模型可降低非结构化数据加工成本 [3] - 高质量数据集数量增速达27.4%,企业用于AI的数据量占存储量约7% [4] 区域与行业数据分布 - 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六省数据生产量占全国57.45% [8] - 东部地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活跃,北京、上海企业AI投入水平全国前二,浙江应用大模型企业比例全国第一 [1][8] - 制造、金融、交通物流行业数据生产总量前三,金融、采矿、交通物流企业平均数据生产量前三 [9] - 交通物流、电力行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活跃度达78.24%、75.83%,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9] - 江苏、广东企业数字化投入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1倍 [9] 数据技术发展趋势 - 中国日均Token消耗量从1000亿增至10万亿级,1年增长100倍 [7] - 全球新公开生成式AI专利中中国占比61.5% [7] - 数据资源流通利用进入加速期,无人驾驶、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领域数据将高速增长 [9] - 数据治理、标注、智能相关企业迎发展机遇期,信息服务商加速向数据运营服务商转型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