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美连锁
icon
搜索文档
透视新氧(SY.US)中期业绩:不止是“第二曲线”,而是一场价值重估的开端
格隆汇APP· 2025-08-19 10:36
公司业绩表现 - 二季度总营收3.7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0%,净亏损3600万元 [1] - 传统信息及预订服务营收1.35亿元,同比下降35.6%,占比降至35.7% [4] - 轻医美诊疗服务营收1.44亿元,同比增长426.1%,占比提升至38.1%,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1][4] - 年内股价涨幅超五倍,但财报公布当日出现大幅调整 [1][3] 战略转型进展 - 从"流量掮客"转向"产业房东"模式,线下轻医美连锁业务成为新增长引擎 [4][6] - 25家门店实现月度运营现金流为正,验证商业模式可行性 [8] - 门店扩张计划:2025年底达50家,长期目标为千店规模 [21] - 转型带来阶段性摩擦成本,新旧业务剪刀差形成 [7] 商业模式分析 - 构建"平台+供应链+门店"立体闭环:线上流量池(低成本获客)、供应链控制(三大品类独家代理)、标准化门店复制 [10][12] - 供应链端取得玻尿酸、光电、再生针剂等核心品类独家代理权 [12] - 中台数字化赋能:AI大模型应用于医美全流程,提升运营效率 [25] 行业与市场前景 - 中国轻医美市场规模2023年超1500亿元,预计2025年达2580亿元,CAGR超20% [26][27] - 非手术项目占比超60%,行业处于渗透率早期阶段 [26][29] - 可比公司市销率参考:固生堂4-8倍,雍禾医疗4倍,爱尔眼科峰值11倍,消费连锁企业普遍5-14倍 [17] 估值驱动因素 - 估值逻辑从互联网平台向医疗/消费连锁切换,低价策略(如艾维岚童颜针降价至5999元)验证供应链优势 [18] - 三大验证点:门店扩张速度、盈利拐点显现、数字化能力杠杆效应 [20][22][25] - 稀缺性优势:唯一同时具备流量入口、供应链议价和直营连锁的医美标的 [29]
透视新氧中期业绩:不止是“第二曲线”,而是一场价值重估的开端
格隆汇APP· 2025-08-19 10:23
核心观点 - 公司正处于战略转型关键阶段 传统信息及预订服务业务大幅下滑 但线下轻医美连锁业务已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并呈现爆发式增长 形成新旧业务的结构性剪刀差 [4][5][7] - 公司商业模式已从"流量掮客"升级为"平台+供应链+门店"的立体化闭环 通过供应链整合与数字化中台赋能 实现低成本获客和标准化快速复制 [12][15][16] - 公司估值逻辑正从互联网平台向医疗消费连锁模式迁移 三大催化因素(门店扩张速度、盈利拐点显现、数字化能力)支撑其持续重估潜力 [18][24][32] 财务表现 - 二季度总营收3.79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7.0% 净亏损3600万元 [2] - 传统信息及预订服务营收1.35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35.6% 营收占比降至35.7% [5] - 医美诊疗服务营收1.44亿元 同比增长426.1% 营收占比提升至38.1% 首次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5] - 上半年医美诊疗服务营收2.43亿元(表格数据243,217千元人民币) [6] 业务转型进展 - 线下轻医美业务已实现自我造血能力 25家门店实现月度运营现金流为正 [8] - 门店扩张节奏稳健:从2023年5月第1家增至2024年底19家 2025年中达31家 计划2025年底扩张至50家 [25] - 成熟门店(运营超12个月)单店平均收入达519.9万元人民币 成长阶段门店(4-12个月)单店收入640.3万元人民币 [9] 行业背景与市场空间 - 中国轻医美市场规模2023年超1760亿元人民币 预计2025年突破258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20% [30][31] - 非手术类轻医美项目占比超60% 行业处于渗透率早期阶段 [30] - 公司作为行业头部企业 先发优势明显 有望受益于合规化红利和市场扩张 [31] 竞争优势与商业模式 - 构建"平台-供应链降本-门店交付-数据反哺"闭环 边际收益持续放大 [16] - 