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热发电

搜索文档
浙江可胜技术递表港交所 业务依赖大客户
中国证券报· 2025-09-26 14:46
2022年、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085万元、8.58亿元、21.89亿元和 9.8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91亿元、2.48亿元、5.4亿元以及2.33亿元。 2022年、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99.9%、 99.9%、88.5%及99.9%,来自单一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93.3%、84.8%、22.3%及28.5%。 2022年、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作出的采购金额分别占生产所用材料 采购总额的50.7%、52.9%、44.4%及37.4%。公司供应商阵容涵盖私营制造商与国有企业。公司根据框 架协议或项目专属协议管理物流及生产流程,包含分期付款、验收测试及保固义务等环节。 招股说明书显示,浙江可胜技术是塔式光热发电和熔盐储能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公司专注于相关的技 术研究、装备销售和工程化应用,并具备从项目开发、建设咨询到后期运营支持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能 力。2021年至2024年,公司为国内11座光热电站提供聚光集热系统,这些系统是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最 关键的子系 ...
浙江可胜技术递表港交所,业务依赖大客户
中国证券报· 2025-09-26 14:36
9月24日,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浙江可胜技术")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招股说明书显示,浙江可胜技术绝大部分收入来自为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提供的服务,此外也从光伏 跟踪支架及其他材料和服务的销售中产生部分收入。2022年、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来自 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99.9%、99.9%、88.5%及99.9%,业务严重依赖大客户。 行业高度依赖于政策支持 招股说明书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分别产生研发开支为0.33亿元、0.38 亿元、0.62亿元及0.27亿元。 对于募集资金用途,公告显示,公司主要用于扩建研发中心,加强核心技术研究,并扩充公司的专业研 发团队;用于进一步强化和推广熔盐储能技术,以及其在余热回收和燃煤电厂灵活性改造等领域的应 用;用于采购组装机加工设备及公司核心光热发电组件的产业化生产,从而强化公司的生产能力;用于 扩建和升级公司的营运办公场所,并建立地区技术服务网点以支持公司项目交付能力的持续增长;用于 营运资金和其他一般企业用途,以支持公司的日常运营和未来业务发展。 公司提示风险称,太阳能热发电 ...
可胜技术港股IPO:客户集中度接近100% 业绩增速大幅放缓是否后劲乏力? 生产高度依赖外包毛利率持续下滑
新浪证券· 2025-09-26 09:24
经营业绩层面,2022-2024年,可胜技术的收入从2085万元飙升至21.8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924.64%;净利润分别为-9125.9万元、2.48亿元及 5.40亿元,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不过,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收入及净利润增速大幅放缓,业绩高速增长可持续性存疑。 此外,可胜技术2023年出售多家联营的收益占当期净利润的六成左右,反映盈利能力有一定"水分"。同时,公司还存在产品结构极为单一、客户 集中度畸高、毛利率持续下滑等风险。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超过三成,减值风险较严峻。 单一产品收入占比接近100% 最近一期业绩增速大幅放缓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君 9月24日,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可胜技术""公司")向联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信建投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独家整体协 调人。 可胜技术计划将募资进一步用于核心技术研发及前瞻性技术储备、促进创新型熔盐储能技术的部署、通过建设智能化生产设施实现光热发电产业 化、营运效率提升、运营资本和一般企业用途。 可胜技术是全球领先的塔式光热发电和熔盐储能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专注于相关 ...
浙江可胜技术招股书解读:营收增长100倍,净利率降5.15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09-24 06:29
来源:新浪港股-好仓工作室 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冲刺港股IPO,招股书披露了公司多方面信息。从数据来看,2022 - 2024 年,公司营收增长超100倍,净利润扭亏为盈,但净利率有所下降。本文将深入解读招股书,为投资者 提供专业洞察。 业务模式:聚焦光热发电与储能 主营业务专注核心领域 浙江可胜技术专注于塔式光热发电和熔盐储能相关的技术研究、装备销售和工程化应用,为熔盐塔式光 热电站提供聚光集热系统与储换热系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以及建设咨询、运维技术指导等服务 。 商业模式轻资产运营 公司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将标准化零部件制造外包,自身专注于核心技术输出和系统设备组装供应等 高附加值环节 。通过为客户提供光热发电和熔盐储能的整体解决方案,从技术研发、设备供应到项目 运营支持,形成完整的业务链条,满足客户在新能源领域的需求,从而实现盈利。 财务数据:高增长背后有隐忧 营收爆发式增长,客户集中风险高 年份毛利率净利率2022年2.4%2023年36.1%28.9%2024年31.7%24.7%2025年上半年31.9%23.8% 营业收入构成变化,核心业务占主导 1. 营收变化:公司营业收入在2022 ...
中广核光热技术公司车晟:光热项目发展趋势与成本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8-12 01:11
公司概况 - 中广核光热技术公司由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注册资本1.5亿元 经营范围覆盖热力生产及储能技术服务完整产业链 [1] - 公司定位为光热领域"技术+管理+服务"综合平台 具备技术研发 工程实践和产业链资源统筹能力 [1] - 平台既可支撑内部项目 也有望对外输出技术解决方案 形成新盈利增长点 [1] 技术实力 - 系统集成研究所所长车晟自2013年从事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 参与编制多项国家行业标准包括《太阳能热发电站储热/传热用工作介质技术要求》等 [1] - 依托德令哈30万千瓦熔盐槽式光热发电项目成功申报国家发改委第二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 [1] - 获得5项发明专利授权 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及中国节能协会科技创新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1] 行业活动 - 车晟将于2025年8月13-14日在西安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作《光热项目发展趋势与成本分析》主题报告 [3] - 大会由国家级学协会和产业联盟主办 聚焦"十五五"光热发电发展 降本增效措施 长时储能政策辩论及新技术交流 [3] - 设置院士专家报告 高层对话 产业链讨论 技术报告交流及企业新品发布等丰富议程 [3]
同聚中原·共赢未来,2026中部(河南郑州)太阳能利用光热展览会
搜狐财经· 2025-07-22 15:20
中国太阳能热发电行业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建成光热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8382兆瓦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106% [2] - 全国在建光热发电项目34个总装机容量3300兆瓦另有37个规划项目总装机容量约4800兆瓦 [2] - 产业链单位约44万家形成民营企业(421万家)为主体国有企业(14万家)外商投资企业(3000家)小微企业(235万家)共同参与的格局 [3] 产业链与技术发展 - 拥有太阳能热发电相关专利的单位达168万家反射镜吸热器储热系统等关键技术国产化率持续提升部分达国际领先水平 [3] - 光热发电具有可储热可调峰优势能提供稳定电力输出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7] 发展阶段与未来展望 - 行业发展分为三阶段:2015-2020年工程试点示范期(如敦煌10兆瓦德令哈50兆瓦项目)2020-2030年规模化发展期2030年后大规模商业化阶段 [7] - 2030年中国光热发电装机容量有望突破10吉瓦成为电力系统重要支撑力量 [13] - 光热发电与光伏风电多能互补系统将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性 [13] 战略意义与全球影响 - 减少化石能源依赖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产业链长带动性强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8] -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光热发电技术和装备有望走向世界贡献应对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 [8] 行业展会与交流合作 - 2026中国(郑州)国际太阳能利用大会规划4个展厅展览规模40000㎡预计600家展商50000人次采购商参展 [16] - 郑州作为举办地可实现3小时经济圈覆盖7亿人口市场配套政策包括场馆租赁补贴物流费用减免等 [16] - 展会将带动当地餐饮住宿旅游等产业收入超12亿元助推"国际会展名城"建设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