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服务

搜索文档
大禹节水预中标1.06亿农田项目 五年半研发费4.77亿布局智能农业
长江商报· 2025-09-26 02:33
业务拓展与项目中标 - 全资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成为金塔县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第一标段第一中标候选人 项目中标价格为1.06亿元 期限465天 [1] - 子公司负责中标项目的施工及建成后3年的运维管护工作 [2] - 2025年8月中标总投资9165.07万元的滇池流域再生水利用项目 9月4日预中标金额1.61亿元的樊城区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 [2] 财务表现与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2.76亿元 同比增长4.9% [3] - 归母净利润为1259.41万元 同比下降33.24% [3] - 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为23.25% 同比上升0.17个百分点 第二季度毛利率达23.52% 同比上升2.15个百分点 环比上升0.64个百分点 [3] - 2020年至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累计达4.77亿元 各年度分别为0.30亿元、0.90亿元、1.09亿元、1.23亿元、0.97亿元、0.28亿元 [1][3] 技术布局与产业能力 - 深度布局智能农业技术 AI算法应用实现精准控水 接入超30万个物联网终端 [3] - 新增多项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覆盖智能灌溉、污水处理、数字孪生灌区等关键领域 [3] - 滴灌带生产技术、祛根防负压抗堵型滴灌技术、滴灌成套装备技术产品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4] - 计划通过外延并购完善产业布局 拓展农业无人机、无人设备等新业务领域 [4]
浙农股份:累计回购约1189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10:31
公司股份回购 - 公司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数量约1189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2.28% [1] - 股份回购最高成交价8.7元/股 最低成交价7.19元/股 成交总金额约1亿元 [1] - 回购实施时间区间为2024年9月23日至2025年4月7日 目前方案已执行完毕 [1] 业务收入结构 - 2025年1-6月农业综合服务收入占比70.34% 为主要收入来源 [1] - 汽车商贸服务收入占比26.31% 医药生产销售收入占比3.35% [1] - 公司当前总市值达49亿元 [1]
浙农股份:8月27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18:52
公司董事会会议 - 公司第五届第十三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7日在杭州市滨江区江虹路768号浙农科创园3号楼8楼会议室以现场和通讯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1] - 会议审议《关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等文件 [1] 营业收入构成 - 2025年1至6月份农业综合服务收入占比70.34% [1] - 汽车商贸服务收入占比26.31% [1] - 医药生产销售收入占比3.35% [1]
浙农股份: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 为农服务质效再升级
中证网· 2025-08-28 15:44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3.03亿元 同比增长4.4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0亿元 同比增长23.16% [1] - 农业综合服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56.89亿元 同比增长15.19% 占总收入70.34% [1] 业务板块 - 农业综合服务业务占比首次突破七成 [1] - 公司积极做好行情研判 把控购销节奏 拓展上下游资源渠道 实现规模效益双增长 [1] - 下属工厂自营复合肥销量持续增长 [2] 战略布局 - 公司锚定"科工贸一体化"战略方向 通过创新引领提升核心竞争力 [2] - 湖北枝江硫铵工厂正式投料生产 产能加速释放 [2] - 浙江开化绿色肥料基地建设进入关键阶段 [2] - 内蒙赤峰硫酸钾装置加速筹建 [2] 技术创新 - 公司与湘湖实验室达成战略合作 探索产品研发和技术攻关 [2] - 多款自主研发的新型农业投入品成功落地 [2] - 高肥效功能性植保产品赢得市场认可 [2] 服务体系 - 持续打造全程化服务新模式 提升为农服务质效 [3] - 嘉善西塘未来农场流转面积及浙南小农模式服务面积大幅增长 [3] - 无人机销售服务体系持续优化 与大疆等头部企业合作逐渐深入 [3] - "持股飞田"共富项目建成投运 [3] - 浙贝母GAP基地服务面积突破2000亩 [3] 行业地位 - 公司助力磐安中药材产业发展案例入选浙江省"2024年度乡村振兴最佳创新实践案例" [3] - 以2024年度419.76亿元总收入第五次入围《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 排名第346位 较2024年提升24名 [4] 社会责任 - 规范完成化肥国储和省储任务 承担210吨省级农药应急储备任务 [4] - 春耕期间配合做好各类春耕支农、农资下乡活动 提供配方施肥、作物栽培等技术指导 [4] - 累计举办各类农民会和技术推广会2000余场 开展试验示范超800次 [4]
主业规模效益双增长 浙农股份上半年增长23.16%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5:0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223.03亿元 同比增长4.44% [1] - 归母净利润1.30亿元 同比增长23.16% [1] - 农业综合服务收入156.89亿元 同比增长15.19% 占总收入70.34% [1] - 汽车商贸服务收入58.68亿元 占比26.31% [1] - 医药生产销售收入7.46亿元 占比3.35% [1] 业务板块表现 - 农业综合服务实现规模效益双增长 首次突破总收入七成占比 [1] - 公司聚焦农业综合服务主责主业 保持稳健发展态势 [1] - 通过行情研判和渠道拓展提升农业板块表现 [1] 战略发展举措 - 锚定科工贸一体化战略方向 湖北枝江硫铵工厂正式投料生产 [2] - 浙江开化绿色肥料基地建设进入关键阶段 [2] - 内蒙古赤峰硫酸钾装置加速筹建 [2] - 工厂自营复合肥销量持续增长 [2] - 与湘湖实验室达成战略合作 开展产品研发和技术攻关 [2] - 多款自主研发新型农业投入品成功落地 [2] 服务体系优化 - 嘉善西塘未来农场流转面积大幅增长 [2] - 浙南小农模式服务面积大幅增长 [2] - 无人机销售服务体系持续优化 与大疆等头部企业深化合作 [2] - 持股飞田共富项目建成投运 [2] - 浙贝母GAP基地服务面积突破2000亩 [2] 社会责任与储备任务 - 规范完成化肥国储和省储任务 [2] - 承担210吨省级农药应急储备任务 [2] - 春耕期间开展农资下乡活动 提供配方施肥和作物栽培技术指导 [2] 公司背景与定位 - 成立于1999年 是全国供销社系统城乡商贸服务业重点企业 [1] - 实际控制人为浙江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1] - 浙江省供销社下属唯一国有上市公司 [1] - 主营业务涵盖农业综合服务、汽车商贸服务和医药生产销售 [1] 未来展望 - 继续深耕农业综合服务主业 [2] - 深化科工贸协同与产业链延伸 [2] - 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2]
成功让日本人吃不起米的“农协”,到底是什么?