供应链端掌控玻尿酸、光电、再生针剂三大品类独家代理权 实现产品品控与效率提升 [15] - 平台端获客成本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私域流量池为线下业务持续导流 [13][14] - 通过中台数字化与AI大模型应用 实现医疗质量实时监控和就诊流程智能化(预约、分诊、验真等) [28] 估值重估逻辑 - 连锁业态市销率参考:固生堂4-8倍 雍禾医疗4倍 爱尔眼科峰值11倍/当前5倍 消费连锁瑞幸咖啡和古茗约5倍 蜜雪冰城6倍 泡泡玛特14倍 [21] - 估值迁移触发事件:2024年6月推行低价策略(艾维岚童颜针从18800元降至5999元) 颠覆行业定价体系 [22] - 稀缺性支撑:三维闭环模式(流量入口+供应链议价+直营连锁)在资本市场具高辨识度 无完全可比标的 [33]
医美消费趋势解读
2025-07-07 16:3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美行业 - 公司:新氧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医美行业发展趋势 - 2019 - 2022 年快速发展,近年因上游价格战和下游需求疲软表现不佳,2025 年处于弱复苏阶段,存在结构性机会和创新模式[2] 新氧发展历程 - 2013 年成立,首创医美电商模式,2013 - 2019 年快速发展,2019 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占医美 APP 市场 86%份额;2020 年底月活用户 890 万,付费用户 62 万,付费机构 4800 多家;2021 年至今受互联网竞争影响,收入和利润受冲击[1][2][4] 新氧应对困境实现反转的方式 - 布局供应链:2021 年 6 月 8 亿元收购奇致激光 85%股份;2022 年 5 月独家代理艾拉斯提;2023 年与西红医药签水光针和童颜针独家总经销协议[5] - 进军下游医美机构运营:2024 年发布新氧青春诊所品牌,2025 年上半年开设 32 家门店,总营收 1.7 亿元[1][5] 新氧青春诊所优势 - 盈利模型跑通:L Mall 门店月收入 400 - 500 万元,销售费用率比传统医美门店低 15 - 20 个百分点,净利率优于传统零售业态[1][7] - 流量来源优质:复购率 60%,老带新比例 50%,自然流量占 15%[1][7][8] - 扩张目标明确:2025 年计划拓展到 50 家门店,下半年净新增 18 家[1][8] 新氧平台线下诊所品牌转换和流量变现方式 - 依赖线上品牌资产,消费者因信任新氧品牌转化为线下客户,公域投放广告流量占比仅 25%,投入少[9] 新氧确保医美服务质量和价格透明度的措施 - 订单可追溯医生和护士职业资质,保证医疗人员资质合规;价格体系公开透明,门店同类产品比市场便宜 30% - 40%[10] 医美行业标准化方式 - 构建标准化体系,新氧通过医生分级管理、精简 SKU 和单产品理解实现轻医美标准化,水光类 21 个 SKU,光电类 16 个 SKU,大健康及皮肤管理类项目 10 个以下,60%项目为光电类,40%为注射类[11] 新氧医生分级管理方式 - 采用 L 等级分级系统,L1 级操作小光电项目,L2 级做小型注射,L3 - L6 级根据项目难度和复杂性划分,使医生专注擅长领域,保证医疗体验[12] 中国缺乏大型连锁化医美集团而新氧能领先的原因 - 大型集团优秀医生集中在一线城市难扩张,手术类项目难标准化,资产模式投放重;新氧专注轻资产模式,取舍品项直接,以轻医美为主,布局供应链降低成本,有天然流量优势,线上品牌心智积累线下变现形成正循环[12] 中小型轻医美诊所挑战及新氧应对方法 - 挑战:难进行互联网思维 SOP 拆解,上游供应链积累困难,广告获客成本高,费用率 30% - 40%,盈利模型扩张难[14] - 应对:品项取舍直接,轻资产模式投放,专注低风险高需求品项;布局供应链与龙头合作降成本;有天然流量壁垒,线上品牌心智积累线下变现形成正循环[1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新氧青春诊所主要分布在一线和省会城市,如北京、深圳各 7 家,上海、广州各 4 家[1][6] - L Mall 门店平均面积 600 平米,工作日每日客流量 50 单,双休日 100 单,每月 2000 个客单,每周 500 个客单,项目平均单价 700 - 800 元,高端项目更高[6][7] - 新氧在美团、大众点评等公域投放广告流量占比 25%,投入比中小机构少[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