虎嗅· 2025-06-18 04:12
日本农协的组织与业务 - 日本农协全称"Japan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是由农家自发组成的互助组织,历史可追溯到1947年《农业协同组合法》颁布后[3] - 农协最初目的是帮助农家销售农产品、采购生产资料并提供金融服务,现已发展成"农业综合服务平台"[3] - 截至2025年4月,日本全国有496个农协组织,雇佣约16.7万名员工,业务覆盖农业生产物资供应、农产品收购销售、金融服务等[6] - 农协银行存款规模达100万亿日元,农协共济运营资金56万亿日元,是日本农村的"金融巨无霸"[6] - 农协在农村提供全方位服务,包括金融、保险、生产资料采购、生活用品零售、婚丧服务、旅游等[4][5] 农协的市场影响力与争议 - 农协控制着日本大米的流通渠道,政府投放的21万吨储备米中95%被农协买走,零售市场仅获2%[11] - 农协与农林中央金库合作的农业经济业务常年亏损,2025年资产运作出现1.8兆日元赤字(约900亿元人民币)[10] - 农协被质疑通过控制流通渠道哄抬米价,5公斤装大米零售价达三四千日元[13] - 农协与政治圈关系密切,前农林水产大臣野村哲郎曾收受农协相关团体7000万日元政治献金[11] 农协与日本农业政策 - 农协与自民党农林族议员、农林水产省形成"农政三角"利益共同体,共同维护"减反政策"[12] - "减反政策"通过限制水稻种植面积人为抬高米价,农协负责监督减产和分配补贴[13] - 该政策导致日本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粮食产量持续下降,农村老龄化严重[13][15] - 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推行"备蓄米"政策试图绕过农协直接向市场投放大米[16] 农协面临的改革挑战 - 农户对农协形成高度依赖,许多小农户缺乏自主销售能力[8][9] - 农协体系庞大且深入农村社会,改革可能影响农村经济稳定[17][18] - 农协存在管理效率低下问题,生产资料售价高于市场价,中间环节成本转嫁给消费者[18] - 全农(全国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开始拓展海外市场,与中国、东南亚企业合作以缓解国内压力[20] 农协的社会角色与未来 - 农协既是日本农村的"万能管家",也是"效率低下"和"利权象征"的代表[21] - 农协改革需平衡保护农户与满足消费者需求,可能涉及简化中间环节、提高透明度等措施[20][22] - 小泉进次郎的改革面临农协和农水族的强烈反弹,效果尚待观察[16][23]
浙农股份: 关于以公开挂牌方式转让全资子公司股权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3 10:29
交易概述 - 公司通过浙江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全资子公司浙江华通医药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 转让价格为人民币36,910.00万元 交易对方为浙江英特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1] - 本次交易旨在优化资源配置 提升经营效率 聚焦农业综合服务主业 [1] - 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及重大资产重组 无需股东会审议 [1][3] 资产评估详情 - 华通医药全部权益价值评估结果为36,909.52万元 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 [1][2] - 总资产账面价值56,206.95万元 评估价值74,847.00万元 增值额18,640.05万元 增值率33.16% [2] - 净资产账面价值18,269.47万元 评估价值36,909.52万元 增值额18,640.05万元 增值率102.03% [2] 交易对方信息 - 受让方浙江英特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资本42,600万元 [3] - 经营范围涵盖药品批发零售、医疗器械经营、食品销售及进出口业务等 [4] - 最近一年经审计总资产1,384,644.03万元 净资产393,235.27万元 营业收入3,333,004.25万元 [6] 交易合同条款 - 转让价格36,910.00万元 通过产权交易平台支付 [6] - 交易需经中国反垄断审查机构经营者集中审查 审查通过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价款划转 [7][8] - 受让方需在股权变更登记完成后偿还标的企业对转让方的借款本金15,300万元及相应利息 [9] 交易影响与后续安排 - 交易完成后华通医药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公司保留中药材全产业链业务 [10] - 过渡期内转让方需保证标的企业正常经营 不得进行重大资产处置 [9] - 违约方需按转让价款20%支付违约金 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9]